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拉窗型材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48469发布日期:2018-10-24 00:00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推拉窗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推拉窗型材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推拉窗分左右、上下推拉两种,具有不占据室内外空间、外观美丽、价格经济和密封性较好等优点。由于推拉窗扇的开启方式为推拉方式,不会像平开窗那样窗户在外面,可减少推拉窗从高空坠落的情况发生,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

现有的推拉窗一般包括内窗扇、外窗扇和窗框,窗框靠近室内一侧设有用于安装内窗扇的内滑轨,窗框靠近室外的一侧设有用于安装外窗扇的外滑轨,外滑轨的高度低于内滑轨的高度。

现有的推拉窗,通过外滑轨高度低于内滑轨高度的设置方式,减少室外的雨水渗入到室内的情况发生;在安装内窗扇与外窗扇的过程中,由于先从室外将内窗扇安装,然后从室外将外窗扇安装,外窗扇和内窗扇容易出现因安装工人操作失误而从高空坠落的情况,此外,在遇到狂风、暴雨等恶劣天气时,外窗扇和内窗扇易与相应的滑轨脱落而从高空坠落的情况发生,易导致严重的意外事故发生,因此,如何提高推拉窗使用的稳定性是我们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推拉窗型材,具有提高外窗扇和内窗扇安装、拆卸以及使用的稳定性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推拉窗型材,包括边框、单轨上滑和单轨固下滑,单轨上滑和单轨固下滑对称设置,单轨上滑和单轨固下滑之间设有内窗扇和外窗扇,所述单轨上滑和单轨固下滑的相向侧面均设有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两所述第一台面之间间距小于两所述第二台面之间间距;

两所述第一台面均固定连接有内角靠近室内的L型挡板,所述外窗扇置于两L型挡板之间,所述L型挡板的内壁设有固定槽,固定槽插接有与外窗扇内侧抵触的固定件;

两所述第二台面均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单轨上滑上的滑轨活动连接有第二L型套板,所述单轨固下滑上的滑轨活动连接有第一L型套板;所述内窗扇置于第一L型套板和第二L型套板之间,所述第二L型套板活动连接有与内窗扇内侧抵触的滑板,所述第一L型套板插接有与内窗扇内侧抵触的抵触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沿室内至室外方向依次安装外窗扇和内窗扇,在安装外窗扇的过程中,减少滑轨格挡外窗扇的情况发生;利用L型挡板、第一L型套板和第二L型套板,减少外窗扇和内窗扇从高空坠落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外窗扇和内窗扇安装、拆卸以及使用的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L型挡板设有与外窗扇端部抵触的垫层,所述L型挡板贯穿设有通水孔;所述通水孔一端与外界连通,另一端与垫层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通水孔,便于将渗入到L型挡板内的水排放至室外,防止雨水渗入到室内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触件包括弹性板和与内窗扇内侧抵触的刚性板,弹性板与刚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L型套板内壁设有供刚性板插接的插槽以及供弹性板卡接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刚性板和插槽,便于将刚性板与内窗扇内侧紧密抵触;利用弹性板和卡槽,使得抵触件的安装与拆卸操作方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L型套板设有与弹性板背向刚性板侧面抵触的卡体,所述弹性板固定连接有与卡体背向卡槽的侧面抵触的遮挡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遮挡体,减少室内杂物进入到卡槽的情况发生,使得第一L型套板内部保持干净。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L型套板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的滑槽,滑板固定连接有与滑槽活动连接的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滑槽和滑块,使得滑板沿竖直方向移动,便于滑板与内窗扇内侧抵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L型套板靠近滑槽的侧面设有限位凸块,滑板面向滑槽的侧面设有供限位凸块卡接的限位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凸块与限位凹槽卡接,便于将滑板固定,使得内窗扇的安装与拆卸操作简单。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窗扇沿滑轨铺设方向的对称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框,两限位框分别与第一L型套板以及第二L型套板的两端部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框,便于限制内窗扇沿滑轨铺设方向移动,提高了内窗扇使用的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单轨上滑和单轨固下滑靠近内窗扇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挡风体,挡风体与内窗扇平行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挡风体,避免人手伸入到第一L型套板和第二L型套板内而被夹伤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推拉窗型材的安装方法,具有提高外窗扇和内窗扇安装、拆卸以及使用的稳定性的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一种推拉窗型材的安装方法,该安装方法基于一种推拉窗型材,其安装方法步骤为:

1).外窗扇的安装;

