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咖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8390发布日期:2018-09-21 20:09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电技术。



背景技术:

如专利200820114822.2、201110276385.0所公开的,现有的现磨咖啡机,一般包括咖啡豆研磨部分、煮咖啡部分,已有技术的咖啡豆研磨部分的磨盘结构采用的是上下设置的方式,煮咖啡部分位于咖啡豆研磨部分的正下方,咖啡豆从磨盘结构的上磨盘中部入口进入,在上磨盘、下磨盘间研磨成粉后,落入下面的导出口,并通过导出口落入到下面的煮咖啡部分。此种结构,由于咖啡豆研磨部分位于煮咖啡部分的上方,因此,构成咖啡豆研磨部分的包括磨盘结构、带动磨盘机构的动力都只能设置在煮咖啡部分的上方,导致整个机器的高度高,而由于咖啡豆的添加是在咖啡豆研磨部分上方,而取咖啡的位置则在下方,这样,使用时,要么添加咖啡豆的位置过高,不容易添加咖啡豆,要么取咖啡的位置过低,影响饮用者取咖啡,而且,咖啡豆研磨部分也遮挡了煮咖啡部分的水的添加位置,不便于水的添加,还有,由于咖啡粉是从水平设置的磨盘结构的侧面离开磨盘结构并从磨盘结构的侧面的导出口落入到下面的煮咖啡部分,受其结构的特征所决定,导出口不可能围绕磨盘结构的周边设置,只能在磨盘结构周边的部分位置设置导出口,如专利201110276385.0所公开的月牙形通孔,这样势必会有部分的咖啡粉积聚在磨盘结构周边而不能落入下面的煮咖啡部分,这样,咖啡粉的用量就不容易准确控制,而且,积聚物积聚时间一长,也容易导致变质形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度不高的、方便咖啡豆及水添加的同时,方便取用咖啡的、能准确控制咖啡粉添加量的、咖啡粉不容易积聚的咖啡机。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咖啡豆研磨部分以及煮咖啡部分,其特别之处在于咖啡豆研磨部分位于煮咖啡部分的侧面,咖啡豆研磨部分包括侧面带有出口的咖啡豆容腔、中部导入口对着咖啡豆容腔出口且位于磨盘容腔内的垂直设置的固定磨盘、位于磨盘容腔内且正对着固定磨盘的由动力带动的动力磨盘、位于固定磨盘下面的横卧的动力螺杆传送装置,磨盘容腔下面正对着固定磨盘、动力磨盘间的间隙处设置有粉料出口,动力螺杆传送装置上端进口位于粉料出口的正下方,煮咖啡部分的煮咖啡的容腔的侧面设置有咖啡粉导入口,动力螺杆传送装置端部出口与咖啡粉导入口连通。

工作时,咖啡豆从固定磨盘的中部导入口导入固定磨盘与动力磨盘间,并被磨成粉末,然后从磨盘容腔下面的粉料出口导入动力螺杆传送装置的上端进口,动力螺杆传送装置转动,将咖啡粉传送进煮咖啡部分的煮咖啡的容腔,当所投放的咖啡粉达到所需要的量时,停止动力螺杆传送装置的传送及咖啡粉的研磨生产,启动煮咖啡部分的沸水添加机构添加沸水,以便完成煮咖啡的过程,这样,饮用者就可以打开煮咖啡的容腔下面的出口接续咖啡来饮用了。由于将咖啡豆研磨部分设置在煮咖啡部分的侧面,这样,煮咖啡部分的水的添加、咖啡豆研磨部分的咖啡豆的添加基本位于同一高度上,方便了两种物料的添加,而且,这个机器的高度大幅度降低,这样,在兼顾方便添加物料的同时,容易保证饮用者在最佳的高度接续咖啡。采用竖向垂直设置的固定磨盘、动力磨盘,使所研磨生产的咖啡粉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都集中落在磨盘容腔的最底部,并通过粉料出口导入动力螺杆传送装置的上端进口,使咖啡粉不容易积聚在磨盘边缘的其他部位,避免已有技术所存在的咖啡粉因长时间积聚而变质问题的发生。采用动力螺杆传送装置,能以准确的量将咖啡粉传送进煮咖啡的容腔内,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咖啡的质量稳定。

这里,沿磨盘容腔左右移动的固定磨盘连接在咖啡豆容腔上,咖啡豆容腔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横置的齿条,壳体内转动设置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壳体上垂直转动设置有与齿轮啮合的蜗杆。工作时,转动蜗杆,通过齿轮带动齿条左右移动,进而带动固定磨盘左右移动,来调节固定磨盘与动力磨盘间的间距,实现调节咖啡粉颗粒大小的调节。

这里,动力磨盘的动力包括由电机带动的且垂直设置的主动伞齿轮、与主动伞齿轮啮合的横向设置的被动伞齿轮,被动伞齿轮位于主动伞齿轮的上方,被动伞齿轮上连接有传动齿轮,动力螺杆传送装置的螺杆上连接有与传动齿轮啮合的动力齿轮。工作时,电机带动主动伞齿轮,并通过被动伞齿轮带动动力磨盘及通过动力齿轮带动螺杆转动。

