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1065发布日期:2018-07-24 20:07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家用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自动加水、自动倒茶的智能茶具套件。



背景技术:

文献号为cn202128226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组合茶具,主要包括一储水容器、控制装置及茶具底座,储水容器是设于控制装置的上端,且控制装置是紧固于茶具底座上;控制装置呈倒喇叭状,储水容器是活动设在控制装置的大口端处,控制装置的小口端与茶具底座紧固于一体,在控制装置的小口端处还设有阀门板,控制装置内还设有导水孔,茶具底座上还设有出水口,该出水口是与控制装置中的小口端处的导水孔口相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观赏性强,利用本实用新型结构进行泡茶时,其整个过程简单、快捷、方便,不容易被开水烫伤。

——上述专利的方案简化了泡茶的过程且更为安全具有观赏性,该类茶具的普及也体现了人们对于具有新功能、新形态的产品具有较高的接受度,故设计制造使用更为方便、安全且智能化的茶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共同追求。

另外,市面上最新型的与茶具配用的烧水壶通过在底座上的供电座中间安装进水连接头,在烧水壶底部安装带有单向阀的进水接头,使得能够将水从水桶中直接经壶底抽入至烧水壶中,省去了在底座上方设置水龙头的结构,方便了用户使用。

然而该种烧水壶仍有可改进之处,比如烧水壶在出水方式上也有进一步改进余地,再比如消毒锅仅支持通过将水加热至沸腾来对茶杯、茶壶进行高温消毒,然对于使茶具泛黄的茶渍单纯的加热并无作用。

另一方面,臭氧由于其强氧化性具有杀菌消毒、祛除有色污渍的功能,但是现有的臭氧发生器一般通过配合气泵、气石将臭氧排入水中进行消毒,但是从水中溢出的臭氧会对人的呼吸系统产生伤害,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使用方便且功能丰富的茶具套件。

为实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智能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整体呈长方体形状的茶盘,安装在茶盘右侧的烧水壶套件,转动地安装在茶盘左侧的茶杯转盘,通过磁力吸附在茶杯转盘上的多个茶杯,以及安装在茶盘上位于烧水壶套件和茶杯转盘之间的用于泡茶的茶壶、用于将烧水壶倒出的水引入茶杯中的洗杯导水板、以及用于将茶杯中的水吹出茶杯的吹气组件;

所述烧水壶套件包括有底座、烧水壶和消毒锅;所述烧水壶侧壁下部一体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朝向正下方;所述烧水壶侧壁远离出水管一侧连接有把手;所述茶壶、洗杯导水板位于所述出水管所处圆周的下方;

所述茶盘右侧成型有用于定位所述烧水壶套件的烧水壶套件定位座,所述茶盘上靠近底座左侧的位置依次成型有用于定位所述茶壶的圆形槽体形状的茶壶安装座,用于定位所述洗杯导水板的导水板安装座,以及用于安装吹气组件的吹气组件安装孔;

所述茶壶包括有插接在茶壶安装座上的茶壶座,设置在茶壶座上端的壶体以及设置在壶体上端的茶壶盖;

所述茶壶盖上成型有用于供烧水壶的出水管往茶壶内注入开水的注水口;

所述壶体底面偏离中心点的位置成型有出茶孔,且壶体下端固定连接有高铝瓷材质的固定阀片;所述茶壶座上端中间成型有阀片安装槽,所述茶壶座上端朝向茶杯转盘一侧成型有向外延伸的出茶通道,且出茶通道与阀片安装槽相连通;所述阀片安装槽内转动地安装有一个高铝瓷材质的旋转阀片,所述旋转阀片的一侧成型有缺口部,所述旋转阀片远离缺口部的一侧成型有阀柄部,所述阀柄部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出茶磁铁a,所述茶壶座上端对应阀柄部及出茶磁铁a的位置成型有圆弧形的阀柄容槽;所述旋转阀片以及固定阀片配合构成一个控制茶水流出的阀门;

所述旋转阀片转动至缺口部与出茶孔对齐时,所述阀门导通,壶体的出茶孔与出茶通道连通;所述旋转阀片转动至缺口部与出茶孔错开时,所述阀门闭合;

所述茶盘内顶部位于茶壶安装座的下方固定安装有输出轴竖直朝上设置的出茶电机。所述茶壶安装座上方设有与出茶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出茶驱动盘,所述出茶驱动盘上偏离中心点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与出茶磁铁a通过磁力配合驱动旋转阀片转动出茶磁铁b;所述茶壶座下端成型有容纳所述出茶驱动盘的驱动腔;

所述茶盘左侧上端成型有一个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内底部中间成型有一个向上延伸的转盘安装柱,所述茶杯转盘转动安装在所述转盘安装柱上;

所述茶杯转盘包括有圆形的盘体,固定连接在盘体上端中间的提手,等间距地固定连接在盘体外周的多个整体呈l形的导磁块,以及一体连接在盘体下端中间的环形的从动套;

