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振双层智能仪器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28062发布日期:2018-11-30 23:59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振双层智能仪器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实验室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远程控制升降的微振双层智能仪器台。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科研工作的不断重视,许多实验室都加快了硬件设备的建设步伐,但是实验室场地及空间很难满足实际需要。另外,办公室职业病呈上升趋势,这与人们在工作时保持长时间的坐姿,有很大联系,长时间的坐姿会增加心血管负荷、腰颈部疼痛以及肥胖等疾病发生的概率。传统桌面高度基本保持固定,无法满足最基本的身体协调性需求,因此,实验桌的可升降、立体化设计更加重要。

现在可以依据实际需要经行高度调节的升降桌,从制动原理上可分为手动调节和电动调节两类。中国专利201510791931.2提出了一种手动升降桌,通过传动仓和升降滑轮组件,实现桌面制动和高度调节;中国专利201621132303.x提出的升降桌面,操作者通过控制手柄,利用孔销配合组件以及复位弹簧,实现桌面高度的调节;中国专利201710130008.3提出了一种升降办公桌,利用电动推杆作为x型支撑架的一部分并为整体升降提供动力;中国专利201520103957.9提出了一种升降桌,通过离合器控制钢索绳和滚轮,从而带动主桌板做升降运动。

现有升降桌基本上均为单层结构,且手动升降桌升降挡位有限,而且操作时会消耗很多时间和精力,在桌面上具有仪器的情况下,手动升降桌多半无法使用或具有一定风险性;而现有电动升降桌结构较为繁琐,需要经常进行保养,桌面面积固定,强度和材质也无法满足实验室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振双层智能仪器台。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微振双层智能仪器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仪器安置单元、支撑单元、智能升降控制单元、微振固持单元;仪器安置单元包括上桌面、下桌面;支撑单元包括中间支杆;智能升降控制单元包括变压器、液晶显示器、智能控制板、线路、信号传输器、红外测距仪;微振固持单元包括电动推杆、减震弹簧、桌脚和防滑减震垫片;

上桌面和下桌面之间通过中间支杆固定支撑;电动推杆顶端连接下桌面,底端连接桌脚;电动推杆底部设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采用等边三角形结构,减少弹簧的压力,并增强其稳定性;

所述桌脚上设有防滑减震垫片;防滑减震垫片上设有突起颗粒,具有缓震和防止桌体移动的效果;

变压器、液晶显示器、智能控制板、信号传输器固定在仪器安置单元上,变压器、信号传输器通过线路与智能控制板相连;信号传输器用于接收远程装置(手机或电脑app)发出的远程指令,根据实验人员设定的高度经行升降,节约升降等待时间;

红外测距仪位于下桌面背面,用于测定桌面距地面高度,并在液晶显示器上实时显示。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液晶显示器和智能控制板位于下桌面的正面,变压器、信号传输器固定在下桌面背面。

所述变压器为低频变压器,将220v的额定电压转换为24v或48v的额定电压。

所述智能控制板上设置“开/关”、“上”、“下”三种功能,用于控制电动推杆升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微振双层智能仪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桌面和下桌面采用环氧树脂材质,上桌面和下桌面的宽度相同,厚度均为20mm,上桌面略长于下桌面60m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单元还包括u型连接件、侧边支架、大吸力底盘;大吸力底盘与下桌面的长度相同,大吸力底盘对齐设置在下桌面的底面;下桌面和大吸力底盘两侧短边连接设置侧边支架,下桌面通过大吸力底盘与电动推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桌面的底面和下桌面的侧边支架上对应位置对称设置有u型连接件,u型连接件上设置有连接孔,中间支杆的两端均设置有螺钉孔,中间支杆两端通过螺钉与u型连接件可拆式连接,上下顶角角度在30°至40°之间,垂直高度为600mm;所述的中间支杆为“x”型;侧边支架、中间支杆的材质为铝合金或不锈钢。更为优选的,第一u型连接件固定在上桌面短边处,与长边相距100mm,第二u型连接件固定在侧边支架上,两者上下对称分布;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动推杆采用三节推动结构。初始高度为300mm,最大抬升高度为400mm。

所述的桌脚采用宽扁设计,长度与侧边支架相同,宽度设为150mm,两端配有防滑减震垫片,垫片上设有突起颗粒,具有缓震和防止桌体移动的效果。

本发明实现的原理是:首先,基于立体书桌的构想,采用双层设计,提高实验室的空间利用率,缓解了实验室场地不足造成的诸多不便;其次,红外测距仪向地面发射红外线,光电元件接收到地面反射的红外线后,通过计算红外线从发出到接收到的时间以及传播速度,即可得到高度,并显示在液晶显示器上;再次,利用智能控制板上的“开/关”、“上”、“下”功能键,控制电动推杆升降,从而达到调整桌面高度的目的,同时,也可以通过信号传输器,利用手机和电脑对目标实验桌进行远程操作,节约升降等待时间;最后,变压器将220v的额定电压转换为24v或48v的低电压,用电更加安全。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振双层智能仪器台,可以智能调节实验桌高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有效利用实验室的使用空间,实现立体化操作;利于实验人员选择坐姿或站立工作,即能保证工作效率,又能兼顾实验人员身体健康。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

(1)升降驱动采用电力,载荷更大,适用于桌面放置物品,特别是实验室放置大型仪器情况的使用;

(2)立体化双层设计,节约空间,提高单位面积利用率;

(3)操作界面简洁,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app随时远程调节桌面高度,节约等待时间,且无挡位限制;

