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水机控制盒以及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53488发布日期:2019-01-29 17:06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饮水机控制盒以及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饮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饮水机控制盒以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家用汽车、货车的生产制造得到了飞速发展,人们在享受车上生活的同时,发现车上无专业的饮水设备。这样外出时,需要饮用开水感到很不方便。对于车载用饮水机而言,如何克服车载饮水设备操作繁琐、自动化程度低、结构设计不合理等缺陷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饮水机控制盒以及制造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饮水机控制盒,其包括:控制盒壳体、控制盒主板、触发机构、安装连接件;

所述控制盒壳体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所述控制盒壳体设置有用于固定车内的安装连接件;

所述触发机构设置于所述控制盒壳体上,所述触发机构用于向所述控制盒主板输入各种动作指令,所述控制盒主板发送各种动作指令给饮水机的主机盒。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连接件包括:磁性吸片、控制盒卡座和卡扣背板;

所述磁性吸片用于与安装在车内的吸附部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控制盒卡座的一侧具有与所述磁性吸片相连接的粘接部,所述控制盒卡座的另一侧具有卡装部,所述卡装部的两端具有卡柱结构以及位于两个所述卡柱结构之间的调节凸棱;

所述控制盒壳体上设置有嵌槽,所述嵌槽的底面设置有两个纵向槽和位于两个纵向槽之间的u型槽;所述卡扣背板具有两个安装孔,且在所述卡扣背板上设置有两个卡钩结构,所述卡扣背板的安装孔通过紧固件实现与所述控制盒壳体的连接,所述卡钩结构对应插入所述纵向槽之后与所述卡柱结构卡接,所述调节凸棱与所述u型槽插接。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连接件包括:控制盒固定帽、控制盒固定座和卡扣背板;

所述控制盒固定帽用于设置在车内位置;

所述控制盒固定座具有与所述控制盒固定帽相互配合的挂接部,所述控制盒固定座具有用于安装在所述控制盒壳体的固定部。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触发机构包括:按键开关;所述按键开关设置于所述控制盒壳体内,且与所述控制盒主板相连。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触发机构包括:红外感应支架;所述红外感应支架具有呈朝下设置的u型卡嘴,所述u型卡嘴的相对两侧壁设置有感应口;所述红外感应支架对应感应口的位置设置有一u型的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盒主板信号相连,所述红外感应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出水嘴的安装孔。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盒主板连接有螺旋线,所述螺旋线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主机盒连接的航空插头;

所述螺旋线沿水管的长度方向呈螺旋状缠绕于所述水管;

所述水管的一端与进水嘴连接,所述进水嘴设置于所述控制盒壳体的进水口,所述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机盒连接。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盒壳体包括:下盖和上盖;所述下盖和上盖能扣合于一体以形成一球头状结构。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下盖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安装红外感应支架的缺口部,所述下盖的底部中线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进水嘴的过孔,所述下盖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柱孔结构、两个第二柱孔结构、两个第三柱孔结构、两个第四柱孔结构、两个第五限位柱;

其中,所述第一柱孔结构开设于所述过孔的孔壁上;

其中,所述两个第二柱孔结构相对于下盖中线呈对称设置,两个第二柱孔结构与第一柱孔结构配合使用用于实现所述下盖和上盖的固定;

其中,所述两个第三柱孔结构相对于下盖中线呈对称设置,用于与卡扣背板连接;

其中,所述两个第四柱孔结构相对于下盖中线呈对称设置,用于与控制盒主板连接,所述第四柱孔结构与其对应一侧的第二柱孔结构之间形成用于盘绕硅胶管的错位空间;

其中,所述两个第五限位柱相对于下盖中线呈对称设置,用于支撑控制盒主板的背侧。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盖的底部设置有缺口部,所述下盖与所述下盖扣合时各自的缺口部组成用于限制红外感应支架的空间;

