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煮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00158发布日期:2018-12-08 06:32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快速煮茶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家电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兼有煮水和泡茶功能于一体的快速煮茶器。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泡茶的过程是:先通过电热水壶将水烧开,再将热水倒入茶具内泡茶。煮水和泡茶两个步骤是通过不同的器具完成的,多个器具摆放在茶几上容易显得杂乱,而且,需要人手通过多个器具配合来完成泡茶过程耗时长,如:从煮水器具把热水转移到泡茶器具内,其不适用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中,如:会客时间短暂,无法使用茶水来接待客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集煮水和泡茶功能于一体,能够自动、快速完成泡茶过程的快速煮茶器。

本发明的目的这样实现的:

快速煮茶器,包括壶身、滤茶网和壶盖,所述滤茶网和壶盖分别设置在壶身上,所述壶身上设置有电加热体,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引水管路,所述引水管路的入口和出口分别延伸至壶身和滤茶网,且所述引水管路上至少有一段设置在电加热体上。此款快速煮茶器,壶身内的水通过引水管路时被电加热体加热,实现水即热的功能,热水从引水管路自动流到滤茶网内,使热水与茶叶混合,茶水通过滤茶网回流到壶身内,如此多次反复煮茶后,即可直接将茶水倒出饮用,此结构将集煮水和泡茶功能于一体,无需人手操作,泡茶耗时短,使用方便、快捷。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进一步地,所述滤茶网位于壶盖的下方、并置于壶身的内腔上部,热水与茶叶接触后形成茶水,茶水透过滤茶网落入壶身的内腔中,避免茶叶和茶水混合,也避免茶叶始终泡在茶水中。

进一步地,所述引水管路包括热水管和上水管,热水管盘绕在电加热体上,且热水管的入口作为引水管路的入口、并延伸至壶身内腔,其出口连接上水管的入口,所述上水管的出口作为引水管路的出口、并延伸至滤茶网。热水管与电加热体相抵,提高水了的加热效率,缩短加热时间,实现水的即热功能,加热后的水则通过上水管引出到滤茶网内,以进行泡茶工序。

进一步地,所述电加热体为发热盘,壶身底部设置有敞开口,敞开口上盖设有壶底盘,发热盘固定在壶底盘底面上,发热盘的底部盘绕有所述热水管,热水管的入口穿过壶底盘上表面与壶身内腔连通,所述上水管的入口向下依次穿过壶底盘和发热盘底部与热水管的出口连接,上水管的出口向上延伸入壶身内腔与滤茶网连接。壶身内的水直接流到热水管内,热水管盘绕在发热盘上,实现水的即热功能,同时,发热盘也对壶身内的水加热,发热盘的加热效率从整体上得到提升,上水管将热水管内热水引出。

进一步地,所述上水管以竖直方式设置在发热盘上,上水管的底端设置有上水管的入口,其顶端设置有上水管的出口,上水管引出热水。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盘和壶底盘上开有供上水管穿过的通孔,通孔与穿过的上水管外壁之间设置有防水硅胶,防水硅胶防止壶身底部漏水。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底盖,所述底盖安装在壶身的底部,底盖盖住所述电加热体、壶底盘和热水管,电加热体、壶底盘和热水管不外露,不易烫伤人体或茶几,使用更加安全且富有外观美感。

进一步地,所述滤茶网上还设置有滤茶网竖直管,滤茶网竖直管的底端连接在滤茶网的底部,其顶端向上延伸入滤茶网内,所述上水管的出口与滤茶网竖直管底端连接,上水管引出的热水能够通过滤茶网竖直管进入滤茶网内。

进一步地,所述滤茶网竖直管底端内设置有硅胶塞,硅胶塞上设置有下宽上窄的锥形通孔,上水管的出口安装有倒锥形接头,倒锥形接头上开有导流孔,所述上水管通过倒锥形接头与硅胶塞上的锥形通孔插接,且导流孔与滤茶网竖直管连通。滤茶网竖直管和上水管可拆卸式设置,滤茶网取出方便容易,便于装茶叶或处理茶叶残渣或清洗。

