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式衣帽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98203发布日期:2018-10-19 19:23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日常家居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隐藏式衣帽间。



背景技术:

衣帽间作为一种常用的家具类产品,广受消费者的欢迎,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几乎每个人都拥有几十件甚至更多的衣服,这些款式、质地不同的服装的累积,人们开始对其进行分类收纳,因此衣帽间正逐步成为每个家庭空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许多人认为衣帽间仅仅可存在于大空间内,其实不然,现代住宅设计中,经常有凹入或突出的部分或者是三角区域,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空间,根据业主的情况,规划出一个衣帽间。传统的衣帽间功能单一,主要是在造型及美观方面进行设计改进,而没能在附加功能上进行设计改进,例如作为收纳贵重物品或躲避意外灾害的隐藏性空间,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操控方便、具备多种功能的隐藏式衣帽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便于使用的隐藏式衣帽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隐藏式衣帽间,包括隐蔽式封闭空间,该隐蔽式封闭空间的一侧设置矩形门框和与所述矩形门框相适配的旋转门,该矩形门框包括依次固定相连的左门框、顶框、右门框和底框,所述旋转门包括矩形边框和固定设置在矩形边框内的单向透视玻璃,所述矩形边框包括依次固定相连的左边框、上边框、右边框和下边框,所述左边框、右边框的内侧设置斜角侧棱,所述左门框、右门框同样设置与所述左边框、右边框的斜角侧棱相适配的斜角侧棱,以使所述旋转门转动至关闭状态时,左边框与左门框、右边框与右门框的斜角侧棱相配合;所述顶框、底框的中心分别固定设置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内设置电磁抱刹电机、超越离合器、复位蜗轮、复位卷簧、复位蜗杆和驱动轴,所述电磁抱刹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超越离合器的内圈固定相连,所述驱动轴的中部经传动齿轮与所述超越离合器的外圈相啮合,各驱动轴的前端与所述矩形边框固定相连,所述驱动轴的尾端穿过所述复位卷簧设置,所述复位卷簧置于所述复位蜗轮环内,复位卷簧的内侧端头与所述驱动轴固定相连,复位卷簧的外侧端头与所述复位蜗轮环的内壁固定相连,所述复位蜗杆与所述复位蜗轮环的外壁相啮合,以使所述电磁抱刹电机可驱动所述驱动轴转动,由驱动轴带动旋转门转动,同时复位卷簧发生形变进行能量存储,电磁抱刹电机失电时,复位卷簧复位,带动驱动轴、旋转门反向转动,实现隐藏式衣帽间旋转门复位。

进一步,所述复位蜗杆与所述复位蜗轮环自锁式配合,所述复位蜗杆可驱动所述复位蜗轮环转动,所述复位蜗轮环不能驱动所述复位蜗杆转动,避免复位卷簧复位时复位蜗轮环转动,影响复位效果。

进一步,隐藏式衣帽间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驱动轴转动角度的左立柱和右立柱,所述驱动轴的底端设置限位块,以使所述驱动轴转动时限位块与左立柱、或右立柱相接触配合,由左立柱或右立柱对驱动轴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

进一步,所述电磁抱刹电机包括外壳、转子组件、定子组件、刹车电源和电机电源,还包括电磁刹车盘、连接盘、移动盘和弹性簧片,所述转子组件的尾端固定设置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与所述移动盘之间经弹性簧片相连,以使所述移动盘可移动设置在所述转子组件的尾部,所述电磁刹车盘与所述移动盘间隙配合,所述电机电源与所述转子组件电连接,所述刹车电源与所述电磁刹车盘电连接,以使所述电磁刹车盘通电后产生磁性吸引移动盘移动,弹性簧片被拉伸产生形变,由电磁刹车盘、移动盘将转子组件锁定;电磁刹车盘断电后磁性消失,弹性簧片在弹性作用下复位、移动盘与电磁刹车盘分离,转子组件恢复自由。

