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更换夹子的晾衣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3384发布日期:2018-10-02 18:05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晾衣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更换夹子的晾衣架。



背景技术:

晾衣架是人们生活中用于晾晒衣服的装置,目前的晾衣架一般包括支撑板和架体,支撑板的上端面上固定有挂钩,架体通过若干根呈周向均匀分布的拉杆连接在支撑板的下端面上,架体上安装有若干个呈周向均匀分布的悬挂臂,每个悬挂臂远离架体的一端安装有夹子,然而目前所使用的晾衣架中的夹子是通过绳索或螺栓固定在悬挂臂上的,这样一来,在夹子损坏时,存在夹子更换不方便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可更换夹子的晾衣架,其内部的安装在悬挂臂上的夹子是配合卡接在悬挂臂上的,这样一来,在夹子损坏时,能够方便地实现对夹子的更换,从而能够给用户带来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可更换夹子的晾衣架,包括支撑板和架体,支撑板的上端面上固定有挂钩,架体通过若干根呈周向均匀分布的拉杆连接在支撑板的下端面上,架体上安装有若干个呈周向均匀分布的悬挂臂,每个悬挂臂远离架体的一端安装有夹子,其特征在于:每个夹子的上端均设置有连杆,每个连杆的上端均设置有一对弹片,悬挂臂位于夹子的一端设置有可供连杆上的一对弹片穿过的过孔,每个弹片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在弹片穿过过孔后可与悬挂臂的上端面配合卡接的凸台,位于过孔下方的连杆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在凸台与悬挂臂配合卡接后用于与悬挂臂的下端面相抵的环形凸边。

本发明的可更换夹子的晾衣架,其中,架体包括底板和顶板,悬挂臂位于底板和顶板之间,每个悬挂臂位于架体的一端竖向穿设有转轴,转轴与架体之间安装有第一轴承,每根转轴的两端分别贯穿顶板和底板后螺纹连接有螺母,顶板和底板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悬挂臂收拢或展开的驱动机构;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能够实现对悬挂臂的收拢和展开,在悬挂臂收拢后,能够减小晾衣架的占用空间,从而能够给用户带来方便。

本发明的可更换夹子的晾衣架,其中,驱动机构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一齿轮盘和位于下方的第二齿轮盘,第一齿轮盘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第一啮合齿,每个悬挂臂朝向架体一端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与第一啮合齿转动啮合的第二啮合齿,第一齿轮盘通过第二轴承可转动地连接在底板的上端面上,位于第一齿轮盘上方的顶板上设置有通孔,通孔中螺纹连接有盖板,盖板与第一齿轮盘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齿轮盘顺时针转动以使悬挂臂向外展开的扭簧,扭簧一端与盖板的下端面固定,另一端与第一齿轮盘的上端面固定,第一齿轮盘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可供第二齿轮盘嵌入的凹槽,第二齿轮盘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第三啮合齿,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可与第三啮合齿转动啮合的第四啮合齿,底板中可转动地穿设有用于驱动第二齿轮盘逆时针转动以使悬挂臂向内收拢的转动手柄,转动手柄的上端与第二齿轮盘固定,第二齿轮盘与底板之间的转动手柄的外部套装有用于推动第二齿轮盘以使第三啮合齿与第四啮合齿啮合的第一弹簧,第二齿轮盘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在第二齿轮盘逆时针转动后用于锁紧第二齿轮盘的周向限位结构;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能够有效实现对悬挂臂的收拢和展开。

本发明的可更换夹子的晾衣架,其中,周向限位结构包括一对设置在第二齿轮盘下方的弧形限位板,底板上设置有可供弧形限位板的下端部分插入的弧形槽,弧形限位板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若干道卡齿,第二齿轮盘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可与卡齿配合卡紧以防止第二齿轮盘顺时针转动的卡槽,弧形限位板与弧形槽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用于顶推弧形限位板以使卡齿与卡槽配合卡紧的第二弹簧;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在第二齿轮盘逆时针转动后,能够有效实现对第二齿轮盘的锁紧。