A.先将两个L型挡板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在单轨上滑的第一台面和单轨固下滑上的第一台面,两个L型挡板的内角靠近室内;

B.然后将外窗扇沿室内到室外方向放置在两个第一台面之间,使外窗扇靠近室外的侧面与L型挡板的竖直内壁抵触,以及使外窗扇的端面与L型挡板的水平内壁抵触;

C.接着将固定件挤压变形后插入固定槽内,当固定件与外窗扇内壁贴合时松开固定件,使固定件与固定槽插接固定;

2).内窗扇的安装;

D.外窗扇安装完成后,将第一L型套板与单轨固下滑套接,以及将第二L型套板与单轨上滑套接,第一L型套板和第二L型套板的内角均靠近室内;

E.然后将内窗扇沿室内到室外方向放置在第一L型套板和第二L型套板之间,使内窗扇靠近室外的侧面与第一L型套板和第二L型套板的竖直内壁抵触,以及使内窗扇两端面分别与第一L型套板和第二L型套板的水平内壁抵触;

F.再接着将抵触件挤压变形,使抵触件与第一L型套板插接,当抵触件与内窗扇靠近室内的侧面抵触时松开抵触件;

G.最后竖直向下移动滑板,使滑板与内窗扇靠近室内的侧面的上端边缘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沿室内至室外方向依次安装外窗扇和内窗扇,使得外窗扇和内窗扇的安装与拆卸操作方便,同时,减少因操作工人操作失误而导致外窗扇和内窗扇从高空坠落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外窗扇和内窗扇安装与拆卸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沿室内至室外方向依次安装外窗扇和内窗扇,在安装外窗扇的过程中,减少滑轨格挡外窗扇的情况发生;利用L型挡板、第一L型套板和第二L型套板,减少外窗扇和内窗扇从高空坠落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外窗扇和内窗扇安装、拆卸以及使用的稳定性;利用遮挡体,减少室内杂物进入到卡槽的情况发生,使得第一L型套板内部保持干净;利用限位凸块与限位凹槽卡接,便于将滑板固定,使得内窗扇的安装与拆卸操作简单;利用限位框,便于限制内窗扇沿滑轨铺设方向移动,提高了内窗扇使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推拉窗型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A-A线剖开后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沿B-B线剖开后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边框;11、单轨固下滑;12、单轨上滑;121、第一台面;122、第二台面;13、外窗扇;14、内窗扇;15、滑轨;16、挡风体;2、L型挡板;21、通水孔;22、垫层;23、固定槽;24、固定件;3、第一L型套板;31、抵触件;311、刚性板;312、弹性板;32、插槽;33、卡槽;34、遮挡体;35、卡体;36、限位框;4、第二L型套板;41、滑板;42、滑槽;43、滑块;44、限位凸块;45、限位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推拉窗型材,如图1所示,包括两个边框1、单轨上滑12和单轨固下滑11,本实施例中的单轨上滑12和单轨固下滑11结构相同。两个边框1均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单轨上滑12和单轨固下滑11均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单轨上滑12和单轨固下滑11对称设置,单轨上滑12和单轨固下滑11之间设有两个靠近室内的内窗扇14和一个靠近室外的外窗扇13,外窗扇13位于两个内窗扇14之间。

如图2与图3所示,单轨上滑12和单轨固下滑11的相向侧面均设有第一台面121和第二台面122,两第一台面121之间间距小于两第二台面122之间间距。两第一台面121均固定连接有内角靠近室内的L型挡板2,外窗扇13置于两L型挡板2之间,L型挡板2的内壁设有固定槽23,固定槽23插接有与外窗扇13内侧抵触的固定件24。两第二台面122均固定连接有滑轨15,单轨上滑12上的滑轨15套接有第二L型套板4,单轨固下滑11上的滑轨15套接有第一L型套板3。内窗扇14置于第一L型套板3和第二L型套板4之间,第二L型套板4滑移连接有与内窗扇14内侧抵触的滑板41,第一L型套板3插接有与内窗扇14内侧抵触的抵触件31。利用第一台面121和第二台面122,沿室内至室外方向依次安装外窗扇13和内窗扇14,在安装外窗扇13的过程中,减少滑轨15格挡外窗扇13的情况发生。利用L型挡板2、第一L型套板3和第二L型套板4,减少外窗扇13和内窗扇14从高空坠落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外窗扇13和内窗扇14安装、拆卸以及使用的稳定性。

