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屋建筑用隔音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9159发布日期:2018-11-20 22:12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房屋建筑用隔音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房屋隔音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房屋建筑用隔音墙。

背景技术

现在为了保证室内的安静环境,建筑物的墙体均是隔音墙,但是为了室内有良好的采光环境,需要在隔音墙上安装窗户,因为安装窗户需要在隔音墙上开设缺口,故导致隔音墙在窗户处的隔音效果下降。

现在虽然也有很多的隔音窗,但是现在常见的隔音窗只有在隔音窗闭合时才能够起到良好的隔音效果,打开通风时,因为隔音窗打开,使空气的直接进入到室内,所以室外的噪音会随着空气进入到室内,影响室内的静谧环境,故现在隔音墙存在窗户打开时隔音墙起不到隔音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房屋建筑用隔音墙,具有打开通风时也能够起到隔音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房屋建筑用隔音墙,包括墙体、和墙体固定连接的固定玻璃板、固定连接在固定玻璃板上端的消音板以及设于固定玻璃板两侧的两块活动玻璃板;

所述消音板固定连接在固定玻璃板的上端,消音板上端和墙体固定连接;

所述消音板内部开设有消音腔,且消音腔的侧壁设置为齿状;

所述固定玻璃板为扇形,在固定玻璃板的轴线处设有转动轴,且转轴和固定玻璃板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两端均凸出固定玻璃板的两侧;

两块所述活动玻璃板的形状和固定玻璃板的形状相同,两块活动玻璃板分别位于固定玻璃板的两侧且和转轴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常见的隔音窗只有在闭合时才能起到隔音的作用,当隔音窗打开通风时,就会使外界的噪音进入室内,影响了隔音的效果;故设有通风时也能起到隔音作用的隔音窗,隔音窗中间设有固定连接不动的固定玻璃板,且固定玻璃板的上端和墙体之间固定连接有消音板,固定玻璃板的两端设有可转动打开的活动玻璃板,打开活动玻璃板时,空气会经过消音板进入室内,消音板内开设有消音腔,且消音腔的侧壁设置为齿状,空气经过消音腔,空气内的杂音经过齿状侧壁的来回反弹即可消去空气中的杂音,起到隔音的目的。

较佳的,两块所述活动玻璃板板下方的墙体上均开设有与活动玻璃板配合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下雨时,雨水会处于室外的活动玻璃板的下方进入到活动玻璃板和固定玻璃板的空隙内,造成固定玻璃板上产生污渍,在进行清理的时候,因为活动玻璃板和固定玻璃板之间的空隙很小,不方便清理,造成清理的困难;所以在墙上开设有卡槽,使活动玻璃板闭合时,活动玻璃板的下端处于卡槽内,使活动玻璃板的下方和墙体密封连接在一起,防止雨水进入到活动玻璃板和固定玻璃板的空隙内,保证固定玻璃板的洁净度,使污渍形成在活动玻璃板远离固定玻璃板的表面上,方便污渍的清理。

较佳的,所述卡槽内固定连接有两个密封垫,两个密封垫中间留有可供活动玻璃板板卡入的空腔。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因为墙体较硬,在活动玻璃板闭合时,会和卡槽内的墙体接触,进而导致活动玻璃板的损坏,所以在卡槽内设有密封垫,密封垫本身具有弹性,能够在活动玻璃板进入卡槽时,对活动玻璃板落入拉槽内时,对活动玻璃板起到缓冲的作用,且密封垫能够贴合在活动玻璃板的两侧表面上,故能够增强密封的效果,还能防止活动玻璃板的损坏。

较佳的,所述两个密封垫相互靠近的侧壁上开设有倒角,且倒角处于侧壁的上边缘处。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为了保证密封的效果,一般会将两个密封垫之间的距离控制在比活动玻璃板宽度较小的尺寸上,这样可以活动玻璃板进入密封垫之间的空隙后,密封垫的侧壁能够紧紧的贴合在活动玻璃板的侧壁上,但是这样设置容易导致活动玻璃板卡在密封垫的上表面,故在密封垫上设有倒角,使活动玻璃板能够准确的进入密封垫内,实现活动玻璃板密封的目的。

较佳的,转轴处于室内的端部上固设有受力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活动玻璃板的打开受到转轴的控制,打开活动玻璃板时,需要转动转轴才能打开活动玻璃板,但是在转动转轴时,因为转轴的形状为圆柱形,且转轴处于活动玻璃板的连接处,故转轴的转动过于费力,在打开时比较费力,所以在转轴处于室内的端部上固定连接有受力板,受力板方便对转轴施力,便于转动转轴,操作简单。

