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隐现式取水部的饮用水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3655发布日期:2019-03-30 09:13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带隐现式取水部的饮用水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如净水器或饮水机这样的饮用水供给装置,尤其涉及饮用水供给装置的取水部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典型的饮用水供给装置有净水器或饮水机。一般情况下,这种饮用水供给装置的带取水龙头的取水部总是暴露在外。这种暴露在外的取水部容易被污染且存在卫生问题。

在此,在专利文献1示出如下的水处理装置(净水器),即,在装置主体上部具备有可向前后方前后退动的移动部,此移动部具有出水口(取水龙头)。另外,此移动部内形成有用于容纳出水口的杀菌空间。根据专利文献1中的水处理装置,用户在取水时通过向装置主体的前方滑动(前移)带出水口的移动部,以使出水口露出,从而实现取水,待机时(非取水时)使移动部还原(后退)至装置主体上部,防止出水口长时间暴露在外。另外,待机时可定期或不定期地向杀菌空间供给杀菌水,从而能够对容纳在所述杀菌空间的出水口的内部与外部进行杀菌。

但是,专利文献1的水处理装置中,移动部是形成在装置主体的整个上部,并且由于具有因需滑动移动部的结构,所以移动部体形大到超过必要的程度,滑动驱动机构也随之变大。另外,移动部被前移时,装置主体的后侧上部表面暴露在外,由此污染物可侵入到配置在移动部内侧的出水口或杀菌空间。

而且,移动部位于原位时装置主体和移动部之间应完全密封,以避免供给到杀菌空间的杀菌水泄漏至装置外部。但是,完全密封和移动部的平滑滑动是很难并存的。即,如果实现完全密封,则使得移动部难以滑动,如果想以较少的力(低容量,低功率电机)来顺畅地移动移动部,则必须牺牲完全密封。另外,频繁滑动移动部会使密封件受到磨损,导致寿命减短和杀菌水的漏水现象。

进一步,不会熟练操作专利文献1的水处理装置的用户在装置上部(移动部的上部)放置物品时,移动部前后退动时会使物品掉落,较沉的物品会阻碍移动部的滑动或促进密封件的磨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17-0027360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解决所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避免取水龙头一直暴露在外,又无需特殊密封,带有仅用简单小型的驱动机构就可使取水龙头隐现(即露出和隐藏)的取水部的饮用水供给装置。

根据为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饮用水供给装置在正面具有用于取饮用水的取水部,所述取水部带有取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部具有:取水部盖,其上端安装在饮用水供给装置的前盖且能够以设置在饮用水供给装置的内部的转动轴为中心转动,所述取水部盖的下端安装有取水龙头;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取水部盖以使所述取水部盖能够以所述转动轴为中心进行转动。通过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取水部盖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以所述转动轴为中心进行转动,所述第一位置是所述取水部盖的下端向饮用水供给装置的正面侧突出,以使所述取水龙头向饮用水供给装置的前方露出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是所述取水部盖的下端向饮用水供给装置的后方后退,以使所述取水龙头隐藏在饮用水供给装置的所述前盖的内侧的位置。

根据实施例,还具有容纳桶,当所述取水部盖的下端向饮用水供给装置的后方后退,以使所述取水龙头位于能够被隐藏在饮用水供给装置的所述前盖的内侧的位置时,所述容纳桶容纳所述取水龙头。

此时,优选地,所述容纳桶呈上方开口的桶形状且具有侧壁,所述侧壁高于所述取水龙头位于能够被隐藏的位置时的取水龙头的下端;在所述侧壁中,至少位于所述前盖侧的前侧壁是由软质的橡胶或树脂形成的,随着所述取水部盖的转动而转动的所述取水龙头的下端,能够一边使所述前侧壁发生弹性变形一边通过所述前侧壁。

另外,本发明的饮用水供给装置的所述取水部盖的下端向饮用水供给装置的后方后退,以使所述取水龙头位于能够被隐藏在饮用水供给装置的所述前盖的内侧的位置时,可通过连接在所述取水龙头的流路来供给清洗水以清洗所述取水龙头。

