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回弹式切刀结构的抽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75219发布日期:2019-03-08 23:40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回弹式切刀结构的抽纸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抽纸巾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自动纸巾机。



背景技术:

纸巾是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卫生用品,但是实际生活中,大多数的人们在需要使用纸巾时才发现忘记带纸巾,为此,纸巾机常作为一种共享设备,运用于宾馆、餐馆、科研机构、医院、公共娱乐场所以及公共卫生间等,解决人们的用纸需求。

现有的纸巾机的纸张的出纸通过双辊轴相向转动,带动纸张向下移动,卷纸在使用完毕后,需要对卷纸进行更换,但是由于双辊轴相互紧靠,更换卷纸后,纸张不方便直接通过双辊轴之间的间隙,使得更换纸卷纸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对纸巾机内的卷纸进行更换后,纸巾不方便通过辊筒之间的间隙,导致更换卷纸困难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回弹式切刀结构的抽纸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有回弹式切刀结构的抽纸机,包括机体,机体的上部设置有纸巾室,机体的下部设置有机芯,机芯包括固定在机体上的放置架,放置架的上端两侧均设置有支护板,两个支护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辊轴和位于第一辊轴下方的第三辊轴,支护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的两端均向下弯折形成弯折部,弯折部均与放置架的外壁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的上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支护板和右支护板,同侧的左支护板、支护板和右支护板并排设置,左支护板之间和右支护板之间分别设置第二辊轴和第四辊轴;第一辊轴、第二辊轴、第三辊轴、第四辊轴的轴线均平行。

进一步地,第一辊轴、第三辊轴的一端均穿过支护板后分别套设有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第二辊轴的一端穿过左支护板后套设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第四辊轴的一端穿过右支护板后套设有与第三齿轮啮合的第四齿轮。

进一步地,第一辊轴和第三辊轴的另一端分别贯穿支护板和左支护板后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二辊轴和第四辊轴的另一端分别贯穿支护板和有支护板后连接有第二弹簧。

进一步地,弯折部内侧端面上均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包括内侧凹槽和外侧凹槽,外侧凹槽的相对位置为内侧凹槽以弯折部与放置架的铰接轴转动中心向外转动一个角度得到;放置架的侧壁对应限位槽开设有工艺孔,工艺孔内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的一端与工艺孔的内壁相互连接,限位块的另一端悬空并连接有与内侧凹槽或外侧凹槽嵌合的凸起。

进一步地,纸巾室包括机体背面内陷形成的两个空心纸筒,机体背面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均设置有挡块并且在机体背面中央形成走线腔,两个纸筒分别位于放置腔底面上方和下方,走线腔内设置有围骨,围骨由一块条形板构成,条形板垂直固定在走线腔底面上并且首尾相连围成椭圆形状,围骨高度低于挡块高度,围骨包围住走线腔底面上方的纸筒端口。

进一步地,走线腔底面上设置有包围围骨的外围板,外围板高度低于围骨高度,外围板由两块弧形板条构成,两块弧形板条垂直固定在走线腔底面并且关于围骨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辊轴、第二辊轴、第三辊轴、第四辊轴的外侧壁上均沿轴向均匀套设有若干个弹性环,弹性环直径大于第一辊轴、第三辊轴的轴线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放置架底部设置有出纸口,放置架底部在出纸口一侧设置有切刀导轨,切刀导轨内设置有切刀板,切刀板可在切刀导轨内沿切刀导轨的轨迹方向往复移动,切刀板上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内套设有销轴,销轴底部连接有切刀,销轴上套装有弹簧组。

进一步地,放置架底部在出纸口的另一侧还设置有与切刀相适配的l型限位板,限位板的下方设置有限位凸起。

进一步地,放置架顶部设置有束纸入口,放置架在出纸口的上方设置有上导向板,放置架在切刀导轨的下方设置有下导向板。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通过调整第一辊轴与第二辊轴、以及第三辊轴与第四辊轴之间的间距,方便更换卷纸后,卷纸的端部穿过第一辊轴与第二辊轴、或第三辊轴与第四辊轴之间的间隙,然后穿过开口,实现出纸,使卷纸的更换方便快捷。且工作时,第一辊轴与第二辊轴组成一个出纸单元,第三辊轴与第四辊轴组成一个出纸单元,工作时,有且仅有一个出纸单元工作,设置两个出纸单元,减少卷纸的更换频率,减少人工的劳动成本。

2、本发明中,通过齿轮啮合传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驱动装置带动一个齿轮转动时,实现啮合的两个齿轮相向转动,带动纸张向下移动,通过一个驱动机构即实现一个出纸单元对纸张的输送,结构简单合理。

