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饮业用简易餐具清洗沥水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6098发布日期:2019-02-10 23:16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餐饮业用简易餐具清洗沥水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餐饮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餐饮业用简易餐具清洗沥水篮。



背景技术:

餐厅餐具使用过后都是要清洗的,对于普通人家来说,可以说并没有什么复杂的,但是对于商业的餐厅餐具来说,餐厅餐具就需要讲究一下清洗方法了,传统的餐具清洗一般在菜盆中放入适量的清水,将餐具放入菜盆中进行清洗,清洗后需要从业者将餐具甩水晾干,不仅增加了从业者的劳动强度,甩出的水渍飞溅还易造成环境的污染。

同时由于大型餐具清洗机由于投资、占地面积大,在小型餐馆使用会增加投资成本,目前推广使用还比较困难,还需要简单易行、投资较小的清洗用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餐饮业用简易餐具清洗沥水篮,在外筐内部设置了内筐,内筐上设置了若干沥水孔对洗净的餐具进行沥水,避免了水渍的飞溅,保护了环境卫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餐饮业用简易餐具清洗沥水篮,包括外筐、内筐、支撑杆、连杆、支腿,所述外筐为顶部敞口的不漏水结构,所述外筐底板中心处设有漏水孔,所述漏水孔一侧设有橡胶塞,餐具洗净后,拔下橡胶塞,污水通过漏水孔流下,避免了人工倾倒造成污水飞溅;所述外筐两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侧设有连杆,连杆一端通过销轴与支撑杆活动连接;所述外筐内部一侧设有内筐,内筐侧壁和底端均设有若干沥水孔,所述内筐两端侧壁上设有V型槽,V型槽宽度大于销轴直径,连杆另一端通过销轴插入内筐的V型槽中与内筐活动连接;清洗时,餐具置于内筐中,用手来回晃动内筐对餐具进行初步清洗,去除餐具表面的残渣等污物,再对餐具进行深入清洗,减轻了从业者的劳动强度,洗净后,将内筐摇至外筐上部进行沥水,避免了人工甩水晾干;所述底板下部一侧设有支腿,支腿用于支撑沥水篮。

优选的,所述外筐两侧设有把手,把手便于使用者对沥水篮进行搬移,把手截面为L形,L形的把手增强了使用者搬移沥水篮把持的稳定性,防止了手掌与把手间发生打滑。

优选的,所述内筐两侧设有挂耳,餐具洗净后,利用挂耳将内筐搭放在外筐内进行沥水,增强了餐具沥水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支腿下部一侧设有防滑垫,防滑垫避免了沥水筐在使用时发生打滑造成污水飞溅。

优选的,所述外筐底板为锥形,锥形的底板有利于外筐内腔中污水的排放,避免了污水在外筐内腔中残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益效果表现在:

1)在外筐内部设置了内筐,内筐上设置了若干沥水孔对洗净的餐具进行沥水,避免了水渍的飞溅,保护了环境卫生;

2)外筐两侧设有把手,把手便于使用者对沥水篮进行搬移,把手截面为L形,L形的把手增强了使用者搬移沥水篮把持的稳定性,防止了手掌与把手间发生打滑;

3)内筐两侧设有挂耳,餐具洗净后,利用挂耳将内筐搭放在外筐内进行沥水,增强了餐具沥水的效果;

4)支腿下部一侧设有防滑垫,防滑垫避免了沥水筐在使用时发生打滑造成污水飞溅;

5)外筐底板为锥形,锥形的底板有利于外筐内腔中污水的排放,避免了污水在外筐内腔中残留。

6)本实用新型简单易行、投资较小,符合小型餐厅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餐饮业用简易餐具清洗沥水篮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餐饮业用简易餐具清洗沥水篮另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餐饮业用简易餐具清洗沥水篮剖面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餐饮业用简易餐具清洗沥水篮中A局部放大图;

图中:11-外筐,12-内筐,13-支撑杆,14-销轴,15-连杆,16-沥水孔,17-把手,18-挂耳,19-V型槽,20-支腿,21-防滑垫,22-橡胶塞,23-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本技术领域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具体说明。

一种餐饮业用简易餐具清洗沥水篮,包括外筐11、内筐12、支撑杆13、连杆15、支腿20,所述外筐11为顶部敞口的不漏水结构,所述外筐11底板23中心处设有漏水孔,所述漏水孔一侧设有橡胶塞22,餐具洗净后,拔下橡胶塞22,污水通过漏水孔流下,避免了人工倾倒造成污水飞溅;所述外筐11两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3,所述支撑杆13一侧设有连杆15,连杆15一端通过销轴14与支撑杆13活动连接;所述外筐11内部一侧设有内筐12,内筐12侧壁和底端均设有若干沥水孔16,所述内筐12两端侧壁上设有V型槽19,V型槽19宽度大于销轴14直径,连杆15另一端通过销轴14插入内筐12的V型槽19中与内筐12活动连接;清洗时,餐具置于内筐12中,用手来回晃动内筐12对餐具进行初步清洗,去除餐具表面的残渣等污物,再对餐具进行深入清洗,减轻了从业者的劳动强度,洗净后,将内筐12摇至外筐11上部进行沥水,避免了人工甩水晾干;所述底板23下部一侧设有支腿20,支腿20用于支撑沥水篮。

所述外筐11两侧设有把手17,把手17便于使用者对沥水篮进行搬移,把手17截面为L形,L形的把手17增强了使用者搬移沥水篮把持的稳定性,防止了手掌与把手17间发生打滑。

所述内筐12两侧设有挂耳18,餐具洗净后,利用挂耳18将内筐12搭放在外筐11内进行沥水,增强了餐具沥水的效果。

所述支腿20下部一侧设有防滑垫21,防滑垫21避免了沥水筐在使用时发生打滑造成污水飞溅。

所述外筐11底板23为锥形,锥形的底板23有利于外筐11内腔中污水的排放,避免了污水在外筐11内腔中残留。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