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建筑的绿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7066发布日期:2019-03-19 20:58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色建筑的绿植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花架,特别涉及一种绿色建筑的绿植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改善生活的品质,尤其是居住环境,能够给居住环境添加色彩的花草种植成了受大家欢迎的一种改善方式。

给花草浇水也就成了爱花人士的一项日常工作,但是通常人们无法把控给花草浇多少水,尤其是种植的花草数量较多时,很难均匀地给所有花草进行浇水,为了能够给每盆花草都浇到水,因此人们通常会浇大量的水,从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存在可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绿色建筑的绿植系统,具有对多盆花草统一均匀地浇灌,且不浪费水资源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绿色建筑的绿植系统,包括:

放置台,其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所述放置台上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开口端呈台阶面,所述空腔台阶面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植物的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多个通水孔,且所述底板周侧垂直固设有挡板;

浇灌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放置台面上,所述浇灌装置用于对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植物进行浇灌;以及,

驱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浇灌装置上,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浇灌装置沿水平方向在所述底板上移动,以对植物均匀洒水,并将过量的水从通水孔流向空腔内回收利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植物并排放置在放置台上,当需要对植物进行浇水时,通过控制驱动机构驱动设置在放置台面上的浇灌装置,以使浇灌装置在放置台上沿水平方向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将水均匀地洒在放置在底板上的植物上,同时过量的水会通过开设在底板上的通水孔流向放置台的空腔内回收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浇灌装置为一喷洒器,所述喷洒器的出水口朝向所述底板,且所述喷洒器的出水口端固设有一开设多个通孔的出水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浇灌装置为设置在底板上方的喷洒器,且为了防止喷洒器的出水量过多造成不能均匀浇灌,因此在喷洒器的出水口处固设一开设有多个通孔的出水板,从而减少喷洒器的出水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分别固设在所述底板水平方向两侧的支撑板;

穿设在两所述支撑板之间的丝杆;

与所述丝杆螺纹装配的滑块,所述喷洒器固设在所述滑块靠近底板一侧上;以及,

设置在所述丝杆一端的步进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机构包括分别固设在底板两侧的支撑板,穿设在两支撑板之间的丝杆,与丝杆滑动装配的滑块,以及与丝杆连接的步进电机。通过控制步进电机驱动丝杆转动,带动滑块沿丝杆的延伸方向在两支撑板之间移动,从而使固设在滑块底部的喷洒器在滑块移动的过程中均匀地将水喷洒在植物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喷洒器包括:

固设在所述滑块靠近地面一侧用于装水的集水箱;

垂直固设在所述集水箱靠近底面一侧的出水管;

同时贯穿所述滑块与集水箱并与出水管连通的进水孔;以及,

设置在所述出水管外壁上的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洒器包括固设在滑块底部的集水箱,固设在集水箱底部的出水管,同时贯穿滑块与集水箱并连通出水管的进水孔,以及设置在出水管外壁上的阀门。以使使用者能够将水通过进水孔装在集水箱内,在需要浇水的时候打开阀门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出水管外壁套设有位于所述阀门下方的轴承,所述出水管外壁位于所述轴承下方周向间隔开设有出水孔,所述轴承外壁套设有一套筒,所述套筒内壁与出水管外壁抵触,所述套筒外壁上周向间隔开设有与所述出水孔对应设置的限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竖直朝下设置的出水管只能浇灌较小的区域,为了能够同时浇灌到四周的植物,因此在出水管的外壁上周向间隔开设出水孔,且在出水管的外壁上固设一轴承,轴承外壁上套设外壁开设有与出水孔对应设置的限位孔,以使当需要扩大浇灌的范围时,转动套筒,以使套筒上的限位孔出水管上的出水孔连通,实现水能够同时洒向喷洒器周围的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套筒外壁周向固设有与所述限位孔对应设置的挡水板,所述挡水板与套筒外壁呈倾斜设置,所述挡水板靠近底板一侧到套筒外壁之间的距离大于远离底板一侧到套筒外壁之间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防止水从限位孔喷到放置台外面的区域,因此在套筒外壁倾斜设有与限位孔对应设置的挡水板,以使水在喷出的时候会洒在挡水板上,随后再顺着挡水板内壁落下。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放置台一侧设置有一水泵,所述水泵远离放置台一端连接有水平放置在地面上的收集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防止过量浇灌造成水资源浪费,因此在放置台内开设空腔用于收集多余的水,同时在放置台一侧放置通过水泵连接的收集箱,以使使用者能够将收集在空腔内的水抽到收集箱内回收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放置台一侧设置有透明窗口以供使用者观察空腔内的水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让使用者能够及时知道空腔内水量的情况,放置水过量溢满,因此在放置台一侧设置透明窗口便于使用者观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喷洒器设置在滑块上,并通过丝杆转动带动滑块移动,从而使喷洒器能够将水均匀地喷洒在放置于底板上的植物上,并能够将过量的水通过通水孔流向空腔内起回收利用的效果,一方面能够均匀给所有植物进行浇灌,另一方面能够防止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绿色建筑的植物花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喷洒器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喷洒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板与放置台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放置台;2、空腔;3、通水孔;4、底板;5、挡板;6、喷洒器;61、集水箱;62、出水管;63、进水孔;64、阀门;7、驱动机构;71、支撑板;72、丝杆;73、滑块;74、步进电机;8、出水板;9、轴承;10、出水孔;11、套筒;12、限位孔;13、挡水板;14、水泵;15、收集箱;16、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4所示,一种绿色建筑的绿植系统,包括: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放置台1,放置台1上开设有空腔2,且空腔2的开口端呈台阶面,在空腔2的台阶面上设置有开设多个通水孔3的底板4,底板4用于放置植物,在底板4的周侧垂直固设有挡板5起防护作用以及隔挡水流溢出的作用。当需要对植物进行浇灌的时候,通常为了整体美观会将植物依次并排地放置在底板4上,同时也方便使用者集中浇灌。通过利用设在放置台1面上的浇灌装置进行浇灌之前,先控制设置在浇灌装置上的驱动机构7,以驱动浇灌装置在底板4上沿水平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对位于浇灌装置下方的植物均匀洒水,同时开设在底板4上的通水孔3可用于当浇水过量时,能够通过通水孔3流向开设在放置台1上的空腔2内,起回收循环利用的作用。