3、本发明中,第一移动板两端向下弯折形成弯折部,弯折部开设与放置架侧壁的通孔同轴的销钉孔,销钉孔与通孔组合形成安装孔,两个弯折部均设置有安装孔,两个安装孔同轴,并且两个安装孔的轴线与第一辊轴、第二辊轴、第三辊轴和第四辊轴相互平行,第一转动板的转动以销轴为轴线转动,实现第二辊轴与第一辊轴之间的间隙调节,增大第一辊轴与第二辊轴的间隙,将纸张的端部穿过间隙后,然后减小间隙恢复第一辊轴与第二辊轴紧靠的状态。

4、本发明中,弯折部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包括内侧凹槽与外侧凹槽,内侧和外侧是相对与支护板而言,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靠近支护板的凹槽为内侧凹槽,远离支护板的凹槽为外侧凹槽,当限位块的凸起位于内侧凹槽时,即纸巾机处于工作状态,相互紧靠的辊轴带动纸张向下运动,当更换卷纸时,转动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此时凸起从内侧凹槽内移出,然后进入到外侧凹槽内,然后将卷纸的端部穿过间隙后,再转动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使凸起从外侧凹槽进入到内侧凹槽完整定位,限位槽的作用即起到定位的作用,限位槽在工艺孔内局有一定的弹性,能在工艺孔内进行一定程度的弹性移动。

5、本发明中各种导线从挡块之间的间隙进入走线腔,然后导线均可存放在走线腔内,利用围骨呈椭圆形的特征,长导线可以缠绕在围骨多圈,从而防止走线杂乱而浪费空间,短导线能半绕在围骨上调整进入抽纸机内部的方向,从而达到布线的目的,进一步防止走线杂乱,最终提高整理与维护效率,围骨包围住纸筒口能解决导线进入空心纸筒内部产生不易处理的打结缠线等问题。

6、本发明中,导线缠绕围骨上,同时也被外围板包围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导线缠绕力度,使导线处于相对松弛状态,进而减小导线之间的摩擦挤压,避免发生导线损坏的情况,同时外围板也能增加四个布线方向,提高了布线效率。

7、本发明中,通过转动电机带动第一辊轴、第二辊轴或者第三辊轴、第四辊轴相向旋转,卷纸纸巾被放入上述相邻辊轴的弹性环之间,利用相邻辊轴之间弹性环的挤压实现了自动出纸,同时与现有的辊轴相比,弹性环的挤压旋转能大大提高摩擦力,使得卷纸纸巾出纸更加可靠,弹性环本身的材质也能保护卷纸纸巾不易受损。

8、本发明中,弹簧组对切刀起到了回弹复位的作用,同时当切刀回到原位置后,弹簧组还能对切刀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

9、本发明中,上导向板、下导向板共同对卫生纸起到了二次导向的作用,使卫生纸可以更准确地到达出纸口,方便了切纸和人们的取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纸巾室内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纸巾室和机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机芯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机芯的左、右支护板展开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机芯最小间隙时左、右支护板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机芯背部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支护板上的凸起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左支护板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右支护板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放置架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a部分放大图;

图13为本发明的背部走线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机芯内部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机芯外部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限位板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的限位板的纤维凸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带有回弹式切刀结构的抽纸机,包括机体10,机体10的上部设置有纸巾室,机体的下部设置有机芯,机芯包括固定在机体10上的放置架1,放置架1的上端两侧均设置有支护板2,两个支护板2之间设置有第一辊轴310和位于第一辊轴310下方的第三辊轴320,支护板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动板410和第二转动板420,第一转动板410和第二转动板420的两端均向下弯折形成弯折部5,弯折部5均与放置架1的外壁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板410和第二转动板420的上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支护板210和右支护板220,同侧的左支护板210、支护板2和右支护板220并排设置,左支护板210之间和右支护板220之间分别设置第二辊轴330和第四辊轴340;第一辊轴310、第二辊轴330、第三辊轴320、第四辊轴330的轴线均平行。

本实施例中,采用该技术方案后,本发明通过将第一辊轴310和第二辊轴330固定设置在支护板2,支护板2与放置架1固定连接,第三辊轴320与第四辊轴340分别设置在左支护板210和右支护板220上,左支护板210和右支护板220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板410和第二转动板420上,第一转动板410和第二转动板420的弯折部5通过销钉510与放置架1转动连接,实现了第一转动板410与第二转动板420分别以两侧的弯折部5的销钉510为轴线绕销钉510转动,第三辊轴330与第四辊轴340分别跟随第一转动板410和第二转动板420而转动,同时,第一辊轴310与第二辊轴330保持不动,实现第一辊轴310与第二辊轴330、以及第三辊轴320与第四辊轴340之间的间距增大,方便更换卷纸后,卷纸的端部穿过第一辊轴310与第二辊轴330、或第三辊轴320与第四辊轴340之间的间隙,然后穿过开口,实现出纸,使卷纸的更换方便快捷,需要说明的是,出纸原理为:第一辊轴310与第二辊轴330相互接触,相向转动,辊轴紧密接触与纸张之间产生静摩擦力,依靠静摩擦力带动纸张竖直向下移动,第三辊轴320与第四辊轴340工作原理同理,工作时,第一辊轴310与第二辊轴330组成一个出纸单元,第三辊轴320与第四辊轴340组成一个出纸单元,工作时,有且仅有一个出纸单元工作,设置两个出纸单元,减少卷纸的更换频率,减少人工的劳动成本。