所述从动套转动套设在转盘安装柱的外壁,所述从动套上沿周向等距连接有多个转盘磁铁a;所述转盘安装柱内固定安装有输出轴竖直朝上的茶杯转动电机,所述茶杯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茶杯驱动转盘,所述茶杯驱动转盘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与各个转盘磁铁a通过磁力配合从而驱动茶杯转盘转动的转盘磁铁b;

所述茶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导磁块通过磁力吸紧的固定磁铁;所述茶盘内位于集水槽的外壁安装有霍尔传感器c;上方放置有茶杯的导磁块经过霍尔传感器c的位置时,霍尔传感器c检测到信号;

所述集水槽内壁中上部成型有3组左旋的升降内螺纹,所述茶杯转盘外壁成型有3个与升降内螺纹配合滑动连接的升降配合凸头;

所述茶杯转动电机带动茶杯转盘顺时针转动时,所述茶杯转盘沿着升降内螺纹向上抬升;所述茶杯转动电机带动茶杯转盘逆时针转动时,所述茶杯转盘沿着升降内螺纹向下移动;

所述集水槽底部位于转盘安装柱的外周安装有一个与各个转盘磁铁a互斥,从而使升降配合凸头能够与升降内螺纹下端保持接触的环形磁铁;

所述吹气组件包括有自下而上固定插接在吹气组件安装孔内的固定接管部,转动套接在固定接管部上部的转动套,以及固定连接在转动套上端的吹气头;

所述固定接管部下端连接气源,所述固定接管部内壁下部连接有转动连接架,转动连接架的中间成型有转动接孔,所述固定接管外壁中部连接有与茶盘内顶部抵接定位的外定位挡圈;

所述转动套内壁上部一体连接有一个从动风叶,所述从动风叶的下端连接有与转动套同轴设置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转动接孔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下端成型有与自上而下穿过所述转动接孔的具有弹性的连接卡头;

所述转动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吹气头,所述吹气头远离转动套的一端成型有弧形吹气口;

所述从动风叶在自下而上的气流作用下产生逆时针转动的趋势,从而使得转动套连同吹气头逆时针转动;

所述茶盘上端位于吹气组件安装孔外周成型有一个吹气限位凸起,所述转动套下端成型有与吹气限位凸起配合限制转动套转动范围的限位下凸起;

所述固定接管部与转动套之间安装有使转动套相对固定接管部顺时针转动复位的扭簧;

所述茶盘内安装有控制器,所述霍尔传感器c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茶杯转动电机、出茶电机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壶体内底部外周成型有上凸圈,所述壶体内位于上凸圈上端设置有一个不锈钢材质的过滤网。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盘体上位于导磁块和从动套之间的环形区域内成型有多个上下贯通的下水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茶盘的外周一体连接有外延伸壁,所述茶盘下端连接有底盖。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集水槽内壁呈上宽下窄的槽体结构,所述集水槽下端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从茶盘侧壁穿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茶杯转动电机驱动茶杯转盘转动,并通过出茶电机控制旋转阀片的开闭,使得茶壶中的茶能够自动倒入茶杯转盘上的各个茶杯中。

具体的,茶杯底部的固定磁铁一方面用于将茶杯定位在茶杯转盘上,一方面固定磁铁能够将导磁块磁化,在茶壶倒茶之前,可通过茶杯转动电机控制茶杯转盘旋转一周,便可通过霍尔传感器c检测到茶杯转盘上的茶杯数量和位置,这样可以为计算出烧水壶往茶壶中加水的量。

再者,茶杯转盘由于其与茶杯转动电机是通过磁力实现传动的,这样茶杯转盘可以方便拆下,方便了对集水槽内进行清洗。

再者,通过茶杯转动电机可控制茶杯转盘逆时针转动,配合茶杯转盘外壁的升降配合凸头和集水槽内壁的升降内螺纹,可使茶杯转盘下降至集水槽内,从而使茶杯的杯口低于集水槽的上端边缘,方便对茶杯进行自动化清洗。

进一步的,所述洗杯导水板上端成型有导水槽,且导水槽一端朝向茶杯转盘方向倾斜,这样只要烧水壶的出水管转动至洗杯导水板上方并出水,即可将水经过洗杯导水板间接地导入茶杯中,实现对茶杯的热杯或清洗。

更进一步的,为了使茶杯中的剩余茶汤或者水能够排出茶杯外,通过设置吹气组件将茶杯中的水沿着茶杯内壁向外吹出。具体的,为了保证吹气组件吹气时具有足够的气压,吹气头需要靠近茶杯,但又需要确保在茶壶往茶杯内倒茶的时候吹气头不对茶杯造成干扰,故而将吹气头设计为可水平旋转的形式。具体的,通过在转动套内设置从动风叶,使得吹气头在吹气过程中,从动风叶逆时针转动带动与之连接的转动套、吹气头同时逆时针转动至茶杯的上方位置,而在吹气头不出气时吹气头连同转动套又能够在扭簧回复力作用下顺时针转动至远离茶杯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茶壶往茶杯中倒茶时的结构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吹气组件往茶杯内吹气时的结构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茶盘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茶杯转盘、茶杯及茶杯转动电机部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茶壶部分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吹气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与隔膜泵连接的各部件的连接框图。