这里,壳体内设置有机壳,带有与固定磨盘连接的咖啡豆容腔、齿轮、蜗杆、带有被动伞齿轮和传动齿轮的动力磨盘、磨盘容腔、动力螺杆传送装置、带有传动轴的主动伞齿轮设置在机壳内,往下穿出机壳的传动轴的下端连接有活动连接件,电机的输出轴上端连接有连接件,活动连接件与连接件连接,动力磨盘背面的磨盘容腔的底部设置有定位镶嵌槽,动力磨盘背面的磨盘容腔侧壁底端镶嵌进定位镶嵌槽内,动力磨盘背面连接有磨盘轴,磨盘轴转动穿出动力磨盘背面的磨盘容腔侧壁后与被动伞齿轮连接。已有技术清洁研磨构件时,如专利201110276385.0所公开的,仅是将研磨组件拆卸下来,进行清洁,虽然,打开的研磨腔进行清洁,但是,由于是在咖啡机上进行,因此,清洁起来很不方便,采用本专利申请技术,清洁时,可将机壳从壳体内取出,然后,取出与动力磨盘、被动伞齿轮连在一起的动力磨盘背面的磨盘容腔侧壁,使固定磨盘的研磨面以及动力磨盘的研磨面打开,动力螺杆传送装置的上端进口打开,以便进行彻底的清洁,而且,机壳从壳体移离出来,也方便进行清洁操作。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高度不高的、方便咖啡豆及水添加的同时,方便取用咖啡的、能准确控制咖啡粉添加量的、咖啡粉不容易积聚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咖啡豆研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调节研磨咖啡粉颗粒大小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去除咖啡豆储仓);

图4为注入沸水部分的原理图;

图5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6为侧壁定位机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机壳、壳体间的锁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发明包括顶部带有顶盖1、侧面带有控制按钮37的壳体2、设置在壳体2内的咖啡豆研磨部分a以及煮咖啡部分b,煮咖啡部分b包括底部出口带有阀门3、顶部带有盖4且内侧壁带有滤网5a的漏斗形煮咖啡的容腔5、储水箱6(位于图1中的漏斗形煮咖啡的容腔5后面,被漏斗形煮咖啡的容腔5所遮挡)、带有加热装置7的水管8,如图4所示,水管8一端与煮咖啡的容腔5连通,另一端通过单向阀9与储水箱6连通,如图1所示,煮咖啡的容腔5下面设置有容纳杯子10的凹口11,凹口11的底部设置有加热盘12,这样,杯子10就可以进入凹口11,以便打开阀门3来接续煮咖啡的容腔5内的咖啡,并可以通过加热盘12来加热杯子10里面的咖啡,其特别之处在于咖啡豆研磨部分a位于煮咖啡部分b的侧面,咖啡豆研磨部分a包括侧面带有出口13的咖啡豆容腔14、中部导入口15对着咖啡豆容腔14出口13且位于磨盘容腔16内的垂直设置的固定磨盘17、位于磨盘容腔16内且正对着固定磨盘17的由动力18带动的动力磨盘19、位于固定磨盘17下面的横卧的动力螺杆传送装置c,磨盘容腔16下面正对着固定磨盘17、动力磨盘19间的间隙d处设置有粉料出口20,动力螺杆传送装置c上端进口21位于粉料出口20的正下方,煮咖啡部分b的煮咖啡的容腔5的侧面设置有咖啡粉导入口22,动力螺杆传送装置c端部出口23与咖啡粉导入口22连通。

煮咖啡时,咖啡豆容腔14内的咖啡豆从固定磨盘17的中部导入口15导入固定磨盘17与动力磨盘19间,并被磨成粉末,然后从磨盘容腔16下面的粉料出口20导入动力螺杆传送装置c的上端进口21,动力螺杆传送装置c转动,将咖啡粉传送进煮咖啡部分a的煮咖啡的容腔5,当所投放的咖啡粉达到所需要的量时,停止动力螺杆传送装置c的传送及咖啡粉的研磨生产;然后,进入往煮咖啡的容腔5注水过程,此时,加热装置7加热水管8内的水,水加热沸腾所产生的蒸汽将水管8内的沸水推进入煮咖啡的容腔5,同时,储水箱6内的水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通过单向阀9进入水管8内,以便持续加热沸腾并注入煮咖啡的容腔5内,煮咖啡的容腔5的沸水达到设定量时,停止加热装置7的工作,饮用者就可以用杯子10打开煮咖啡的容腔5底部阀门3接续咖啡了。

如图1、3、5所示,沿磨盘容腔16左右移动的固定磨盘17连接在咖啡豆容腔14上,咖啡豆容腔14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横置的齿条24,壳体2内转动设置有与齿条24啮合的齿轮25,壳体2上垂直转动设置有与齿轮25啮合的蜗杆26。

