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挂油的油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4170发布日期:2019-02-19 18:50阅读:26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挂油的油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防挂油壶嘴的油壶。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食用油油壶倒油时经常出现食用油挂油于瓶身,使得油壶和灶台沾污,这样不仅造成了浪费,长期使用后油壶和灶台都会生出一层厚厚的油垢,不仅清理麻烦,还会滋生大量细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油壶挂油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挂油的油壶,它能够防止食用油油壶倒油时出现瓶身外壁挂油的现象,即使有少量挂油,本设计也能将这些少量外漏的食用油收集并固定的瓶颈处,以防食用油沾污瓶身并进而沾污灶台。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挂油的油壶,包括瓶身、瓶肩、瓶颈和瓶嘴;所述瓶肩从外端至内端向下倾斜设置,并在与所述瓶颈相交处形成内凹的肩窝;所述瓶颈端口的外沿与瓶嘴最高处的外沿均不高于瓶身弧度延长线,所述瓶肩最高点的位置位于所述瓶颈端口垂线的外侧。

上述方案中,所述肩窝处套设有吸油圈,所述吸油圈材质为纤维素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或超细合成纤维。

上述方案中,所述吸油圈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肩窝匹配,所述吸油圈的内径等于所述瓶颈肩窝处的外径,所述吸油圈的外壁不超出瓶肩位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瓶颈外侧壁从所述瓶颈端口至肩窝处向内倾斜设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瓶颈的倾斜角度为5-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防挂油的油壶通过对瓶肩、瓶颈的特殊设计,使得油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滴落于油壶瓶身或瓶颈的外壁,少许滴落的油滴会直接落于肩窝并被吸油圈吸附,偶有油滴滴落于瓶颈或瓶肩的外壁,也会沿着瓶颈的倾角或瓶肩的弧度滑落于肩窝,并被吸附于吸油圈,以防食用油沾污瓶身并进而沾污灶台,保持油壶和灶台的清洁、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防挂油的油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无需分油于专用油壶即可直接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挂油的油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图1所示防挂油的油壶的吸油圈。

图中:10、瓶身;11、瓶身弧度延长线;20、瓶肩;21、肩窝;30、瓶颈;31、瓶颈端口;32、瓶颈端口垂线;40、瓶嘴;50、吸油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防挂油的油壶,包括瓶身10、瓶肩20、瓶颈30和瓶嘴40。瓶肩20从外端至内端向下倾斜设置,并在与瓶颈30相交处形成内凹的肩窝21。瓶颈30的顶端为瓶颈端口31,瓶嘴40设置于瓶颈端口31内,瓶颈端口31的外沿与瓶嘴40最高处的外沿均不高于瓶身弧度延长线11。瓶肩20最高点的位置位于瓶颈端口垂线32的外侧。

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中,肩窝21处套设有吸油圈50,吸油圈50材质为吸油性较强的多孔柔性并具有适度形变能力的材料,如纤维素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或超细合成纤维。

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中,吸油圈50的形状和尺寸与肩窝21匹配,吸油圈50的内径等于瓶颈30肩窝21处的外径,吸油圈50的外壁不超出瓶肩20位置。吸油圈50随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防挂油的油壶附送2-3只,以方便更换使用。

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中,瓶颈30外侧壁从瓶颈端口31至肩窝21处向内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为5-10°。

使用时,将吸油圈50由瓶嘴40顶部套下直至其置于肩窝21处,在正常出油和收油速度下,本实用新型的油壶不会滴落于油壶瓶身10或瓶颈30的外壁,少许滴落的油滴会直接落于肩窝21并被吸油圈50吸附。偶有油滴滴落于瓶颈30或瓶肩20的外壁,也会沿着瓶颈30的倾角或瓶肩20的弧度滑落于肩窝21,并被吸附于吸油圈50,以防食用油沾污瓶身10并进而沾污灶台,保持油壶和灶台的清洁、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防挂油的油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无需分油于专用油壶即可直接使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1年08月02日 12:14
    b(*ˆ㉨ˆ)d赞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