图9是底座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底座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烧水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烧水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壶盖部分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消毒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消毒锅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消毒锅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水桶接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水桶接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9是进水进气罩剖视状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0是上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1、底座;11、上壳体;110、下壳体;111、供电座a;112、供电座b;113、排气槽;114、排气接头;115、管接头组;12、电磁铁安装柱;121、电磁铁;13、隔膜泵;14、臭氧发生管;15、霍尔传感器a;16、旋转驱动盘;161、旋转驱动电机;2、烧水壶;20、把手;21、出水管;22、壶盖;221、壶盖把手;222、上排气口;23、内壶盖;231、阀片座;2311、阀片安装槽;2312、下排气口;232、复位磁铁;233、阀片;24、从动磁铁a;25、感应定位磁铁;3、消毒锅;3a、隔板;301、排气孔;302、密封环a;31、锅盖;32、进水进气罩;321、下板体;3211、上凸圈;3212、上凸头;3213、连接卡口;322、上罩体;3220、冒气板;3221、冒气孔;3222、中空浮环;3223、套接圈;3224、出水孔;3225、密封环b;3226、连接卡头;4、水桶接头;41、下接头体;41a、支撑部;41b、插接部;411、透气孔;412、抽水管;413、回气管;42、上接头体;421、抽水接头;422、吸气接头;423、回气接头;431、第一电磁阀;432、第二电磁阀;433、第三电磁阀;434、第四电磁阀;40、水桶;51、茶盘;51a、外延伸壁;510、底盖;511、集水槽;5111、升降内螺纹;5112、环形磁铁;512、转盘安装柱;513、茶壶安装座;515、烧水壶套件定位座;516、霍尔传感器c;517、导水板安装座;518、吹气组件安装孔;519、吹气限位凸起;52、茶杯转盘;521、提手;522、导磁块;523、下水孔;524、从动套;5241、转盘磁铁a;525、升降配合凸头;53、茶杯;531、固定磁铁;54、茶壶;541、茶壶座;5411、阀片安装槽;5412、出茶通道;5413、阀柄容槽;5414、驱动腔;542、旋转阀片;5421、缺口部;5422、阀柄部;5423、出茶磁铁a;543、壶体;5431、上凸圈;5432、出茶孔;5433、固定阀片;544、过滤网;545、茶壶盖;5451、注水口;55、茶杯转动电机;551、茶杯驱动转盘;56、出茶电机;561、出茶驱动盘;57、洗杯导水板;58、吹气组件;581、固定接管部;5811、转动连接架;5812、外定位挡圈;582、扭簧;583、转动套;5831、从动风叶;5832、转动杆;5833、连接卡头;5835、限位下凸起;584、吹气头;5841、弧形吹气口;59、储气罐;591、第五电磁阀;592、第六电磁阀;50、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结合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智能茶具,包括有整体呈长方体形状的茶盘51,安装在茶盘右侧的烧水壶套件p,转动地安装在茶盘左侧的茶杯转盘52,通过磁力吸附在茶杯转盘上的多个茶杯53,以及安装在茶盘上位于烧水壶套件和茶杯转盘之间的用于泡茶的茶壶54、用于将烧水壶倒出的水引入茶杯中的洗杯导水板57、以及用于将茶杯中的水吹出茶杯的吹气组件58。

所述烧水壶套件包括有底座1、烧水壶2和消毒锅3;所述烧水壶侧壁下部一体连接有出水管21,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朝向正下方;所述烧水壶侧壁远离出水管一侧连接有把手20;所述茶壶、洗杯导水板位于所述出水管所处圆周的下方。即所述烧水壶能够转动,使得出水管能够在茶壶和洗杯导水板之间移动。

所述茶盘右侧成型有用于定位所述烧水壶套件的烧水壶套件定位座515,所述茶盘上靠近底座左侧的位置依次成型有用于定位所述茶壶的圆形槽体形状的茶壶安装座513,用于定位所述洗杯导水板的导水板安装座517,以及用于安装吹气组件的吹气组件安装孔518。

所述茶壶包括有插接在茶壶安装座上的茶壶座541,设置在茶壶座上端的壶体543以及设置在壶体上端的茶壶盖545。

所述茶壶盖上成型有用于供烧水壶的出水管往茶壶内注入开水的注水口5451

所述壶体底面偏离中心点的位置成型有出茶孔5432,且壶体下端固定连接有高铝瓷材质的固定阀片5433;所述茶壶座上端中间成型有阀片安装槽5411,所述茶壶座上端朝向茶杯转盘一侧成型有向外延伸的出茶通道5412,且出茶通道与阀片安装槽相连通;所述阀片安装槽内转动地安装有一个高铝瓷材质的旋转阀片542,所述旋转阀片的一侧成型有缺口部5421,所述旋转阀片远离缺口部的一侧成型有阀柄部5422,所述阀柄部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出茶磁铁a5423,所述茶壶座上端对应阀柄部及出茶磁铁a的位置成型有圆弧形的阀柄容槽5413;所述旋转阀片以及固定阀片配合构成一个控制茶水流出的阀门。