进一步地,所述滤茶网竖直管的顶端还设置有可被拆卸的挡水帽,所述挡水帽的侧壁上开有若干个小孔,挡水帽使热水均与喷洒在滤茶网中的茶叶上,以使热水和茶叶充分接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此款快速煮茶器,壶身内的水通过引水管路时被电加热体加热,实现水即热的功能,热水从引水管路自动流到滤茶网内,使热水与茶叶混合,茶水通过滤茶网回流到壶身内,如此多次反复煮茶后,即可直接将茶水倒出饮用,此结构将集煮水和泡茶功能于一体,无需人手操作,泡茶耗时短,使用方便、快捷。

(2)再有,壶身内的水直接流到热水管内,热水管盘绕在发热盘上,实现水的即热功能,同时,发热盘也对壶身内的水加热,热水管内热水通过上水管引出,发热盘的利用率高,减少水加热的时间。

(3)滤茶网竖直管和上水管可拆卸式设置,滤茶网取出方便容易,便于装茶叶或处理茶叶残渣或清洗。

(4)滤茶网竖直管的顶端设置挡水帽,挡水帽使热水均与喷洒在滤茶网中的茶叶上,以使热水和茶叶充分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快速煮茶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快速煮茶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处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快速煮茶器的分拆状态图。

图6是本发明的壶身底部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壶身内部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滤茶网底部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滤茶网内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述。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快速煮茶器,包括底盖6、引水管路、壶身3、滤茶网2和壶盖1,所述滤茶网2和壶盖1分别设置在壶身3上,所述壶身3上设置有电加热体,所述引水管路的入口和出口分别延伸至壶身3和滤茶网2,且所述引水管路上至少有一段设置在电加热体上。

所述壶身3底部设置有敞开口,敞开口上盖设有壶底盘31,电加热体为发热盘4,发热盘4固定在壶底盘31底面上。所述引水管路包括热水管51和上水管52,热水管51盘绕在发热盘4的底部,且热水管51的入口作为引水管路的入口,热水管51的入口穿过壶底盘31上表面与壶身3内腔连通;上水管52以竖直方式设置在发热盘4上,上水管52的底端设置有上水管52的入口,其顶端设置有上水管52的出口,上水管52的入口向下依次穿过壶底盘31和发热盘4底部与热水管51的出口连接,上水管52的出口向上延伸入壶身3内腔与滤茶网2连接,并作为引水管路的出口。

发热盘4底部还设置有温控器41,温控器41用以检测、控制壶身3内水的温度。

所述发热盘4和壶底盘31上开有供上水管52穿过的通孔,通孔与穿过的上水管52外壁之间设置有防水硅胶32,底盖6安装在壶身3的底部,底盖6盖住所述发热盘4、壶底盘31和热水管51。

所述滤茶网2位于壶盖1的下方、并置于壶身3的内腔上部,滤茶网2上还设置有滤茶网竖直管21,滤茶网竖直管21的底端连接在滤茶网2的底部,其顶端向上延伸入滤茶网2内,所述上水管52的出口与滤茶网竖直管21底端连接。

其中,滤茶网2上对应滤茶网竖直管21底端位置设置有固定槽23,固定槽23内设置有硅胶塞24,硅胶塞24上设置有下宽上窄的锥形通孔25,锥形通孔25与滤茶网竖直管21连通,上水管52的出口安装有倒锥形接头53,倒锥形接头53上开有导流孔54,所述上水管52通过倒锥形接头53与硅胶塞24上的锥形通孔25插接,且导流孔54与滤茶网竖直管21连通,滤茶网竖直管21的顶端还设置有可被拆卸的挡水帽22,所述挡水帽22的侧壁上开有若干个小孔。

工作原理:打开壶盖1,将滤茶网2取出,往壶身3内添加适量的水,并将适量的茶叶放置于滤茶网2内,再将滤茶网2放回壶身3,上水管52的倒锥形接头53插入滤茶网竖直管21的硅胶塞24内,以使滤茶网竖直管21和上水管52连通。依据茶叶的种类及对应所需的泡茶温度,通过温控器41控制发热盘4发热,发热盘4对壶身3内的水加热,壶身3内的水部分自流进热水管51,通过热水管51的水被发热盘4快速加热至所需温度,热水通过上水管52自动进入滤茶网竖直管21内,热水由挡水帽22均匀地喷洒在滤茶网2内的茶叶上,热水和茶叶混合形成的茶水透过滤茶网2落入壶身3内,茶水与壶身3内原有的水混合,再次进入热水管51中,如此多次重复上述步骤,多次煮茶后,发热盘4停止工作,直接将壶身3内的茶水倒出即可饮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