发明的技术效果:(1)本发明的隐藏式衣帽间,相对于现有技术,在隐蔽式封闭空间上设置旋转门,在旋转门的矩形门框内设置单向透视玻璃,形成隐藏式衣帽间,使得旋转门关闭时,单向透视玻璃可由隐蔽式封闭空间外的使用者当作试衣镜,隐蔽式封闭空间内可用于存储物品,紧急情况下可用作避难场所,隐蔽式封闭空间无法观察到隐蔽式封闭空间内的情况,而至于隐蔽式封闭空间内的人可通过单向透视玻璃观察隐蔽式封闭空间的情况;左边框、右边框的内侧设置斜角侧棱,左门框、右门框同样设置与左边框、右边框相适配的斜角侧棱,以使旋转门转动至关闭状态时,左边框与左门框、右边框与右门框的斜角侧棱相配合,旋转门完全对矩形门框形成封闭,确保隐藏效果;隐藏式衣帽间采用电磁抱刹电机进行调节,可精确控制隐藏式衣帽间的打开角度,且驱动轴设置在隐藏式衣帽间的中线上,使得隐藏式衣帽间旋转90°即可打开最大角度;电磁抱刹电机和驱动轴之间设置超越离合器,驱动轴上设置复位卷簧,使得电磁抱刹电机供电出现异常造成电机电源、刹车电源同时失电时,复位卷簧复位可驱动驱动轴、隐藏式衣帽间反向转动,使得隐藏式衣帽间自动复位处于打开状态,同时由于超越离合器的存在,可避免驱动轴的反转影响电磁抱刹电机的输出轴;由于初始安装时复位卷簧不受力,方便了安装,在产品拆卸时可以反方向旋转复位蜗杆,减少了操作风险;超越离合器和复位装置的结合,使得驱动轴在转动状态下完全失电时,超越离合器的内圈和外圈转动方向相反,形成离合;驱动轴在静止状态下完全失电时,超越离合器的内圈和外圈随驱动轴转动,驱动轴停止转动后,超越离合器的内圈和外圈分离,形成离合,输出轴按惯性继续转动,避免损伤电磁抱刹电机的输出轴和齿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隐藏式衣帽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隐藏式衣帽间的横向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电磁抱刹电机、复位装置和驱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复位蜗轮环、复位卷簧和复位蜗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电磁抱刹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的复位蜗杆和复位蜗轮环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转动座2,驱动轴21,单向透视玻璃3,左边框31,右边框32,电磁抱刹电机4,输出轴41,转子组件42,连接盘43,移动盘44,电磁刹车盘45,电机电源46,刹车电源47,超越离合器5,外圈51,内圈52,复位装置6,轴承60,传动齿轮61,复位蜗轮环62,复位卷簧63,复位蜗杆64,限位块65,左立柱66,右立柱67,左箱体68,右箱体69,左门框71,右门框72,顶框73,底框74。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隐藏式衣帽间,包括隐蔽式封闭空间,该隐蔽式封闭空间的一侧设置矩形门框和与矩形门框相适配的旋转门,该矩形门框包括依次固定相连的左门框71、顶框73、右门框72和底框74,旋转门包括矩形边框和固定设置在矩形边框内的单向透视玻璃3,矩形边框包括依次固定相连的左边框31、上边框、右边框32和下边框,左边框31、右边框32的内侧设置斜角侧棱33,左门框71、右门框72同样设置与左边框31、右边框32的斜角侧棱相适配的斜角侧棱33,以使旋转门转动至关闭状态时,左边框31与左门框71、右边框32与右门框72的斜角侧棱33相配合,旋转门完全对矩形门框形成封闭;顶框、底框的中心分别固定设置转动座2,如图3所示,各转动座2内设置电磁抱刹电机4、复位装置6、驱动轴21、超越离合器5、传动齿轮61,电磁抱刹电机4的输出轴41与超越离合器5的内圈52固定相连,超越离合器5的外圈51与传动齿轮61相啮合,驱动轴21与传动齿轮61的轴心固定相连,以使电磁抱刹电机4可经超越离合器5驱动驱动轴21转动;各驱动轴21的前端伸出转动座2设置,且驱动轴21分别与上边框、下边框的中心固定相连,使得驱动轴21置于上边框、下边框的中线上,驱动轴21转动时可带动旋转门转动。

如图4和图6所示,复位装置6包括复位蜗轮环62、复位卷簧63和复位蜗杆64,还包括配合后形成箱体的左箱体68和右箱体69,复位蜗轮环62和复位蜗杆63相互垂直设置在箱体内,驱动轴21穿过复位卷簧63设置,且驱动轴21经轴承60与箱体转动配合,驱动轴21的前端伸出箱体与传动齿轮61、边框11固定相连,复位卷簧63置于复位蜗轮环62内,复位卷簧63的内侧端头与驱动轴21固定相连,复位卷簧63的外侧端头与复位蜗轮环62的内壁固定相连,复位蜗杆64与复位蜗轮环62的外壁相啮合,且复位蜗杆64的两端经轴承60与箱体转动配合,复位蜗杆64的前端伸出箱体设置,便于方便的转动复位蜗杆64。

如图5所示,电磁抱刹电机4包括外壳、转子组件42、定子组件、刹车电源47和电机电源46,还包括置于外壳内的电磁刹车盘45、连接盘43、移动盘44和弹性簧片,连接盘43与转子组件42的尾端固定相连,移动盘44经弹性簧片与连接盘43相连,电磁刹车盘45与移动盘44间隙配合,且电磁刹车盘45与外壳固定相连,电机电源46用于控制转子组件42的转动,刹车电源47与电磁刹车盘45电连接,以使电磁刹车盘45通电后产生磁性,移动盘44被电磁刹车盘45吸住,弹性簧片被拉伸产生形变,移动盘44、连接盘43、转子组件42被电磁刹车盘45锁定;电磁刹车盘45断电后磁性消失,弹性簧片在弹性作用下复位、移动盘44与电磁刹车盘45分离,移动盘44、连接盘43、转子组件42不再被电磁刹车盘45锁定。

隐藏式衣帽间还包括用于限制驱动轴21转动角度的左立柱66和右立柱67,驱动轴21的底端设置限位块65,以使驱动轴21转动时限位块65与左立柱66、或右立柱67相接触配合,由左立柱66或右立柱67对驱动轴21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

