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携带的企业营销用展示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99383发布日期:2020-06-16 20:39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携带的企业营销用展示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展示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携带的企业营销用展示架。



背景技术:

根据展示架特点,设计与之匹配的产品促销精品展示架,再加上具有创意的logo标牌,使产品醒目的展现在公众面前,从而加大对产品的宣传广告作用。精品展示架可全方位展示出产品的特征;丰富的配件,并且每个组件能够录活安装,多种颜色搭配,专业设计人员精湛设计。精品展示架使传统的设施黯然失色。

在企业的营销宣传中,通常需要使用到展示架,但是大部分的展示架不便于携带,当需要使用到展示架的时候,还需要工作人员对将展示架搬运到指定的地点,非常的麻烦,从而给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不便,因此,急需一种便于携带的企业营销用展示架。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携带的企业营销用展示架,解决了当需要使用到展示架的时候,还需要工作人员对将展示架搬运到指定的地点,非常的麻烦,从而给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不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携带的企业营销用展示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箱体的正面通过两个合页铰接,且两个箱体的相对面均开设有两个第一卡槽,且四个第二卡槽内设置有同一个盖板,所述箱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把手,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卡槽,且第二卡槽与箱体的正面相连通。

所述箱体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卡接有同一个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装置,且支撑装置的底端穿过箱体下表面开设的通孔并延伸至箱体的下方。

所述转动装置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凹槽,且位于上方凹槽内壁的下表面与壳体的下表面搭接,所述壳体内壁的下表面通过若干个弹簧与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板的左右两侧面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第二滑槽内,且两个第二滑槽分别开设在壳体内壁的左右两侧面,所述滑板的上表面通过滑动装置与箱体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动装置卡接在壳体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套接有两个第一轴承,且两个第一轴承分别卡接在箱体内壁的左右两侧面,所述转轴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上表面与转轴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所述筒体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且两个第一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且两个滑块的相对面分别与螺纹装置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螺纹装置的底端与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螺纹装置的表面套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卡接在筒体内。

优选的,所述螺纹装置包括螺纹帽,所述螺纹帽套接在第二轴承内,所述螺纹帽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底端与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柱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滑块的相对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动装置包括滑套,所述滑套卡接在壳体的上表面,所述滑套内套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与箱体内壁的上表面和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卡槽的形状为l形,所述盖板的形状为u形。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便于携带的企业营销用展示架,通过把手、筒体、螺纹帽、螺纹柱、支撑板、转轴、壳体、滑杆、滑套和弹簧之间的相互配合,当需要携带本发明时,工作人员拧动螺纹帽,所述螺纹柱在与螺纹帽的螺纹连接作用下向上移动,支撑板受到螺纹柱的拉力向上移动并与螺纹帽接触,此时,工作人员向上拉动壳体,使得壳体与凹槽分离并移出转轴,此时,工作人员向上转动筒体,当筒体进入到箱体内时,工作人员松开壳体,使得弹簧利用自身的弹力带动壳体向下移动并进入到凹槽内,此时,工作人员拿下盖板并将两个箱体合并,工作人员再将盖板对准第二卡槽并放置进去,此时,工作人员通过把手携带本发明,从而达到便于携带的目的,不需要工作人员再搬运本发明,从而方便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给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方便。

2、该便于携带的企业营销用展示架,通过设置两个第二卡槽,且两个第二卡槽的形状为l形,使得两个第二卡槽合并时能够拼成一个u形,从而便于盖板进入其内部,从而达到对本发明的固定,避免了本发明在携带的过程中两个箱体出现分离的情况。

