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便器盖及坐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96670发布日期:2019-03-02 01:25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坐便器盖及坐便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卫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坐便器盖及坐便器。



背景技术:

坐便器是家居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设备,现有的大多数用户在使用坐便器前后,一般都需要手动地去打开或者合上坐便器盖板和坐便器座圈,操作不便,而且由于坐便器边上会有很多细菌滋生,用手直接接触会很不卫生,特别是对家庭里面的小孩的健康造成不利,导致用户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坐便器盖及坐便器,用于减少用户使用过程中的不便,提升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坐便器盖,坐便器盖包括安装部、座圈以及盖板,其中盖板与座圈均转动连接于安装部,盖板可选择性覆盖座圈或远离座圈,盖板包括操控部,触压开关件设置于座圈,其中操控部与触压开关件通过触压接触配合,落座传感器设置于座圈,并用于检测座圈的压力变化,坐便器盖还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设置于安装部,并用于控制座圈以及盖板相对于安装部转动,控制模块与触压开关件、落座传感器电连接。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坐便器,包括上述的坐便器盖和坐便器体,坐便器盖可拆卸地安装于坐便器体。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坐便器盖及坐便器,盖板以及座圈均转动连接于安装部,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盖板和座圈相对于安装部转动,一方面通过触按操控部使得触压开关件产生相应的信号传送于控制模块,控制打开盖板或座圈,另一方面通过落座传感器检测作用于座圈的压力变化产生电信号传送至控制模块,使得盖板闭合、坐便器自动冲水,另外坐便器盖可以拆卸地安装于坐便器体上,如此,使得用户只需触按坐便器盖上表面就可以实现自动翻起盖板以及自动翻起盖板和座圈,改善用户的如厕体验,并且通过落座感应器检测压力变化实现自动关盖和冲水,无需手动关盖及冲水,简化用户操作的同时减少用户与坐便器的直接接触,使得用户如厕更加卫生及便利,提升用户体验。

本发明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坐便器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提出的安装部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提出的安装部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提出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座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提出的盖板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提出的盖板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触压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坐便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生活的更加便利,坐便器是家居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设备,坐便器在使用后,坐便器的边缘有很多细菌滋生。发明人发现,大多数用户在使用坐便器前后,一般需要手动地去打开或合上坐便器盖和坐便器座圈,但是这样不仅会与坐便器产生过多的接触引发卫生、健康问题,而且还会给用户的使用过程带来不便,使得用户体验不佳。因此,发明人提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坐便器盖以及坐便器。下面将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发明的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坐便器盖10,该坐便器盖10装置包括安装部20、盖板30、座圈40、触压开关件43、落座传感器44、控制模块60以及显示装置110,其中盖板30和座圈40均转动连接于安装部20,触压开关件43设置于座圈40,落座传感器44设置于座圈40,控制模块60设置于安装部20用于控制盖板30以及座圈40的转动,显示装置110设置于安装部20并电连接于控制模块60。

本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安装部20为锥形状半壳结构,安装部20具有第一安装面21、第二安装面22、第三安装面23以及第四安装面24。第二安装面22与第四安装面24相对设置,其中第三安装面23连接于第二安装面22与第四安装面24,第一安装面21连接于第二安装面22、第三安装面23以及第四安装面24,并与第二安装面22、第三安装面23以及第四安装面24围成容纳腔26。容纳腔26可用于安装控制模块60或其他相关装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部20结构可以是半圆形、半椭圆形、半腰圆形等其他各种形状。

第一安装面21朝向容纳腔26内凸出设置有安装肋27,安装肋27开设有装配孔28,装配孔28贯穿安装肋27,且装配孔28的轴向与安装肋27的凸出方向大致垂直。本实施例中,安装肋27设置数量为四个,四个安装肋27上设置的装配孔28两两相对间隔设置,其中两个安装肋27设置于第一安装面21靠近第二安装面22的一侧,另外两个安装肋27设置于第一安装面21靠近第四安装面24的一侧。四个装配孔28的轴向均大致平行。

