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烤箱使用双风轮的循环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30244发布日期:2018-10-12 20:25阅读:7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家电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烤箱使用双风轮的循环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电(燃气)烤箱的门体散热采用双风道循环方式,用贯流风机风轮的转动产生冷热气流循环,从而降低门体温升和电器内部热量,但这种方式局限于贯流风机自身风轮的结构特点,产生的负压偏小,门体下端进入的冷空气流较小,所以降温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烤箱使用双风轮的循环散热系统,该系统能够提高烤箱门体散热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烤箱使用双风轮的循环散热系统,所述的散热系统沿烤箱门体及腔体外周设置,循环散热系统具体包括:风道、第一进风口、总出风口、驱动装置及风叶;

所述风道包括门体风道、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层叠设置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风道与门体风道连通,所述门体风道沿门体内部设置,所述的门体风道包括第一进风口并通过第一进风口与外部连通,所述第二风道包括总出风口并通过总出风口与外部连通;

所述驱动装置连接风叶,所述风叶位于风道内,驱动装置能够带动风叶转动使得气流从进风口进入后沿风道流动并从总出风口排出。

该方案中,由于烤箱门体散热风道狭窄,造成门体散热速度慢,散热效果不好,而在风道系统中加入风叶及驱动装置的配置后,风叶转动能够在风道内形成负压,从而促进风道内气流的流动,从而能够促进外部冷空气快速进入到风道内部并快速排出风道外,由此使得烤箱门体热量能够快速被带出,从而大大提高了烤箱门体部分的热量排出的效率,提高安全性和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所述的风叶包括第一风叶和第二风叶,二者同轴的固定安装在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所述的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连通处为连通口,所述的第一风叶设置在第一风道内,所述的第二风叶设置在第二风道内,所述的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穿过连通口。由于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层叠设置,因而,设置两个风叶分别在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能够进一步促进气流的流通,优选的,第一风道的进风口与第二风道的出风口在同一侧,在这种情况下,更能够体现双风叶设置的优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风叶为排气扇扇叶,所述的排气扇扇叶能够使得第一风道形成负压,并驱动第一风道内的气流流向第二风道并排出装置外部。排气扇扇叶的原理在于能够通过在旋转处形成气流负压而产生单向的抽吸力,从而促使气流从排气扇一侧流向另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风叶包括叶片和叶片挡板,所述的叶片挡板与叶片固定且二者在不同的平面,使得叶片旋转后,叶片挡板能够改变气流走向。在第二风叶抽吸力的作用下,气流较强的被抽向第二风道,为了使得气流能够更加顺利的排向第二风道的总出风口方向而不是继续上升,叶片挡板能够有效的改变被抽入的气流的风向,优选的,叶片和挡板相互垂直设置,使得气流上升后在挡板作用下转向为横向流动并通过总出风口排出烤箱外部。风道方向不限于水平设置,也可根据烤箱外形而有一定的角度,对应的,叶片挡板与叶片之间的夹角根据风道及总出风口方向而改变,以使得气流能够顺畅的转向排出,优选的挡板与叶片间的夹角可以为30至90度。

除了门体容易发烫外,烤箱的烤箱体部分也是容易受热发烫的,且内部元器件也容易受高温影响,因而,进一步的,所述风道还包括内部风道,所述内部风道沿烤箱腔体外周的烤箱体内部设置,所述内部风道包括第二进风口并通过第二进风口与外部连通,且所述第一风道包括第二连通口,内部风道通过第二连通口与第一风道连通,使得气流能够沿着腔体外周进入第一风道并最终通过总出风口排出。这样能够使得整个烤箱的散热更加充分,优选的,内部风道能够经过关键内部元器件所在位置,从而促进内部元器件的散热。优选的,内部风道的进风口设置在烤箱底部,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设置在烤箱顶部,烤箱的电器元件位于顶部并位于内部风道内,这样外部冷气从底部进入内部风道后沿着整个烤箱体运动并经过电器元件后被排出到烤箱外部,使得整个烤箱的散热效果更佳。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进风口位于烤箱门底部,所述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位于烤箱门顶部。这样,外部冷气从烤箱门底部进入经过真个烤箱门后从烤箱门顶部进入到第一风道再进入到第二风道而被排出烤箱外部。

