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椅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1699发布日期:2019-04-23 23:44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椅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坐具,尤其涉及一种椅子。



背景技术:

市场上可调节靠背角度使靠背适合使用者躺、卧休息的椅子,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青睐。本申请人在申请号:2014204633329,名称:一种具有伸缩脚撑板的可躺椅的实用新型专利中提供了一种椅背可相对座板翻转成倾斜或一平的椅子,使用者能躺、卧在椅子上,方便休息。但是,现有的可躺、卧的椅子存在以下问题:

1. 使用者躺、卧在椅子上时,由于椅背和座板周边无栏护结构,使用者在翻身或移动时容易发生重心偏移、椅子晃动的现象,甚至出现使用者翻出椅子对使用者造成伤害的现象,即便是在座板和椅背之间设有扶手,也不能解决上述问题;

2. 当椅子坐姿和躺、卧交替使用时,靠背不能同时满足坐姿和躺、卧两种状态的人体工学设计,使得使用者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椅子出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舒适的椅子,使得在躺、卧使用时,座板和椅背两侧有翻边栏护,使用者躺、卧在椅子上重心稳定,不易翻出椅子,也保证了椅子的结构强度;同时,可调节位置的靠枕使得不论是躺、卧还是坐姿都能满足人体工学设计和舒适度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一种椅子,包括可相对座板翻转椅背,所述座板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座板翻边,所述椅背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椅背翻边;还包括靠枕,所述靠枕通过连接件与椅背可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座板下方安装有可伸缩结构,所述可伸缩结构伸缩端设有的脚撑板,所述脚撑板可向座板前方伸出。

进一步地,所述可伸缩结构包括安装在座板上的固定件,与固定件滑动连接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通过转动座与脚撑板铰接,所述脚撑板可翻转。进一步地,所述椅背翻边长度方向中部设有内凹部,所述内凹部高出椅背的距离小于椅背翻边两端高出椅背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座板翻边包括与椅背远离侧的座板翻边头部和与椅背相近端的座板翻边尾部,所述座板翻边头部比座板翻边尾部高,所述座板翻边从座板翻边头部向座板翻边尾部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一条或者多条设于椅背上的绳带,所述连接件与靠枕一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椅背上方设有通孔,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通孔并绕过椅背下端形成环形带。

进一步地,还包括扶手和可伸缩脚撑板,所述扶手一端与座板翻边铰接、另一端与椅背翻边铰接;所述脚撑板通过可伸缩结构与座板底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椅背翻边与椅背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两座板翻边与座板一体成型。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 本实用新型一种椅子,通过座板翻边和椅背翻边使得椅子在躺、卧使用时,将人体兜在椅子中间,休息时不易将身体翻出椅子或者使椅子失去平衡,具有很好的防护作用;

所述靠枕的可以移动连接,使得靠枕既可以移到到头部区域当枕头使用,也可以移动到腰部或者腰部和颈部之间的任何位置供使用者依靠,设计符合人体工学,同时靠枕通过连接件与椅背连接,调整方便,不会丢失;

本实用新型的椅子既能满足椅子安全性要求又能满足舒适要求,同时,椅背翻边和座板翻边形成的包裹,便于使用的依靠,靠枕配合使用能满足不同使用者的坐、躺、卧姿势对椅子的要求,适应不同使用者的使用习惯。

2. 本实用新型,在躺、卧使用时脚部得到支撑,能够实现平躺,犹如睡在床上的舒适,具有较佳的用户体验。

3. 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件和伸缩杆的滑动连接,可伸缩结构简单牢固,脚撑板可相对可伸缩结构翻转,可通过卡扣结构时的脚撑板固定在一定位置,适应不同姿势摆放,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舒适度;脚撑板在不用时翻转折叠在座板下方,不影响其椅子的使用。

4. 本实用新型中椅背翻边,设有内凹部使得侧卧或者躺、卧时胳膊可以通过马鞍状的椅背翻边的内凹部位伸出,使得体验更佳;在坐姿使用椅子时,内凹部的设置使得椅背翻遍不影响正常的办公姿势的摆放。

5. 本实用新型所述椅背翻边与椅背一体成型减少加工和装配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保证质量,而且节省用料,所述椅背翻边中部低,具有较好的舒适度,适应不同人群;脚撑板伸出座板支撑脚部使躺、卧舒适,由于座板翻边头部较高使得与脚撑板连接的座板受到较大的力矩也不会变形,增加椅子的整体强度。