安装部20设有用于连接盖板30的连接组件70。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70设置数量为两个,连接组件70每个包括第一连接件71和第二连接件72。第一连接件71大致为直线板状,其安装于容纳腔26内。第一连接件71的一端活动装配于安装肋27的装配孔28,且第一连接件71以装配孔28的轴线为旋转中心进行转动。第二连接件72为大致的z型杆状,第二连接件72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接件71,另一端伸出第二安装孔213,并用于与盖板30连接。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件72与第一连接件71可以通过焊接、螺栓连接或一体成型等配合方式进行连接。

请继续参阅图2,第一安装面21朝向容纳腔26凹陷形成用于安装座圈40的安装槽25。本实施例中,安装槽25的纵向截面为大致的三角形状,第一安装面21具有位于安装槽25的第一安装壁251和第二安装壁252。第一安装壁251与第二安装壁252相对间隔设置,且第一安装壁251所在平面和第二安装壁252所在平面大致平行。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槽25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半圆形、半椭圆形及其他的任意形状。第一安装壁251和第二安装壁252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253,第一安装孔253分别贯穿第一安装壁251以及第二安装壁252并连通容纳腔26。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安装孔253的轴向同轴设置,且第一安装孔253的轴向与第一安装壁251所在的平面和第二安装壁252所在的平面大致垂直。

第一安装面21开设有两个第二安装孔213,其中一个第二安装孔213设置于第一安装面21靠近第二安装面22的一侧,另外一个第二安装孔213设置于第一安装面21靠近第四安装面24的一侧。第二安装孔213贯穿第一安装面21并连通容纳腔26。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孔213位于第一安装面21远离安装槽25的一侧,并相对于安装槽25靠近第一安装面21与第三安装面23的连接处,且与相应的安装肋27配合。第二安装孔213的截面形状为矩形状,第二安装孔213的轴向与第一安装面21所在平面大致垂直。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安装孔213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多边形或椭圆形等其他任意形状。

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面21靠近第三安装面23的一侧还设有用于安装显示装置110的固定安装部211,其凸出于第一安装面21设置。固定安装部211为大致的梯台形状,固定安装部211开设有第一装配孔212,其中第一装配孔212贯穿第一安装面21,并连通容纳腔26。第一装配孔212的形状与显示装置110的结构相互配合。

座圈40转动连接于安装部20。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5,本实施例中,座圈40为大致的半椭圆环状,其靠近安装部20的一端延伸设有安装固定部46。安装固定部46的结构与安装槽25相配合,安装固定部46活动装配于安装槽25内,座圈40可以第一安装孔233的轴线为中心相对于安装部20进行转动。

座圈40具有相对的第一环面41以及第二环面42,第一环面41朝向盖板30。其中第一环面41表面设置为光滑面,以使用户接触时具有更好的触感。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在座圈40的短轴方向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落座传感器44,落座传感器44设置于第二环面42,并与控制模块60电连接。其中短轴方向是指座圈40所在椭圆平面的短轴方向,长轴方向是指座圈40所在椭圆平面的长轴方向。本实施例中,落座传感器44可以为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通常由压力敏感元件和信号处理单元组成,压力敏感元件在感知相应的压力变化时产生相应的电压差,信号处理单元能够将电压差转为相应的电信号并传送于控制模块60。这样设置的目的:落座传感器44可感知座圈40的受压状态,从而产生相应信号传送于控制模块60。根据落座传感器44发送的信号,控制模块60可以启动相应的功能,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模块60可以具有控制自动冲水、加热座圈40、控制座圈40或盖板30自动闭合等功能。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座圈40上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落座传感器44,可以在座圈40的短轴方向的两端对称设置,也可以不对称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在此不对落座传感器44的设置个数以及位置作限定,只要可以检测座圈40的受压状态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座圈40的受压状态可以包括座圈40所承受的压力大小,也可以是座圈40的压力变化。

触压开关件43设置于座圈40。本实施例中,触压开关件43设置于第二环面42。本实施例中,触压开关件43包括第一触压开关件431以及第二触压开关件432,第一触压开关件431与第二触压开关件432均与控制模块60电连接。第一触压开关件431和第二触压开关件432相对于座圈40的长轴方向对称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触压开关件431和第二触压开关件432均设置为压力传感器。

盖板30可转动连接于安装部20。请参阅图6和图7,本实施例中,盖板30为大致的椭圆形板状。盖板30的长轴方向具有相对的前缘端33以及转动后缘端34,且转动后缘端34与安装部20转动连接,即盖板30可相对于安装部20进行一定角度的旋转。其中长轴方向是指盖板30所在椭圆平面的长轴方向。