进一步的,述的第一风道位于第二风道底部。这样的设计有利于节省风道的空间,从而有效的控制烤箱的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风叶由金属和/或塑料制成,所述的第二风叶由金属和/或塑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1)风道内设置风叶,促进了烤箱门体的散热;

(2)设置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并对应设置第一风叶、第二风叶进一步促进气流的流动;

(3)第一风叶设置为排气扇扇叶结构,增大负压,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果;

(4)设计紧凑,节约了散热系统占用的空间,从而能够更好的控制烤箱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风叶部分拆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第一风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第二风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第一风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第二风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1.门体,2.腔体,3.第一进风口,4.总出风口,5.驱动装置,6.门体风道,71.第一风道,72.第二风道,81.第一风叶,82.第二风叶,9.第一垫片,10.第一固定螺母,11.第二垫片,12.第二固定螺母,13.内部风道,14.第二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烤箱使用双风轮的循环散热系统,散热系统沿烤箱门体1及腔体2外周设置,循环散热系统具体可以包括:风道、第一进风口3、总出风口4、驱动装置5及风叶;风道可以包括门体风道6、第一风道71和第二风道72,所述第一风道71、第二风道72层叠设置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风道71与门体风道6连通,所述门体风道6沿门体内部设置,门体风道6包括第一进风口3并通过第一进风口3与外部连通,所述第二风道72包括总出风口并通过总出风口与外部连通;所述驱动装置5连接风叶,所述风叶位于风道内,驱动装置5能够带动风叶转动使得气流从进风口进入后沿风道流动并从总出风口排出。所述驱动装置优选为罩极电机。

实施例二:

如图3-8所示,本实施例其他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为了突破现有双风道散热的技术瓶颈,在不增加电机功率和有效降低成本的前提下更进一步降低门体温升;本发明采用一种同个驱动装置上安装上下两种风叶,分别为第一风叶和第二风叶,第一风叶81和第二风叶82二者同轴的固定安装在驱动装置5的输出轴上,第一风道71与第二风道72连通处为连通口,第一风叶81设置在第一风道71内,第二风叶82设置在第二风道72内,所述的驱动装置5的输出轴穿过连通口。第二风叶82为排气扇扇叶,所述的排气扇扇叶能够使得第一风道71形成负压,并驱动第一风道71内的气流流向第二风道72并排出装置外部。所述的第一风叶81包括叶片和叶片挡板,所述的叶片挡板与叶片固定且二者在不同的平面,使得叶片旋转后,叶片挡板能够改变气流走向。所述的第一进风口3位于烤箱门底部,所述的第一风道71和第二风道72位于烤箱门顶部。所述的第一风道71位于第二风道72底部。

第二风叶优选为金属风叶,第一风叶优选为塑料风叶,风机工作同时带动两个叶片转动,第一风叶81转动产生的负压通过第一风道抽进门体外的冷空气,第二风叶82的叶片方向可以是向上,转动由上向下抽入烤箱隔层内部热量,冷热空气汇合后再通过第二风叶转动产生离心力由上第二风道排出烤箱外部;第一风叶81与第二风叶82联动工作,作用分开,第一风叶81抽冷空气经过门体内部给门玻璃降温散热,第二风叶82由上向下抽入烤箱隔层内部热量排出外部,保护烤箱内部电器元件在低温环境下使用,提高使用寿命。

优选的,第一风叶81为塑料叶片,质量轻,转动消耗的能量少,在同一功率下,双金属叶片负载更大,转速低,产生的吸力偏小,而采用塑料叶片可以有效的降低负载,提高转速,产生更大的吸力,散热效果更佳;第一风叶81、第二风叶82工作过程中没有阻力干涉,气流运动导向更加顺畅,既相互协调又互不干涉;目前市场上烤箱采用双风道散热的方式大多采用贯流电机来实现,贯流电机的成本高,且产生的吸力也小,散热效果不明显。而采用塑料叶片+金属叶片+驱动装置的成本要比贯流电机的低,且其转动接触空气面积大,产生的吸力也更大,可以更好的实现门体和烤箱内部散热的需求。

实施例三: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其他部分可以与实施例一、二相同,进一步的,风道还包括内部风道13,内部风道13沿烤箱腔体2外周的烤箱体内部设置,内部风道13包括第二进风口14并通过第二进风口14与外部连通,且第一风道71包括第二连通口,内部风道13通过第二连通口与第一风道71连通,使得气流能够沿着腔体2外周进入第一风道71并最终通过总出风口排出。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