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碗机的喷水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0833发布日期:2019-03-22 19:40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洗碗机的喷水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碗机,尤其是一种洗碗机的喷水嘴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一种洗碗机的喷水嘴,包括进水座、出水座和与出水座转动配合的喷水头,出水座的外螺纹接头与进水座的内螺纹接口螺合;喷水头设置有穿过其轴线的喷水孔。存在问题是:喷水方向单一,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洗碗机的喷水嘴,它具多方向的喷水功能,洗涤效果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洗碗机的喷水嘴,包括进水座、出水座和与出水座转动配合的喷水头,出水座的外螺纹接头与进水座的内螺纹接口螺合;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出水座的出水端设置有枢接腔和环绕枢接腔的外螺纹;

所述喷水头包括喷水头部、法兰和连接座,喷水头部设置有穿过中心线的喷水孔;

还包括一枢接座和转动导水件;

枢接座包括内螺纹连接部、套筒部和环绕套筒部上部的圆盘体,圆盘体上设置有径向凸起与套筒部连接,相邻二个径向凸起之间的圆盘体和套筒部构成水槽;

转动导水件包括管部、中空上开口的座体和环绕座体设置的至少二个弧形翅,座体通过一进水管与管部连通,管部设有沿轴线方向的导水孔,弧形翅上设置有一端开口的弧形槽,一个弧形翅的弧形槽与导水孔相通;

内螺纹连接部与所述出水座的外螺纹螺合,转动导水件的管部穿过套筒部伸入枢接腔内,管部与套筒部转动配合,弧形翅与径向凸起的轴向端面滑动配合;喷水头的连接座与座体插接。

所述的一种洗碗机的喷水嘴,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一转动座,转动座呈圆形并设有沿轴线的导水连接孔,转动座设置在枢接腔内;

所述转动导水件的管部插入转动座的导水连接孔内。

所述的一种洗碗机的喷水嘴,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管部的外表面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转动座的导水连接孔内设有环形卡槽,环形凸起和环形卡槽嵌合。

所述的一种洗碗机的喷水嘴,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管部上设有外螺纹;所述转动座的导水连接孔内设有内螺纹,内螺纹和外螺纹螺合。

所述的一种洗碗机的喷水嘴,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枢接腔内设置有环形出水座的出水孔的半轴;半轴伸入转动座的导水连接孔内。

所述的一种洗碗机的喷水嘴,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弧形翅的顶部的逆时针侧设置有挡边。

本实用新型一种洗碗机的喷水嘴,喷水头随转动导水件转动,喷水头喷水的同时,弧形翅片螺旋喷水且弧形翅片搅动枢接座上的水槽内的水,形成多方向喷水,提高了洗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之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之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导水座的立体图之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导水座的立体图之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导水座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3、图4所示,一种洗碗机的喷水嘴,包括进水座1、出水座2和喷水头3,出水座2的外螺纹接头与进水座1的内螺纹接口螺合。所述出水座2的出水端设置有枢接腔21和环绕枢接腔21的外螺纹;

所述喷水头3包括喷水头部31、法兰32和连接座33,喷水头部31设置有穿过中心线的喷水孔311,喷水头部31呈半球形;

还包括一枢接座4和转动导水件5;

枢接座4包括内螺纹连接部41、套筒部42和环绕套筒部上部的圆盘体42,圆盘体43上设置有径向凸起431与套筒部42连接,相邻二个径向凸起431之间的圆盘体43和套筒部42构成水槽;

转动导水件5包括管部51、中空上开口的座体52和环绕座体52设置的至少二个弧形翅53,座体52通过一进水管54与管部51连通,管部51设有沿轴线方向的导水孔511,弧形翅53上设置有一端开口的弧形槽531,在本实施例中,一个弧形翅53的弧形槽531与导水孔511相通;

内螺纹连接部41与所述出水座2的外螺纹螺合,转动导水件5的管部51穿过套筒部42伸入枢接腔21内,管部51与套筒部42转动配合,弧形翅53与径向凸起431的轴向端面滑动配合;喷水头3的连接座33与座体52插接。

所述弧形翅53的顶部的逆时针侧设置有挡边532,工作时,顺时针转动,设在逆时针侧;工作时逆时针转动,设有顺时针侧。

还包括一转动座6,转动座6呈圆形并设有沿轴线的导水连接孔,转动座6设置在枢接腔21内;

所述转动导水件5的管部51插入转动座6的导水连接孔内;

所述管部51的外表面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转动座6的导水连接孔内设有环形卡槽,环形凸起和环形卡槽嵌合;

或所述管部上设有外螺纹;所述转动座的导水连接孔内设有内螺纹,内螺纹和外螺纹螺合。

所述枢接腔21内设置有环形出水座2的出水孔的半轴22;

半轴22伸入转动座6的导水连接孔内。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