盖板30具有第一表面31和第二表面32,第一表面31朝向座圈40的第一环面41,且第一表面31相背于第二表面32设置。即第一表面31是指盖板30朝向座圈40的表面,第二表面32是指盖板30相对于第一表面31远离座圈40的表面。转动后缘端34的边缘处开设有缺口35,其中缺口35的形状与固定安装部211的结构相配合。转动后缘端34设置有与第二连接件72相配合的第一安装固定部38,且第一安装固定部38凸出设置于第一表面31。

装配时,转动后缘端34朝向安装部20,且缺口35的开口与固定安装部211的位置对应,第一安装固定部38与第二连接件72通过螺栓固定或焊接等方式进行连接。盖板30在相对安装部20转动过程中,固定安装部211始终位于缺口35内,且不干涉盖板30的转动。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盖板30的结构也可以为圆形、矩形或等其他任意形状。

盖板30包括操控部50。本实施例中,操控部50设置于盖板30的前缘端33,并位于盖板30的第二表面32,以方便用户直接触按操控部50,进而实现盖板30或座圈40的转动。本实施例中,操控部50包括第一操控部51以及第二操控部52。其中第一操控部51和第二操控部52相对于盖板30的长轴方向对称设置。第一操控部51与第一触压开关件431相互配合,第二操控部52与第二触压开关件432相互配合。需要说明的是:相互配合既可指操控部50在受压的过程中可触发触压开关件43;也可指,操控部50触压第一环面41时触发触压开关件43,也即操控部50触压第一环面41后会触发触压开关件43与控制模块60间的通信。

在其他的一些方式中,操控部50设置的数量与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任意设置。相对应的,触压开关件43设置的数量与位置可根据操控部50对应设置即可,例如操控部50可以设置在盖板30的侧边缘处,触压开关件43相对应设置于座圈40的侧边缘处;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操控部50也可以设置为按键开关的形式;同样的,触压开关件43也可以设置为按键开关的形式,通过触压操控部50触发触压开关件43。

本实施例中,第一操控部51设置有第一标识53,第二操控部52设置有第二标识54。设置第一标识53和第二标识54的作用是:便于用户识别第一操控部51与第二操控部52,以使用户选择相应的功能。本实施例中,第一标识53设置为数字“ⅰ”的形式,第二标识设置54为数字“ⅱ”的形式。为了方便用户在夜间使用时可以看清第一标识53与第二标识54,第一标识53的表面和第二标识54的表面可以装设荧光物质或者荧光灯等其他任意具有发光的装置。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标识53和第二标识54可以为任意的数字、字母以及图案等具有区分作用的标识。

为了使得操控部50与触压开关件43更好的触压接触配合。本实施例中,第一表面31还设有用于在盖板30朝向座圈40转动过程中与触压开关件43接触的触压部100。请参阅图7和图8,本实施例中,触压部100对应操控部50设置于盖板30的前缘端33。触压部100包括第一触压部101和第二触压部102,第一触压部101对应第一操控部51,第二触压部102对应第二操控部52。本实施例中,第一触压部101和第二触压部102的结构大致相同,且第一触压部101和第二触压部102中每个包括弹性垫103和固定垫104。固定垫104用于固定弹性垫103。第一触压部101的弹性垫103(下称第一弹性垫1031)为大致的l型状,第一弹性垫1031靠近盖板30的一侧凸出设有多个弹性触点107。第二触压部102的弹性垫103(下称第二弹性垫1032)与第一弹性垫1031的结构大致相同。第一弹性垫1031与第二弹性垫1032对称设置,且通过一体成型或胶粘等固定方式形成一体。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垫1041设有多个与弹性触点107相互配合的固定孔108。第二触压部102的固定垫104(下称第二固定垫1042)与第一固定垫1041的结构大致相同。第一固定垫1041与第二固定垫1042对称设置,且通过一体成型或胶粘等固定方式形成一体。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垫1031与第二弹性垫1032可以分别单独设置,同样的,第一固定垫1041与第二固定垫1042也可以分别单独设置。弹性垫103和固定垫104均为橡胶、硅胶或其他具有缓冲作用的材料制成。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盖板30的第一表面31也可以不设置触压部100,操控部50可通过第一表面31直接触压第一环面41,并配合于触压开关件43即可。

