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收纳式屏幕的智能升降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78034发布日期:2019-04-12 23:31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收纳式屏幕的智能升降桌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智能家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收纳式屏幕的智能升降桌。



背景技术:

桌子作为重要的家居设备之一被广泛应用在家庭、教室、会议室、办公室、前台、大堂、多功能厅等家居、办公、商务和学习场合。尤其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化办公成为众多领域的常规需求,也因此桌子上通常都要摆上显示器。

在对桌子的使用测试和调查反馈中发现,当前桌子对各种高度不同的使用者的适应性不够,并且对于绝大部分的室内环境而言,长时间放置的显示器会落下灰尘,灰尘的清除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带有收纳式屏幕的智能升降桌,提高了桌子面对不同高度使用者时的适应性,降低了灰尘清除的频率。

一种带有收纳式屏幕的智能升降桌,包括:屏幕组件、桌面、收纳盖板和支撑架;

所述桌面的上表面呈矩形,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桌面的底部通过伸缩杆相连;

所述桌面开设有矩形显示窗,所述矩形显示窗具有第一侧、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和第二侧的端部的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第三侧和第四侧的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侧为使用状态下远离使用者的一侧;

所述收纳盖板包括大小相同的第一子板和第二子板,所述第一子板的第一端设置有固定枢轴,所述固定枢轴与所述第一侧枢接,所述第一子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子板的第一端枢接,所述第二子板的第二端的两侧设置有滑动定位件,所述滑动定位件伸入所述滑槽;

所述桌面的底部设置有容置盒,所述屏幕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置盒内,所述屏幕组件的显示面朝向所述矩形显示窗;

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二子板向所述第一侧推动直到所述第二子板与所述第一子板重叠并垂直所述桌面,以显示所述屏幕组件;

收纳状态下,所述第二子板与所述第一子板平铺填充所述矩形显示窗。

其中,所述固定枢轴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桌面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

操作所述控制组件时,控制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固定枢轴转动以进入使用状态或收纳状态。

其中,还包括指纹识别模组,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设置于所述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识别到预存的指纹时,控制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固定枢轴转动以进入使用状态或收纳状态。

其中,还包括密码输入组件,所述密码输入组件设置于所述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所述密码输入组件接收到预存的密码时,控制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固定枢轴转动以进入使用状态或收纳状态。

其中,所述控制组件还与所述屏幕组件的电源模块相连,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固定枢轴转动以进入使用状态时,向所述电源模块发送开机信号。

其中,所述屏幕组件为触摸屏幕组件。

其中,所述滑动定位件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在所述滑槽内滚动。

其中,所述伸缩杆为电动伸缩杆。

其中,所述伸缩杆包括套杆和套管,所述套杆设置有径向伸缩的弹性卡件,所述套管开设有卡口,所述智能升降桌的高度固定时,所述弹性卡件嵌于所述卡口内。

其中,所述弹性卡件的端部为半球形。

本方案中,智能升降桌包括:屏幕组件、桌面、收纳盖板和支撑架;支撑架与桌面的底部通过伸缩杆相连;桌面开设有矩形显示窗,矩形显示窗具有第一侧、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以及连接第一侧和第二侧的端部的第三侧和第四侧,第三侧和第四侧的侧壁开设有滑槽;第一侧为使用状态下远离使用者的一侧;收纳盖板包括大小相同的第一子板和第二子板;桌面的底部设置有容置盒,屏幕组件设置于容置盒内;第二子板与第一子板的重叠或平铺可以显示或隐藏屏幕组件。该智能升降桌通过带有伸缩杆的支撑架提高了桌子面对不同高度使用者时的适应性,第一子板和第二子板平铺时对屏幕组件的遮盖降低了灰尘清除的频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有收纳式屏幕的智能升降桌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智能升降桌;11-伸缩杆;12-屏幕组件;13-收纳盖板;131-第一子板;132-第二子板;133-移动枢轴;14-桌面;15-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有收纳式屏幕的智能升降桌的结构示意图,该智能升降桌可应用在家庭、教室、会议室、办公室、前台、大堂、多功能厅等,可供使用者坐下或者站立使用,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带有收纳式屏幕的智能升降桌,包括屏幕组件12、桌面14、收纳盖板13和支撑架15;

所述桌面14的上表面呈矩形,所述支撑架15与所述桌面14的底部通过伸缩杆11相连;

所述桌面14开设有矩形显示窗,所述矩形显示窗具有第一侧、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和第二侧的端部的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第三侧和第四侧的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侧为使用状态下远离使用者的一侧;

所述收纳盖板13包括大小相同的第一子板131和第二子板132,所述第一子板131的第一端设置有固定枢轴,所述固定枢轴与所述第一侧枢接,所述第一子板13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子板132的第一端枢接,所述第二子板132的第二端的两侧设置有滑动定位件,所述滑动定位件伸入所述滑槽;

所述桌面14的底部设置有容置盒,所述屏幕组件12设置于所述容置盒内,所述屏幕组件12的显示面朝向所述矩形显示窗;

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二子板132向所述第一侧推动直到所述第二子板132与所述第一子板131重叠并垂直所述桌面14,以显示所述屏幕组件12;

收纳状态下,所述第二子板132与所述第一子板131平铺填充所述矩形显示窗。

本方案中的智能升降桌1留有电源线,如果是放置好之后不再移动的情况下,例如机房、教室、会议室等,可以在放置智能升降桌1之前对应布置地埋电线或隐藏电线,在放置智能升降桌1时直接将电源线接入地埋电线或隐藏电线进行供电。如果是需要灵活安排的情况下,可以为电源线配上插头,一般情况下插入地埋插座进行供电即可,如果某些情况下没有地埋插座,通过插排供电也很方便。

