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凉席产品的包边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50110发布日期:2019-02-12 22:39阅读:19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凉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凉席产品的包边工艺。



背景技术:

在炎热的夏季,凉席是人们必备的床上用品。而凉席一般采用席草或者竹皮编织而成。由于席子边缘及四角突出的猪头或者草头很容易刮破床上用品或蚊帐,而且在使用中,位于席子边缘的竹或草很容易脱线,从而影响到整个席子的使用寿命,故此,较为常规的做法是在席子边缘包边处理,一般采用布料作为包边材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包边采用交叠式包边法,即在收尾过程中,包边条的首端和尾端进行交叠缝制。该方式虽然加工极其方便,无需停留调整,但是该包边条的尾端覆盖的首端外表面,且端部裸露,极易造成脱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凉席产品的包边工艺,解决了现有方法中存在边缘裸露的问题,能够利用首尾对接式结构确保首尾端相连,防止端部裸露,提升包边条的防护性与使用寿命。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凉席产品的包边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包边条的长对边重叠,形成对折结构,并包覆在凉席边缘;

步骤2,沿着包边条的长边缝制,且包边条的尾端与首端对齐缝制。

所述步骤1中的包覆方式是将包边条的夹持面紧密结合,且包边条的对折线与凉席外侧边重叠。夹持面是指包边条与凉席直接接触的那一面。包边条能够上下对称的覆盖在凉席边缘,形成上下对称结构

所述夹持面上设置有粘附材料层,所述粘附材料层采用聚氨酯薄膜层,所述聚氨酯薄膜层的厚度为0.5-1.2mm。

所述聚氨酯薄膜层采用挤压渗透法固定,所述聚氨酯薄膜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聚氨酯薄膜覆盖在包边条的夹持面上,然后加热挤压形成渗透,得到带聚氨酯薄膜层的包边条,所述加热挤压的压力为0.5-0.6mpa,温度为150-170℃。

所述步骤1中的包边条采用棉麻纤维材料和聚氨酯纤维混编而成,所述聚氨酯纤维的质量是棉麻纤维材料质量的2-5%,所述棉麻纤维材料中加有石墨烯纤维,石墨烯纤维的加入量是棉麻纤维材料质量的0.1-0.4%。

步骤2中的尾端采用折叠收卷的方式将尾端边缘收卷,且折叠处与首端缝制在一起。

所述工艺还包括步骤3,所述步骤3是将缝制好的包边条进行熨烫。

所述步骤3中的熨烫温度不高于175℃。

所述步骤3中的熨烫过程中的挤压压力是0.1-0.2mpa。

本发明采用包边条的首尾对接将凉席边缘包覆,并且包边条的首端与尾端对齐且缝制固定,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尾部裸露的问题。

包边条采用棉麻纤维材料与聚氨酯纤维的混编,能够确保包边条本身具备一定的弹性,能够形成良好的禁锢连接;聚氨酯材料在170-190℃下能够熔化,在熨烫工艺下能够形成微熔化,提升了包边条与凉席边缘的连接性,并且通过渗透的方式能够确保包边条与凉席边缘全面贴合,防止因包边条与空隙带来的松动,通过全方位包覆将凉席边缘钝化,杜绝刮破蚊帐或者床上用品的问题,同时包覆结构能够确保包边条与凉席的连接性,即使出现脱线现象,依然能够形成良好的包覆效果。

棉麻纤维中含有少量的石墨烯纤维,且少量的石墨烯纤维虽然有良好的硬度,但是因含量太少对棉麻纤维的柔软度没有影响,同时石墨烯纤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在熨烫过程中,因加工工艺和材料本身性能,出现局部高温的现象,石墨烯纤维的加入能够形成快速导热体系,确保温度均匀性,同时也能够将热量快速传递至聚氨酯纤维处,加快微熔效果,同时能够有效的缓解聚氨酯熔融不均匀的问题。棉麻纤维在使用过程中会堆积静电,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会产生静电堆积严重的问题,石墨烯纤维能够起到良好的导电效果,将静电快速去除。

夹持面上设置有聚氨酯薄膜层,作为粘附材料层,能够起到良好的缓冲效果,缓解边缘的尖锐处,提升整体的平整性,同时聚氨酯薄膜层在微熔过程中,快速渗透至凉席的缝隙内,提升整体的连接性与边缘柔软性;聚氨酯薄膜层能够渗透至包边条内,将包边条内的空隙填满,能够起到边缘保护效果;包边条采用棉麻纤维材料和聚氨酯纤维混编而成,此时的聚氨酯纤维和聚氨酯薄膜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能够大幅度提升包边条与聚氨酯薄膜层之间的一体化结构。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具备以下优点:

