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高楼间火灾空中逃生通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6093发布日期:2018-11-02 22:39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高楼火灾救人领域,具体的说是社区高楼间火灾空中逃生通道。

背景技术

现有高楼火灾逃生通道,一是从楼梯逃生;二是消防员通过云梯把受困人员从门窗处救下;三是逃生到楼顶平台等待救援;四是通过缓降器从窗口由上往下逃生;发明专利号2016112708937,专利名称为《高楼户外救人布筒梯》,平时固定安放在高楼各层的窗台内墙壁上,当发生火灾时,把布筒梯存储箱内固定好的布筒梯拉出,布筒梯底层出口扔出窗台框外,在布筒梯内,设有脚踏软带梯,可一步步通过脚踏软带梯下降至地面,为防止人员紧张恐惧造成的布筒梯内坠落,采用多条弹力松紧带,把布筒梯的筒直径多个部位缩小,可以接住人体阻止下落,该发明专利也是采用从窗口由上往下垂直的逃生方法;当人们从室内逃生到高楼顶平台时,高楼着火时火焰向上散发,在高楼顶平台等待救援人们只能忍受烟火煎熬,如果不能从高楼顶平台及时逃生,也是很危险的,由于现在城镇化社区高楼之间相邻密度很高,周围高楼与高楼之间相邻距离很近,目前的高楼火灾救助设施中,还没有建立火灾空中逃生通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社区高楼间火灾空中逃生通道,该社区高楼间火灾空中逃生通道,是采用索道筒梯房(2)内钢缆绳(7),来相互联通a楼(26)高楼顶平台周围,至b楼(27)高楼顶平台周围的方法,当火灾发生时,让逃生到高楼顶平台的人员,摇动筒梯牵引轮(10),把钢缆绳(7)下的折叠筒梯(4),拉伸联接到本栋高楼顶平台上的索道筒梯房(2)内固定,可以让逃生人员从拉伸开的折叠筒梯(4)内,由a楼(26)快速到达b楼(27)高楼顶平台上,快速离开着火的高楼,此法可建立从前后左右与其它高楼顶平台的安全通道,能从空中快速逃生到安全地方;拉动钢缆绳(7)下折叠筒梯(4),建立社区高楼间火灾空中逃生通道的方法,如同家里窗帘杆下拉动窗帘移动的原理,操作简单、安全、经济、可靠,便于社区高楼居民在火灾发生时,第一时间开展自救和互救,减少人员伤亡;不用时,可以通过摇动筒梯返回轮(25),收回折叠筒梯(4)至筒梯存储箱(3)内以备再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社区高楼间火灾空中逃生通道,包括索道筒梯房(2)、折叠筒梯(4)、钢缆绳(7)、筒梯牵引轮(10)和筒梯返回轮(25),在a楼(26)和b楼(27)间的高楼顶平台(1)上,各设有一座索道筒梯房(2),每间索道筒梯房(2)内均二个钢缆支架(18),分别装有一台筒梯牵引轮(10)和一台筒梯返回轮(25),在a楼(26)和b楼(27)二栋楼间的空中,用二条钢缆绳(7),每条钢缆绳(7)的二端,各自连接a楼(26)和b楼(27)索道筒梯房(2)内的筒梯牵引轮(10)和筒梯返回轮(25);用筒梯存储箱(3)内的折叠筒梯(4),悬挂在钢缆绳(7)上,通过转轮摇把手(11)带动折叠筒梯(4)进退运动,在钢缆绳(7)下建立空中逃生通道;在索道筒梯房(2)房顶上,设有梯房光伏板(28),房内设有蓄电池(29),为筒梯房门(24)上的房门报警器(15)提供照明和电力;在索道筒梯房(2)的钢缆支架(18)上,还设有梯子(23),便利逃生人员上下进出折叠筒梯(4)。

在钢缆绳(7)二端,分别设有筒梯牵引轮(10)和筒梯返回轮(25),并用钢缆支架(18)作支撑,钢缆绳(7)的长度大于a楼(26)和b楼(27)的高楼顶平台(1)距离的二倍间距,即平时有一段钢缆绳(7)悬挂a楼(26)和b楼(27)的高楼顶平台(1)之间,火灾时摇转筒梯牵引轮(10),把钢缆绳(7)旋绕在筒梯牵引轮(10),带动折叠筒梯(4)前行到着火高楼,让逃生人员快速从折叠筒梯(4)内走到平安高楼顶逃生;在筒梯牵引轮(10)上,设有转轮摇把手(11)、转轮定位孔(19)和牵引轮定位栓(20),便利摇动筒梯牵引轮(10)带动钢缆绳(7)和折叠筒梯(4)前进和定位;在筒梯返回轮(25)上,设有返回轮塑料销(21)、转轮定位孔(19)和转轮摇把手(11),便利摇动筒梯返回轮(25)转动,带动钢缆绳(7)和折叠筒梯(4)返回,收入筒梯存储箱(3)内定位与备用待发。