所述旋转阀片转动至缺口部与出茶孔对齐时,所述阀门导通,壶体的出茶孔与出茶通道连通;所述旋转阀片转动至缺口部与出茶孔错开时,所述阀门闭合。

所述茶盘内顶部位于茶壶安装座的下方固定安装有输出轴竖直朝上设置的出茶电机56。所述茶壶安装座上方设有与出茶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出茶驱动盘561,所述出茶驱动盘上偏离中心点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与出茶磁铁a通过磁力配合驱动旋转阀片转动出茶磁铁b;所述茶壶座下端成型有容纳所述出茶驱动盘的驱动腔5414。

所述茶盘左侧上端成型有一个集水槽511,所述集水槽的内底部中间成型有一个向上延伸的转盘安装柱512,所述茶杯转盘转动安装在所述转盘安装柱上。

所述茶杯转盘包括有圆形的盘体,固定连接在盘体上端中间的提手521,等间距地固定连接在盘体外周的多个整体呈l形的导磁块522,以及一体连接在盘体下端中间的环形的从动套524。

所述从动套转动套设在转盘安装柱的外壁,所述从动套上沿周向等距连接有多个转盘磁铁a5241;所述转盘安装柱内固定安装有输出轴竖直朝上的茶杯转动电机55,所述茶杯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茶杯驱动转盘551,所述茶杯驱动转盘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与各个转盘磁铁a通过磁力配合从而驱动茶杯转盘转动的转盘磁铁b。

所述茶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导磁块通过磁力吸紧的固定磁铁531;所述茶盘内位于集水槽的外壁安装有霍尔传感器c516;上方放置有茶杯的导磁块经过霍尔传感器c的位置时,霍尔传感器c检测到信号。

所述集水槽内壁中上部成型有3组左旋的升降内螺纹5111,所述茶杯转盘外壁成型有3个与升降内螺纹配合滑动连接的升降配合凸头525。

所述升降配合凸头逆时针转动至所述升降内螺纹的下端部之后若继续旋转,则茶杯转盘保持在集水槽底部的状态;所述升降配合凸头顺时针转动至所述升降内螺纹的上端部之后若继续旋转,则茶杯转盘保持在与茶盘上端平齐的状态。

所述茶杯转动电机带动茶杯转盘顺时针转动时,所述茶杯转盘沿着升降内螺纹向上抬升;所述茶杯转动电机带动茶杯转盘逆时针转动时,所述茶杯转盘沿着升降内螺纹向下移动。

所述集水槽底部位于转盘安装柱的外周安装有一个与各个转盘磁铁a互斥,从而使升降配合凸头能够与升降内螺纹下端保持接触的环形磁铁5112。

所述从动套上的转盘磁铁a呈长条形,使得在茶杯转盘相对转盘安装柱上下移动的过程中,转盘磁铁a与转盘磁铁b始终保持磁力配合吸紧的状态。

所述吹气组件包括有自下而上固定插接在吹气组件安装孔内的固定接管部581,转动套接在固定接管部上部的转动套583,以及固定连接在转动套上端的吹气头584。

所述固定接管部下端连接气源,所述固定接管部内壁下部连接有转动连接架5811,转动连接架的中间成型有转动接孔,所述固定接管外壁中部连接有与茶盘内顶部抵接定位的外定位挡圈5812。

所述转动套内壁上部一体连接有一个从动风叶5831,所述从动风叶的下端连接有与转动套同轴设置的转动杆5832,所述转动杆与转动接孔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下端成型有与自上而下穿过所述转动接孔的具有弹性的连接卡头5833。

所述转动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吹气头584,所述吹气头远离转动套的一端成型有弧形吹气口5841。

所述从动风叶在自下而上的气流作用下产生逆时针转动的趋势,从而使得转动套连同吹气头逆时针转动。

所述茶盘上端位于吹气组件安装孔外周成型有一个吹气限位凸起519,所述转动套下端成型有与吹气限位凸起配合限制转动套转动范围的限位下凸起5835。

所述固定接管部与转动套之间安装有使转动套相对固定接管部顺时针转动复位的扭簧582。

所述茶盘内安装有控制器,所述霍尔传感器c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茶杯转动电机、出茶电机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壶体内底部外周成型有上凸圈5431,所述壶体内位于上凸圈上端设置有一个不锈钢材质的过滤网544。