本发明的可更换夹子的晾衣架,其中,盖板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一对可与手指相抵以方便转动盖板的凸耳;通过凸耳的设置,能够方便的转动盖板,这样一来,能够调节扭簧的扭力,从而能够调节扭簧驱动第一齿轮盘时的扭力。

本发明的可更换夹子的晾衣架,其中,凸耳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均设置有防滑凸筋;通过防滑凸筋的设置,在手指接触凸耳时,能够起到防滑的作用。

本发明的可更换夹子的晾衣架,其中,转动手柄下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呈周向均匀分布的且可供手指嵌入的防滑槽;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当需要转动转动手柄时,手指的端部可以嵌入到防滑槽中,这样一来,能够给转动手柄的转动带来方便,且能够起到防滑的作用。

本发明的可更换夹子的晾衣架,其中,转动手柄的下端设置有拉环;通过拉环的设置,能够给转动手柄的拉动带来方便。

本发明内部的安装在悬挂臂上的夹子是配合卡接在悬挂臂上的,这样一来,在夹子损坏时,能够方便地实现对夹子的更换,从而能够给用户带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c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悬挂臂、转轴、第一齿轮盘和底板装配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一齿轮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第二齿轮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弧形限位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悬挂臂和夹子装配后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d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转动手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构或部件必须具有的特定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一种可更换夹子的晾衣架,包括支撑板1和架体2,支撑板1的上端面上固定有挂钩11,架体2通过若干根呈周向均匀分布的拉杆3连接在支撑板1的下端面上,架体2上安装有若干个呈周向均匀分布的悬挂臂4,每个悬挂臂4远离架体2的一端安装有夹子5,架体2包括底板6和顶板7,悬挂臂4位于底板6和顶板7之间,每个悬挂臂4位于架体2的一端竖向穿设有转轴41,转轴41与架体2之间安装有第一轴承42,每根转轴41的两端分别贯穿顶板7和底板6后螺纹连接有螺母43,顶板7和底板6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悬挂臂4收拢或展开的驱动机构;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能够实现对悬挂臂的收拢和展开,在悬挂臂收拢后,能够减小晾衣架的占用空间,从而能够给用户带来方便。

驱动机构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一齿轮盘8和位于下方的第二齿轮盘9,第一齿轮盘8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第一啮合齿81,每个悬挂臂4朝向架体2一端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与第一啮合齿81转动啮合的第二啮合齿44,第一齿轮盘8通过第二轴承82可转动地连接在底板6的上端面上,位于第一齿轮盘8上方的顶板7上设置有通孔71,通孔71中螺纹连接有盖板101,盖板101与第一齿轮盘8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齿轮盘8顺时针转动以使悬挂臂4向外展开的扭簧102,扭簧102一端与盖板101的下端面固定,另一端与第一齿轮盘8的上端面固定,第一齿轮盘8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可供第二齿轮盘9嵌入的凹槽83,第二齿轮盘9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第三啮合齿91,凹槽83的侧壁上设置有可与第三啮合齿91转动啮合的第四啮合齿84,底板6中可转动地穿设有用于驱动第二齿轮盘9逆时针转动以使悬挂臂向内收拢的转动手柄111,转动手柄111的上端与第二齿轮盘9固定,第二齿轮盘9与底板6之间的转动手柄111的外部套装有用于推动第二齿轮盘9以使第三啮合齿91与第四啮合齿84啮合的第一弹簧112,第二齿轮盘9与底板6之间设置有在第二齿轮盘9逆时针转动后用于锁紧第二齿轮盘9的周向限位结构;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能够有效实现对悬挂臂的收拢和展开。

