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办公空间共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39768发布日期:2019-01-08 20:15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办公空间共享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办公空间共享系统。



背景技术:

在办公场地费用越来越昂贵的今天,办公空间的共享已经是一种必然趋势,也就是如何安排不同工作人员在不同时间段占用数目少于工作人员总数的办公工位;传统方法为:为每名工作人员设置收纳盒,平时统一存放至收纳室,工作时,核对领取自己的收纳盒放置在办公工位,形成自己的办公空间;离开时,收拾办公空间内所有物品至收纳盒,将收纳盒送回收纳室,该方法费时费力,且容易产生混乱,急需发明一种办公空间共享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办公空间共享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使收纳盒可以自动收回、派发,并可以按指令送至到预设的工位,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办公空间共享系统,包括收纳机体、控制模块、收纳盒、工作台,所述收纳机体包括工位转盘,所述工位转盘上设置有放置收纳盒的工位,所述收纳盒包括盒体、驱动模块、电源模块;所述的收纳盒驱动模块包括数控模块、直流电机和驱动轮,所述的控制模块包括控制主机,所述工位转盘与所述工作台对接,所述的工位转盘与所述工作台分别设置有与收纳盒配合的轨道,所述工作台设置可放置收纳盒的工位。

优选的,所述工位转盘与所述工作台对接时,所述的工位转盘上设置的轨道与所述工作台上设置的轨道也是对接的。

优选的,所述工位转盘上工位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系统中收纳盒的总数量。

优选的,所述大转盘上包括收纳支架,所述收纳支架上设置与所述收纳盒配合的轨道,所述工位设置在所述收纳支架上。

优选的,设置有遥控模块,可以用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远程指挥作业。

优选的,所述工位大转盘上设置第一电力轨道,所述工作台上设置第二电力轨道,所述的工位转盘上安装有集电环,所述第一电力轨道通过第一电刷从大转盘上的集电环取电,所述的收纳盒电源模块设置有第二电刷,所述第二电刷从第一或第二电力轨道取电。

优选的,所述的收纳盒电源模块设置有充电电池、电源转换模块、第二电刷;所述工作台设置第二电力轨道,所述第二电刷从第二电力轨道取电。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收纳盒可以按指令收回、派发,并可以按指令送至到预设的工位,从而达到空间共享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办公空间共享系统示意图

图2局部(含收纳室)分解图

图3收纳盒示意图

图4收纳盒结构图

图5收纳盒内部结构图

图6工作台示意图

图7收纳盒t型轨局部图

图8收纳盒支架局部图

图9水平放置大转盘示意图

图10电源转换模块示意图

1-收纳室室体2-大转盘3-螺母4-收纳盒支架5-收纳盒6-第一t型槽7-出盒窗口8-控制主机9-螺栓10-数字电机11-电机轴

20-水平大转盘21-集电环22-第一电刷a23-第一电刷b24-导线a25-导线b

30-工作台31-第二齿条32-12v电轨a33-12v电轨b34-第二t型槽

41-第一齿条42-电轨c43-电轨d

51-t型轨52-支撑滚轮53-齿轮54-第二电刷a55-第二电刷b56-直流电机57-电源模块58-数控模块

101-收纳室102-遥控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结合图1-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办公空间共享系统,其组成包括收纳机体、收纳盒5、工作台30、控制模块;所述的收纳机体包括收纳室101、数字电机10;所述收纳室101包括室体1、大转盘2、收纳盒支架4,所述控制主机8与数字电机10相连,所述数字电机10用螺栓9安装在收纳室室体1上,所述数字电机10的电机轴11插入到收纳室室体1内,所述收纳室室体1内安装大转盘2,所述大转盘2用螺母3固定在电机轴11上,所述大转盘2上安装6个收纳支架4,所述收纳支架4上安装有带第一齿条41的第一t型槽6,所述收纳室室体1侧壁设置有与工作台30紧贴平齐的出盒窗口7。所述工作台30上安装有带第二齿条31的第二t型槽34,所述第二t型槽34内设置12v电力轨道a32和电力轨道b33;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主机8,遥控模块102,所述遥控模块102为淘宝购买的sx1276s9s+t-x1模块,控制模块操作端为手机app。

所述收纳盒5包括盒体,t型轨51、支撑滚轮52、齿轮53,电刷a54、电刷b55、直流电机56、电源模块57、数控模块58,所述t型轨51为中空结构,装配在盒体与工位接触的一侧,与工作台30上的第二t型槽34或者收纳盒支架4上的t型槽6相配合;支撑滚轮5设置在t型轨51同侧远离t型轨51的一端;所述直流电机56、电源模块57、数控模块58安装在盒体内,直流电机56为淘宝购买的龙韵12v充电钻电机富格卡瓦尼戈麦斯电钻马达14.4v--25v通用电机与用作驱动轮的齿轮53装配,齿轮53齿顶从t型轨51的中空结构露出,与第一齿条41或第二齿条31配合;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充电电池、电源转换线路,导线,及第一电刷a22,第一电刷b23,第一电刷a22,第一电刷b23,分别装配在t型轨51两侧,与t型槽内的电轨c42、电轨d43分别配合取电,第一电刷a22,第一电刷b23用导线分别与数控模块58、电源转换线路(见图10)、充电电池、直流电机56相连,实现电路连接。