所述红外感应支架设置有用于安装出水嘴的过孔,所述上盖上设置有显示槽孔和按键槽孔,所述显示槽孔用于安装显示屏,所述按键槽孔用于安装控制盒按键,所述控制盒按键、显示屏分别与所述控制盒主板连接;

所述控制盒主板通过所述两个第四柱孔结构进行固定;

所述硅胶管的一端与进水嘴连接,所述硅胶管的另一端与出水嘴连接,所述硅胶管盘绕于所述下盖上。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饮水机控制盒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弹簧放入硅胶管内,同时将进水嘴、出水嘴分别连接在硅胶管的两端;

s2、将卡扣背板连接于控制盒壳体的下盖;

s3、将螺旋线的一端穿过控制盒壳体的下盖中孔后连接于控制盒主板,螺旋线的另一端连接有航空插头;

s4、将进水嘴和固定帽安装在控制盒的下盖进水口处;

s5、将红外感应支架的红外传感器与控制盒主板连接,并将红外感应支架固定在下盖的卡槽上;

s6、将硅胶管盘在控制盒壳体的下盖上,用胶水将控制盒开关小帽固定在控制盒上部的开关上;

s7、将控制盒主板固定在下盖上,把控制盒的显示屏的安装在显示槽孔中,把控制盒按键安装在按键槽孔中;

s8、把上盖、下盖及红外感应支架安装固定于一体;

s9、将截好的水管穿入螺旋线内,水管的一端与控制盒上的进水嘴相接,水管的另一端盘好螺旋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饮水机控制盒可以设置于汽车驾驶内,该控制盒占用空间小,结构设计合理,智能化程度高,有效解决车载饮水设备操作不方便以及安全性能差的缺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磁吸式饮水机控制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挂钩式饮水机控制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磁性吸片;2-控制盒卡座;3-控制盒开关小帽;4-下盖;5-卡扣背板;6-硅胶管;7-弹簧;8-控制盒主板;9-控制盒按键;10-上盖;11-显示屏;12-固定帽;13-出水嘴;14-红外感应支架;15-进水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一

结合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饮水机控制盒,其包括:控制盒壳体、控制盒主板8、触发机构、安装连接件;所述控制盒壳体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所述控制盒壳体设置有用于固定车内的安装连接件;所述触发机构设置于所述控制盒壳体上,所述触发机构用于向所述控制盒主板8发送动作指令,所述控制盒主板8用于根据动作指令控制主机盒的工作状态,所述主机盒用于控制是否向所述控制盒壳体的进水口进行供水。

本实施例中,该饮水机控制盒的安装方式可以采用磁吸式。

其中,所述安装连接件包括:磁性吸片1、控制盒卡座2和卡扣背板5;所述磁性吸片1用于与安装在车内的吸附部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控制盒卡座2的一侧具有与所述磁性吸片1相连接的粘接部,所述控制盒卡座2的另一侧具有卡装部,所述卡装部的两端具有卡柱结构以及位于两个所述卡柱结构之间的调节凸棱;所述控制盒壳体上设置有嵌槽,所述嵌槽的底面设置有两个纵向槽和位于两个纵向槽之间的u型槽;所述卡扣背板5具有两个安装孔,且在所述卡扣背板5上设置有两个卡钩结构,所述卡扣背板5的安装孔通过紧固件实现与所述控制盒壳体的连接,所述卡钩结构对应插入所述纵向槽之后与所述卡柱结构卡接,所述调节凸棱与所述u型槽插接。

本实施例中,该饮水机控制盒的安装方式可以采用挂钩式。

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连接件包括:控制盒固定帽12、控制盒固定座和卡扣背板5;所述控制盒固定帽12用于设置在车内位置;所述控制盒固定座具有与所述控制盒固定帽12相互配合的挂接部,所述控制盒固定座具有用于安装在所述控制盒壳体的固定部。

