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方便的鞋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50927发布日期:2018-11-24 11:16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使用方便的鞋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鞋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使用方便的鞋柜。

背景技术

鞋柜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用具,主要用于收纳鞋子,便于鞋子的放置同时保证了鞋子的清洁度,现有的鞋柜都是将鞋子收纳,然后对鞋柜封闭从而减少灰尘进入鞋柜,不能自行对鞋子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功能性太过单一,不能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但现有的使用方便的鞋柜,其不足之处在于使用方便的鞋柜在其使用的时候会出现以下四种不足之处,使用方便的鞋柜在对鞋子清理的时候需要使用者手动进行清理再进行存放,导致鞋柜装置主体不方便抓取,使用方便的鞋柜对鞋柜装置主体内部灰尘很难清理,导致鞋柜装置主体的排尘性差,使用方便的鞋柜对鞋子清理过后会留下很对灰尘,使用者很难清理,导致鞋柜装置主体不方便清理,使用方便的鞋柜需要对鞋柜装置主体内部的鞋子全部清理的时候需要一双一双的进行清理,导致鞋柜装置主体的自动性不好。

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使用方便的鞋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鞋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不方便抓取,排尘性差,不方便清理以及自动性不好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使用方便的鞋柜,包括鞋柜装置主体、推杆电机、控制面板和鞋柜托,所述鞋柜装置主体的左端顶部设置有推杆电机,所述推杆电机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鞋柜装置主体上,所述推杆电机的右侧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通过凹槽活动连接在推杆电机上,所述滑块的右侧设置有伸缩电机,所述伸缩电机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滑块上,所述鞋柜装置主体的顶部设置有轨道杆,所述轨道杆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鞋柜装置主体上,所述鞋柜装置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放置凹槽,所述放置凹槽通过凹槽嵌入连接在鞋柜装置主体上,所述放置凹槽的顶部左侧和右侧设置有凸边,所述凸边通过凹槽嵌入连接在放置凹槽上,所述放置凹槽的顶部中间部位设置有鞋盘,所述鞋盘通过凹槽嵌入连接在放置凹槽上,所述鞋柜装置主体的左端中间部位设置有排尘电机,所述排尘电机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鞋柜装置主体上,所述排尘电机的右侧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排尘电机上,所述鞋柜装置主体的左侧底部设置有清扫电机,所述清扫电机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鞋柜装置主体上,所述鞋柜装置主体的顶端中间部位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通过凹槽嵌入连接在鞋柜装置主体上,所述控制面板的顶部设置有触摸屏,所述触摸屏通过凹槽嵌入连接在控制面板上,所述鞋柜装置主体的正前方底部设置有鞋柜门,所述鞋柜门通过凹槽活动连接在鞋柜装置主体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电机的底部设置有机械抓手,所述机械抓手通过伸缩杆活动连接在伸缩电机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尘电机的右侧底部设置有排尘管,所述排尘管通过凹槽嵌入连接在排尘电机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清扫电机的右侧设置有清扫器,所述清扫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在清扫电机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鞋柜门的正前方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鞋柜门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机的右侧底部设置有吸尘管,所述吸尘管通过凹槽嵌入连接在风机上,所述吸尘管的宽度与排尘管的宽度相匹配,所述吸尘管与排尘管通过风机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面板的底部右侧设置有自动启动按钮,所述自动启动按钮通过凹槽活动连接在控制面板上,所述自动启动按钮的高度与控制面板的高度相匹配,所述自动启动按钮与鞋柜装置主体通过控制面板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种使用方便的鞋柜,吸尘管可以将灰尘从鞋柜装置主体内部吸走,不需要使用者手动去除尘,吸尘管对灰尘的吸力较大,不会留有过多的残留物,这样就不会影响到鞋柜装置主体进行后期的工作,而且还可以保证内部零件不受破坏,吸尘管很好的提高了鞋柜装置主体的方便性,自动启动按钮可以控制鞋柜装置主体自动对鞋子进行顺序清理,摁下自动启动按钮的时候就不需要使用者手动去选择需要清理的鞋子,鞋柜装置主体会按照放置凹槽上放置鞋子的顺序进行清理,自动启动按钮很好的提高了鞋柜装置主体的自动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使用方便的鞋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使用方便的鞋柜的鞋柜装置主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使用方便的鞋柜的控制面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鞋柜装置主体;101、推杆电机;102、滑块;103、伸缩电机;104、机械抓手;105、轨道杆;106、放置凹槽;107、凸边;108、鞋盘;109、排尘电机;1010、排尘管;1011、风机;1012、吸尘管;1013、清扫电机;1014、清扫器;2、控制面板;201、触摸屏;202、自动启动按钮;3、鞋柜门;4、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一种使用方便的鞋柜,包括鞋柜装置主体1、推杆电机101、控制面板2和鞋柜托3,鞋柜装置主体1的左端顶部设置有推杆电机101,推杆电机10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鞋柜装置主体1上,推杆电机101的右侧设置有滑块102,滑块102通过凹槽活动连接在推杆电机101上,滑块102的右侧设置有伸缩电机103,伸缩电机103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滑块102上,鞋柜装置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轨道杆105,轨道杆105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鞋柜装置主体1上,鞋柜装置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放置凹槽106,放置凹槽106通过凹槽嵌入连接在鞋柜装置主体1上,放置凹槽106的顶部左侧和右侧设置有凸边107,凸边107通过凹槽嵌入连接在放置凹槽106上,放置凹槽106的顶部中间部位设置有鞋盘108,鞋盘108通过凹槽嵌入连接在放置凹槽106上,鞋柜装置主体1的左端中间部位设置有排尘电机109,排尘电机109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鞋柜装置主体1上,排尘电机109的右侧设置有风机1011,风机101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排尘电机109上,鞋柜装置主体1的左侧底部设置有清扫电机1013,清扫电机1013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鞋柜装置主体1上,鞋柜装置主体1的顶端中间部位设置有控制面板2,控制面板2通过凹槽嵌入连接在鞋柜装置主体1上,控制面板2的顶部设置有触摸屏201,触摸屏201通过凹槽嵌入连接在控制面板2上,鞋柜装置主体1的正前方底部设置有鞋柜门3,鞋柜门3通过凹槽活动连接在鞋柜装置主体1上。