此时,所述饮用水供给装置具有杀菌水生成组件,通过所述杀菌水生成组件生成的杀菌水能够作为所述清洗水来进行供给。

另外,所述饮用水供给装置中,所述转动轴兼作向所述取水龙头供给饮用水的配管。

这时,所述转动轴以T字型配管形成,所述T字型配管的下端连接到取水龙头,所述T字型配管的上端两侧分别与供给不同性质的饮用水的流路连接。

在本发明的饮用水供给装置中,所述驱动机构具有马达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马达的旋转轴连接而另一端与所述取水部盖连接。

或者,所述驱动机构具有马达和齿轮,所述齿轮在所述马达的旋转轴与所述取水部盖或所述转动轴之间传递动力。

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具有用于推拉所述取水部盖的气压缸或油压缸。

本发明的饮用水供给装置具有取水按钮,用户为取水按下取水按钮时,所述取水部盖的下端向饮用水供给装置的正面突出,以使所述取水龙头向饮用水供给装置的前方露出;如果取水结束后经过规定时间,则进行如下动作,即,所述取水部盖的下端向饮用水供给装置的后方后退,以使所述取水龙头隐藏在饮用水供给装置的所述前盖内侧。

本发明中的净水器具有以下效果。

首先,防止取水龙头时常暴露在外,从而防止取水龙头被污染,提高饮用水供给装置的卫生性。

另外,因只需驱动带取水龙头的取水部转动,所以仅用简单小型的驱动机构就可做到取水龙头的露出与隐藏。

另外,可转动的取水部与饮用水供给装置的前盖之间无需特殊密封,所以不存在因取水部的隐现引起的密封件磨损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饮用水供给装置(净水器)的待机时(非取水时)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概略示出图1所示的净水器内部构成和流路的模块图。

图3是示出在图1所述净水器内侧观察设有净水器取水部的前盖的立体图。

图4示出图1所示净水器的非取水状态下的取水龙头位于净水器主体内部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图4的一部分的部分放大图。

图6是示出图1所示净水器的取水状态下的取水龙头露出在前方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图6的剖视图。

图8A、图8B、图8C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净水器的取水部的隐现动作的概念图。

图9A、图9B、图9C是用于说明为实现净水器取水部的隐现动作的其他驱动机构的概念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净水器(饮用水供给装置) 11:前盖

12:侧盖及顶盖 13:接水槽

15:取水按钮 20:过滤部件

21:预处理过滤器 22:主处理过滤器

23:后处理过滤器 30:冷水生成组件

32:温水生成组件 34:杀菌水生成组件

41、42、43、44、45:流路

47:阀门 50:取水部

51:取水龙头 52:取水部盖

52a:取水部盖延伸部 52b:取水部盖上端

52c:取水部盖下端 53:长孔

54:转动轴 55:马达

55a:马达旋转轴 56:连接杆

57:排水桶 57b:排水流路

58:容纳桶 58a:前侧壁

58b:排水口 59:水位传感器

60:电路板 61a:齿轮

61b:齿轮 62:气压(或油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然而,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术语或词语不应限于解释为普遍或最基本的含义,发明者应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解释其含义和概念,适当地定义该术语的概念,以便以最佳方式解释其自身的发明。因此,本说明书中记载在实施例与附图中图示的构成只不过是本发明的优选一实施例,不完全代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应当理解为在本申请中可以以各种等同物与变形例来代替。

为便于说明及清楚,附图中的构成要件或构成该构成要件的特定部位的大小被放大、省略或简要示出。因此,各构成要件的大小不完全反映其实际大小。认为对相关的公知技术或构成的具体说明可能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省略对公知技术或构成的具体的说明。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虽然以净水器为饮用水供给装置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当然也可适用于饮水机等其他饮用水供给装置。

