座椅骨架及高背软体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0945发布日期:2018-07-24 20:06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座椅,尤其涉及一种座椅骨架及高背软体座椅。



背景技术:

软体座椅类似于软体沙发,是以海绵、织物、弹簧等软性物料来填充的带靠背坐具,其内部通常植入由弯管焊接而成的座椅骨架作为支撑结构。

所述的座椅骨架通常具有对应于座椅的座部的第一支撑面以及对应于座椅的背部及头枕部的第二支撑面,在座椅骨架外部填充材料相同或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软体座椅的舒适度通常取决于所述第一支撑面及第二支撑面的构造及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现有软体座椅所用的座椅骨架的结构较为简单,忽略了座椅骨架自身结构对座椅整体舒适度的影响,其舒适度多取决于座椅骨架外部的填充材料,基于材料成本的考虑,市面上普遍使用一体化的泡绵作为座椅的外部材料。因此,软体座椅的舒适性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座椅骨架及高背软体座椅,以有效提高软体座椅的舒适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座椅骨架,它包括:

一异型管框,所述异型管框具一水平设置的第一弧形边框段、一水平设置的单管边框段,以及两段自所述单管边框段的两端向上弯折延展而出的扶手边框段;所述第一弧形边框段的两端分别向下弯折延展出两段第一侧边框,两段所述第一侧边框分别向下延展出两段内凹且分别连接于一段所述扶手边框段的第二弧形边框段;两段所述第二弧形边框段之间至少连接有一根限位杆;

一c型边框段,连接于所述单管边框段并与所述单管边框段共同限位座椅骨架的第一支撑面;

两外凸的第三弧形边框段,分别连接于两段所述第一侧边框的外侧,所述第三弧形边框段在所述第一支撑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弧形边框段在所述第一支撑面的正投影位于同一圆周上;

至少两根承重梁,所述承重梁具有第一承重段、自所述第一承重段的第一端向上弯折延展并连接所述单管边框段的第二承重段,以及自所述第一承重段的第二端向上弯折延展并连接一所述第二弧形边框段的第三承重段;所述c型边框段悬空于所述第一承重段及第二承重段之上,所述第三承重段与所述第二弧形边框段及第一弧形边框段共同限位座椅骨架的第二支撑面;以及

至少两根支撑杆,各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连接所述c型边框段,各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分别连接一根所述承重梁。

进一步地,所述扶手边框段的水平高度大于所述第一支撑面的水平高度,所述第一支撑面的水平高度大于所述承重梁的第一承重段及第二承重段的水平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承重段平行于所述第一支撑面,所述支撑杆平行于所述第二承重段,所述座椅骨架为平面对称结构,所述c型边框段与所述支撑杆、所述第一承重段及所述第二承重段在所述座椅骨架的对称平面上的正投影围成一平行四边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承重段自所述第一承重段的第二端向背离所述c型边框段的方向延展而出并向上连接一所述第二弧形边框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承重段与所述第二承重段及第三承重段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座椅骨架还包括至少两根吊装连杆,各所述吊装连杆的上端分别连接两段所述扶手边框段中的一段,各所述吊装连杆的下端分别连接于所述c型边框段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吊装连杆由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构成,所述第一连杆平行于所述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垂直连接于所述c型边框段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杆自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向背离所述单管边框段的方向延展而出并向上连接所述扶手边框段。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高背软体座椅,它包括如上所述的座椅骨架,以及与所述座椅骨架相配合的座椅本体;所述座椅骨架置于所述座椅本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型边框段与所述单管边框段之间设有弹簧坐垫,所述弹簧坐垫的下方具有连接于所述承重梁的固定结构;所述座椅本体包括:

承载单元,具有受力于所述第一支撑面的座部,以及受力于所述第二支撑面的靠背部和头枕部;

立体结构,背面具有用于植入所述座椅骨架的凹槽;所述立体结构包括形成于所述座部的第一立体结构、形成于所述头枕部的第二立体结构,所述靠背部连接于所述第一立体结构与所述第二立体结构之间;

支撑单元,与所述立体结构及承载单元共同封装所述座椅骨架;所述支撑单元由对应于所述第一立体结构的第一支撑单元,以及对应于所述第二立体结构的第二支撑单元构成;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内设有预埋件,所述预埋件与所述固定结构以可拆卸方式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高背软体座椅还包括与所述座椅骨架相连的椅脚组件,以及套设于所述座椅本体外部的椅套。