实施例2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第一辊轴310、第三辊轴320的一端均穿过支护板2后分别套设有第一齿轮311和第三齿轮321,第二辊轴330的一端穿过左支护板210后套设有与第一齿轮311啮合的第二齿轮331,第四辊轴340的一端穿过右支护板220后套设有与第三齿轮321啮合的第四齿轮341。

本实施例中,通过齿轮啮合传动,第一齿轮311与第二齿轮321啮合,第三齿轮331与第四齿轮341啮合,驱动装置带动一个齿轮转动时,实现啮合的两个齿轮相向转动,带动纸张向下移动,通过一个驱动机构即实现一个出纸单元对纸张的输送,结构简单合理。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第一辊轴310和第三辊轴320的另一端分别贯穿支护板2和左支护板210后连接有第一弹簧710,第二辊轴320和第四辊轴340的另一端分别贯穿支护板2和有支护板2后连接有第二弹簧720。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弹簧710与第二弹簧720,分别保证第一辊轴310与第二辊轴320之间、第三辊轴330与第四辊轴340之间紧密连接,使通过人力转动第一转动板410与第二转动板420后,恢复第一转动板410与第二转动板420时,保证第一辊轴310与第二辊轴320、第三辊轴330与第四辊轴340仍紧密接触,避免间隙过大,导致不能依靠辊轴啮合产生的静摩擦力带动纸张向下运动。

同时,任一弯折部5均开设有销钉510孔,放置架1的侧壁对应销钉510孔同轴开设有通孔512,任意一组销钉510孔与通孔512组合形成安装孔,任意安装孔内均设置有销钉510。

采用该技术方案后,第一转动板410与第二转动板420的结构类似,现以第一转动板410为例进行说明。第一移动板两端向下弯折形成弯折部5,弯折部5开设与放置架1侧壁的通孔512同轴的销钉510孔,销钉510孔与通孔512组合形成安装孔,两个弯折部5均设置有安装孔,两个安装孔同轴,并且两个安装孔的轴线与第一辊轴310、第二辊轴320、第三辊轴330和第四辊轴340相互平行,第一转动板410的转动以销轴为轴线转动,实现第二辊轴320与第一辊轴310之间的间隙调节,增大第一辊轴310与第二辊轴320的间隙,将纸张的端部穿过间隙后,然后减小间隙恢复第一辊轴310与第二辊轴320紧靠的状态。

实施例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弯折部5内侧端面上均开设有限位槽9,限位槽9包括内侧凹槽910和外侧凹槽920,外侧凹槽920的相对位置为内侧凹槽910以弯折部与放置架的铰接轴转动中心向外转动一个角度得到;放置架1的侧壁对应限位槽9开设有工艺孔930,工艺孔930内设置有限位块940,限位块940的一端与工艺孔930的内壁相互连接,限位块940的另一端悬空并连接有与内侧凹槽910或外侧凹槽920嵌合的凸起950。

本实施例中,采用该技术方案后,弯折部5设置有限位槽9,限位槽9包括内侧凹槽910与外侧凹槽920,的内侧和外侧是相对与支护板2而言,第一转动板410与第二转动板420靠近支护板2的凹槽为内侧凹槽910,远离支护板2的凹槽为外侧凹槽,当限位块940的凸起950位于内侧凹槽910时,即纸巾机处于工作状态,相互紧靠的辊轴带动纸张向下运动,当更换卷纸时,转动第一转动板410和第二转动板420,此时凸起950从内侧凹槽910内移出,然后进入到外侧凹槽920内,然后将卷纸的端部穿过间隙后,再转动第一转动板410和第二转动板420,使凸起950从外侧凹槽920进入到内侧凹槽910完整定位,限位槽9的作用即起到定位的作用,限位槽9在工艺孔930内局有一定的弹性,能在工艺孔930内进行一定程度的弹性移动。

实施例5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纸巾室包括机体10背面内陷形成的两个空心纸筒,机体背面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均设置有挡块并且在机体背面中央形成走线腔,两个纸筒分别位于走线腔底面上方和下方,走线腔内设置有围骨11,围骨由一块条形板构成,条形板垂直固定在走线腔底面上并且首尾相连围成椭圆形状,围骨11高度低于挡块高度,围骨11包围住走线腔底面上方的纸筒端口。