参照图2和图3所示,浇灌装置为一喷洒器6,喷洒器6的出水口朝向底板4,且喷洒器6的出水口端处固设有出水板8,出水板8上设置有多个通孔从而减小喷洒器6的出水量,从而提高喷洒器6浇灌的均匀性。喷洒器6包括用于装水的集水箱61,垂直固设在集水箱61靠近底面一侧的出水管62,同时贯穿滑块73与集水箱61、并与出水管62连通的进水孔63,以及设置在出水管62外壁上的阀门64,以控制喷洒器6的开关。同时为了能够扩大喷洒器6的喷洒范围,因此在出水管62外壁周向间隔开设有出水孔10,出水管62外壁上套设周向间隔开设与出水孔10对应设置的限位孔12,同时在套筒11与出水管62之间设置有套设在出水管62外壁上的轴承9,从而实现套筒11与出水管62之间转动装配,结合图1所示,当需要扩大喷洒器6的喷洒范围时,转动套筒11以使限位孔12与出水孔10连通,当只需要喷洒器6集中对位于喷洒器6下方区域进行喷洒时,转动套筒11以使出水孔10关闭。同时套筒11外壁周向固设有与出水孔10对应设置的挡水板13,挡水板13与套筒11外壁呈倾斜设置,挡板5靠近底板4一侧到套筒11外壁之间的距离大于远离底板4一侧到套筒11外壁之间的距离,以使从限位孔12喷洒出来的水先喷洒在挡水板13的内壁上,再顺着挡水板13流向植物上,防止喷洒器6将水喷到放置台1外面。

参照图1所示,驱动机构7包括分别固设在底板4水平方向两侧的支撑板71,穿设在两支撑板71之间的丝杆72,与丝杆72螺纹装配的滑块73,以及设置在丝杆72一端与之连接的步进电机74。通过控制步进电机74的转动驱动丝杆72带动滑块73沿丝杆72延伸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固设在滑块73靠近底板4一侧的喷洒器6在滑块73移动的过程中,将水均匀地喷洒在植物上。

参照图1所示,放置台1一侧设置有一水泵14,水泵14远离放置台1一端连接有水平放置在地面上的收集箱15(图中未标出),用于使用者将回收在空腔2内的水抽到收集箱15(图中未标出)内使用。同时在放置台1一侧还设置有透明窗口16以供使用者观察空腔2内的水量,防止空腔2内的水过量造成满溢。

工作过程概述:

将植物并排放置在放置台1上,当需要随植物进行浇水时,打开阀门64,随后通过控制步进电机74驱动滑块73移动,从而带动设置在滑块73上的喷洒器6沿丝杆72延伸方向移动,以使喷洒器6在移动过程中将水均匀地洒在放置于底板4的植物上,同时当需要扩大喷洒器6的喷洒范围时,转动套筒11将限位孔12与出水孔10连通,以使水能够同时从限位孔12以及出水管62喷洒出,从而实现水能够喷洒在喷洒器6的周围的区域。同时过量的水会通过开设底板4上的通水孔3流向放置台1的空腔2内起回收利用的作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