所述盘体上位于导磁块和从动套之间的环形区域内成型有多个上下贯通的下水孔523。

所述茶盘的外周一体连接有外延伸壁51a,所述茶盘下端连接有底盖。所述外延伸壁用于挂在茶桌桌面的容纳口外周。

所述集水槽内壁呈上宽下窄的槽体结构,所述集水槽下端连接有排水管50,所述排水管从茶盘侧壁穿出。

本发明通过设置茶杯转动电机驱动茶杯转盘转动,并通过出茶电机控制旋转阀片的开闭,使得茶壶中的茶能够自动倒入茶杯转盘上的各个茶杯中。

具体的,茶杯底部的固定磁铁一方面用于将茶杯定位在茶杯转盘上,一方面固定磁铁能够将导磁块磁化,在茶壶倒茶之前,可通过茶杯转动电机控制茶杯转盘旋转一周,便可通过霍尔传感器c检测到茶杯转盘上的茶杯数量和位置,这样可以为计算出烧水壶往茶壶中加水的量。

再者,茶杯转盘由于其与茶杯转动电机是通过磁力实现传动的,这样茶杯转盘可以方便拆下,方便了对集水槽内进行清洗。

再者,通过茶杯转动电机可控制茶杯转盘逆时针转动,配合茶杯转盘外壁的升降配合凸头和集水槽内壁的升降内螺纹,可使茶杯转盘下降至集水槽内,从而使茶杯的杯口低于集水槽的上端边缘,方便对茶杯进行自动化清洗。

进一步的,所述洗杯导水板上端成型有导水槽,下端成型有插接柱体,且导水槽一端朝向茶杯转盘方向倾斜,这样只要烧水壶的出水管转动至洗杯导水板上方并出水,即可将水经过洗杯导水板间接地导入茶杯中,实现对茶杯的热杯或清洗。

更进一步的,为了使茶杯中的剩余茶汤或者水能够排出茶杯外,通过设置吹气组件将茶杯中的水沿着茶杯内壁向外吹出。具体的,为了保证吹气组件吹气时具有足够的气压,吹气头需要靠近茶杯,但又需要确保在茶壶往茶杯内倒茶的时候吹气头不对茶杯造成干扰,故而将吹气头设计为可水平旋转的形式。具体的,通过在转动套内设置从动风叶,使得吹气头在吹气过程中,从动风叶逆时针转动带动与之连接的转动套、吹气头同时逆时针转动至茶杯的上方位置,而在吹气头不出气时吹气头连同转动套又能够在扭簧回复力作用下顺时针转动至远离茶杯的位置。

实施例2

结合图8至图18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以下改进:

所述烧水壶套件的底座上端安装有用于为烧水壶供电的供电座a111和用于为消毒锅供电的供电座b112;所述供电座a、供电座b的具有以同心圆布置的供电电极,所述供电座a、供电座b的中间连接有进水连接头;所述烧水壶、消毒锅的底部安装有与进水连接头密封套接的进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内安装有自下而上单向导通的单向阀。

现有技术中的该类烧水壶底座内安装有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供电座a通常包括用于给加热器供电的两个供电电极,以及与壶底的温度传感器连接的2-3个电极。相应的,烧水壶和消毒锅的底部相应的设有同心圆布置的受电座,所述进水接头位于受电座的中间。由于该部分技术为本领域公知常识,文中不再赘述。

所述消毒锅上端设有锅盖31,所述消毒锅内成型有纵向设置的隔板3a,所述消毒锅内位于隔板的一侧为盛水部,另一侧为回气部;所述回气部内底部成型有一个排气孔301,所述消毒锅底部连接有两个同圆心设置的密封环a302,所述排气孔位于两个密封环a之间的空间内;所述消毒锅安装到供电座b上之后,所述密封环a与底座上端面之间形成密封连接。

所述底座上端位于两个所述密封环a之间的空间内成型有排气槽113,所述底座上位于排气槽内连接有排气接头114,所述排气接头连接有管道e。

所述底座内安装有隔膜泵13和臭氧发生管14。

所述隔膜泵的出口端通过管道a、管道b分别与烧水壶、消毒锅下方的进水连接头相连接,通向烧水壶的管道a上串联有第三电磁阀433,通向消毒锅的管道b上串联有第四电磁阀434。

所述隔膜泵的进口端通过管道c、管道d连接有插设在水桶上端桶口的水桶接头4。

所述水桶接头包括有下接头体41以及固定连接在下接头体上端的上接头体42,所述下接头体和上接头体之间的空间内填充有吸水树脂球。吸水树脂球由高分子吸水树脂材料制成,吸水树脂球使得通过臭氧发生管的气体较为干燥,确保臭氧发生管能够正常工作。

所述下接头体包括有上宽下窄的圆锥形的插接部41b以及一体连接在插接部上端的支撑部41a,所述支撑部的外径大于插接部上端部的外径;所述下接头体内底面均匀成型有透气孔411;所述下接头体内底部一体连接有抽水管412和回气管413,所述抽水管、回气管上端延伸到下接头体内上部,所述抽水管下端延伸到水桶内底部。