另外,根据以下实施例中的净水器是所谓的直饮净水器,是一种从上水道等原水供给源接收原水并通过过滤器进行过滤而生成净水,并直接供给给用户而无需存放在储存箱的净水器。即,当用户按下取水按钮时才生成净水直接供给给用户。然而,本发明不仅适用于直饮净水器,还适用于具备有储存箱的非直饮净水器。

图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净水器待机时(非取水时)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概略示出其内部构成和流路的模块图。

首先,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的净水器100具有用于内置各构件的前盖11,侧盖及顶盖12,后盖(省略图示)。然而,包括图1所示的前盖的净水器的整体外观仅是一例,盖的划分和形状可根据实施方式有多种变更。

前盖的上部设置有带有取水龙头51(参照图2或图4等)的取水部50(参照图3等),在图1示出的状态(待机时)下,取水龙头51不露出在外,只有构成取水部50的取水部盖52露出在净水器的正面。前盖11中的取水部50下方露出有取水按钮15,在用户使用水杯等容器按取水按钮15的期间,开始生成净水及取水并持续。另外,前盖11的前方下侧配置有接水槽13。

一方面,虽没在图1中示出,前盖11上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上配置或显示有选择按钮或显示灯等部件,所述选择按钮用于选择例如净水、冷水、温水等性质不同的水,所述显示灯用于显示净水器状态。本实施例子中上述操作面板配置在取水部盖52表面。为此,前盖11的背面,即内侧安装有对应操作面板的电路板60(参照图3等)。

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的净水器100可以具备有过滤部件20、冷水生成组件30、温水生成组件32及杀菌水生成组件34。

过滤部件20从原水供给源S接收原水来过滤生成净水,典型地,可以包括预处理过滤器21、主处理过滤器22及后处理过滤器23。预处理过滤器21可以使用沉淀过滤器及/或前置活性碳过滤器,或者沉淀过滤器与前置活性炭碳过滤器合为一体的过滤器。主处理过滤器22可以使用中空纤维超滤器或反渗透过滤器等,反渗透过滤器的过滤速度慢且容量小不宜用于小型直饮净水器。后处理过滤器23可以使用后置活性碳过滤器或杀菌过滤器。

一方面,构成过滤部件20的过滤器的个数、种类及配置可根据实施形态有多种变更或组合,与本发明的特征无直接关系且过滤器的构成已广为人知,将省略其详细说明。

冷水生成组件30是用于对过滤部件20所生成的净水进行冷却后供给的组件,可以使用双管式冷却器、冰蓄冷式冷却器、使用电热元件的冷却器等。

温水生成组件32是用于对过滤部件20所生成的净水进行加热后供给的组件,可以使用内置有适合即时加热的发热装置的小箱形状的加热器。

一方面,根据实施方式可以不具备冷水生成组件30与温水生成组件32,使用公知的多种类型的冷却器或加热器即可,与本发明的特征无直接关系,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杀菌水生成组件34是用于生成杀菌水的组件,与前述的杀菌过滤器是不同的构件,所述杀菌水用于对后述的取水龙头51进行杀菌消毒。即,作为杀菌过滤器典型的是利用紫外灯来对净水进行杀菌的,杀菌后的净水作为饮用水饮用,但是通过杀菌水生成组件34生成的杀菌水是用于对净水器的流路配管及取水龙头等进行杀菌消毒的,杀菌水自身会被排出而不会被饮用。

为此,作为杀菌水生成组件34典型的是使用电解池,所述电解池对水进行电解而生成次氯酸水溶液来作为杀菌水。用于生成杀菌水的电解池与本发明的特征无直接关系,并且用于净水器的电解池的详细构成已广为人知,因此省略其具体说明。然而,经由过滤部件20的所有过滤器的净水中所含的固型成份及离子成份少,电解不顺畅,因此向采用电解池的杀菌水生成组件34,优选供给仅通过部分过滤器11的水。