3、该便于携带的企业营销用展示架,通过设置四个第一卡槽,便于盖板的放置,使得本发明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本发明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支撑装置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a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后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盖板左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合页、3第一卡槽、4盖板、5把手、6第二卡槽、7转动装置、71第一轴承、72转轴、8支撑装置、81筒体、82第一滑槽、83滑块、84螺纹装置、841螺纹柱、842螺纹帽、85支撑板、86第二轴承9凹槽、10壳体、11弹簧、12滑板、13第二滑槽、14滑动装置、141滑杆、142滑套、15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携带的企业营销用展示架,包括箱体1,箱体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箱体1的正面通过两个合页2铰接,通过设置合页2,便于两个箱体1的闭合,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本发明的携带,且两个箱体1的相对面均开设有两个第一卡槽3,且四个第二卡槽6内设置有同一个盖板4,盖板4的形状为u形,通过设置四个第一卡槽3,便于盖板4的放置,使得本发明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本发明的实用性,箱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把手5,箱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卡槽6,第二卡槽6的形状为l形,且第二卡槽6与箱体1的正面相连通,通过设置两个第二卡槽6,且两个第二卡槽6的形状为l形,使得两个第二卡槽6合并时能够拼成一个u形,从而便于盖板4进入其内部,从而达到对本发明的固定,避免了本发明在携带的过程中两个箱体1出现分离的情况。

箱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卡接有同一个转动装置7,转动装置7包括转轴72,转轴72的表面套接有两个第一轴承71,且两个第一轴承71分别卡接在箱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面,通过第一轴承71、转轴72和筒体81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转轴72在第一轴承71内转动的更加平稳,从而使得筒体81通过转轴72在第一轴承71内转动的更加平稳,从而便于筒体81进入到箱体1内部,转轴7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凹槽9,转动装置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装置8,且支撑装置8的底端穿过箱体1下表面开设的通孔15并延伸至箱体1的下方,通过设置通孔15,从而便于筒体81的移动,支撑装置8包括筒体81,筒体81的上表面与转轴7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筒体81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82,且两个第一滑槽82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83,通过滑块83和第一滑槽82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滑块83在第一滑槽82内上下移动时更加平稳,且两个滑块83的相对面分别与螺纹装置84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螺纹装置84的底端与支撑板8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螺纹装置84包括螺纹帽842,螺纹帽842套接在第二轴承86内,通过设置第二轴承86,从而便于螺纹帽842的转动,使得螺纹柱841在与螺纹帽842的螺纹连接作用下能够上下移动,螺纹帽842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柱841,螺纹柱841的底端与支撑板8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螺纹柱841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滑块83的相对面固定连接,螺纹装置84的表面套接有第二轴承86,第二轴承86卡接在筒体81内。

转动装置7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凹槽9,通过设置凹槽9,从而便于壳体10进入到凹槽9内,并对转轴72进度固定,且位于上方凹槽9内壁的下表面与壳体10的下表面搭接,壳体10内壁的下表面通过若干个弹簧11与滑板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弹簧11,当工作人员松开壳体10时,使得弹簧11能够利用自身的弹力带动壳体10向下移动并进入到凹槽9内,滑板12的左右两侧面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第二滑槽13内,且两个第二滑槽13分别开设在壳体10内壁的左右两侧面,滑板12的上表面通过滑动装置14与箱体1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滑动装置14包括滑套142,通过设置滑动装置14,使得滑套142在滑杆141的表面上下移动时更加平稳,滑套142卡接在壳体10的上表面,滑套142内套接有滑杆141,滑杆141的两端分别与箱体1内壁的上表面和滑板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滑动装置14卡接在壳体10的上表面。

本发明的操作步骤为:

s1、当需要携带本发明时,工作人员拧动螺纹帽842,螺纹柱841在与螺纹帽842的螺纹连接作用下向上移动,支撑板85受到螺纹柱841的拉力向上移动并与螺纹帽842接触后,工作人员停止转动螺纹帽842;

s2、此时,工作人员向上拉动壳体10,使得壳体10与凹槽9分离并移出转轴72,此时,工作人员向上转动筒体81,当筒体81进入到箱体1内时,工作人员松开壳体10,使得弹簧11利用自身的弹力带动壳体10向下移动并进入到凹槽9内;

s3、此时,工作人员拿下盖板4并将两个箱体1合并,工作人员再将盖板4对准第二卡槽6并放置进去,此时,工作人员通过把手5携带本发明,从而达到便于携带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