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被芯滑动的被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3431发布日期:2019-01-29 17:51阅读:7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被芯滑动的被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居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被芯滑动的被子。



背景技术:

传统被套为一个简单的袋状结构,将被芯装在被套内实现保温效果。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被套与被芯之间的摩擦力有限,频繁地拉扯和蹬踢被子会引起被芯与被套错位,导致被芯蜷缩在被套内。

针对上述问题,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

1、用棉线将被芯的四个角与被套的四个角对应地缝合固定,这种方式虽然固定牢固,但每次拆洗被套都需要将棉线拆开,组装被子时又需要进行缝合,操作十分麻烦;

2、分别在被芯和被套的四个角上设置带子,将被芯上的带子与被套上的带子系在一起实现固定,这种方式虽然解决了拆洗被套麻烦的问题,但被芯与被套是通过点与点连接,对被芯的定位效果有限,被芯仍然会在连接带之间的位置发生蜷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被芯滑动的被子,将被芯与被套通过粘扣连接,以线形固定的方式提高被芯定位效果,有效避免被芯发生蜷缩,而且拆卸和组装被子方便快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防被芯滑动的被子,包括被套和与被套相配合的被芯,被芯设在被套内,所述被芯的周缘设有第一连接件,被套的内壁设有与第一连接件相对应的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一连接件与被芯相连;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端部和带钩部,第一连接端部设在带钩部的两侧,第一连接端部上设有卡扣装置,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端部和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毛圈部,所述第二连接端部设在毛圈部的两端,第二连接端部上设有与卡扣装置相配合的卡槽,所述毛圈部为圆柱体形,毛圈部内填充有海绵,毛圈部的外周壁设有毛圈,毛圈部与带钩部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毛圈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端部和第二连接端部的材质均为麻布。

进一步地,所述卡槽上设有限位环,卡扣装置上设有弹性拨片,所述弹性拨片上设有与限位环相配合的限位扣。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拨片包括J形的拨片主体和按压部,限位扣设在弹性拨片的中部,按压部与限位扣之间围成限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装置为圆柱体形,卡扣装置的周壁设有收容槽,拨片主体设在收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第一连接件通过端部的卡扣装置与第二连接件端部的卡槽连接,被芯与被套连接牢固,而且被子拆卸和组装也十分方便,第一连接件的中部通过带钩部与第二连接件中部的毛圈部连接,被芯与被套通过线形的连接方式实现固定,被芯与被套之间不存在任何可能发生错位的地方,定位效果好;

(2)将带钩部固定在被芯上,并在圆柱体形的毛圈部内填充柔软的海绵,通过毛圈部可以将带钩部隔离在被子的中部,保证被子的周缘仍然具有很好的柔软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毛圈部的截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卡扣装置和卡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第一连接件,11-第一连接端部,12-带钩部,2-第二连接件,21-第二连接端部,22-毛圈部,221-毛圈,23-海绵,3-被芯,4-被套,5-卡扣装置,51-弹性拨片,511-拨片主体,512-按压部,52-限位扣,53-限位槽,54-收容槽,6-卡槽,61-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被芯滑动的被子,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被套4和与被套4相配合的被芯3,被芯3设在被套4内,所述被芯3的周缘设有第一连接件1,被套4的内壁设有与第一连接件1相对应的第二连接件2,第二连接件2通过第一连接件1与被芯3相连(如图3所示);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连接件1包括第一连接端部11和带钩部12,第一连接端部11设在带钩部12的两侧,第一连接端部11上设有卡扣装置5,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连接件2包括第二连接端部21和两个相互平行的毛圈部22,所述第二连接端部21设在毛圈部22的两端,第二连接端部21上设有与卡扣装置5相配合的卡槽6。如图6所示,所述毛圈部22为圆柱体形,毛圈部22内填充有海绵23,毛圈部22的外周壁设有毛圈221,毛圈部22与带钩部12相配合。

上述带钩部12缝合在被芯3四周的侧边上,带钩部12和毛圈部22的结构和普通粘扣类似,通过毛圈部22上的毛圈221与带钩部12上的倒钩配合实现第一连接件1与第二连接件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接端部11缝合在被芯3的转角处,第二连接端部21缝合在被套4的缝合处,由于卡扣装置5和卡槽6采用金属或塑料等硬质材料制成,所以第一连接端部11和第二连接端部21通常采用麻布制成较厚的一块织物,卡扣装置5和卡槽6固定在麻布上,这样可以将卡扣装置5和卡槽6包覆在第一连接端部11和第二连接端部21之间,使用时卡扣装置5和卡槽6不会硌人。

具体地,如图7所示,所述卡槽6上设有限位环61,所述卡扣装置5为圆柱体形,卡扣装置5的周壁设有收容槽54,卡扣装置5上设有弹性拨片51,拨片主体511设在收容槽54内,所述弹性拨片51上设有与限位环61相配合的限位扣52。为了提高卡扣部件连接的稳固性能,弹性拨片51包括J形的拨片主体511和按压部512,限位扣52设在弹性拨片51的中部,按压部512与限位扣52之间围成限位槽53。卡扣装置5插入卡槽6后,限位环61位于按压部512与限位扣52之间的限位槽53内。当需要从卡槽6中拔出卡扣装置5时,按压按压部512,使限位扣52收进收容槽53内,进而将卡扣装置5从卡槽6中抽出。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