本实施例中,第一表面31设置有多根固定柱36,固定柱36连接于第一表面31,触压部100装配于固定柱36。请参阅图6和图8,本实施例中,固定柱36对应于操控部50设置于盖板30的前缘端33,固定柱36的结构为圆柱状。固定柱36与固定孔108一一对应设置并过盈嵌设于固定孔108内。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柱形状可以为梯台形、t型、以及多边体形等其他任意形状。

装配时,弹性垫103的多个弹性触点107分别嵌设于相应的固定孔108,其中弹性垫103与固定垫104可以通过胶粘、一体成型或卡接等安装方式进行固定连接。固定垫104的固定孔108对应于固定柱36,固定柱36嵌设于固定孔108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柱36可与弹性触点107相互抵靠。使用时,触按第一操控部51,固定柱36触压对应的第一触压部101的弹性触点107并使得弹性垫103产生形变,从而触压第一触压开关件431。同样的,触压第二操控部52,固定柱36触压第二触压部102对应的弹性触点107产生形变,从而触压第二触压开关件432。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盖板30可以不设置固定柱36,触压部100可以通过胶粘或者卡接等其他固定方式安装于第二表面32。

控制模块60设置于安装部20,并用于控制盖板30和座圈40相对于安装部20转动,并与触压开关件43、落座传感器44电连接。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模块60可独立的控制盖板30转动,同时也可独立的控制座圈40转动。请继续参阅图3和图5,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60位于容纳腔26内,控制模块60例如为集成电路板。

作为一种具体的场景,在使用时,控制模块60可以接收由第一触压开关件431响应用户的操作触发的触发信号,并根据该触发信号控制盖板30打开;控制模块60还可以接收由第二触压开关件432响应用户的操作触发的触发信号,并根据该触发信号控制盖板30和座圈40同时打开。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操控部50可仅包括第一操控部51,相对应的,触压开关件43也可以仅包括第一触压开关件431。使用时,可以根据用户对第一操控部51的按压次数,以触发第一触压开关件431产生对应的信号并传递给控制模块60,进而控制模块60发出对应的指令,例如按压次数为一次,控制模块60控制盖板30打开;按压次数为两次,控制模块60控制盖板30和座圈40同时打开。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使用时,还可以根据用户对第一操控部51的按压时长,例如短按,控制模块60控制盖板30打开;长按,控制模块60控制盖板30和座圈40同时打开。本实施例中,沿座圈40的长轴方向对称设有多个缓冲垫45,缓冲垫45凸出设置于第二环面42,其凸出的高度大于落座传感器44和触压开关件43凸出于第二环面42的高度,这样设置的好处:可以避免座圈40落下时,落座传感器44及触压开关件43直接触碰坐便器的坐便器体,并可以减少座圈40与坐便器接触时产生的冲击力。

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60是通过驱动装置80来实现盖板30或座圈40的自动开启与闭合的功能。请再次参阅图2,驱动装置80装配于安装部20的容纳腔26内,并与控制模块60电连接,驱动装置80用于驱动盖板30或座圈40的转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80包括第一驱动装置81以及第二驱动装置82。第一驱动装置81以及第二驱动装置82的动力源均为电机,第一驱动装置81用于驱动盖板30的转动,且电机的旋转轴的延伸方向与装配孔28的轴向方向大致平行,并传动连接于第一连接件71。第二驱动装置82用于驱动座圈40的转动,且电机的旋转轴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安装孔233的轴线同轴设置,并传动连接于座圈40。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80也可以仅包括第一驱动装置81,盖板30与座圈40例如可以设置相对应的磁力吸附装置以实现选择性的联动。此时,磁力吸附装置可以电连接于控制模块60,控制模块60可以控制相应的磁力吸附装置通电产生磁力,从而使得盖板30与座圈40通过磁力吸附装置相互吸附。当用户需同时打开盖板30与座圈40时,只需第一驱动装置81驱动盖板30转动即可。