其中,伸缩电机103的底部设置有机械抓手104,机械抓手104通过伸缩杆活动连接在伸缩电机103上,机械抓手104可以将鞋子抓去清理灰尘,不需要使用者手动进行拾取。

其中,排尘电机109的右侧底部设置有排尘管1010,排尘管1010通过凹槽嵌入连接在排尘电机109上,排尘管1010可以将清理的灰尘进行排放,让鞋柜装置主体1内部保持整洁的环境。

其中,清扫电机1013的右侧设置有清扫器1014,清扫器1014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在清扫电机1013上,清扫器1014可以清扫鞋子表面的灰尘,让鞋子变得更加整洁美观。

其中,鞋柜门3的正前方设置有把手4,把手4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鞋柜门3上,把手4可以将鞋柜门打开,让使用者更方便的把鞋子放入鞋柜装置主体1内部进行处理和存放。

其中,风机1011的右侧底部设置有吸尘管1012,吸尘管1012通过凹槽嵌入连接在风机1011上,吸尘管1012的宽度与排尘管1010的宽度相匹配,吸尘管1012与排尘管1010通过风机1011固定连接,吸尘管1012可以将灰尘从鞋柜装置主体1内部吸走,不需要使用者手动去除尘,吸尘管1012对灰尘的吸力较大,不会留有过多的残留物,这样就不会影响到鞋柜装置主体1进行后期的工作,而且还可以保证内部零件不受破坏,吸尘管1012很好的提高了鞋柜装置主体1的方便性。

其中,控制面板2的底部右侧设置有自动启动按钮202,自动启动按钮202通过凹槽活动连接在控制面板2上,自动启动按钮202的高度与控制面板2的高度相匹配,自动启动按钮202与鞋柜装置主体1通过控制面板2固定连接,自动启动按钮202可以控制鞋柜装置主体1自动对鞋子进行顺序清理,摁下自动启动按钮202的时候就不需要使用者手动去选择需要清理的鞋子,鞋柜装置主体1会按照放置凹槽106上放置鞋子的顺序进行清理,自动启动按钮202很好的提高了鞋柜装置主体1的自动性。

工作时,首先将该种使用方便的鞋柜安装好,然后机械抓手104可以将鞋子抓去清理灰尘,不需要使用者手动进行拾取,接着排尘管1010可以将清理的灰尘进行排放,让鞋柜装置主体1内部保持整洁的环境,紧接着清扫器1014可以清扫鞋子表面的灰尘,让鞋子变得更加整洁美观,进而把手4可以将鞋柜门打开,让使用者更方便的把鞋子放入鞋柜装置主体1内部进行处理和存放,随后吸尘管1012可以将灰尘从鞋柜装置主体1内部吸走,不需要使用者手动去除尘,吸尘管1012对灰尘的吸力较大,不会留有过多的残留物,这样就不会影响到鞋柜装置主体1进行后期的工作,而且还可以保证内部零件不受破坏,吸尘管1012很好的提高了鞋柜装置主体1的方便性,最后自动启动按钮202可以控制鞋柜装置主体1自动对鞋子进行顺序清理,摁下自动启动按钮202的时候就不需要使用者手动去选择需要清理的鞋子,鞋柜装置主体1会按照放置凹槽106上放置鞋子的顺序进行清理,自动启动按钮202很好的提高了鞋柜装置主体1的自动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