6. 本实用新型所述座板翻边一边高一边低的设计不仅能加强座板的强度、降低座板的变形,同时也节省材料、使得坐在椅子上时臀部包裹较少比较透气;座板翻边较低部位不影响对使用者翻身时的栏护作用。

7. 本实用新型所述座板翻边与座板一体成型,减少加工和装配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保证质量,所述座板翻边头部高尾部低的设计符合人体工学,具有较佳的用户体验。

8. 本实用新型所述扶手分别与座板翻边和椅背翻边连接,具有在躺、卧时栏阻使用者翻出座椅的保护作用,同时连接座板翻边和椅背翻边使得座椅的整体强度增加;与座板翻边和椅背翻边连接设置使得扶手上端在相同高度时,减少扶手的长度,节省用料。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种椅子坐姿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种椅子躺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种椅子的可伸缩机构和脚撑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所示为:

1-椅脚、2-托盘、3-座板、31-座板翻边、4-椅背、41-椅背翻边、411-内凹部、42-通孔、5-扶手、6-连接件、7-靠枕、8-脚撑板、81-伸缩杆、82-固定件、83-转动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时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首先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椅子。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一种椅子,包括椅脚1、托盘2、座板3、椅背4、扶手5以及脚撑板8,所述椅脚1与托盘2下端连接,所述托盘2上端与座板3下端连接,所述座板3通过其下端螺栓安装的可伸缩结构与脚撑板8连接,所述椅背4可相对座板3翻转,使得椅背4在坐姿时可以依靠,平放时躺、卧;躺、卧使用时。所述可伸缩结构包括与座板3螺栓或螺钉固定连接的固定件82和与固定件82滑动连接的伸缩杆81,所述伸缩杆82一端通过转动座83与脚撑板8铰接。当然,所述固定件82滑动连接的伸缩杆81的连接包括轴孔的滑动连接以及在孔内设有滚珠的连接。位于所述座板3下端的脚撑板8通过可伸缩结构抽出,脚撑板8翻转90°或者180°使得脚撑板8一端面与座板3大致在同一平面上,脚撑板8支撑使用者的脚部。但然,所述转动座83可设有锁定机构或卡扣机构,使得支撑板8可相对可伸缩机构成一角度。所述座板3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向上翻折的座板翻边31,座板翻边31翻折角度小于90°,所述座板3和座板翻边31在使用者左右和下方形成一个半包围的形状。所述座板翻边31包括与椅背4远离侧的座板翻边头部和与椅背4相近端的座板翻边尾部,所述座板翻边头部比座板翻边尾部高,使得座板翻边31从座板翻边头部向座板翻边尾部倾斜。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板翻边头部高出座板5cm~15cm,所述座板翻边尾部高出座板3cm~8cm,所述两座板翻边31与座板3一体成型。所述椅背4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长度方向上呈两端高中部内凹类马鞍状的椅背翻边41,所述椅背翻边41与椅背4一体成型,所述椅背翻边41中部形成内凹部411,所述内凹部411高出座板3cm~10cm,方便坐姿或卧姿时手臂的摆放。所述的椅背翻边41下端在座板翻边31的两侧,椅背4相对座板3翻转时,椅背翻边41和座板翻边31不会干扰椅背4的翻转。连接件6为穿过椅背4下端与座板3之间的间隙和椅背4上方的通孔42形成的两条环形带,连接件6在椅背4使用者依靠的一侧穿过靠枕7上预留的带孔或者夹持件、粘结件等与靠枕7连接,所述靠枕7与连接件6可相对移动,所述的可移动连接包括但不限于克服靠枕7与连接件6之间摩擦力或者克服连接件6与椅背4之间的摩擦力而移动的连接,也包括靠枕7和连接件6脱离后移动到不同位置而重新结合的连接;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6还可以为子母带方式的连接,即在椅背4上固定连接有子带或者母带,在靠枕7一侧连接有母带或者子带,由子母带的粘结位置来设置靠枕7的位置。所述椅背翻边41近座板3部位和座板翻边31中部分别铰接扶手5两端,所述扶手5两部分通过铰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为椅子在使用时,相对于使用者的上、下、左、右、前、后的方向。

以上示意性地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方法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地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