本实施例中,该饮水机控制盒的出水方式可以采用按键式。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触发机构包括:按键开关;所述按键开关设置于所述控制盒壳体内,且与所述控制盒主板8相连。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触发机构包括:红外感应支架14;所述红外感应支架14具有呈朝下设置的u型卡嘴,所述u型卡嘴的相对两侧壁设置有感应口;所述红外感应支架14对应感应口的位置设置有一u型的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盒主板8信号相连,所述红外感应支架14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出水嘴13的安装孔。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盒主板8连接有螺旋线,所述螺旋线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主机盒连接的航空插头;

所述螺旋线沿水管的长度方向呈螺旋状缠绕于所述水管;

所述水管的一端与进水嘴15连接,所述进水嘴15设置于所述控制盒壳体的进水口,所述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机盒连接。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盒壳体包括:下盖4和上盖10;所述下盖4和上盖10能扣合于一体以形成一球头状结构。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下盖4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安装红外感应支架14的缺口部,所述下盖4的底部中线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进水嘴15的过孔,所述下盖4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柱孔结构、两个第二柱孔结构、两个第三柱孔结构、两个第四柱孔结构、两个第五限位柱;

其中,所述第一柱孔结构开设于所述过孔的孔壁上;

其中,所述两个第二柱孔结构相对于下盖4中线呈对称设置,两个第二柱孔结构与第一柱孔结构配合使用用于实现所述下盖4和上盖10的固定;

其中,所述两个第三柱孔结构相对于下盖4中线呈对称设置,用于与卡扣背板5连接;

其中,所述两个第四柱孔结构相对于下盖4中线呈对称设置,用于与控制盒主板8连接,所述第四柱孔结构与其对应一侧的第二柱孔结构之间形成用于盘绕硅胶管6的错位空间;

其中,所述两个第五限位柱相对于下盖4中线呈对称设置,用于支撑控制盒主板8的背侧。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盖10的底部设置有缺口部,所述下盖4与所述下盖4扣合时各自的缺口部组成用于限制红外感应支架14的空间;

所述红外感应支架14设置有用于安装出水嘴13的过孔,所述上盖10上设置有显示槽孔和按键槽孔,所述显示槽孔用于安装显示屏11,所述按键槽孔用于安装控制盒按键9,所述控制盒按键9、显示屏11分别与所述控制盒主板8连接;

所述控制盒主板8通过所述两个第四柱孔结构进行固定;