如图2所示,L型挡板2内安装有与外窗扇13端部抵触的垫层22,本实施例中的垫层22采用海绵层。L型挡板2贯穿设有通水孔21,通水孔21一端与外界连通,另一端与垫层22连通。利用通水孔21,便于将渗入到L型挡板2内的水排放至室外,防止雨水渗入到室内的情况发生。

如图3与图4所示,抵触件31包括弹性板312和与内窗扇14内侧抵触的刚性板311,弹性板312与刚性板311固定连接。第一L型套板3内壁设有供刚性板311插接的插槽32以及供弹性板312卡接的卡槽33。利用刚性板311和插槽32,便于将刚性板311与内窗扇14内侧紧密抵触;利用弹性板312和卡槽33,使得抵触件31的安装与拆卸操作方便。

如图3与图4所示,述第一L型套板3设有与弹性板312背向刚性板311侧面抵触的卡体35,弹性板312固定连接有与卡体35背向卡槽33的侧面抵触的遮挡体34。利用遮挡体34,减少室内杂物进入到卡槽33的情况发生,使得第一L型套板3内部保持干净。

如图3与图5所示,第二L型套板4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的滑槽42,滑板41固定连接有与滑槽42活动连接的滑块43。利用滑槽42和滑块43,使得滑板41沿竖直方向移动,便于滑板41与内窗扇14内侧抵触。

如图3与图5所示,第二L型套板4靠近滑槽42的侧面设有限位凸块44,滑板41面向滑槽42的侧面设有供限位凸块44卡接的限位凹槽45。利用限位凸块44与限位凹槽45卡接,便于将滑板41固定,使得内窗扇14的安装与拆卸操作简单。

如图2与图3所示,内窗扇14沿滑轨15铺设方向的对称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框36,两限位框36分别与第一L型套板3以及第二L型套板4的两端部抵触。利用限位框36,便于限制内窗扇14沿滑轨15铺设方向移动,提高了内窗扇14使用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单轨上滑12和单轨固下滑11靠近内窗扇14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挡风体16,挡风体16与内窗扇14平行设置。利用挡风体16,避免人手伸入到第一L型套板3和第二L型套板4内而被夹伤的情况发生。

工作原理:利用第一台面121和第二台面122,沿室内至室外方向依次安装外窗扇13和内窗扇14,在安装外窗扇13的过程中,减少滑轨15格挡外窗扇13的情况发生。利用L型挡板2、第一L型套板3和第二L型套板4,减少外窗扇13和内窗扇14从高空坠落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外窗扇13和内窗扇14安装、拆卸以及使用的稳定性。

实施例2:一种推拉窗型材的安装方法,如图2与图3所示,该安装方法基于一种推拉窗型材,其安装方法步骤为:

步骤一,外窗扇13的安装,包括A、B、C三个安装步骤,其中:

A.先将两个L型挡板2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在单轨上滑12的第一台面121和单轨固下滑11上的第一台面121,两个L型挡板2的内角靠近室内。

B.然后将外窗扇13沿室内到室外方向放置在两个第一台面121之间,使外窗扇13靠近室外的侧面与L型挡板2的竖直内壁抵触,以及使外窗扇13的端面与L型挡板2的水平内壁抵触。

C.接着将固定件24挤压变形后插入固定槽23内,当固定件24与外窗扇13内壁贴合时松开固定件24,使固定件24与固定槽23插接固定。

步骤二,内窗扇14的安装,包括D、E、F、G四个安装步骤,其中:

D.外窗扇13安装完成后,将第一L型套板3与单轨固下滑11套接,以及将第二L型套板4与单轨上滑12套接,第一L型套板3和第二L型套板4的内角均靠近室内。

E.然后将内窗扇14沿室内到室外方向放置在第一L型套板3和第二L型套板4之间,使内窗扇14靠近室外的侧面与第一L型套板3和第二L型套板4的竖直内壁抵触,以及使内窗扇14两端面分别与第一L型套板3和第二L型套板4的水平内壁抵触。

F.再接着将抵触件31挤压变形,使抵触件31与第一L型套板3插接,当抵触件31与内窗扇14靠近室内的侧面抵触时松开抵触件31。

G.最后竖直向下移动滑板41,使滑板41与内窗扇14靠近室内的侧面的上端边缘抵触。

沿室内至室外方向依次安装外窗扇13和内窗扇14,使得外窗扇13和内窗扇14的安装与拆卸操作方便,同时,减少因操作工人操作失误而导致外窗扇13和内窗扇14从高空坠落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外窗扇13和内窗扇14安装与拆卸的稳定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