1.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方法中存在边缘裸露的问题,能够利用首尾对接式结构确保首尾端相连,防止端部裸露,提升包边条的防护性与使用寿命。

2.本发明采用带聚氨酯纤维的包边条,能够利用聚氨酯纤维在一定温度下微熔化和渗透特性,能够提升包边条与凉席间的连接稳定性,同时降低凉席边缘的尖锐性。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但不对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做任何限定。

实施例1

一种用于凉席产品的包边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包边条的长对边重叠,形成对折结构,并包覆在凉席边缘;

步骤2,沿着包边条的长边缝制,且包边条的尾端与首端对齐缝制。

所述步骤1中的包覆方式是将包边条的夹持面紧密结合,且包边条的对折线与凉席外侧边重叠。夹持面是指包边条与凉席直接接触的那一面。包边条能够上下对称的覆盖在凉席边缘,形成上下对称结构

所述夹持面上设置有粘附材料层,所述粘附材料层采用聚氨酯薄膜层,所述聚氨酯薄膜层的厚度为0.5-1.2mm。

所述聚氨酯薄膜层采用挤压渗透法固定,所述聚氨酯薄膜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聚氨酯薄膜覆盖在包边条的夹持面上,然后加热挤压形成渗透,得到带聚氨酯薄膜层的包边条,所述加热挤压的压力为0.5-0.6mpa,温度为150-170℃。

所述步骤1中的包边条采用棉麻纤维材料和聚氨酯纤维混编而成,所述聚氨酯纤维的质量是棉麻纤维材料质量的2-5%,所述棉麻纤维材料中加有石墨烯纤维,石墨烯纤维的加入量是棉麻纤维材料质量的0.1-0.4%。

步骤2中的尾端采用折叠收卷的方式将尾端边缘收卷,且折叠处与首端缝制在一起。

本实施例在凉席边缘上下面设置有包边条,并且通过缝制的方式固定包边条,并且夹持面上设置有聚氨酯粘附材料,通过聚氨酯的粘附效果,起到全面固定的效果;同时带有聚氨酯纤维的包边条和聚氨酯粘附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与材料相通性,能够有效的提升粘结性。对接式结构的包边条通过首尾端的编织形成一体化结构,有效的解决了包边条边缘裸露问题,同时也提升了包边条的连接稳固性,使用寿命也得到了相应提升。

实施例2

一种用于凉席产品的包边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包边条的长对边重叠,形成对折结构,并包覆在凉席边缘;

步骤2,沿着包边条的长边缝制,且包边条的尾端与首端对齐缝制;

步骤3,将缝制好的包边条进行熨烫。

所述步骤1中的包覆方式是将包边条的夹持面紧密结合,且包边条的对折线与凉席外侧边重叠。夹持面是指包边条与凉席直接接触的那一面。包边条能够上下对称的覆盖在凉席边缘,形成上下对称结构

所述夹持面上设置有粘附材料层,所述粘附材料层采用聚氨酯薄膜层,所述聚氨酯薄膜层的厚度为0.5-1.2mm。

所述聚氨酯薄膜层采用挤压渗透法固定,所述聚氨酯薄膜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聚氨酯薄膜覆盖在包边条的夹持面上,然后加热挤压形成渗透,得到带聚氨酯薄膜层的包边条,所述加热挤压的压力为0.5-0.6mpa,温度为150-170℃。

所述步骤1中的包边条采用棉麻纤维材料和聚氨酯纤维混编而成,所述聚氨酯纤维的质量是棉麻纤维材料质量的2-5%,所述棉麻纤维材料中加有石墨烯纤维,石墨烯纤维的加入量是棉麻纤维材料质量的0.1-0.4%。

步骤2中的尾端采用折叠收卷的方式将尾端边缘收卷,且折叠处与首端缝制在一起。

所述步骤3中的熨烫温度不高于175℃。

所述步骤3中的熨烫过程中的挤压压力是0.1-0.2mpa。

本实施例采用熨烫的方式能够将聚氨酯材料形成微熔化结构,提升聚氨酯材料的渗透性,将聚氨酯渗透至凉席内,确保包边条与凉席形成一体化,同时聚氨酯粘附材料与聚氨酯纤维能够形成良好的相容性,不仅连接稳固好,同时交错包覆结构经挤压后能够确保整体平整,无凹凸感。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方法中存在边缘裸露的问题,能够利用首尾对接式结构确保首尾端相连,防止端部裸露,提升包边条的防护性与使用寿命。

2.本发明采用带聚氨酯纤维的包边条,能够利用聚氨酯纤维在一定温度下微熔化和渗透特性,能够提升包边条与凉席间的连接稳定性,同时降低凉席边缘的尖锐性。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受限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