各种导线从挡块之间的间隙进入走线腔,然后导线均可存放在走线腔内,利用围骨呈椭圆形的特征,长导线可以缠绕在围骨多圈,从而防止走线杂乱而浪费空间,短导线能半绕在围骨上调整进入抽纸机内部的方向,从而达到布线的目的,进一步防止走线杂乱,最终提高整理与维护效率,围骨包围住纸筒口能解决导线进入空心纸筒内部产生不易处理的打结缠线等问题。

优选的,围骨外壁顶部设置有朝外的翻边。因为围骨缠绕导线过多后,会出现导线不易缠绕以及已缠绕导线轻易滑出的情况,利用翻边能提高导线缠绕效率和导线缠绕稳定性,进而提高纸巾机的布线和绕线可靠性。

实施例6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走线腔底面上设置有包围整个围骨的外围板,外围板高度低于围骨高度,外围板由两块弧形板条构成,两块弧形板条垂直固定在走线腔底面并且关于围骨对称设置。

本实施例中,导线缠绕围骨上,同时也被外围板包围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导线缠绕力度,使导线处于相对松弛状态,进而减小导线之间的摩擦挤压,避免发生导线损坏的情况,同时外围板也能增加四个布线方向,提高了布线效率。

围骨直壁与翻边之间设置有圆角,弧形板条首尾端均倒圆角,挡块边缘均倒圆角。在所有与导线发生接触的地方均倒有圆角,减小导线在弯曲过程中产生的应力集中,进一步避免发生导线损坏,从而提高安全可靠性。

实施例7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辊轴310、第二辊轴320、第三辊轴320、第四辊轴340的外侧壁上均沿轴向均匀套设有若干个弹性环8,弹性环8直径大于第一辊轴310、第三辊轴320的轴线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通过转动电机带动第一辊轴310、第二辊轴320或者第三辊轴320、第四辊轴340相向旋转,卷纸纸巾被放入上述相邻辊轴的弹性环8之间,利用相邻辊轴之间弹性环8的挤压实现了自动出纸,同时与现有的辊轴相比,弹性环8的挤压旋转能大大提高摩擦力,使得卷纸纸巾出纸更加可靠,弹性环8本身的材质也能保护卷纸纸巾不易受损。弹性环8可以通过开设再辊轴上的环形槽来固定,环形槽的设计能让相邻辊轴上的弹性环8能长时间紧密接触。如果没有环槽的设计,卷筒本身的旋转运动产生的离心力以及所接触弹性环8产生的挤压力会让弹性环8左右移动,从而脱离所接触的弹性环8,导致整个装置不能顺利出纸,而当在弹性环8处发生纸巾破损和撕裂,只需将接触处的弹性环8从环槽内拉到卷筒上其他位置,即可完成清理废纸和维护卷筒装置,再不需要浪费大量时间将整个卷筒拆下,进而降低了维护成本以及提高了维护效率。

实施例8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放置架1底部设置有出纸口13,放置架1底部在出纸口13一侧设置有切刀导轨101,切刀导轨101内设置有切刀板14,切刀板14可在切刀导轨101内沿切刀导轨101的轨迹方向往复移动,切刀板14上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内套设有销轴,销轴底部连接有切刀15,销轴上套装有弹簧组16。放置架1底部在出纸口13的另一侧还设置有与切刀15相适配的l型限位板17,限位板17的下方设置有限位凸起171。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5,电机启动,位于机体10内部的纸巾沿着引导杆和挡板的引导路径下舒展延伸,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输出轴底部的转动盘转动,由于转动盘底部端面上偏心设置有连杆,连杆与切刀板14右侧上的凹槽相互配合。切刀板14可以在放置架1上的切刀导轨101内往复移动,所以电机转动的同时,带动转动盘转动,转动盘带动切刀板14做直线往复位移,切刀板14底部固定有切刀15,切刀切割卫生纸,卫生纸从抽纸出口13掉出。切刀15继续向前直到切刀连接板14接触限位板17之后,限位凸起171起到限位作用,切刀板14停止运动并受到限位凸起171的反作用力,弹簧组16得到反馈,弹簧组16与销轴轴帽挤压配合,对切刀15起到了回弹复位的作用,当切刀15回到原位置后,弹簧组16还能对切刀15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使切刀15可以更灵活往复地切割卫生纸。弹簧组16包括大弹簧和小弹簧,小弹簧套设在大弹簧内部。

实施例9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放置架1顶部设置有束纸入口18,放置架1在出纸口13的上方设置有上导向板19,放置架1在切刀导轨101的下方设置有下导向板20。

本实施例中,上导向板19、下导向板20共同对卫生纸起到了二次导向的作用,使卫生纸可以更准确地到达出纸口13,方便了切纸和人们的取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