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幼儿睡眠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4374发布日期:2019-02-19 18:16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婴幼儿睡眠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婴幼儿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婴幼儿睡眠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婴幼儿一般是指年龄在0-3岁之间的宝宝,这个年龄阶段的宝宝有其独特的睡眠需求,并且非常的好动。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婴幼儿的健康发育,因此,良好的睡眠对宝宝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

目前关于婴幼儿睡眠安全的防护措施,主要以限制婴幼儿自由活动为主,例如,在婴幼儿身体两侧放置重物(靠垫)等,防止婴幼儿身体移动产生危险。但针对刚刚学会翻身的婴幼儿,如果通过身体两侧的重物限制身体移动,将会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身体活动本能;如不做限制,则婴幼儿自由翻身可能产生面孔朝下导致的窒息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幼儿睡眠保护装置,用以解决现有婴幼儿自由翻身容易导致面孔朝下进而导致窒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婴幼儿睡眠保护装置,其包括固定板、第一绑带、第二绑带、翻身限制带和睡眠固定带;

所述第一绑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绑带的一端分别对称固定于所述固定板的两侧,且所述第一绑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绑带的另一端之间可拆卸连接;

分别位于所述翻身限制带两端的固定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板的背面的上部两端,所述睡眠固定带的中部与所述翻身限制带的中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睡眠固定带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婴儿床两侧;

所述固定板穿戴于婴幼儿的后背,并通过所述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将婴幼儿固定,所述翻身限制带的长度大于所述翻身限制带的两个固定端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婴幼儿睡眠保护装置还包括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勾面,所述魔术贴毛面设置于所述第一绑带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端,所述魔术贴勾面设置于所述第二绑带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端,所述魔术贴毛面与所述魔术贴勾面配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绑带和所述第二绑带的形状均为v字形,且所述第一绑带和所述第二绑带的开口端均固定于所述固定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绑带和所述第二绑带均为可调节长度的伸缩带。

优选地,所述睡眠固定带的两端分别绕过所述婴儿床的床板两侧在床板的下方固定。

优选地,所述睡眠固定带的两端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当所述固定板穿戴于婴幼儿的后背时,所述翻身限制带的两个固定端分别位于婴幼儿后背两侧的肩井穴处,且所述翻身限制带的两个固定端之间的长度不大于两个肩井穴之间距离的两倍。

优选地,所述翻身限制带为棉布带,且所述翻身限制带的两个固定端之间的长度为婴幼儿两个肩井穴之间距离的1.8倍-2倍。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婴幼儿睡眠保护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使用非常方便。其中,睡眠固定带固定于婴儿床或成人床,翻身限制带固定于婴幼儿的身后,其不会限制婴幼儿睡眠好动的天性,从后背固定,并允许婴幼儿在一定范围内调整睡眠姿势,从而有效防止婴幼儿自行翻身造成的睡眠窒息,进而使得婴幼儿父母安心,这大大提升了婴幼儿及家长的睡眠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婴幼儿睡眠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板,2-第一绑带,3-第二绑带,4-翻身限制带,401-固定端,5-睡眠固定带,61-魔术贴毛面,62-魔术贴勾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婴幼儿睡眠保护装置,其包括固定板1、第一绑带2、第二绑带3、翻身限制带4和睡眠固定带5。

具体地,第一绑带2的一端与第二绑带3的一端分别对称固定于固定板1的两侧,且第一绑带2的另一端与第二绑带3的另一端之间可拆卸连接。第一绑带2的一端与第二绑带3的作用为将固定板1固定于婴幼儿的后背。需要说明的是,固定板质地较软,可以但不限于棉布等材料。

优选地,婴幼儿睡眠保护装置还包括魔术贴毛面61和魔术贴勾面62,魔术贴毛面61设置于第一绑带2远离固定板1的一端,魔术贴勾面62设置于第二绑带3远离固定板1的一端,魔术贴毛面61与魔术贴勾面62配合连接。魔术贴毛面61和魔术贴勾面62使得第一绑带2与第二绑带3之间的可拆除连接操作更加简单。