较佳的,所述转轴内部设有固定连接组件;

所述固定连接组件包括能够在转轴内滑动的滑块,且滑块的滑动方向和转轴的轴线方向相同;

所述滑块内设有凸块,且凸块凸出滑块设置,凸块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竖向弹簧,所述竖向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滑块的内部上;

所述受力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推块,所述推块延伸进转轴内部,且推块远离受力板的端部和滑块的一端能够抵接;

所述滑块远离推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横向弹簧,所述横向弹簧的一端和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横向弹簧的另外一端和转轴的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转轴上开设有可供滑块滑动的滑槽,且滑块的上表面和转轴的上表面重合,墙体上开设有与凸块配合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为了达到最佳的消音效果,所以固定玻璃板两侧的活动板不会打开过大的角度,但是在打开活动玻璃板后,需要转轴能够固定连接住,防止转轴反转,导致活动玻璃板重新闭合;所以设有能够突出转轴的凸块,凸块能够卡在墙体上预先加工的凹槽内,所以在打开活动玻璃板后,转轴能够固定连接住,不会发生反转,确保隔音窗的使用;且凸块能够在转轴内沿着转轴的轴线发向滑动,在需要闭合时,只需要推动受力板,即可使凸块滑动,凸块和墙体接触,在墙体的挤压下,凸块缩回转轴内,凸块此时不再限定转轴的转动,转轴在活动玻璃板的重力作用下发生反转,使活动玻璃板落回卡槽内,使消音窗闭合。

较佳的,所述受力板延伸进转轴内,固定连接在推块和滑块(14)的两侧形成滑板,所述转轴内壁上开设有对应滑板的凹槽,所述滑板能够在凹槽内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为了加工时的方便,转轴内部的空腔的圆柱形的,为了实现推块更好的在转轴内部进行滑动,所以推块也是圆柱形的,虽然推块的他一端和滑块进行固定连接,但是推块一端和受力板固定连接,在转动受力板时,推块也会有转动的趋势,滑块不会发生转动,所以推块和滑块连接处会产生扭矩力,在使用时间过长后,扭矩力持续对推块和滑块的连接处施力,容易导致推块和滑块分离,推块能够在转轴内转动,进而导致转动受力板不能够打开两个活动玻璃板;

故受力板延伸进转轴内,且固定连接在推块和滑块的两侧形成滑板,滑板能够卡在凹槽内,在转动受力板时,受力点主要在滑板和凹槽处,推块不会发生转动的趋势,保证推块和滑块连接性的稳定,且确保受力板能够一直控制活动玻璃板的打开。

较佳的,在两块活动玻璃板上方的墙体开设有可分别容纳两块活动玻璃板的两个容纳槽。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活动玻璃板在打开时,活动玻璃板会向上运动,如果墙体上没有容纳槽,需要中间固定玻璃板的厚度很厚才可以起,且如果两个活动玻璃板在打开时处于墙体外,美观性过低,所以在墙体上开设有可容纳两块活动玻璃板的容纳槽,在活动玻璃板打开时会进入到凹槽内,不需要活动玻璃板厚度过厚,且活动玻璃板处于容纳槽内,可以提高美观性。

较佳的,所述容纳槽内固定连接有多个滚轮,且滚轮的轴线朝向隔音窗的圆心。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因为容纳槽是开设在墙体上的,所以凹槽的内壁的硬度较高,在活动玻璃板进入凹槽后,活动玻璃板和凹槽的内壁接触,坚硬的墙体会造成活动玻璃板的刮伤;所以在凹槽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滚轮,在活动玻璃板进入凹槽后,活动玻璃板的两侧面会和滚轮接触,能够防止活动玻璃板和凹槽侧壁的接触,进而防止墙体对活动玻璃板造成刮伤,保证活动玻璃板的美观性。

