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段式吸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71483发布日期:2019-01-18 23:36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两段式吸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料用吸管,尤其涉及一种两段式吸管。



背景技术:

液体食品,如牛奶和酸奶,以及半液体食品,如果汁,广泛采用包装在小容积包装容器中销售。该包装容器用来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贯穿价值链而保护食品。这种包装容器由包装材料的连续卷形成,先被纵向地密封以形成包装材料的管,然后在灌装内容物的同时横封成形,并折叠成最终的液体饮料包装,常见的如砖包、钻包等。在这种小容积液体饮料包装的顶部通常设有一圆孔状的薄弱区,薄弱区的包装材料层数少厚度薄,消费者可使用吸管将薄弱区刺破,在液体饮料包装上形成开口进行饮用。

随着液体饮料消费的不断增长,对于吸管的生产需求也日益增长,目前广泛使用的塑料吸管,由于塑料材质难以在自然条件下被降解代谢,大量废弃的塑料吸管给环境造成了沉重负担。而纸吸管由于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绿色环保可降解的特点,已经在生产中被考虑作为塑料吸管的替代品。

在液体饮料包装中,吸管通常被单独包装后粘贴在饮料包装上或者与饮料包装配套销售。小容积液体饮料包装的表面空间有限,通常会采用两段式吸管或者可弯曲吸管的方式来确保吸管的使用长度。两段式吸管一般包括一个外管和一个内管,使用时将外管和内管进行组装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吸管。与塑料吸管不同的是,纸吸管是不透明的,两段式吸管组装时内管伸入至外管中的长度不可见,消费者在使用时难以准确把握两段式吸管组装的长度和位置,经常会由于安装位置不恰当,导致两段式吸管的连接处不稳定或者吸管达不到使用长度等需要反复调试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包装容器的两段式吸管,该吸管在使用中能够解决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两段式吸管,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和内管能够嵌套连接在一起并相对移动,其特征在于,内管上具有指示标记,在嵌套状态下将内管向外拉伸或向内推进至指示标记与外管边缘平齐时提示达到使用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嵌套后外管位于内管上方,或者嵌套后外管位于内管下方。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使用位置时内管与外管嵌套重叠的长度为内管总长度的1/5-1/3。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指示标记为印刷在内管上的环形线或环形带,环形线或环形带的截面与内管的轴线相垂直。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内管包括上下两部分,上下两部分具有不同颜色,指示标记为上下两部分的分界处。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外管和内管均为纸管。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外管的内径等于内管的外径。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外管与内管为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外管的长度小于内管的长度。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嵌套后在使用状态下位于下方的外管或内管的末端为尖头。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外管和内管嵌套后在使用状态下位于下方的为直管,位于上方的为直管或弯管。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外管和内管在使用前为分离状态或嵌套连接。

本发明提出的两段式吸管,能够充分提示消费者吸管使用时的最佳使用长度范围,在使用时带来更舒适、便捷的消费体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两段式吸管在分离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两段式吸管在嵌套连接状态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两段式吸管在嵌套连接状态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两段式吸管在嵌套连接状态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两段式吸管在嵌套连接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外管2-内管3-指示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示及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两段式吸管的示意图。吸管包括外管1和内管2,图1中外管1和内管2在使用前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外管1的内径d1与内管2的外径d2相等,使用时将内管2和外管1嵌套连接在一起并可以通过相对上下移动来调节组装后的吸管长度。外管1的内径d1与内管2的外径d2理论上相等或者外管1的内径d1略大于内管2的外径d2,实际生产加工过程中,可以使得外管与内管嵌套连接时为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优选外管1的长度小于内管2的长度,避免组装时不慎将内管2完全推入外管1中而不便于取出。内管2上具有指示标记3,指示标记3用于提示组装吸管时的使用位置,使用前若外管1和内管2处于分离状态则将内管2向外管1内推进,若使用前内管2已嵌套在外管1内,则将内管2从外管1中向外拉伸,当内管2向外拉伸或向内推进至指示标记3与外管1的边缘平齐时提示达到吸管的使用位置。考虑到指示标记3会有一定宽度,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只要外管1的边缘与指示标记3任何部分重合均视为平齐,包括与指示标记3最上沿重合或者与最下沿重合或者处于指示标记3中部。吸管处于使用位置时,内管2与外管1嵌套重叠的长度为内管2总长度的1/5-1/3,在此范围内既能够确保吸管使用时外管1和内管2的连接部位稳定,同时也避免过多的重叠造成吸管材料的浪费。