如图2所示,经由部分过滤器11及杀菌水生成组件34而生成的杀菌水通过流路41最终供给到取水龙头51,经由过滤部件20而生成的净水以及经由冷水生产成组件30或温水生成组件32而生成的冷水或温水也分别通过各自的流路42、43、44最终供给到取水龙头51。因此,根据水的流向,净水器100配置有所需的流路配管,并且根据需要,具备有用于开闭流路配管的阀门47,而且根据需要,具备有用于防止水逆流的止回阀(省略图示)或泵(省略图示)。但是,图2所示的流路配置及阀门47只是一个例子,可以根据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

接下来,将参照图3至图8A、图8B、图8C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特征结构即取水部50。

首先,取水部盖52虽在图1中只有其表面露出在前盖的外部,但参照图3、图4、图6及图7,可以观察到是向后方即前盖11内侧延伸(参照52a),从侧面观察时(参照图7)截面形状大致呈三角形。另外,与这样的取水部盖52的向后方延伸的延伸部52a相对应地,在前盖11形成有使取水部盖52贯通的开口部。

取水部盖52的上端52b安装为能够以设置在前盖11的内侧上部的转动轴54为中心进行转动。从而,取水部盖52以转动轴54为中心进行转动,取水部盖52的上端52b则固定在净水器100的上部,下端52c则能够向净水器100的正面即前方突出或向后方后退。

一方面,取水部盖52的下端52c上安装固定有取水龙头51。因此,取水龙头51随着取水部盖52的下端的位置变化而向净水器100的外部(参照图6或图7)露出或者位于被隐藏在净水器100内部的位置。

取水部50具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取水部盖52使其能够以转动轴54为中心进行转动,最终实现取水龙头51的隐现(即露出和隐藏)。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具有马达55与连接杆(link)56。马达55优选为可实现精密的旋转控制的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连接杆56的一端与马达55的旋转轴55a连接,另一端与取水部盖52的一端连接。尤其是,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56具有与曲轴相同的结构,取水部盖52的一端起到连杆(connecting rod)的作用,将马达55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取水部盖52的往返运动。然而,在曲柄机构中,起到连杆(connecting rod)作用的取水部盖52的一端,与通常的曲柄销不同而形成为长孔53形状,长孔53可使曲轴即连接杆56在一定范围内自由移动,从而可以在狭窄的空间内顺利实现运动转换。

参照图8A、图8B、图8C,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驱动机构的动作。

图8A是取水部盖52关闭的状态,即图1及图4的状态,图中,连接杆56的另一端,即位于取水部盖52的一端上形成的长孔53处的连接杆部分,位于马达55的旋转轴55a的右侧,且位于长孔53内部的下端。

此时,为打开取水部盖52而使马达55的旋转轴55a向图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则如图8B所示,连接杆56的另一端在长孔53内部向长孔53的上端移动的同时,将取水部盖52向左侧推。

此时,使马达55的旋转轴55a进一步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则如图8C所示,连接杆56的另一端进一步将取水部盖52向左侧推,并且在长孔53的内部向长孔53的下端移动,当到达长孔53的下端时,取水部盖52呈开启状态。

为关闭开启的取水部盖52,与上相反,使马达55的旋转轴55a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即可。

一方面,这种驱动机构不限于本实施例所示的曲柄机构。即,如图9A所示,驱动机构可以体现为具有马达55、设置在马达的旋转轴55a的齿轮61a及设置在取水部盖52的一端的齿轮61b的齿轮机构。另外,如图9B所示,驱动机构可以采用利用马达(省略图示)直接或经由齿轮使转动轴54旋转的方式来体现。进一步,如图9C所示,驱动机构可以体现为用于推拉取水部盖52的气压缸或油压缸62。

通过这种取水部50的结构和驱动机构,在取水时,能够使取水部盖52的下端向净水器100的前方突出,从而使取水龙头51露出,而待机时,能够使取水部盖52的下端向净水器100的后方后退,从而隐藏取水龙头51。尤其,当用户为取水而按下取水按钮15(参照图1)时,取水部盖52转动至能够使取水龙头51露出的位置,如果取水结束后经过规定时间,取水部盖52会自动转动至能够重新将取水龙头51隐藏起来的位置,从而使取水龙头51的露出尽可能地少。