(4)采用减震弹簧和减震片双重设计,升降过程震动细微,对大多数常规实验仪器无影响;

(5)将220v的额定电压转换为24v或48v的低电压,使用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3为上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减震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仪器安置单元;2、支撑单元;3、智能升降控制单元;4、微振固持单元;5、上桌面;6、下桌面;7、第一u型连接件;8、中间支杆;8、下桌面;9、第二u型连接件;10、侧边支架;11、大吸力底盘;12、变压器;13、液晶显示器;14、智能控制板;15、线路;16、信号传输器;17、红外测距仪;18、电动推杆;19、减震弹簧;20、桌脚;21、防滑减震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可远程控制升降的微振双层智能仪器台,由上桌面5、下桌面6组成的仪器安置单元1与由第一u型连接件7、中间支杆8、第二u型连接件9、侧边支架10、大吸力底盘11组成的支撑单元2,与由变压器12、液晶显示器13、智能控制板14、线路15、信号传输器16、红外测距仪17组成的智能升降控制单元3以及由电动推杆18、减震弹簧19、桌脚20和防滑减震垫片21组成的微振固持单元4依次固定连接组成。

其中:上桌面5和下桌面6材质均为环氧树脂,有耐强酸强碱腐蚀,耐高温、绝缘和强度高等特点,两者宽度相同,厚度均为20mm,上桌面5长于下桌面6约60mm。中间支杆8、侧边支架10等架构单元采用铝合金或不锈钢材质。

第一u型连接件7和第二u型连接件9上下对称分布,分别位于上桌面4底部和侧边支架10上,第一u型连接件7和第二u型连接件9上设置有连接孔;中间支杆8为“x”型结构,上端连接第一u型连接件7,下端连接第二u型连接件9,通过螺钉可拆式连接,并在螺钉上涂上厌氧胶,以增强其牢固稳定性,上下顶角角度在30°至40°之间,垂直高度为600mm;第二u型连接件12焊接于侧边支架13上,侧边支架13厚度为40mm,材质为铝合金或不锈钢材,中间架有大吸力底盘11,其厚度为20mm,侧边支架13和大吸力底盘11组成的凹槽用于放置下桌面6;

所述的智能升降控制单元3包括变压器12、液晶显示器13、智能控制板14、线路15、信号传输器16、红外测距仪17;变压器12、信号传输器16均固定在下桌面6背面,通过线路15与智能控制板14相连;变压器为低频变压器,将220v的额定电压转换为24v或48v的额定电压;信号传输器16用于接收手机或电脑app发出的远程指令,根据实验人员设定的高度经行升降,节约升降等待时间;液晶显示器13和智能控制板14位于下桌面6的正面一角,智能控制板14设置“开/关”、“上”、“下”三种功能,用于控制电动推杆18升降;红外测距仪17位于下桌面6背部,用于测定桌面距地面高度,并在液晶显示器13上实时显示;

微振固持单元4包括电动推杆18、减震弹簧19、桌脚20和防滑减震垫片21;电动推杆18为三节推动,初始高度为300mm,最大抬升高度为400mm,一端连接大吸力底盘11,另一端连接桌脚20;电动推杆18底部设有减震弹簧19,减震弹簧19采用等边三角形结构,可以有效地将实验桌升降所产生的荷载平均分配到每根减震弹簧19上,减少弹簧的压力,并增强其稳定性;桌脚20采用宽扁设计,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强桌体的稳定性和平衡性,并在桌脚20两端设有防滑减震垫片21,垫片上设有突起颗粒,具有缓震和防止桌体移动的效果。

以下结合图1和图2,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操作步骤: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远程控制升降的微振双层智能仪器台,包括仪器安置单元、支撑单元、智能升降控制单元以及微振固持单元。

步骤一:采用环氧树脂制作上桌面5和下桌面6,两者宽度相同,厚度均为20mm,上桌面略长于下桌面60mm,并在上桌面5的短边对称固定四个第一u型连接件7,与长边相距100mm;

步骤二:中间支杆7用铝合金构建成“x”型,顶点分别开有小孔,与第一u型连接件7和第二u型连接件12通过螺钉可拆式连接,并在螺钉上涂上厌氧胶,以增强其牢固稳定性,上下顶角角度在30°至40°之间,垂直高度为600mm;

步骤三:采用铝合金或不锈钢构建侧边支架10,侧边支架10与下桌面6等宽,厚度为40mm,并与第一u型连接件7对称布设四个第二u型连接件9;大吸力底盘11与下桌面6等长,与侧边支架10底部平齐,厚度为20mm;

步骤四:液晶显示器13和智能控制板14位于下桌面6的正面一角,液晶显示器13用于显示桌面高度,智能控制板14设置“开/关”、“上”、“下”三种功能,用于控制电动推杆18升降;

步骤五:变压器12、信号传输器16均固定在下桌面6背面,并通过线路15与智能控制板14相连,且变压器12采用低频变压器,将220v的额定电压转换为24v或48v的额定电压;红外测距仪17固定在下桌面6背面与液晶显示器13相连;

步骤六:电动推杆18使用三节推动的装置,初始高度为300mm,最大抬升高度为400mm,一端连接大吸力底盘11,另一端连接桌脚20;电动推杆18底部设有减震弹簧19,减震弹簧19采用等边三角形结构,减少弹簧的压力,并增强其稳定性;

步骤七:桌脚采用宽扁设计,长度与侧边支架10相同,宽度设为150mm,两端配有防滑减震垫片21,垫片上设有突起颗粒,具有缓震和防止桌体移动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