其工作原理如下:6个收纳盒5分别放置于6个收纳盒支架4上,收纳盒5上的t型轨51与第一t型槽6相配合,t型轨51上的齿轮53与第一t型槽6内的第一齿条41相啮合,此时为“收”的状态。

通过手机app下发指令,确定1个或多个收纳盒5应派发到的工位,控制主机8接收信号后,首先确定一个派发工位最远的收纳盒5,指令大转盘2转动,当该收纳盒5与出盒窗口7平齐,第一t型槽6与第二t型槽34连接时,收纳盒5内数控模块58接收指令,连通电源模块57向直流电机56供电,直流电机56带动齿轮53转动,齿轮53与第一齿条41啮合,带动收纳盒5沿第一t型槽6向工作台30方向移动,此时距收纳盒5齿轮53轮远端的支撑滚轮52与工作台30台面接触,减小摩擦,当t型轨51进入第二t型槽34后,t型轨51上的齿轮53与第二齿条31啮合,继续前进,同时收纳盒5上的电刷a54和电刷b55,分别与第二t型槽34内的电轨c42和电轨d43相配合,给收纳盒5中的电源模块57充电,当收纳盒5到达指定位置后,数控模块58发出指令,停止供电,直流电机56停止转动并锁死,收纳盒5被固定在指定位置;此时,控制主机8确定派发工位第二远的收纳盒5,重复以上步骤,如此反复,直到所有需派发的收纳盒5均被派发至指定位置。此时,“发”的工作完成。

同理,当控制主机8收到手机app发出“收”的指令后,指挥大转盘2转动,将一个空闲的收纳盒支架4旋转至与出盒窗口7平齐的位置,此时,距收纳室101最近的一个收纳盒5的数控模块58接收指令后,连通电源模块57开始向直流电机56供电,直流电机56反向旋转,齿轮53与第二t型槽34内第二齿条31啮合,收纳盒5向收纳室101方向前进,当最终到达收纳盒支架4的固定位置后,数控模块58发出指令,电源模块57停止供电,直流电机56停止,齿轮53锁死,收纳盒5被固定在收纳盒支架4上,此时,大转盘2继续转动,将下一个空闲的收纳盒支架4旋转至与出盒窗口7平齐的位置,以此类推,直至所有收纳盒5被收回,此时控制主机8发出指令,大转盘2停止转动,控制主机8向手机app发出信号,“收”已完成。需要提出的是,当大转盘2停止的位置没有收纳盒支架4与出盒窗口7平齐并且大转盘被锁死的话,相当于加锁状态,此时是不能把收纳盒5从出盒窗口7取出的。

实施例2

结合图1-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办公空间共享系统,其组成包括收纳机体、收纳盒5、工作台30,控制模块;所述的收纳机体包括收纳室101、数字电机10;所述收纳室101包括室体1、水平大转盘20、所述控制主机8与数字电机10相连,所述数字电机10用螺栓9安装在收纳室室体1下部,所述数字电机10的电机轴11向上竖立于室体1内,所述收纳室室体1内安装大转盘20,所述大转盘20用螺母3固定在电机轴11上,所述水平大转盘20是水平放置的,水平大转盘20上无收纳支架,直接设置t型槽6,且大转盘上装有集电环21,电刷a22、电刷b23分别与集电环21的正负两极连接,外接电源;t型槽6内设置第一齿条41,t型槽6内两侧壁设置电轨c42、电轨d43,所述电轨c42、电轨d43用导线与集电环21相连接,所述收纳室室体1侧壁设置有与工作台30紧贴平齐的出盒窗口7。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主机8,遥控模块102,所述遥控模块102为淘宝购买的sx1276s9s+t-x1模块,控制模块操作端为手机app。

所述工作台30上安装有带第二齿条31的第二t型槽34,所述第二t型槽34内设置12v电力轨道a32和电力轨道b33。

所述收纳盒5包括盒体,t型轨51、支撑滚轮52、齿轮53,电刷a54、电刷b55、直流电机56、电源模块57、数控模块58,所述t型轨51为中空结构,装配在盒体与工位接触的一侧,与工作台30上的第二t型槽34或者收纳支架上的t型槽6相配合;支撑滚轮5设置在t型轨51同侧远离t型轨51的一端;所述直流电机56、电源模块57、数控模块58安装在盒体内,直流电机56与用作驱动轮的齿轮53装配,齿轮53齿顶从t型轨51的中空结构露出,与第一齿条41或第二齿条31配合;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导线,及第一电刷a22,第一电刷b23,第一电刷a22,第一电刷b23,分别装配在t型轨51两侧,与第一t型槽6内的电轨c42、电轨d43以及第二t型槽34内的电轨a32、电轨b33分别配合取电,第一电刷a22,第一电刷b23用导线分别与数控模块58、直流电机56相连,实现电路连接。

其工作原理同实施例1。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