较佳的,所述滚轮的圆周面上固定连接有防止活动玻璃板和滚轮直接接触的海绵体。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一般的滚轮材质会比较硬,滚轮虽然能够防止活动玻璃板和墙体的接触,滚轮在活动玻璃板上滚动时间过长后,虽然不会对活动玻璃板造成大的划伤,但是会在活动玻璃板的表面上留下微小的划痕,在阳光的照耀下,划痕会很明显,影响活动玻璃板的美观性,所以在滚轮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海绵体,海绵体本身较软,和活动玻璃板的接触为软性接触,不会在活动玻璃板上留下划痕,可以防止使用时间过长后,滚轮在活动玻璃板表面上产生划痕。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一搬的隔音窗只能在闭合时进行隔音,在打开通风时,会影响隔音的效果,使外界的噪音进入室内造成影响,故通过三层的隔音窗结构能够对隔音窗进来的空气进行消音,保证空气流通的同时,能够减少外界噪音对室内的干扰,保证室内环境的安静性;

2.在活动玻璃板正下方的墙体上开设有卡槽,卡槽内固定连接有两个密封垫,两个密封垫相互靠近的侧壁上边缘开设有倒角,当活动玻璃板落入卡槽内时,密封垫和活动玻璃板的侧壁紧紧贴合,能够起到密封的作用,进而达到最佳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隔音窗安装在墙体上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突显隔音窗处于墙体内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中突显转轴结构的结构图;

图5是实施例中突显转轴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6是实施例中突显滑块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图2中b部放大图;

图8是实施例中突显容纳槽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1、墙体;11、空腔;111、卡槽;12、转轴;121、滑槽;122、凹槽;13、固定连接组件;14、滑块;141、横向弹簧;15、凸块;151、竖向弹簧;16、受力板;161、推块;162、滑板;2、隔音窗;21、固定玻璃板;22、活动玻璃板;23、消音板;231、进风口;232、出风口;233、消音腔;234、内腔;24、定位槽;241、密封垫;242、密封槽;243、倒角;25、容纳槽;251、滚轮;252、海绵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房屋建筑用隔音墙,如图1所示,包括墙体1以及设于墙体1内的扇形的隔音窗2;建筑中墙体1均是隔音墙,为了保证室内的采光和空气流通,均会开设有窗户,且为了保证隔音的效果,窗户一般也是隔音的窗户,但是一般隔音的窗户只有在闭合时能够起到隔音的作用,打开时隔音效果降低了很多,隔音效果不好,故设有隔音窗2,在打开通气时,也能起到隔音的目的。

如图2和图3所示,墙体1上设有用来安装扇形的隔音窗2的空腔11;扇形的隔音窗2包括固定玻璃板21以及设于固定玻璃板21两侧的活动玻璃板22;固定玻璃板21固定连接在空腔11内,且在固定玻璃板2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消音板23,两个活动玻璃板22分别贴合在消音板23的两侧;固定玻璃板21和消音板23处于两个活动玻璃板22的中中间,起到隔绝室内室外的作用,在两个活动玻璃板22打开后,固定玻璃板21防止空气之间进入室内,迫使空气经过消音板23对空气进行消音,防止室外的噪音影响室内的环境。

如图3所示,消音板23下表面固定连接在固定玻璃板21的上端,且消音板23的比固定玻璃板21宽一些,故在消音板23凸出固定玻璃板21两侧的下表面上开设有进风口231和出风口232,消音板23内部开设有四个消音腔233,且消音腔233的侧壁设置为齿状;相邻的消音腔233上端或者下端相互连通,使四个消音腔233构成s型的内腔234;在活动玻璃板22打开后,空气进入受到固定玻璃板21的阻挡,只能够从进风口231进入消音板23内部,经过s型的内腔234,消去空气内夹杂的噪音,再从出风口232进入室内,达到消音的目的;消音腔233的内壁为凹凸不平的形状,空气进入后,造成经过凹凸不平的消音腔233侧壁来回反弹吸收可以达到最佳的消音效果;保证室内环境的静谧。

如图4和图5所示,墙体1内转动连接有转轴12,固定玻璃板21和转轴12转动连接,两个活动玻璃板22和转轴12固定连接,转动转轴12即可打开活动玻璃板22;转轴12内滑动连接有固定连接组件13,固定连接组件13包括能够在转轴12内部滑动的滑块14以及设于滑块14内的凸块15;滑块14的滑动方向和转轴12的轴线方向相同;转轴12表面开设有和其轴线方向相同的滑槽121,滑块14竖直设置于滑槽121内;滑块14上开设有可供凸块15伸出的通孔,凸块1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竖向弹簧151,竖向弹簧151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滑块14的底面上,空腔11的表面上开设有可以卡住凸块15的卡槽111;转轴12转动控制活动玻璃板22打开,转动到一定角度后,凸块15正好处于卡槽111的下方,在竖向弹簧151的作用下伸进卡槽111内,卡住转轴12,在松开转轴12后,凸块15能够防止转轴12反转,确保活动玻璃板22处于打开状态。