如上所述,本发明可通过相对简单的结构与简单的动作(少的动力和能量)就可以实现取水龙头51的隐现。另外,本发明的取水部盖52与前盖11的开口部之间无需特别的密封件。因此,也不存在因取水龙头51的隐现(露出和隐藏)动作引起的密封件磨损问题。

一方面,待机时(取水龙头位于隐藏位置时)通过连接在取水龙头51的流路供给清洗水来清洗取水龙头51。这里,作为清洗水可直接使用饮用水,还可以使用上述杀菌水生成组件34生成的杀菌水。然而,利用杀菌水生成组件34生成的杀菌水来清洗并杀菌时,有必要在使用杀菌水之后,将饮用水供给到取水龙头51进行冲洗。

无论何种情况,都需要排出清洗水(杀菌水、漂洗水),为此应在位于隐藏位置的取水龙头51的下方设置可排出清洗水的排水桶57,或至少设置与位于隐藏位置的取水龙头51连通的排水流路57b。

进一步,如图3至图5所示,净水器100还可具有容纳桶58,当取水龙头51位于隐藏位置时,所述容纳桶58容纳取水龙头51。该容纳桶58不仅用于清洗取水龙头51的内部,还用于清洗取水龙头51的前端部周围的外表面部分。即,在取水龙头51容纳在容纳桶58的情况下,使通过取水龙头51排出的清洗水填满容纳桶58,此时取水龙头51的前端也被浸在清洗水中,结果,浸在清洗水中的取水龙头51的前端部周围的外表面部分也可以被清洗。

为此,容纳桶58呈上方开口的桶形状,其侧壁应高于取水龙头51位于隐藏位置时的取水龙头51的最下端。这种情况下,取水龙头51随取水部盖52的转动而转动时,取水龙头51的下端会卡在容纳桶58的侧壁中位于前盖11侧的前侧壁58a,取水龙头51及取水部盖52就无法再转动。

因此,本实施例中,容纳桶58的侧壁中,至少将前侧壁58a用软质的橡胶或树脂来形成,以使随取水部盖52的转动而转动的取水龙头51的下端,能够一边使前侧壁58a发生弹性变形一边通过该前侧壁58a。即,取水龙头51的下端能够碾压过前侧壁58a。

另外,将前侧壁58a的一侧或两侧切开至少可使取水龙头51的下端通过的高度(参照图5的箭头a),进一步可以将前侧壁的厚度可以做得比其他侧壁薄,从而可以使前侧壁的弹性变形更容易。

一方面,在容纳桶58的下部一侧形成有可排出清洗水尤其是杀菌水及漂洗水的排水口58b,从而能够将清洗取水龙头51后的清洗水排出到排水桶57。

然而,此时如果排水口58b的直径过大,则容纳桶58可能不会被清洗水填满。因此,排水口58b的大小应设置为供给到取水龙头51的清洗水的供给量大于通过排水口58b排出的清洗水的量。或者,即使将排水孔的直径设置得大,也可通过以下方式将取水龙头51的下端浸在清洗水中。

即,设置可开闭排水桶57的排水流路57b的阀门,在排水桶57内设置水位传感器59来测定排水桶57内的水位(也就是通过排水口58b与排水桶连通的容纳桶58的水位),根据测定的水位来控制排水流路57b的开闭。此时,省略容纳桶58,使排水桶57发挥容纳桶的作用。

一方面,转动轴54可兼作将饮用水供给到取水龙头51的配管。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转动轴54形成为T字型配管,取水部盖52的上端可转动地安装在转动轴54,该T字型配管的下端与取水龙头51连接,该T字型配管的上端两侧可分别与供给温水、净水或冷水这种不同性质的饮用水或者供给杀菌水的流路44、45连接。由此,可减少构成部件。

以上,参考特定实施例和附图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当然也可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及权利要求书的等同范围内,对本发明进行修改及变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