如图1、3、5所示,咖啡豆容腔14上方设置有圆形的咖啡豆储仓27,咖啡豆储仓27底部正对着咖啡豆容腔14上端口设置有咖啡豆出口28,以便将咖啡豆导入咖啡豆容腔14内,圆形的咖啡豆储仓27盖有盖帽29,圆形的咖啡豆储仓27的侧面设置有凹口状齿轮容腔30,凹口状齿轮容腔30内设置有小齿轮31,小齿轮31连接在蜗杆26上,盖帽29内侧壁设置有与小齿轮31啮合的齿29a。使用时,通过转动盖帽29带动小齿轮31转动并通过蜗杆26、齿轮25、齿条24带动咖啡豆容腔14左右移动,以便调节所研磨的咖啡粉的粒度。

如图1、3、5所示,齿条24有两条,分别设置在咖啡豆容腔14的两边,相应的小齿轮31、蜗杆26、齿轮25有两套,分别设置在咖啡豆容腔14的两边,与两小齿轮31对应的凹口状齿轮容腔30有两个,在圆形的咖啡豆储仓27的侧面设置有第三凹口状齿轮容腔32,第三凹口状齿轮容腔32内转动设置有第三小齿轮33,两个小齿轮31和第三小齿轮33呈三角形分布且与盖帽29内侧壁的齿29a啮合。采用两个小齿轮31和第三小齿轮33,保证盖帽29转动轴心不会发生偏移,采用齿条24及相应的两套小齿轮31、蜗杆26、齿轮25,保证咖啡豆容腔14前后移动精确,不会发生偏移。

如图1、2所示,动力磨盘19的动力18包括由电机18a带动的且垂直设置的主动伞齿轮18b、与主动伞齿轮18b啮合的横向设置的被动伞齿轮18c,被动伞齿轮18c位于主动伞齿轮18b的上方,被动伞齿轮18c上连接有传动齿轮18d,动力螺杆传送装置c的螺杆34上连接有与传动齿轮18d啮合的动力齿轮35。

如图1、2所示,壳体2内设置有机壳36,带有与固定磨盘17连接的咖啡豆容腔14、齿轮25(转动连接在机壳36上)、蜗杆26(转动连接在机壳36上)、小齿轮31和第三小齿轮33、带有盖帽29的咖啡豆储仓27(连接在机壳36上)、带有被动伞齿轮18c和传动齿轮18d的动力磨盘19、磨盘容腔16、动力螺杆传送装置c、带有穿接在主动轴轴承18e上的传动轴18f的主动伞齿轮18b设置在机壳36内,往下穿出机壳36的传动轴18f的下端连接有活动连接件18g(齿朝下的橡胶材质的齿),设置在机壳2内的电机18a的输出轴18h上端连接有连接件18i(齿朝上的塑料材质的齿),活动连接件18h与连接件18i连接,动力磨盘19背面的磨盘容腔16由左部分腔体e、右部分腔体f构成,左部分腔体e、右部分腔体f间设置有侧壁定位机构,如图1、2所示,侧壁定位机构是设置在动力磨盘19背面的磨盘容腔16的左部分腔体e底部的定位镶嵌槽16a,动力磨盘19背面的带有上圆弧形腔体16c的右部分腔体f的侧壁16b底端镶嵌进定位镶嵌槽16a内,或者,如图6所示,侧壁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动力磨盘19背面的磨盘容腔16左部分腔体e上部侧面的圆弧形止面16d、设置在动力磨盘19背面的磨盘容腔16左部分腔体e下部圆弧形腔体16e侧壁上的带有台阶的圆弧形止面16f,动力磨盘19背面的带有圆弧形腔体16c的右部分腔体f位于圆弧形止面16d及带有台阶的圆弧形止面16f间,右部分腔体f的圆弧形腔体16c的侧壁靠在圆弧形止面16d上,右部分腔体f的侧壁16b的底部台阶靠在带有台阶的圆弧形止面16f上。

动力磨盘19背面连接有磨盘轴19a,磨盘轴19a转动穿出动力磨盘19背面的磨盘容腔16侧壁16b的磨盘轴轴承19b后与被动伞齿轮18c连接。

如图1所示,在机壳36底部的壳体2内设置有自动弹起机构38。将弹起的机壳36往壳体2内压,自动弹起机构38的顶块移动到下位并被自动弹起机构38里面的钩勾住而固定不动,使机壳36藏在壳体2内并定位;往下按压藏藏在壳体2内的机壳36,使顶块脱离自动弹起机构38里面的钩,并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往上移动,带动机壳36移出壳体2往外,以便使用者取出机壳36。或者如图7所示,在机壳36两侧与壳体2间设置有锁扣机构g,通过锁扣机构g将机壳36定位在壳体2内,需要取出机壳36时,解开锁扣机构g就能将机壳36取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