如图4和图5所示,滑块14靠近室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横向弹簧141,横向弹簧141的一端和滑块14固定连接,横向弹簧141的另外一端固定连接在转轴12内部底面上,滑块14的上表面和转轴12的外表面吻合;且凸块15的一侧设置,倾斜的方向和滑块14滑动的方向相同;在需要闭合活动玻璃板22时,只需要滑动滑块14,因为凸块15倾斜侧的倾斜方向和滑块14滑动方向相同,所以能够使凸块15从卡槽111内移动出来,在墙体1的作用下,回到滑块14内部,使凸块15不再卡住转轴12,则转轴12反转,活动玻璃板22落下,窗户闭合;窗户闭合后,不再对滑块14施力,滑块14在横向弹簧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使凸块15在能够在转动转轴12时再次卡入卡槽111内,起到固定连接的作用。

如图4和图6所示,转轴12处于室内的端部上固设有受力板16,受力板16上固定连接有圆柱形的推块161,且推块161延伸进转轴12内部和滑块14固定连接,受力板16延伸进转轴内,且处于推块161和滑块14的两侧形成滑板162,转轴12内开设有可供滑板162滑动凹槽122;推块161将受力板16和滑块14连接起来,在需要滑动滑块14时,只需要推动受力板16即可实现滑块14的滑动;受力板16可以方便对转轴12施力转动转轴12,且受力板16沿着进转轴12内,形成滑板162,滑板162处于凹槽122内,在通过受力板16转动转轴12时,受力板16和转轴12不会发生相对转动,确保能够转动转轴12。

如图7所示,在两个活动玻璃板22下方的空腔11底面上开设有两个定位槽24,可供活动玻璃板22闭合时活动玻璃板22的下端伸入,起到密封的作用,在定位槽24内固定连接有密封垫241,密封垫241上表面开设有可卡住玻璃板的密封槽242,定位槽24开设有在墙体1上,墙体1本身较硬,活动玻璃板22直接和墙体1接触,容易划伤活动玻璃板22,所以在定位槽24内设有密封垫241,起到密作用的同时还能够起到保护活动玻璃板22的作用;为了增强密封性,所以活动玻璃板22的宽度比密封槽242的宽度大一些,为了保证活动玻璃板22能够准确的落入密封槽242内,故密封槽242的边缘处设有倒角243,活动玻璃板22进入密封槽242时,首先和倒角243接触,因为倒角243的形状,所以倒角243能够促使活动玻璃板22落入密封槽242内。

如图8所示,在活动玻璃板22上方的墙体1上开设有容纳活动玻璃板22的容纳槽25,容纳槽25的两侧壁上均转动连接有滚轮251,滚轮251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一层海绵体252;为了方便打开活动玻璃板22,在活动玻璃板22上方的墙体1上开设有容纳槽25,活动玻璃板22打开时,活动玻璃板22的上端可以进入容纳槽25内,确保活动玻璃板22的顺利打开,因为容纳槽25同样开设于墙体1上,所以为了防止活动玻璃板22的划伤,在容纳槽25内设有滚轮251,避免活动玻璃板22和容纳槽25侧壁直接接触,还不会阻碍活动玻璃板22的运动,且滚轮251上固定连接有一层海绵体252,进一步对活动玻璃板22进行保护,防止滚轮251对活动玻璃板22表面造成划痕。

具体使用方式:在使用隔音窗2时,正常闭合能够确保室内的静谧环境,在打开通风时,转动转轴12即可控制活动玻璃板22打开,但是活动玻璃板22只能打开一定的角度,空气会进入室内,但是固定玻璃板21不会打开,所以空气只能在活动玻璃板22和固定玻璃板21之间流通,空气会首先从消音板23的进风口231进入到消音腔233内,消音腔233内壁为凸出的齿状,故消音腔233的侧壁凹凸不平,能够起到最佳的消音效果,且消音腔233为多个构成s型的空腔11,空气在空腔11内会成s型依次通过不同的消音腔233从出风口232进入到室内,因为空气会经过多个消音腔233,所以能够消除空气中的噪音,尽最大可能起到隔音的目的。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