所述硅胶管6的一端与进水嘴15连接,所述硅胶管6的另一端与出水嘴13连接,所述硅胶管6盘绕于所述下盖4上。

对于主机盒而言,该主机盒包括:主机壳、主机盒主板、加热水箱、蠕动泵和电磁双阀;所述加热水箱、蠕动泵和电磁双阀设置于所述主机壳内,且三者分别与所述主机盒主板建立信号连接;所述加热水箱具有进水口和排气口;所述蠕动泵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电磁双阀包括:进水阀和出水阀;所述进水阀的第一阀口与储水桶的进水口连接,进水阀的第二阀口与蠕动泵的进水口连接,进水阀的第三阀口与三通结构连接;所述出水阀的第一阀口与控制盒的进水口连接,出水阀的第二阀口与蠕动泵的出水口连接,出水阀的第三阀口与三通结构连接。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水箱包括:水箱上盖、加热管、水位针、温度传感器和水箱下盖;所述水位针设置于所述水箱上盖;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水箱上盖;所述加热管的端部设置于所述水箱上盖,所述加热管的加热段设置于所述水箱上盖与水箱下盖之间的储水空间;所述水箱上盖设置有进水口和排气口。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水位针包括:第一水位针、第二水位针和第三水位针;所述第一水位针、所述第二水位针、所述第三水位针的长度依次递减。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水箱上盖的顶部设置有t型凸盖;所述t型凸盖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水位针、第二水位针和第三水位针的三个安装孔位,其中,所述第一水位针的安装孔位在其底部设置有垂直延长的柱孔,所述第一水位针的底部伸出所述柱孔的底部;所述t型凸盖上设置有排气口;所述t型凸盖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温感护套的安装孔位;所述水箱上盖于所述t型凸盖的两侧设置有两个用于安装加热管的安装孔位。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水阀和出水阀为结构相同的电磁阀结构,所述电磁阀结构包括:电磁阀上盖、硅胶密封堵头、第一芯铁、电磁阀弹簧、第二芯铁、电磁阀阀芯、电磁阀线圈结构;所述电磁阀上盖具有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所述硅胶密封堵头固定于所述第一芯铁,所述第一芯铁、电磁阀弹簧与第二芯铁依次插入至所述电磁阀阀芯中;所述电磁阀阀芯具有第三阀口,所述电磁阀阀芯插入至所述电磁阀线圈结构;所述电磁阀上盖扣装于所述电磁阀线圈结构;在所述电磁阀线圈结构失电时,所述电磁阀阀芯的硅胶密封堵头密封所述第一阀口,所述第三阀口与第二阀口相连通;在所述电磁阀线圈结构得电时,所述电磁阀阀芯的硅胶密封堵头密封所述第三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相连通。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电磁双阀包括:电磁阀加热膜和直插电阻结构;所述电磁阀加热膜粘合于所述电磁阀结构;所述直插电阻结构固定于所述三通结构;所述电磁阀加热膜与所述电磁阀加热膜并联设置。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直插电阻结构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直插电阻和第二直插电阻,所述第一直插电阻和第二直插电阻连接成环状。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机壳包括:主机上盖、上盖加热膜、主机盒主板、底盖加热膜、主机下盖;所述上盖加热膜设置于所述主机上盖的内表面;所述底盖加热膜设置于所述主机下盖的内表面;所述主机盒主板插装于所述主机上盖/主机下盖;所述主机盒主板分别与加热水箱、蠕动泵和电磁双阀连接。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蠕动泵包括:泵头外壳上盖、泵头固定架上盖、泵管、泵头滚轮插针、泵头滚轮、泵头固定架、泵头外壳下盖和电机;所述电机套装于所述泵头外壳下盖;所述泵头固定架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在所述电机的带动下于所述泵头外壳上盖与泵头外壳下盖之间进行转动;所述泵头滚轮插针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组件安装于所述泵头固定架上盖与所述泵头固定架之间,所述泵头滚轮套装于所述泵头滚轮插针,且能够压紧所述泵管;所述泵管设置于所述泵头外壳上盖与泵头外壳下盖之间,所述泵管的一端为进水口,所述泵管的另一端为出水口。

优选的,该储水桶上设置有通用胶塞。

该通用胶塞包括:通气止水阀、胶塞上水接头、胶塞排气接头和水桶胶塞;所述水桶胶塞设置有排气孔,所述通气止水阀连接于所述排气孔,用于平衡水桶内的正负压差;所述水桶胶塞设置有出水孔,所述胶塞上水接头连接于所述出水孔;所述水桶胶塞设置有回水孔,所述胶塞排气接头连接于所述回水孔;所述水桶胶塞的下端具有旋封部。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通用胶塞还包括:硅胶管组件;所述硅胶管组件的内部穿设有融冰丝,所述硅胶管组件分别与所述胶塞上水接头、胶塞排气接头。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硅胶管组件包括:第一硅胶管、第二硅胶管、第三硅胶管和融冰丝;

其中,所述胶塞上水接头具有呈l型设置的插接部和连接部,所述胶塞上水接头的插接部插入至所述出水孔,且与所述第三硅胶管连接,所述胶塞上水接头的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硅胶管;

其中,所述胶塞排气接头具有呈l型设置的插接部和连接部,所述胶塞排气接头的插接部插入至所述回水孔,所述胶塞排气接头的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二硅胶管;

