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囊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44389发布日期:2018-11-07 08:49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枕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囊枕。



背景技术:

对于人类而言,每天都要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精神状态和身体健康。大多数人们在睡觉时头部都会放置在枕头上,枕头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种生活用品,因此一个良好的枕头对人的睡眠质量至关重要,同时不同的人往往对枕头的高度要求也有所不同,目前市面上虽然也有部分带有气囊的气囊枕,通过气囊充、放气调节枕头高度。但是这种气囊枕充气多采用手动或者电动气泵完成,这种气泵工作时存在振动大、噪声高的缺点,影响睡眠、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气囊枕调节高度时振动大、噪声高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囊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气囊枕,包括枕头主体,所述枕头主体的底面设有气囊,所述气囊连接有压电气泵。

优选的,所述压电气泵为超声压电气泵。

优选的,所述压电气泵安装在枕头主体或者气囊表面。

另一种优选的,所述压电气泵嵌装在所述枕头主体内。

优选的,所述气囊有若干个,所述若干个气囊依次层叠设置,若干个气囊均与所述压电气泵连接。

优选的,所述气囊为扁平状。

优选的,所述气囊充满气后的高度为5-10mm。

优选的,所述压电气泵有若干个,压电气泵与气囊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枕头主体为记忆棉或者乳胶或者纤维棉材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压电气泵是通过高频振动驱动膜片产生周期性的正负压实现对气囊的充气及放气,具有振动小、噪声低的特点,可以实现小声甚至无声充、放气的目的,达到充、放气过程不影响睡眠、提高用户体验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气囊充气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气囊放气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气囊充气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枕头主体、2-气囊、3-压电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一种气囊枕,包括枕头主体1,枕头主体1为记忆棉或者乳胶或者纤维棉等柔软材质制造而成,枕头主体1的底面设有气囊2,气囊2为扁平状,扁平状的气囊2能够保证枕头主体1各点均匀升降,防止侧歪情况发生,气囊2连接有压电气泵3,压电气泵3通过管路与气囊2连接,压电气泵3可以安装在枕头主体1或者气囊2的表面,也可以嵌装在枕头主体1内,压电气泵3为超声压电气泵,压电气泵3是通过高频振动驱动膜片产生周期性的正负压,以此为气囊2进行充气或者放气,由于超声压电气泵工作频率在2万赫兹以上,其发出的声波属于超声波范畴,人无法通过耳朵接收到,因此压电气泵3在调节枕头主体1高度时的振动和噪声对睡眠中的人的影响会很小。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气囊2有若干个,若干个气囊2依次上下层叠设置在枕头主体1的底面,若干个气囊2均与压电气泵3连接,每个气囊2充满气后的厚度为10mm;本实施例中,气囊2有四个,相邻的两个气囊2之间通过粘扣粘接或者卡扣连接在一起以防止相互之间发生错位,四个气囊2通过换向阀与压电气泵3连接,压电气泵3通过换向阀实现为各个气囊2进行充气或者放气,以此改变枕头主体1的高度;为了保持枕头整体外观以及不妨碍使用,本实施例中,换向阀与压电气泵3均设置在盒体内,盒体嵌装在枕头主体1内;相对于使用单个气囊,在达到相同的调节高度情况下,层叠设置的多个气囊2的总形状变化量更加小,枕头主体1的状态变化也更加小,使人感觉更加舒适。

实施例三:

其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压电气泵3有四个,四个压电气泵3与四个气囊2一一对应,从而不必使用换向阀。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囊枕,属于枕头领域,包括枕头主体,所述枕头主体的底面设有气囊,所述气囊连接有压电气泵;本发明通过压电气泵为气囊充气和放气,压电气泵具有工作时振动小、噪声低的特点,因此能够降低对人睡眠质量的影响,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张博宁;米文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绵眠(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5.28
技术公布日:2018.11.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