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式手持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4478发布日期:2019-03-30 09:15阅读:5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装式手持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家居产品,具体涉及吸尘器及其配件。



背景技术:

吸尘器结构多样,用途广泛,其基本工作原理如下所述。抽风机的转轴上设有风叶轮,通电后,抽风机的转速产生极强的吸力和压力,在吸力和压力的作用下,空气高速排出,而风机前端吸尘部分的空气不断地补充风机中的空气,致使吸尘器内部产生瞬时真空,和外界大气压形成负压差,在此压差的作用下,吸入含灰尘的空气。灰尘等杂物依次通过地毯或地板刷、长接管、弯管、软管、软管接头进入滤尘袋,灰尘等杂物滞留在滤尘袋内,空气经过滤片净化后,再由机体尾部排出。其中,抽风机及其上的风叶轮构成吸尘器的动力部分,地毯或地板刷、长接管、弯管、软管、软管接头、滤尘袋构成吸尘部分,上述动力部分和吸尘部分安装在吸尘器的壳体内。

充电式手持吸尘器,是吸尘器的一种,具有一般吸尘器的结构,其特点是体积小,配置有电池,吸尘器尾部设有握把。为方便使用者移动手持式吸尘器,手持式吸尘器的电池设置在尾部,使吸尘器的重心后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充电式手持吸尘器的握把结构能够得到方便的变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装式手持吸尘器,包括安装在壳体内的动力部分、吸尘部分、电池,吸尘部分位于动力部分的前面,电池位于动力部分的后面,电池向动力部分提供能源,壳体的尾部设有握把,所述壳体分为前壳体和后壳体,动力部分和吸尘部分位于前壳体内,电池位于后壳体内,所述握把设置在后壳体的尾部,前壳体的尾端与后壳体的前端插接在一起。

按上述技术方案,若干设有电池的后壳体,设有不同结构、形状的握把,能够分别与一个前壳体连接,便于使用者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握把。

前壳体的尾端与后壳体的前端插接在一起,其具体结构可以为如下两种:第一种,前壳体的尾端设有内凹形状,后壳体的前端设有外凸结构,内凹形状与动力部分连接,具体为内凹形状与抽风机导线连接,外凸结构与电池连接,具体为外凸结构与电池导线连接,外凸结构插设在内凹形状中,能够实现电池与动力部分的电连接;第二种,前壳体的尾端设有外凸结构,后壳体的前端设有内凹形状,外凸结构与动力部分连接,内凹形状与电池连接,外凸结构插设在内凹形状中,能够实现电池与动力部分的电连接。

本发明所述前壳体与后壳体可拆卸连接,方便使用者更换不同的握把,前壳体及其中的吸尘部分和动力部分得到高效利用。另外,前壳体与后壳体可拆卸连接,包括了电池与动力部分的可拆卸连接,如此,便于电池单独充电,前壳体可配合其他后壳体继续工作,有利于使用者工作效率的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手持吸尘器的前壳体与设有回形握把的后壳体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图3为手持吸尘器的前壳体与设有柄状握把的后壳体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爆炸图;

图5为图2或图4中前过渡模块11的示意图;

图6为锁紧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从后方观察缓降装置所得的示意图;

图8为制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从后方观察制动机构所得的示意图;

图10为制动机构的爆炸图;

图11为上盘件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0、前壳体;11、前过渡模块;100、内凹形状;

20、后壳体;21、后过渡模块;200、外凸结构;201、导向槽;

30、握把;

40、定位座;41、定位凹槽;42、定位凸部;

50、锁紧装置;51、摩擦轮;510、摩擦轮的内腔;511、摩擦轮的枢接孔;512、第一传动齿轮;513、第二传动齿轮;514、传动齿圈;

52、制动机构;

521、基盘;5212、上盘件;5213、下盘件;5214、连接件;522、主动轴;523、从动轴;524、突出组件;5240、拨动组件;525、转盘;5250、内凹结构;5261、主动齿轮;5262、中转齿轮;5263、内齿轮;

55、制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或图3,一种组装式手持吸尘器,包括前壳体10和后壳体20,前壳体内安装有动力部分和吸尘部分,后壳体内安装有电池,后壳体的尾部设有握把30。

如图2或图4,前壳体10的尾端设有前过渡模块11,后壳体20的前端设有后过渡模块21,所述前过渡模块上开设内凹形状100,所述后过渡模块上开设外凸结构200。内凹形状与动力部分连接,外凸结构与电池连接,外凸结构插设在内凹形状中。

上述前壳体10能够与设有不同形状握把30的后壳体20组装,如图1,前壳体与设有回形握把的后壳体组合;如图2,前壳体与设有柄状握把的后壳体组合。

吸尘部分位于动力部分的前面,电池位于动力部分的后面,电池向动力部分提供能源,动力部分的抽风机动作,驱动风叶轮,使前壳体10的内外形成压力差,外部的灰尘经吸尘部分的长接管、弯管、软管、软管接头进入滤尘袋。

如图5,内凹结构的内侧壁上开设安装腔室,所述安装腔室内设有锁紧装置50,如图6,锁紧装置包括摩擦轮51、制动机构52和制动件55,摩擦轮突出内凹结构的侧壁而部分进入内凹结构内,制动机构与摩擦轮连接,制动件连接所述制动机构。所述外凸结构200插入所述内凹结构,外凸结构的外侧壁与所述摩擦轮接触,并驱动所述摩擦轮转动,摩擦轮的转动驱动所述制动机构动作,制动机构驱动所述制动件,制动件能够与摩擦轮摩擦接触。