所述抽水管位于下接头体底面下方的部分可为软管。所述锥形的插接部便于插入桶口,所述支撑部抵在桶口上端。

所述上接头体上端一体成型有抽水接头421、吸气接头522和回气接头423,所述抽水接头下端与抽水管上端密封连接,所述回气接头下端与回气管上端密封连接,所述吸气接头与下接头体内上部连通。

所述管道c与抽水接头连接,所述管道c上串联有第一电磁阀431;所述管道d与吸气接头连接,所述管道d上串联有第二电磁阀432;所述管道e与回气接头连接。

所述臭氧发生管连接在管道d上吸气接头与第二电磁阀之间。

所述底座内安装有控制电路板,所述供电座a、供电座b、臭氧发生管、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板可采用单片机作为控制器,通过单片机配合继电器控制电磁阀、电磁铁、加热器、臭氧发生管等的工作均是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文中的功能描述可以容易实现,且具体电路控制部分并非本发明的重点,文中不展开描述。

所述烧水壶侧壁下部一体连接有出水管21,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朝向正下方;所述烧水壶侧壁远离出水管一侧连接有把手20。

所述烧水壶的上端可拆卸地旋接有非导磁材料制成的壶盖22,所述壶盖下端固定连接有一个非导磁材料制成的内壶盖23,所述内壶盖上端成型有一个阀片座231,阀片座上端与壶盖下端相抵;所述阀片座上端成型有一个沿壶盖径向设置的阀片安装槽2311,所述阀片安装槽底部靠近壶盖外周一端成型有贯穿所述内壶盖的下排气口2312;所述壶盖上位于下排气口正上方成型有上排气口222;所述阀片安装槽内滑动地安装有一个导磁材质的阀片233。

所述底座上端位于烧水壶和消毒锅之间的位置安装有一个纵向设置的电磁铁安装柱12,所述电磁铁安装柱上部侧壁对应阀片的位置安装有通过磁力吸附阀片,从而使阀片封堵所述上排气口的电磁铁121;所述阀片安装槽内靠近壶盖中间的一端安装有一个与阀片内端通过磁力相吸的复位磁铁232。所述复位磁铁也可以换做拉力弹簧。

所述烧水壶的底部靠近出水管一侧安装有感应定位磁铁23,所述底座内顶部左侧安装有通过检测感应定位磁铁位置从而确认出水管位置的霍尔传感器a15。

所述烧水壶的底部沿周向等距地安装有多个从动磁铁a24,所述从动磁铁a位于感应定位磁铁的内周;所述底座内顶部位于供电座a外周转动安装有一个用于驱动烧水壶转动的旋转驱动盘16,所述旋转驱动盘上对应各个从动磁铁a的位置固定安装有通过磁力与从动磁铁a吸紧的驱动磁铁a。

所述供电座a的主体部分为塑料材质,所述供电座a外壁可通过连接螺母使旋转驱动盘轴向定位(图未示)。

所述底座内安装有用于驱动旋转驱动盘转动的旋转驱动电机161;所述旋转驱动盘外周成型有从动齿,所述旋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与所述从动齿啮合传动连接的驱动齿轮。

所述霍尔传感器a、电磁铁、旋转驱动电机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烧水壶内壁上部成型有旋接部,所述壶盖外壁成型有与旋接部配合连接的凸条;所述壶盖外壁套设有密封圈a,所述密封圈a与烧水壶上端密封相抵;所述壶盖上端中间位置连接有壶盖把手221,所述壶盖把手往把手一侧延伸。所述壶盖把手方便用户分辨壶盖的方向。

所述底座包括有上壳体11以及通过螺钉连接在上壳体下端的下壳体110。

所述上壳体侧壁安装有管接头组115,管接头组包括三路分别与管道c、管道d和管道e串联的管接头。

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有升压变压器,所述升压变压器的高压输出端与臭氧发生管电连接。

所述茶盘内安装有储气罐59,所述储气罐通过进气管与隔膜泵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储气罐通过出气管与固定接管部的下端连接;所述进气管上串联有第五电磁阀591,所述出气管上串联有第六电磁阀592,所述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或无线电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通讯。

所述底座上端靠近烧水壶一侧安装有控制按键组,控制按键组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控制按键组包括有电源开关键、烧水壶加水键、烧水壶烧水键、烧水壶出水键、消毒锅加水键、消毒锅消毒键和消毒锅加热键。

在控制电路板控制下,按设定执行以下操作:

一次按下电源开关键,方可继续操作其它按键;再次按下电源开关键,其它按键不可输入。

一次按下烧水壶加水键,第一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导通,隔膜泵工作;再次按下烧水壶加水键,隔膜泵停止工作,第一电磁阀、第三电磁阀截止。

一次按下烧水壶烧水键,供电座a通电使烧水壶内的加热器对烧水壶内的水进行加热;再次按下烧水壶烧水键,供电座a断电。

一次按下烧水壶出水键,若霍尔传感器a检测到信号,证明烧水壶出水管的位置正确;若霍尔传感器a未检测到信号,证明烧水壶出水管的位置不正确,需要先调整烧水壶出水管的位置;则控制电路板控制旋转驱动电机转动带动旋转驱动盘转动,从而带动烧水壶转动,至霍尔传感器a与感应定位磁铁对齐,霍尔传感器检测到信号。