其中,所述融冰丝的一端依次经过第一硅胶管、所述胶塞上水接头的连接部、所述胶塞上水接头的插接部进入所述第三硅胶管,并从所述第三硅胶管的末端沿其内部折返至所述胶塞排气接头的插接部、所述胶塞上水接头的连接部以进入所述第二硅胶管。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水桶胶塞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放置融冰丝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一端与出水孔连接,所述容纳槽的另一端与回水孔连接。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水桶胶塞的上端具有安装座;

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贯通于所述旋封部的出水孔和回水孔;

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贯通于所述旋封部的排气孔。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座的直径大于所述旋封部的直径。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座边缘具有开口状的护围,两个所述胶塞水接头并列设置于所述护围的开口位置。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气孔开设于所述护围的中部。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通气止水阀的下端具有与排气孔相适配的密封部。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水桶胶塞下端的旋封部直径为18.5mm。

为了更加清楚的描述通用胶塞的使用状态,该通用胶塞设置于储水桶的安装口,其中第三硅胶管伸入至储水桶的底部。饮水机主机盒的外部设置有用于与进水阀的第一阀口连接的第一接头、用于与加热水箱的排气口连接的第二接头和用于与出水阀的第一阀口连接的第三接头;

其中,第一接头连接有一融冰管路,该融冰管路的末端设置有金属快速接头,该融冰管路的内部设置有融冰丝(特氟龙加热丝),融冰丝的一端与主机盒主板连接,融冰丝的另一端与金属快速接头连接(导电状态)。所述第一接头的融冰管路的金属快速接头与所述通用胶塞的第一硅胶管的金属快速接头连接(通用胶塞的第一硅胶管的端部设置有金属快速接头,快速接头的内部与第一硅胶管内部的融冰丝连接)。

其中,第二接头连接有一融冰管路,该融冰管路的末端设置有金属快速接头,该融冰管路的内部设置有融冰丝(特氟龙加热丝),融冰丝的一端与主机盒主板连接,融冰丝的另一端与金属快速接头连接(导电状态),所述第二接头的融冰管路的金属快速接头与所述通用胶塞的第二硅胶管的金属快速接头连接(第二硅胶管的端部设置有金属快速接头,快速接头的内部与第二硅胶管内部的融冰丝连接)。

此时,主机盒主板、第一接头的融冰管路的融冰丝、连接后的金属快速接头、通用胶塞的第一硅胶管的融冰丝、通用胶塞的第二硅胶管的融冰丝、连接后的金属快速接头、第二接头的融冰管路的融冰丝构成导电回路。本实施例可通过主机盒主板控制融冰丝进行加热,也就是说,金属快速接头在连接后实现通水通电的功能。

实施例二

结合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饮水机控制盒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弹簧7放入硅胶管6内,同时将进水嘴15、出水嘴13分别连接在硅胶管6的两端;

s2、将卡扣背板5连接于控制盒壳体的下盖4;

s3、将螺旋线的一端穿过控制盒壳体的下盖4中孔后连接于控制盒主板8,螺旋线的另一端连接有航空插头;

s4、将进水嘴15和固定帽12安装在控制盒的下盖4进水口处;

s5、将红外感应支架14的红外传感器与控制盒主板8连接,并将红外感应支架14固定在下盖4的卡槽上;

s6、将硅胶管6盘在控制盒壳体的下盖4上,用胶水将控制盒开关小帽3固定在控制盒上部的开关上;

s7、将控制盒主板8固定在下盖4上,把控制盒的显示屏11的安装在显示槽孔中,把控制盒按键9安装在按键槽孔中;

s8、把上盖10、下盖4及红外感应支架14安装固定于一体;

s9、将截好的水管穿入螺旋线内,水管的一端与控制盒上的进水嘴15相接,水管的另一端盘好螺旋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饮水机控制盒可以设置于汽车驾驶内,该控制盒占用空间小,结构设计合理,智能化程度高,有效解决车载饮水设备操作不方便以及安全性能差的缺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