本发明所提出的座椅骨架,通过一c型边框段及一单管边框段共同限位座椅骨架的第一支撑面,通过至少两根承重梁的第三承重段与一第二弧形边框段及一第一弧形边框段共同限位座椅骨架的第二支撑面,同时使所述c型边框段悬空于所述承重梁的第一承重段及第二承重段之上并通过吊装连杆和/或支撑杆对上述c型边框段提供拉力和/或支撑力,上述结构设计可以有效满足人体工学的设计要求,显著提升软体座椅的舒适度,同时强化座椅骨架自身的结构强度。

总而言之,本发明所述提出座椅骨架通过限定座椅骨架的第一支撑面及第二支撑面的结构,以及所述第一支撑面与第二支撑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其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要求,在极大地提高软体座椅的舒适度的同时,也使得座椅骨架自身的结构强度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中座椅骨架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中座椅骨架的右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座椅骨架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座椅骨架的仰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中座椅骨架的立体图。以及

图6是本发明中高背软体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弧形边框段

2单管边框段

3扶手边框段

4吊装连杆

41第一连杆

42第二连杆

5承重梁

51第一承重段

52第二承重段

53第三承重段53

6第三弧形边框段

7支撑杆

8c型边框段

9弹簧坐垫

10固定结构

11第一侧边框

12第二弧形边框段

13限位杆

101第二立体结构

102头枕部

103第二支撑单元

104靠背部

105座部

106第一立体结构

107座椅骨架

108第一支撑单元

109预埋件

110椅脚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图1是本发明中座椅骨架的主视图。图2是本发明中座椅骨架的右视图。图3是本发明中座椅骨架的俯视图。图4是本发明中座椅骨架的仰视图。图5是本发明中座椅骨架的立体图。以及图6是本发明中高背软体座椅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座椅骨架,它包括:一异型管框、一c型边框段8、两外凸的第三弧形边框段、至少两根承重梁5,以及至少两根支撑杆7。所述异型管框具一水平的第一弧形边框段1、一水平的单管边框段2,以及两段自所述单管边框段2的两端向上弯折延展而出的扶手边框段3。所述第一弧形边框段1的两端分别向下弯折延展出两段第一侧边框11,两段所述第一侧边框11分别向下延展出两段内凹且分别连接于一段所述扶手边框段3的第二弧形边框段12;两段所述第二弧形边框段12之间至少连接有一根限位杆13。上述c型边框段8连接于所述单管边框段2并与所述单管边框段2共同限位座椅骨架的第一支撑面a。两外凸的第三弧形边框段分别连接于两段所述第一侧边框11的外侧,所述第三弧形边框段在所述第一支撑面a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弧形边框段1在所述第一支撑面的正投影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承重梁5具有第一承重段51、自所述第一承重段51的第一端向上弯折延展并连接所述单管边框段2的第二承重段52,以及自所述第一承重段51的第二端向上弯折延展并连接一所述第二弧形边框段12的第三承重段53;所述c型边框段8悬空于所述第一承重段51及第二承重段52之上,所述第三承重段53与所述第二弧形边框段12及第一弧形边框段1共同限位座椅骨架的第二支撑面b。各所述支撑杆7的上端连接所述c型边框段8,各所述支撑杆7的下端分别连接一根所述承重梁5。

本发明所提出的座椅骨架,通过一c型边框段及一单管边框段共同限位座椅骨架的第一支撑面,通过至少两根承重梁的第三承重段与一第二弧形边框段及一第一弧形边框段共同限位座椅骨架的第二支撑面,同时使所述c型边框段悬空于所述承重梁的第一承重段及第二承重段之上并通过吊装连杆和/或支撑杆对上述c型边框段提供拉力和/或支撑力,上述结构设计可以有效满足人体工学的设计要求,显著提升软体座椅的舒适度,同时强化座椅骨架自身的结构强度。

所述扶手边框段3的水平高度大于所述第一支撑面a的水平高度,所述第一支撑面的水平高度大于所述承重梁5的第一承重段51及第二承重段52的水平高度。所述第一承重段51平行于所述第一支撑面a,所述支撑杆7平行于所述第二承重段52,所述座椅骨架为平面对称结构,所述c型边框段8与所述支撑杆7、所述第一承重段51及所述第二承重段52在所述座椅骨架的对称平面上的正投影围成一平行四边形。由此,座椅骨架的第一支撑面在能够产生足够的应力形变以支撑人体的同时,还能显著提高软体座椅的舒适度。所述第三承重段53自所述第一承重段51的第二端向背离所述c型边框段8的方向延展而出并向上连接一所述第二弧形边框段12。此种结构设计为座椅骨架的第一支撑面与第二支撑面之间留出了较大的填充空间,能够有效提高人体背部的舒适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承重段51与所述第二承重段52及第三承重段53一体成型。一体化设计的承重梁可以有效保证座椅骨架自身的结构强度,满足不同客户的使用需求。

