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烘干鞋子内里与鞋垫作用的鞋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31437发布日期:2018-11-14 01:41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烘干鞋子内里与鞋垫作用的鞋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家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烘干鞋子内里与鞋垫作用的鞋柜。

背景技术

鞋柜是现在家居最为常用的,主要就是为了实现鞋子的储藏功能、同时在款式上的不断变化和创新,使其能够和不同的家居环境相搭配,起到储藏鞋子和装饰的双向作用。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带烘干鞋子功能的鞋柜,仅仅是对鞋子的外表面进行烘干,达到在潮湿天气对鞋子进行烘干,不会使鞋子发潮发霉,但是在下雨天,鞋子已经湿过的情况下,鞋柜达不到烘干鞋子内里以及鞋垫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烘干鞋子内里与鞋垫作用的鞋柜,解决了下雨天鞋子已经湿过的情况下,鞋柜达不到烘干鞋子内里以及鞋垫的作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烘干鞋子内里与鞋垫作用的鞋柜,包括鞋柜本体,所述鞋柜本体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箱体与下箱体,所述上箱体内腔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抽屉,所述抽屉的正面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把手,所述下箱体的正面连接有柜门,所述柜门的正面设置有凹槽,所述下箱体内腔横向的中间位置连接有隔层,所述隔层的右侧面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右侧面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滤网,所述隔板的右侧面连接有空槽,所述空槽内腔的底部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左侧连接有出气口,所述风机右侧连接有吸气口,所述空槽的内腔位于风机的左侧设置有加热板,加热板的顶部与底部均与空槽内壁的顶部与底部连接,所述隔板的左侧的中间位置连接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底部的左侧安装有硬管,所述隔层的底部的左侧连接有烘鞋柜,所述硬管的底部安装有鞋撑,所述鞋撑从正面到背部依次设置有第二鞋模与第一鞋模,所述第二鞋模内腔的正表面连接有细套管,所述细套管后方背部的顶部与底部安装有限位块,所述第一鞋模内腔的背部连接有粗套管。

优选的,所述柜门的数量为三个,抽屉的数量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空槽内壁的右侧面设置有孔洞,吸气口的右侧通过孔洞贯穿空槽内壁的右侧,空槽内壁的右侧面设置有的孔洞的内直径与吸气口的直径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输气管的左侧与隔层内壁的左侧面连接,输气管的右侧贯穿隔板的左侧面并与滤网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硬管的数量为四个,硬管贯穿烘鞋柜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鞋模与第二鞋模均为外表面全封闭带有空腔的塑胶鞋模,粗套管内壁的顶部与底部均与限位块的顶部与底部滑动连接,细套管通过设置在其上的限位块与粗套管相连接,第一鞋模的外表面设置有小孔。

优选的,所述细套管与粗套管的数量均为四个,对称均匀分布在鞋撑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第一鞋模的正面设置四个圆形孔洞,圆形孔洞的直径与细套管的直径相适配,圆形孔洞的内壁设置有圆形密封胶垫,细套管通过圆形密封胶垫与圆形孔洞的内壁相连接。

工作原理:人手通过放入凹槽中,向外施加拉动的力,在外力的作用下,将下箱体中间的柜门打开,将湿了的鞋子放入烘鞋柜中设置的鞋撑上,将鞋尖套入第一鞋模的外表面,鞋尖与第一鞋模相接触,人手向上抬动鞋子的后跟,保持鞋子与鞋撑保持水平,另外一只手抓住第二鞋模向靠近柜门的方向拉动第二鞋模,使得鞋撑的纵向长度变长,可以与不同码数的鞋子相适配,将鞋子固定在鞋撑上后,启动风机,吸气口将新鲜空气吸入风机中,风机对空气进行压缩,由出气口将空气排出至加热板的右侧,加热板将空气进行加热后,空气在风机吹力的作用下进入输气管,接着加热后的空气从右向左依次进入四根硬管中,并进入鞋撑内腔,加热后的空气由第一鞋模外表面设置有的小孔散发至鞋子内腔的顶部、左右两侧与底部鞋垫位置,对鞋子内里进行烘干。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烘干鞋子内里与鞋垫作用的鞋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在鞋柜中设置风机,风机将吸入的空气进行压缩后再由加热板对空气进行加热,然后加热后的空气依次通过输气管、硬管与第一鞋模进入到鞋子的内里,对已经被雨水浸湿的鞋子内里进行热烘干,达到了传统烘干鞋柜只对鞋子外表面进行烘干而不对鞋子内里进行烘干所不具有的有益效果。