指示标记3一般在内管2制作完成后,采用喷印装置喷印在内管2上。喷印装置使用具有食品安全性的环保油墨,确保吸管使用时不会由于油墨溶解或迁移导致食品污染。图1中的指示标记3为喷印在内管2上的环形线,环形线的截面与内管2的轴线相垂直。还可以将内管2的上下两部分分别喷印两种不同的颜色,以上下两种不同颜色的分界处作为指示标记3;或者将内管2的上下两部分分别采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纸张制作,将两种不同颜色纸张的分界处作为指示标记3;或者将指示标记3设计成形状、“>”形状、“→”形状、“end”字符、“543210”倒计数等各种能够直观提示快到适当使用位置的符号形式。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技术方案并不限于在内管2制作完成后设置指示标记3,也可以在制作内管2时甚至制作前设置指示标记3。此外,本发明技术方案并不限于以印刷或喷印的方式设置指示标记3,也可以以贴附、热敏变色、光敏变色、压敏变色、湿敏变色等多种方式进行设置。

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两段式吸管在嵌套连接状态的示意图。图2中内管2和外管1在使用前已经被嵌套连接在一起,使用时将内管2从外管1中向外拉伸,直至指示标记3从外管1中出现,提示消费者已达到使用位置为止。图2的实施例中吸管组装后外管1居于下方,内管2居于上方,下方是指吸管在使用时直接伸入到包装容器中的部分,上方是指吸管使用时与消费者直接接触并用于吸取饮料的部分。外管1的末端为尖头,可用于刺破包装容器上密封的薄弱区形成开口。

图3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两段式吸管在嵌套连接状态的示意图。图3中内管2和外管1在使用前已经被嵌套连接在一起,使用时将内管2向外管1中推进,直至指示标记3与外管1连接端的边缘平齐或重合,提示消费者吸管组装已达到使用位置为止。与图2中的两段式吸管不同的一点是,图3中内管2上的指示标记3为环形带,环形带的宽度优选为2-5mm。与环形线相比,以环形带作为指示标记3更醒目也更易于操作。与图2不同的另外一点是,图3中的两段式吸管组装完成后,外管1居于上方,内管2居于下方,下方是指吸管在使用时直接伸入到包装容器中的部分,上方是指吸管使用时与消费者直接接触并用于吸取饮料的部分。内管2的末端为尖头,饮用时以内管2的末端刺破密封包装上的薄弱区形成开口。

图4所示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两段式吸管在嵌套连接状态的示意图。与图2相比,图4中吸管组装完成后位于下方的外管1为直管,位于上方的内管2为弯管。弯管可以通过在吸管吸取端的附近压制数道压纹或者凹痕,根据使用时需要吸管弯曲的弧度设置压纹间隔的密度和压纹的宽度,使得使用时吸管能够适当弯曲。

图5所示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两段式吸管在嵌套连接状态的示意图。图5中,吸管组装完成后位于下方的内管2为直管,位于上方的外管1为弯管。本发明中的两段式吸管的外管1和内管2均为纸管,纸管所采用的纸张厚度为0.05-0.45mm。外管1和内管2采用将纸质条或纸质带以螺旋缠绕并交叠的方式成型,或者将纸张卷绕成管状后粘接成型,纸管通常由3-6层的纸张构成,成型后的纸管厚度一般在0.15-2.7mm之间。纸管的末端既可以是平头,也可以是尖头,纸管末端的尖头可以是通过对纸管末端斜切一次形成的一个倾斜状尖头,或者是斜切两次形成的两个相对的尖头,斜切面与纸管轴线的夹角为30°-45°;还可以将纸管末端加工成具有多个尖头的环形锯齿状,尖头个数为3-6个。

本发明的两段式吸管特别适用于液体饮料包装,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同时也适用于其他纸基包装的产品,例如食品、医药方面的产品。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