作为优选,复位蜗杆64与复位蜗轮环62自锁式配合,复位蜗杆64可驱动复位蜗轮环62转动,复位蜗轮环62不能驱动复位蜗杆64转动,避免复位卷簧63复位时复位蜗轮环62转动,影响复位效果;可通过转动复位蜗杆64,带动复位蜗轮环62转动,使得复位卷簧63对驱动轴21产生预紧扭力,复位蜗杆64停止转动后对复位蜗轮环62形成自锁;当电磁抱刹电机4通电带动驱动轴21转动时,复位卷簧63进一步收紧,当电磁抱刹电机4整体失电时,复位卷簧63获得释放,释放的扭矩逐步减小,当左立柱66(或右立柱67)顶住驱动轴21的限位块65时,释放的扭矩即为原来的预紧扭矩,达到驱动轴21可根据需要停留在所需位置的目的。

使用时,电磁抱刹电机4处于电机电源46得电、刹车电源47失电状态,电磁抱刹电机4的输出轴41顺时针转动(其他实施例也可以是逆时针转动,其旋转方向与左边框上的斜角侧棱的倾斜方向相关),带动超越离合器5的内圈52、外圈51顺时针转动,并带动传动齿轮61、驱动轴21逆时针转动,使得驱动轴21带动旋转门逆时针转动,实现旋转门位置调节,且驱动轴21转动带动复位卷簧63逆时针转动实现复位卷簧63的储能;旋转门转动至所需位置后,电磁抱刹电机4的电机电源46失电、刹车电源47得电,电磁刹车盘45将电磁抱刹电机4的输出轴41锁死,使得超越离合器5的内圈52、外圈51、传动齿轮61、驱动轴21保持静止状态,完成对旋转门和复位卷簧63的锁定。通过在隐蔽式封闭空间上设置旋转门,在旋转门的矩形门框内设置单向透视玻璃,形成隐藏式衣帽间,使得旋转门关闭时,单向透视玻璃可由隐蔽式封闭空间外的使用者当作试衣镜,隐蔽式封闭空间内可用于存储物品,紧急情况下可用作避难场所,隐蔽式封闭空间无法观察到隐蔽式封闭空间内的情况,而至于隐蔽式封闭空间内的人可通过单向透视玻璃观察隐蔽式封闭空间的情况。

出现火灾等紧急情况时电磁抱刹电机4存在失电的风险,即刹车电源47和电机电源46都断电时,可由超越离合器5隔断驱动轴21和电磁抱刹电机输出轴41之间的传动,具体分两种情况:其一是电磁抱刹电机4处于电机电源46得电、刹车电源47失电状态下,即驱动轴21处于正在转动状态,电磁抱刹电机4突然失电,电机电源46、刹车电源47同时失电,此时电磁抱刹电机4的输出轴41在惯性作用下依然保持顺时针转动,超越离合器5的内圈52随输出轴41顺时针转动,直至惯性作用消失,而复位卷簧63失去制约而复位,驱动驱动轴21顺时针转动,使得旋转门顺时针转动,驱动轴21带动传动齿轮61顺时针转动、超越离合器5的外圈51逆时针转动,与内圈52的转动方向相反,内圈52与外圈51分离,使得驱动轴21与输出轴41之间形成离合作用,驱动轴21的反向转动无法传递至电磁抱刹电机4的输出轴41,避免对电磁抱刹电机4造成影响,驱动轴41转动至限位块65与左立柱66相接触时,复位卷簧63完全释放,并由左立柱66对驱动轴21进行阻挡,使得驱动轴21、传动齿轮61静止,完成旋转门的复位,使得隐藏式衣帽间处于打开状态;其二是电磁抱刹电机4处于电机电源46失电、刹车电源47得电状态下,即驱动轴21处于锁定静止状态下,电磁抱刹电机4突然失电,电机电源46、刹车电源47同时失电,此时电磁抱刹电机4的输出轴41与超越离合器5的内圈52保持静止,而复位卷簧63失去制约而复位,驱动驱动轴21顺时针转动,使得旋转门顺时针转动,驱动轴21带动传动齿轮61顺时针转动,传动齿轮61带动超越离合器5的外圈51、内圈52、电磁抱刹电机4的输出轴41逆时针转动,驱动轴21转动至限位块65与左立柱66相接触时,复位卷簧63完全释放,并由左立柱65对驱动轴21进行阻挡,使得驱动轴21静止,完成旋转门复位,使得隐藏式衣帽间处于打开状态;此时电磁抱刹电机4的输出轴41在惯性作用下依然维持逆时针转动,内圈52随电磁抱刹电机4的输出轴41转动,外圈51随驱动轴21保持静止,超越离合器5的内圈52和外圈51分离,直至惯性完全消失,电磁抱刹电机4的输出轴41静止,可避免急停造成电磁抱刹电机输出轴41的损坏;超越离合器5的存在,使得旋转门可迅速复位,但电磁抱刹电机4的输出轴41不会立即停止转动,对电磁抱刹电机4的输出轴41形成了保护。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的精神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