(2)、本发明将鞋撑设计成第一鞋模与第二鞋模两部分,通过第一鞋模内腔的粗套管与第二鞋模内腔的细套管协同工作的作用下,将鞋撑的长度任意改变,用以适应各种不同码数的鞋子,提高了鞋子在鞋撑外表面的固定效果,更加有效地对鞋子的内里进行烘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鞋撑结构示意图。

图中:1鞋柜本体、2柜门、3上箱体、4把手、5抽屉、6凹槽、7下箱体、8鞋撑、9硬管、10隔层、11输气管、12隔板、13空槽、14风机、15吸气口、16出气口、17加热板、18滤网、19细套管、20粗套管、21第一鞋模、22限位块、23第二鞋模、24烘鞋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有烘干鞋子内里与鞋垫作用的鞋柜,包括鞋柜本体1,所述鞋柜本体1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箱体3与下箱体7,所述上箱体3内腔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抽屉5,所述抽屉5的正面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把手4,所述下箱体7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柜门2,所述柜门2的正面开设有凹槽6,所述下箱体7内腔横向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隔层10,所述隔层10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隔板12,所述隔板12右侧面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滤网18,所述隔板1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空槽13,所述空槽13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风机14,所述风机14左侧固定连接有出气口16,所述风机14右侧固定连接有吸气口15,所述空槽13的内腔位于风机14的左侧设置有加热板17,加热板17的顶部与底部均与空槽13内壁的顶部与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隔板12的左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输气管11,所述输气管11底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硬管9,所述隔层10的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烘鞋柜24,所述硬管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鞋撑8,所述鞋撑8从正面到背部依次设置有第二鞋模23与第一鞋模21,所述第二鞋模23内腔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细套管19,所述细套管19后方背部的顶部与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块22,所述第一鞋模21内腔的背部固定连接有粗套管20,柜门2的数量为三个,抽屉5的数量为两个,空槽13内壁的右侧面开设有孔洞,吸气口15的右侧通过孔洞贯穿空槽13内壁的右侧,空槽13内壁的右侧面开设有的孔洞的内直径与吸气口15的直径相适配,输气管11的左侧与隔层10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输气管11的右侧贯穿隔板12的左侧面并与滤网18相连接,硬管9的数量为四个,硬管9贯穿烘鞋柜24的顶部,第一鞋模21与第二鞋模23均为外表面全封闭带有空腔的塑胶鞋模,粗套管20内壁的顶部与底部均与限位块22的顶部与底部滑动连接,细套管19通过设置在其上的限位块22与粗套管20相连接,第一鞋模21的外表面设置有小孔,细套管19与粗套管20的数量均为四个,对称均匀分布在鞋撑8的内腔,第一鞋模21的正面开设四个圆形孔洞,圆形孔洞的直径与细套管19的直径相适配,圆形孔洞的内壁设置有圆形密封胶垫,细套管19通过圆形密封胶垫与圆形孔洞的内壁相连接。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

工作原理:人手通过放入凹槽6中,向外施加拉动的力,在外力的作用下,将下箱体7中间的柜门2打开,将湿了的鞋子放入烘鞋柜24中设置的鞋撑8上,将鞋尖套入第一鞋模21的外表面,鞋尖与第一鞋模21相接触,人手向上抬动鞋子的后跟,保持鞋子与鞋撑8保持水平,另外一只手抓住第二鞋模23向靠近柜门2的方向拉动第二鞋模23,使得鞋撑8的纵向长度变长,可以与不同码数的鞋子相适配,将鞋子固定在鞋撑8上后,启动风机14,吸气口15将新鲜空气吸入风机14中,风机14对空气进行压缩,由出气口16将空气排出至加热板17的右侧,加热板17将空气进行加热后,空气在风机14吹力的作用下进入输气管11,接着加热后的空气从右向左依次进入四根硬管9中,并进入鞋撑8内腔,加热后的空气由第一鞋模21外表面设置有的小孔散发至鞋子内腔的顶部、左右两侧与底部鞋垫位置,对鞋子内里进行烘干。

综上可得,本发明通过在鞋柜中设置风机14,风机14将吸入的空气进行压缩后再由加热板17对空气进行加热,然后加热后的空气依次通过输气管11、硬管9与第一鞋模21进入到鞋子的内里,对已经被雨水浸湿的鞋子内里进行热烘干,达到了传统烘干鞋柜只对鞋子外表面进行烘干而不对鞋子内里进行烘干所不具有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将鞋撑8设计成第一鞋模21与第二鞋模23两部分,通过第一鞋模21内腔的粗套管20与第二鞋模23内腔的细套管19协同工作的作用下,将鞋撑8的长度任意改变,用以适应各种不同码数的鞋子,提高了鞋子在鞋撑8外表面的固定效果,更加有效地对鞋子的内里进行烘干。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引用结构”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