接着电磁铁通电,使电磁铁吸引阀片,进而使阀片封堵所述上排气口;接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导通,隔膜泵工作,使烧水壶内气压升高,烧水壶内的水在压力作用下由出水管流出;再次按下烧水壶出水键,电磁铁、隔膜泵停止工作,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截止。

一次按下消毒锅加水键,第一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导通,隔膜泵工作;再次按下消毒锅加水键,隔膜泵停止工作,第一电磁阀、第四电磁阀截止。

一次按下消毒锅消毒键,第二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导通,隔膜泵、臭氧发生管工作;再次按下消毒锅消毒键,隔膜泵、臭氧发生管停止工作,第二电磁阀、第四电磁阀截止。

一次按下消毒锅加热键,供电座b通电使消毒锅内的加热器对消毒锅内的水进行加热;再次按下消毒锅加热键,供电座b断电。

上述方案中,所述隔膜泵配合电磁阀可实现往烧水壶、消毒锅内泵入水或空气或臭氧气体。

当消毒锅内需要进行臭氧消毒时,隔膜泵及臭氧发生管同时工作使臭氧气体进入消毒锅内,对消毒锅内的茶具进行消毒、祛除污渍。

当烧水壶需要实现自动出水时,通过电磁铁使壶盖上的通气口a封闭后,隔膜泵往烧水壶内通入空气使烧水壶内气压增大使水从出水管流出,从而实现自动出水。

可见,本发明中隔膜泵配合四个电磁阀、臭氧发生管及电磁铁实现了进水、出水、臭氧进气消毒多个功能。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臭氧溢出到空气中对人体呼吸系统的伤害,本发明通过在消毒锅内设置隔板使消毒锅内隔板一侧的小部分空间形成回气部,进入消毒锅内的臭氧气体经回气部、排气孔、排气槽、排气接头、管道e、回气接头、回气管流回到水桶内上部的空间,使得臭氧在彻底分解之前在消毒锅与水桶之间循环,只要保证水桶接头与水桶之间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此处所述的封闭不等同于密封,比如隔膜泵往烧水壶内泵入空气时,空气可通过水桶接头与水桶桶口之间的缝隙进入水桶内),绝大部分的臭氧气体就不会散发到空气中。

此外,为了提高烧水壶的智能化水平,通过霍尔传感器a配合感应定位磁铁来确认烧水壶出水管的位置,在出水管位置不正确时,通过旋转驱动电机配合旋转驱动盘通过磁力驱动烧水壶转动至出水管到达预设位置,在此基础上,通过电磁铁驱动导磁材质的阀片封堵所述上排气口,再通过隔膜泵往烧水壶内充气增压,使烧水壶内的水从出水管流出。该种自动出水的烧水壶可将烧开的水直接注入茶壶中,使用方便安全。

所述茶盘上端靠近茶壶位置安装有泡茶控制按键组,泡茶控制按键组与控制器电连接。

泡茶控制按键组包括有出茶键和洗杯键。

在控制器控制下,按设定执行以下操作:

1)按下出茶键时,控制器控制茶杯转动电机工作,使茶杯转盘顺时针转动360°,放有茶杯的导磁块经过霍尔传感器c时被霍尔传感器c检测到,控制器可获知茶杯转盘上的茶杯数量,从而确定往茶壶内加水的量;

接着,控制器向控制电路板发送指令,控制电路板控制烧水壶进入出水程序,出水前的判断步骤与前述按压烧水壶出水键的步骤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根据控制器返回的茶杯数量信息调整出水管出水的时间,也就是控制隔膜泵往烧水壶泵入空气的时间。

在烧水壶往茶壶内完成加水之后,控制器控制出茶电机工作,即霍尔传感器c检测到一个茶杯到达茶壶所在工位时,通过出茶电机带动旋转阀片转动使阀门打开一段时间(1.5-3s)。需要说明的是,霍尔传感器c安装在茶壶和茶杯转盘的中心连线上时最为方便,若安装在其它位置,则在霍尔传感器c检测到茶杯后,还需要通过茶杯转动电机控制茶杯继续转动一个角度(该角度大小等于当前茶杯、茶杯转盘中心连线与茶壶、茶杯转盘的中心连线的夹角),使茶杯与茶壶的出茶通道对齐。

若茶杯数量较多,茶壶的容量不足以一次加满所有茶杯,则茶壶需要进行两次甚至三次加水,仅需要重复加水、出茶的流程即可。

2)按下洗杯键时,控制器控制茶杯转动电机带动茶杯转盘逆时针转动,使茶杯转盘在转动的同时向下移动至集水槽内。

接着控制器向控制电路板发送指令,控制电路板控制旋转驱动电机配合旋转驱动盘通过磁力驱动烧水壶顺时针转动设定角度,至出水管到达洗杯导水板上方,接着控制电路板控制烧水壶出水使烧水壶内的水能够经洗杯导水板倒入各个茶杯中,在烧水壶出水过程中,控制器控制茶杯转动电机逆时针转动,使烧水壶倒出的水落入对应的茶杯中。