在折叠筒梯(4)上,设有众多钢缆环(5),用钢缆绳(7)穿过后并排联接悬挂;用众多布筒金属圈(6)与折叠筒梯(4)缝合联接,作折叠筒梯(4)的内支撑架,缝合连接成封闭横状软筒梯,形成折叠筒梯(4)内人行通道;在折叠筒梯(4)内底部,设二条平行的筒梯软带(13),用众多筒梯横档(14)作垂直角平行联接,供逃生人员抓住踩踏行走;在折叠筒梯(4)内,还设有二条筒梯扶绳(12)供逃生人员抓住行走;在折叠筒梯(4)的首端上面,设有筒梯首夹扣(16),便于把折叠筒梯(4)的首端固定在钢缆绳(7)上,随钢缆绳(7)往返移动,并设布筒梯挂钩(8),便于挂钩住在钢缆支架(18)上的布筒梯固定环(9)连接定位,防止折叠筒梯(4)向后退缩移动;在折叠筒梯(4)的尾部,设筒梯尾挂环(22),固定在筒梯尾钩扣(17)上,防止折叠筒梯(4)向前退缩移动,即把折叠筒梯(4)首尾二端固定,防止折叠筒梯(4)在人体重力作用下,退滑到钢缆绳(7)中间悬空,让人进退受阻,悬困在空中;用筒梯存储箱(3)内的折叠筒梯(4),悬挂在钢缆绳(7)上,通过转轮摇把手(11),带动折叠筒梯(4)在钢缆绳(7)下运动,让折叠筒梯(4)在a楼(26)和b楼(27)间的高楼顶平台(1)上建立空中逃生通道,让着火高楼人员从空中通道逃生到平安社区高楼。

由上述方案可见,社区高楼间火灾空中逃生通道,在社区内,把周围相邻的高楼顶平台(1)之间,前后左右均相互建立索道筒梯房(2)、折叠筒梯(4)和钢缆绳(7)的空中逃生通道,平时在二栋高楼之间的空中,只能看到二根横着悬空的钢缆绳(7),当火灾发生时,逃生到高楼顶平台(1)人员,摇转筒梯牵引轮(10),让折叠筒梯(4)在a楼(26)和b楼(27)间的高楼顶平台(1)上,快速临时建立空中逃生通道,人们在高楼与高楼之间可以第一时间快速自救和互救,避免因火灾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该火灾空中逃生通道同样适合在城市道路密布,高楼林立的商业中心、学校、宾馆等地使用,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经济实用,便于社区高楼居民和超高型写字楼人员在火灾发生时开展自救。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高楼间火灾空中逃生通道_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本发明高楼间火灾空中逃生通道_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参见图1,在a楼(26)和b楼(27)间的高楼顶平台(1)上,各设有一座索道筒梯房(2),每间索道筒梯房(2)内均二个钢缆支架(18),分别装有一台筒梯牵引轮(10)和一台筒梯返回轮(25),在a楼(26)和b楼(27)二栋楼间的空中,用二条钢缆绳(7),各自连接a楼(26)和b楼(27)上索道筒梯房(2)内的筒梯牵引轮(10)和筒梯返回轮(25);用筒梯存储箱(3)内的折叠筒梯(4),悬挂在钢缆绳(7)上,通过筒梯牵引轮(10)带动折叠筒梯(4)前进运动,在钢缆绳(7)上穿过众多钢缆环(5),用众多钢缆环(5)再与布筒金属圈(6)连接,再把折叠筒梯(4)与布筒金属圈(6)连接,即折叠筒梯(4)与众多布筒金属圈(6)缝合连接成封闭横状软筒梯,与众多钢缆环(5)连接后串联在钢缆绳(7)上,建立空中逃生行人通道;在筒梯房门(24)上,设有房门报警器(15),防止窃贼利用火灾空中逃生通道违法犯罪。

参见图2,在a楼(26)高楼顶平台(1)上,设有一座索道筒梯房(2)和钢缆支架(18),把筒梯返回轮(25)固定在钢缆支架(18)上,用返回轮塑料销(21)插入转轮定位孔(19),防止风力误动钢缆绳(7),只有与筒梯返回轮(25)对应的筒梯牵引轮(10)转动,正向拉动钢缆绳(7),启动筒梯返回轮(25)正向转动,才能切断返回轮塑料销(21);在索道筒梯房(2)内的筒梯存储箱(3)上,设有筒梯尾挂环(22),便于筒梯尾钩扣(17)连接固定,防止折叠筒梯(4)在钢缆绳(7)下无序位移,筒梯存储箱(3)可以保护折叠筒梯(4)免受自然侵蚀和动物损坏,并设梯房光伏板(28)为逃生人员提供照明便利;在钢缆绳(7)上串联众多钢缆环(5),再与布筒金属圈(6)连接,把防火布材料制作的折叠筒梯(4),与众多布筒金属圈(6)缝合连接成人行通道;用筒梯扶绳(12)供人们抓扶;用筒梯软带(13)和筒梯横档(14)制成软梯,可供老人孩子在拉伸开的折叠筒梯(4)内手抓脚踏爬行;整个折叠筒梯(4)制作成封闭长筒状,防止恐高症人员止步不前;在b楼(27)高楼顶平台(1)上,也设有一座索道筒梯房(2)和钢缆支架(18),把筒梯牵引轮(10)固定在钢缆支架(18)上,把筒梯首夹扣(16)固定在钢缆绳(7)上,用转轮摇把手(11)转动筒梯牵引轮(10),带动钢缆绳(7)下面的折叠筒梯(4)前行至索道筒梯房(2),用布筒梯挂钩(8)钩住布筒梯固定环(9),保证折叠筒梯(4)首尾二端都能牢稳固定在钢缆支架(18)上,再用牵引轮定位栓(20)插入转轮定位孔(19),保证筒梯牵引轮(10)稳定不回转,供逃生人员在高楼间火灾空中逃生通道中安全逃生;并在索道筒梯房(2)上设梯房光伏板(28),索道筒梯房(2)内设蓄电池(29)和梯子(23),为逃生人员提供便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