结合图6至图11,所述制动机构52包括基盘521、主动轴522、从动轴523;主动轴设置在基盘的底部,主动轴与动力中转组件连接,动力中转组件与突出组件524连接,动力中转组件驱动所述突出组件作运动轨迹呈圆环形的旋转运动;从动轴设置在基盘的顶部,从动轴上设有转盘525,转盘上设有内凹结构5250;突出组件的旋转中心偏离转盘的旋转中心;突出组件的顶部设有拨动组件5240,随所述突出组件旋转的拨动组件能够与所述内凹结构配合。

所述主动轴被驱动,动力中转组件驱动突出组件运动,当突出组件与转盘的距离较近时,拨动组件配合入内凹结构,并带动转盘、从动轴与其同步转动。当突出组件与转盘逐渐远离时,拨动组件与内凹结构脱离,突出组件继续旋转而转盘和从动轴静止。

关于制动机构52,所述制动件55安装在所述从动轴523上,所述摩擦轮51与所述主动轴522连接,所述摩擦轮设有圆形内腔510,制动机构52位于所述内腔中,制动件55位于所述内腔中,内腔的中心偏离制动件55的旋转中心。

关于制动机构52,所述内凹结构5250包括若干凹槽,若干凹槽沿转盘525的圆周向均匀分布。

关于制动机构52,所述动力中转组件包括主动齿轮5261、中转齿轮5262、内齿轮5263;内齿轮枢接在基盘521上,主动齿轮安装在主动轴522上,突出组件524安装在内齿轮的外侧壁上,主动齿轮通过中转齿轮驱动内齿轮旋转。

关于制动机构52,所述基盘521包括上盘件5212和下盘件5213,上盘件和下盘件通过连接件5214连接。内齿轮5263枢接在上盘件5212上,且位于上下盘件之间。其中,内齿轮包括枢接部和齿轮部,枢接部与上盘件枢接,齿轮部与中转齿轮啮合。所述突出组件524安装在内齿轮的外侧壁上。所述主动齿轮、中转齿轮安装在上盘件5212上。

关于制动机构52,所述摩擦轮51与所述主动轴522连接关系具体如下:摩擦轮的中心开设枢接孔511,摩擦轮通过所述枢接孔枢接在下盘件5213的外围,主动轴522枢接在下盘件的中心孔中,且穿过下盘件的中心孔,主动轴上安装有第一传动齿轮512,下盘件上安装有第二传动齿轮513,摩擦轮的枢接孔511内固定有传动齿圈514,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位于传动齿圈内,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第二传动齿轮与传动齿圈啮合,摩擦轮转动,通过传动齿圈、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驱动主动轴转动。下盘件上设有固定柱,下盘件通过固定柱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孔位内,即,整个锁紧装置50通过所述固定柱安装在滑行槽11侧壁的第二安装孔位内。

关于制动机构52,所述凹槽的数量为若干,拨动组件作环形的旋转运动,由于突出组件的旋转中心偏离转盘的旋转中心,拨动组件能够卡入所述凹槽并抵在凹槽的侧壁上,驱动转盘转动,再与凹槽脱离。拨动组件与任一凹槽配合至脱离,转盘旋转固定的角度,具体地,若凹槽的数量为两个,则拨动组件与任一凹槽配合至脱离,转盘旋转固定的角度为一百八十度;若凹槽的数量为三个,则拨动组件与任一凹槽配合至脱离,转盘旋转固定的角度为一百二十度。即,拨动组件与任一凹槽配合至脱离,转盘旋转固定的角度为三百六十度除以凹槽的数量,其中,若干凹槽沿转盘的圆周向均匀分布。上述设计,旋转的拨动组件能够依次与若干凹槽配合,驱动转盘作有规律的间歇性转动。

按上述锁紧装置50的设计,外凸结构200插入所述内凹形状100的过程中,外凸结构200驱动摩擦轮51转动,摩擦轮带动主动轴522转动,主动轴驱动从动轴523间歇性转动,从动轴驱动其上的制动件55间歇性转动。当外凸结构200与所述内凹形状100配合到位时,制动件的端部与摩擦轮的内腔510内侧壁接触,摩擦制动摩擦轮,使摩擦轮停止转动。具体地,由于从动轴523的中心偏离摩擦轮51的中心,初始,制动件的端部与摩擦轮的内腔510侧壁无接触,摩擦轮转动一定角度,如一周,驱动制动件转动一定角度,如九十度,转动九十度的制动件的端部逐渐与摩擦轮内腔510的侧壁接近并摩擦接触,摩擦轮被制动,同时,外凸结构200插入到位。

按上述锁紧装置50的工作机制,锁紧装置能够对内凹形状100与外凸结构200的配合起到定位作用,防止前壳体10与后壳体20脱离。从内凹形状100中拨出外凸结构200时,摩擦轮反向转动,制动件反向转动,不再与摩擦轮接触,如此,前壳体与后壳体能够顺利脱离。

如图2,外凸结构200的外侧壁上开设导向槽201,摩擦轮51配合在导向槽中,导向槽内可设置橡胶材料,以增加导向槽与摩擦轮的摩擦力。

结合图3、图4,握把30的端部配合有定位座40,定位座可固定在室内的墙壁上,握把的端部开设卡槽,卡槽内设有第一磁铁,定位座上设有定位凹槽41,定位凹槽的中部设有定位凸部42,定位凸部内设有第二磁铁;握把的端部配合在定位凹槽中,所述定位凸部卡合在所述卡槽中,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互吸引。闲置吸尘器时,握把的端部配合在定位座上,吸尘器得到放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