第一子板131和第二子板132的折叠通过移动枢轴133的枢接实现,在固定枢轴(只能绕轴线转动)转动时,移动枢轴133除了绕轴线的旋转,还有同时绕固定枢轴的轴线的转动,当固定枢轴和移动枢轴133的旋转角度达到既定度数(90°)时,第一子板131和第二子板132重叠到一起。

整体而言,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由屏幕组件12、桌面14、收纳盖板13和支撑架15组成的智能升降桌1来实现既定设计目标,在该智能升降桌1中,支撑架15与桌面14的底部通过伸缩杆11相连;桌面14开设有矩形显示窗,矩形显示窗具有第一侧、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以及连接第一侧和第二侧的端部的第三侧和第四侧,第三侧和第四侧的侧壁开设有滑槽;第一侧为使用状态下远离使用者的一侧;收纳盖板13包括大小相同的第一子板131和第二子板132;桌面14的底部设置有容置盒,屏幕组件12设置于容置盒内;第二子板132与第一子板131的重叠或平铺可以显示或隐藏屏幕组件12。该智能升降桌1通过带有伸缩杆11的支撑架15提高了桌子面对不同高度使用者时的适应性,第一子板131和第二子板132平铺时对屏幕组件12的遮盖降低了灰尘清除的频率。

本方案中的智能升降桌1以大堂中使用为例,有的应用场景下,例如需要使用电脑进行信息显示或录入,此时可以直接推出智能升降桌1,接入电源后进入使用状态,开始使用屏幕组件12进行对应的操作。在某些应用场景下,例如只需要签到,因为第一子板131和第二子板132拼成的收纳盖板13能够让桌面14维持平整的状态,可以直接在收纳状态下在桌面14进行书写。而且在这两种状态下,可能各自的高度需求也不同,正好通过调节伸缩杆11的状态改变高度,实现了智能升降桌1在不同高度需求和不同显示需求下的多样化使用。

在本方案中,所述固定枢轴还可以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桌面14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

操作所述控制组件时,控制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固定枢轴转动以进入使用状态或收纳状态。

一种简单的设置方式是驱动电机的转轴与固定枢轴同轴设置并连接,驱动电机的转动直接带动固定枢轴转动,当然也可以二者通过齿轮或皮带等传动装置进行传动和驱动。通过电机驱动改变收纳盖板13的状态,操作更加简单,智能升降桌1的整体更加有科技感。

在控制组件的基础上,还可以设置指纹识别模组,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设置于所述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识别到预存的指纹时,控制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固定枢轴转动以进入使用状态或收纳状态。

对于某些有信息保密需求的场合下,指纹识别模组可以避免随意进入使用状态,提高信息的安全性。

在控制组件的基础上,也可以设置密码输入组件,所述密码输入组件设置于所述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所述密码输入组件接收到预存的密码时,控制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固定枢轴转动以进入使用状态或收纳状态。

密码输入组件同样用于保护信息的安全,密码输入组件具体可以机械键盘、触摸式键盘等。

对于以上两种信息保护方式,进一步还可以设置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屏幕组件12的电源模块相连,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固定枢轴转动以进入使用状态时,向所述电源模块发送开机信号。也就是说,只有当指纹正确或者密码正确才能开机,不然即使暴力打开收纳盖板13,依然无法轻易开启屏幕组件12进行内容查看。

一种较佳的实现方式是,所述屏幕组件12为触摸屏幕组件12。触摸屏幕组件12可以在一个设备上集成提供触控输入和显示输出。当然,也可以采用键盘和鼠标操作,此时需要在桌面14下方设置抽屉,键盘和鼠标设置于抽屉上进行操作。当然,如果桌面14上矩形显示窗之外的区域足够大,也可以在桌面14上操作鼠标。

此外,还可以为滑动定位件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在所述滑槽内滚动,通过滑轮的滚动,收纳盖板13在使用状态和收纳状态间切换更加自如,减少运动阻力,增强使用体验,延长使用寿命。

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所述伸缩杆11可以选用为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通过电机驱动调整桌面14的高度,电机从屏幕组件12的电源模块接入电源,对应的,电机接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只有一个,通过这一个控制开关控制所有的电机上电运转。

除了电机驱动的电动伸缩杆,高度调节还可以采用套杆和套管配合的方式实现。具体来说,所述伸缩杆11包括套杆和套管,所述套杆设置有径向伸缩的弹性卡件,所述套管开设有卡口,所述智能升降桌1的高度固定时,所述弹性卡件嵌于所述卡口内。当需要调节高度时,向内按压径向伸缩的弹性卡件,解除弹性卡件对套杆和套管的位置限定,然后调节套杆和套管的插入深度,从而调节桌面14的高度。

为便于调节,这种方式实现的伸缩杆11设置为两个,即左右各一个伸缩杆11支撑桌面14,而不采用图1中所示的四个伸缩杆11的设置,图1中的四个伸缩杆11只是一种实现方式,不是对具体方案的数目限定。左右各一个伸缩杆11在降低高度时一个人即可实现,上升高度时则需要两个人配合实现,如果伸缩杆11的个数再增加,则在调整高度时需要更多的人配合。

在手动操作的伸缩杆11中,所述弹性卡件的端部可以为半球形。半球形的端部结构便于向内按压弹性卡件后,方便地调节套杆和套管的插入深度。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注意,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申请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申请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