如图1和2所示,作为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座椅骨架还包括至少两根吊装连杆4,各所述吊装连杆4的上端分别连接两段所述扶手边框段3中的一段,各所述吊装连杆4的下端分别连接于所述c型边框段8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吊装连杆4由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杆41和第二连杆42构成,所述第一连杆41平行于所述第一支撑面a,所述第一连杆41的第一端垂直连接于所述c型边框段8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杆42自所述第一连杆41的第二端向背离所述单管边框段2的方向延展而出并向上连接所述扶手边框段3。吊装连杆的结构设计可以进一步强化座椅骨架自身的结构强度,并为座椅骨架的第一支撑面留出足够的可变空间,以满足不同体型的客户对座椅舒适度的需求。

总而言之,本发明所述提出座椅骨架通过限定座椅骨架的第一支撑面及第二支撑面的结构,以及所述第一支撑面与第二支撑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其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要求,在极大地提高软体座椅的舒适度的同时,也使得座椅骨架自身的结构强度得到提升。

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高背软体座椅,它包括如上所述的座椅骨架107,以及与所述座椅骨架107相配合的座椅本体;所述座椅骨架107置于所述座椅本体内。

本发明中的座椅骨架,通过一c型边框段及一单管边框段共同限位座椅骨架的第一支撑面,通过至少两根承重梁的第三承重段与一第二弧形边框段及一第一弧形边框段共同限位座椅骨架的第二支撑面,同时使所述c型边框段悬空于所述承重梁的第一承重段及第二承重段之上并通过吊装连杆和/或支撑杆对上述c型边框段提供拉力和/或支撑力,上述结构设计可以有效满足人体工学的设计要求,显著提升软体座椅的舒适度,同时强化座椅骨架自身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而言,所述型边框段与所述单管边框段2之间设有弹簧坐垫9,所述弹簧坐垫9的下方具有连接于所述承重梁5的固定结构10;所述座椅本体包括承载单元、立体结构和支撑单元。所述承载单元具有受力于所述第一支撑面的座部105,以及受力于所述第二支撑面b的靠背部104和头枕部102;所述立体结构的背面具有用于植入所述座椅骨架107的凹槽;所述立体结构包括形成于所述座部105的第一立体结构106、形成于所述头枕部102的第二立体结构101,所述靠背部104连接于所述第一立体结构106与所述第二立体结构101之间;所述支撑单元与所述立体结构及承载单元共同封装所述座椅骨架107;所述支撑单元由对应于所述第一立体结构106的第一支撑单元108,以及对应于所述第二立体结构101的第二支撑单元103构成;所述第一支撑单元108内设有预埋件109,所述预埋件109与所述固定结构10以可拆卸方式相连。进一步而言,所述高背软体座椅还包括与所述座椅骨架107相连的椅脚组件110,以及套设于所述座椅本体外部的椅套。上述座椅本体采用分体式结构,也即,所述座椅本体由承载单元、立体结构和支撑单元构成,并将承载单元进一步分为具有受力于所述第一支撑面的座部105,以及受力于所述第二支撑面b的靠背部104和头枕部102;将所述立体结构进一步分为形成于所述座部105的第一立体结构106、形成于所述头枕部102的第二立体结构101,并将所述靠背部104连接于所述第一立体结构106与所述第二立体结构101之间,此种结构设计使得软体座椅同时具备造型和舒适度的功能,也便于制造所述座椅本体的各部件的模具的标准化、模块化及通用化。也避免了因传统一体化的座椅本体的体积过大而导致的制作过程不便于操作、储运过程中不易堆叠、不便于调整软体座椅各关键部位的舒适度等问题。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通常而言,座椅本体均采用泡绵材料,但本发明高背软体座椅的座部、靠背部及头枕部的弹性均大于所述的立体结构及支撑单元,这样既可以改善软体座椅的舒适度,也可以保证座椅本体自身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

总而言之,本发明中采用的座椅骨架通过限定座椅骨架的第一支撑面及第二支撑面的结构,以及所述第一支撑面与第二支撑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其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要求,在极大地提高软体座椅的舒适度的同时,也使得座椅骨架自身的结构强度得到提升。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