进一步优选地,第一绑带2和第二绑带3的形状均为v字形,且第一绑带2和第二绑带3的开口端均固定于固定板1。v字形的第一绑带2和第二绑带3给予婴幼儿更好地固定。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绑带2和第二绑带3均为可调节长度的伸缩带,这使得第一绑带2和第二绑带3的长短可以根据婴幼儿的体型进行调整,进而使用更加方便且安全贴附婴幼儿身体。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绑带2和第二绑带3的长短均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调整,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绑带2与第二绑带3的长短均可以但不限于通过伸缩扣进行调节。

进一步具体地,分别位于翻身限制带4两端的固定端401分别固定于固定板1的背面的上部两端,睡眠固定带5的中部与翻身限制带4的中部可拆卸连接,睡眠固定带5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婴儿床两侧。需要说明的是,翻身限制带4的长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优选地,睡眠固定带5的两端分别绕过婴儿床的床板两侧在床板的下方固定,这使得睡眠固定带5固定于婴儿床的操作更加的简单。

优选地,睡眠固定带5的两端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这进一步优化了睡眠固定带5两端之间的连接固定方式,从而更加方便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睡眠固定带5固定于婴儿床,通过将睡眠固定带5的中部固定于翻身限制带4的中部,从而将婴幼儿固定于婴儿床。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板1穿戴于婴幼儿的后背,并通过第一绑带2和第二绑带3将婴幼儿固定,翻身限制带4的长度大于翻身限制带4的两个固定端401之间的距离,这使得翻身限制带4将婴幼儿从后背固定,并允许婴幼儿在一定范围内调整睡眠姿势,从而有效防止婴幼儿自行翻身造成的睡眠窒息,进而使得婴幼儿父母安心,这大大提升了婴幼儿及家长的睡眠质量。

优选地,当固定板1穿戴于婴幼儿的后背时,翻身限制带4的两个固定端401分别位于婴幼儿后背两侧的肩井穴处,且翻身限制带4的两个固定端401之间的长度不大于两个肩井穴之间距离的两倍,这很好的限定婴幼儿翻身的活动范围,防止婴幼儿自由翻身导致窒息风险。需要说明的是,肩井穴之间的距离根据婴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

进一步优选地,翻身限制带4为棉布带,且翻身限制带4的两个固定端401之间的长度为婴幼儿两个肩井穴之间距离的1.8倍-2倍,这使得婴幼儿的翻身等活动更加安全,而且更舒适。

本实施例提供的婴幼儿睡眠保护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1、将睡眠固定带5固定于婴儿床,保持睡眠固定带5与床面贴附且绷紧,并将翻身限制带4与睡眠固定带5绑定结合。

2、确认固定板1与翻身限制带4处于连接状态。

3、待婴幼儿需要睡眠时将婴幼儿置于固定板1上,使其穿戴于婴幼儿的背后,第一绑带2和第二绑带3在婴幼儿的前方固定,从而将固定板1固定于婴幼儿的后背。

因为翻身限制带4的长度大于翻身限制带4的两个固定端401之间的距离,这使得婴幼儿能够活动自如并能在一定范围内调整睡眠姿势,从而有效防止婴幼儿自行翻身造成的睡眠窒息。通过固定板1与睡眠固定带5、翻身限制带4配套使用,能够实现允许婴幼儿侧翻身,但保证婴幼儿无法进行面朝下完整翻身的动作,从而达到防止婴幼儿睡眠窒息的目的。

需要强调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板1与睡眠固定带5、翻身限制带4的配套使用过程中,为达到有效安全目的,使用时需保持睡眠固定带5拉直贴附于床面。

本发明提供的婴幼儿睡眠保护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使用非常方便,其可以允许婴幼儿在一定范围内调整睡眠姿势,并有效防止婴幼儿自行翻身造成的睡眠窒息。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