接着控制器控制茶杯转动电机转动,使各个茶杯依次转动至吹气组件所在工位。在一个茶杯到达吹气组件工位时,控制器控制第六电磁阀导通,使得吹气头逆时针转动时茶杯上方,接着通过高压气流将茶杯中的水吹出到茶杯转盘上。

由于功夫茶的茶杯一般内壁都是呈平滑的曲面形状,当从吹气头吹出的气流沿着茶杯内壁向下吹动时,茶杯内的水会在气流带动下沿着远离吹气头一侧的内壁向上流动,从而流出到茶杯外的茶杯转盘上,最后流入集水槽中,并经排水管排出茶盘之外。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洗杯导水板、吹气组件的位置相对茶壶而言是固定的,故通过霍尔传感器c同样可以确定各个茶杯相对洗杯导水板、吹气组件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隔膜泵不参与其它工作时,第五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使得储气罐内保存有最大量的压缩气体,便于供洗杯时使用。在第六电磁阀打开时,第五电磁阀及隔膜泵也可同时处于工作状态往储气罐内充气。

实施例3

结合图19、图20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做出以下改进:所述消毒锅内进水接头的上端连接有一个进水进气罩32;所述进水进气罩包括有下板体321以及滑动套接在下板体外周的上罩体322。

所述下板体的上端外周等距地成型有多个上凸头3212,所述上板体上端位于上凸头的内周成型有上凸圈3211,所述下板体的外周等距地成型有2或3个连接卡口3213。

所述上罩体包括有圆形的冒气板3220、连接在冒气板外周的环形的中空浮环3222,以及一体连接在冒气板下端的套接圈3223。

所述冒气板上均匀成型有冒气孔3221,所述套接圈内周与下板体外周滑动连接,所述套接圈上均匀开设有出水孔3224;所述冒气孔的面积小于出水孔面积的1/10。出水孔的面积为0.1-0.5cm²。

所述冒气板的下端对应上凸圈的位置连接有密封环b3225,所述套接圈内周的下端部成型有与连接卡口等数量的连接卡头3226。

所述下板体的中间通过螺纹连接在进水接头的上端。所述上罩体与下板体之间通过2-3对连接卡口和连接卡头实现连接,连接之后连接卡口和连接卡头的位置相互错开,这样在正常使用时上罩体与下板体脱离的概率很低,需要彻底清洗消毒锅时又能方便地将上罩体拆下。

消毒锅底部的进水接头同时用于进水和进气,但在使用臭氧进行消毒时,为了使臭氧能够与消毒锅内的水充分接触,故而在消毒锅的进水接头上端连接进水进气罩,在确保能够以正常速度进水的基础上,使进入消毒锅内的臭氧气体能够与消毒锅内的水充分接触以增加溶解度。

具体的,在消毒锅进水过程中,水流将上罩体向上推起,水从冒气孔和出水孔进入消毒锅内;随着消毒锅内水位的上升,上罩体的中空浮环在水的浮力作用下使的上罩体整体向上浮起,从而使得出水孔处于完全打开状态;由于大部分的水是从口径较大的出水孔流到消毒锅内,阻力相对较小,不会显著影响水流入消毒锅内的速度。当消毒锅内放入待消毒物件后,压迫上罩体向下移动,使得密封环b与上凸圈密封相抵,往消毒锅内通入臭氧气体时气体只能从处于导通状态的冒气孔冒出,口径较小的冒气孔使臭氧气体与水的接触面积增加,从而改善了消毒、去污渍的效果。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或3的基础上做出以下改进:为了防止烧水壶的出水管或把手与消毒锅发生碰撞,所述底座内顶部左侧位于霍尔传感器a的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两侧各安装有一个霍尔传感器b,每个霍尔传感器b与霍尔传感器a之间相对旋转驱动盘的圆心角为15-30°;两个所述霍尔传感器b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电联接。

所述圆心角的具体值根据烧水壶和消毒锅之间的间距确定,即在出水管或把手刚好碰到消毒锅(或电磁铁安装柱)时,霍尔传感器b刚好能检测到感应定位磁铁产生的信号。

进一步的,若靠近消毒锅一侧的霍尔传感器b检测到信号,说明烧水壶的出水管达到极限位置,此时控制电路板控制旋转驱动电机工作使旋转驱动盘带动烧水壶逆时针转动,即感应定位磁铁往霍尔传感器a方向移动。若远离消毒锅一侧的霍尔传感器b检测到信号,说明烧水壶的把手碰到电磁铁安装柱,此时控制电路板控制旋转驱动电机工作使旋转驱动盘带动烧水壶顺时针转动,即感应定位磁铁同样往霍尔传感器a方向移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