周向限位结构包括一对设置在第二齿轮盘9下方的弧形限位板121,底板6上设置有可供弧形限位板121的下端部分插入的弧形槽61,弧形限位板12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若干道卡齿122,第二齿轮盘9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可与卡齿122配合卡紧以防止第二齿轮盘9顺时针转动的卡槽92,弧形限位板121与弧形槽61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用于顶推弧形限位板121以使卡齿122与卡槽92配合卡紧的第二弹簧123;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在第二齿轮盘逆时针转动后,能够有效实现对第二齿轮盘的锁紧。

盖板10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一对可与手指相抵以方便转动盖板101的凸耳103;通过凸耳的设置,能够方便的转动盖板,这样一来,能够调节扭簧的扭力,从而能够调节扭簧驱动第一齿轮盘时的扭力。

凸耳103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均设置有防滑凸筋104;通过防滑凸筋的设置,在手指接触凸耳时,能够起到防滑的作用。

转动手柄111下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呈周向均匀分布的且可供手指嵌入的防滑槽113;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当需要转动转动手柄时,手指的端部可以嵌入到防滑槽中,这样一来,能够给转动手柄的转动带来方便,且能够起到防滑的作用。

转动手柄111的下端设置有拉环114;通过拉环的设置,能够给转动手柄的拉动带来方便。

拉杆3的两端均设置有卡钩31,支撑板1的下端面上和架体2的上端面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呈周向均匀分布的且与拉杆3相同数量的“[”字形的卡接架141,每个拉杆3上的其中一个卡钩31与支撑板1下端面上的其中一个卡接架141配合卡接,每个拉杆3上的另一个卡钩31与架体2上端面上的其中一个卡接架141配合卡接;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拉杆与卡接架可拆式连接,这样一来,在拉杆损坏时,能够方便地实现对拉杆的更换。

每个卡钩31的内部均设置有一对用于卡紧卡接架141以防止卡钩31脱离卡接架141的卡台32;通过卡台的设置,卡钩能够更好地与卡接架卡紧,起到防脱的作用。

每个夹子5的上端均设置有连杆51,每个连杆51的上端均设置有一对弹片52,悬挂臂4位于夹子5的一端设置有可供连杆51上的一对弹片52穿过的过孔45,每个弹片52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在弹片52穿过过孔45后可与悬挂臂4的上端面配合卡接的凸台53,位于过孔45下方的连杆5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在凸台53与悬挂臂4配合卡接后用于与悬挂臂4的下端面相抵的环形凸边54;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夹子与悬挂臂可拆式连接,这样一来,在夹子损坏时,能够方便地实现对夹子的更换。

在使用本发明时,当需要展开悬挂臂时,向下拉动转动手柄,弧形限位板被下压,第二弹簧被压缩,此时固定在转动手柄上端的第二齿轮盘上的第三啮合齿脱离第一齿轮盘上的第四啮合齿,这样一来,第一齿轮盘在扭簧的作用下顺时针转动,从而能够带动悬挂臂向外转动,即实现了悬挂臂的展开;当需要收拢悬挂臂时,逆时针转动转动手柄,转动手柄带动第二齿轮盘逆时针转动,第二齿轮盘逆时针转动后,第二齿轮盘带动第一齿轮盘逆时针转动,第一齿轮盘克服扭簧的扭力逆时针转动,第一齿轮盘逆时针转动后实现对悬挂臂的收拢,当释放转动手柄后,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弧形限位板上的卡齿与第二转动盘上的卡槽配合卡紧,这样一来,能够避免第一齿轮盘和第二齿轮盘在扭簧的作用下出现顺时针转动的现象,从而能够实现对第一齿轮盘和第二齿轮盘的锁紧,即实现了对悬挂臂的收拢。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上实施例中,只要不矛盾的技术方案都能够进行排列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排列组合的数学知识穷尽所有可能,因此,本发明不再对排列组合后的技术方案进行一一说明,但应该理解为排列组合后的技术方案已经被本发明所公开。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

总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