显示装置110设置于安装部20,用于实现人机交互,并显示相关状态信息以反馈于用户,使用户具有更佳的体验效果。请再次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10结构为圆形状,显示装置110电连接于控制模块60。安装时,显示装置110嵌设于第一装配孔212内并固定于固定安装部211,显示装置110的显示屏外露。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110可以通过焊接、点胶及卡合等配合方式固定于固定安装部211。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不设置显示装置110,也可以通过其他语音装置、无线连接或状态信号灯等其他任意形式来获取相关状态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坐便器盖10的工作原理是:当用户例如需要大便时,用户需要落座于座圈40,那么仅需打开盖板30即可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此时,用户触按第一操控部51,第一触压部101触压第一环面41相应的位置触发第一触压开关件431,控制模块60接收到第一触压开关件431发出的信号,控制盖板30相对于安装部20转动并打开;可以理解的是,当女性用户需要小便时,也仅需打开盖板30,坐便器盖10的工作原理同上述,在此不再赘述;当男性用户需要小便时,此时需同时打开盖板30和座圈40,用户可以触按第二操控部52时,第二触压部102触压第一环面41相应的位置触发第二触压开关件432,控制模块60接受到第二触压开关件432发出的信号,控制盖板30和座圈40相对于安装部20转动并打开。

在用户如厕完毕离开座圈40时,设置于座圈40第二环面42的落座传感器44检测到作用于座圈40的压力变化产生相应电压差,并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传送于控制模块60,控制模块60接收到电信号,控制盖板30相对于安装部20转动并闭合,同时控制坐便器自动冲水。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坐便器盖10,通过座圈40与盖板30均转动连接于安装部20。盖板30第一表面31设置操控部50,第二表面32设置与操控部50相对的触压部100,座圈40设置有落座传感器44以及与操控部50相对的触压开关件43,落座传感器44、触压开关件43电连接于控制模块60。通过触按操控部50使得触压部100触压座圈40,控制模块60接收相应的信号后,控制盖板30或座圈40开启,并且,通过设置于座圈40的落座传感器44检测作用于座圈40的压力变化并转换成电信号传送至控制模块60,控制模块60接收该电信号后,控制盖板30闭合、坐便器自动冲水,使得触压开关件43在座圈40处于受压状态时产生信号,并发送给控制模块60,如此,使得用户只需触按盖板30就可以实现自动翻起盖板30以及自动翻起盖板30和座圈40,改善用户的如厕体验,并且通过落座传感器44检测压力变化实现自动关盖和冲水,无需手动关盖及冲水,简化用户操作的同时减少用户与坐便器的直接接触,使得用户如厕更加卫生及便利,提升用户体验。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9,本实施例一种坐便器120,其中坐便器120包括坐便器盖10以及坐便器体90,其中坐便器盖10可拆卸地装配于坐便器体90,此外还包括水箱、冲水阀(图中均未示出)等其他装置,其中水箱、冲水阀等其他装置的结构、连接关系并不属于本发明的核心,本领域技术人员参考现有技术即可实现,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坐便器盖10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坐便器盖10的结构相同,具体地,请参阅第一实施例即可。

坐便器体90为具有敞口的壳体,坐便器体90开设敞口的一端设有用于安装坐便器盖10的安装台91。安装时,坐便器盖10的安装部20固定于安装台91上。在坐便器120处于未使用状态下,其中座圈40自然落座于坐便器体90靠近坐便器盖10的一端,盖板30自然落座于座圈40上并覆盖住敞口。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坐便器120,通过座圈40与盖板30均转动连接于安装部20,盖板30设置操控部50,座圈40设置有有落座传感器44以及与操控部50相对的触压开关件43,落座传感器44、触压开关件43电连接于控制模块60,通过触按操控部50触发触压开关件43,控制模块60接收相应信息,控制坐便器盖10的盖板30或座圈40打开,并且,通过设置于座圈40的落座传感器44检测作用于座圈40的压力变化并转换成电信号传送至控制模块60,控制模块60接收该电信号后,控制盖板30闭合、坐便器自动冲水,使得触压开关件43在座圈40处于受压状态时产生信号,并发送给控制模块60,如此,使得用户只需触按盖板30就可以实现自动翻起盖板30以及自动翻起盖板30和座圈40,改善女士及男士的如厕体验,并且通过落座传感器44检测压力变化实现自动关盖和冲水,无需手动关盖及冲水,简化用户操作的同时减少用户与坐便器的直接接触,使得用户如厕更加卫生及便利,提升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