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6392发布日期:2018-09-14 21:01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建筑和装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空气净化窗。



背景技术:

由于城市的发展扩大,城市空气质量变差,虽然加强了绿化和环境治理,但市区空气质量总体水平都不高,沙尘或雾霾天气时有出现。现有空气净化器都无法阻止外部污浊空气进入室内,为阻挡外部空气进入室内,只能选择不打开窗户,窗户永久封闭。

专利文献CN201520456430公开了一种防雾霾窗户,但其采光性能很差,功能单一,这些缺点导致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空气净化窗,可提高室内的空气质量,保护居民身体健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空气净化窗,包括框架、内窗、外窗、空气净化滤芯、支架、风扇和在垂直方向开启的可折叠纱网,内窗和外窗安装在框架上,框架位于内窗与外窗之间,支架安装在框架内围,可折叠纱网安装在支架上;外窗上设有进风通道,所述内窗上开有通风口C,风扇安装在通风口C处;当内窗与外窗关闭,内窗、外窗与框架构成腔体,通风口C和进风通道均与腔体连通;

空气净化滤芯放置或不放置在折叠后的可折叠纱网上;当空气净化滤芯放置在折叠后的可折叠纱网上时,进风通道的出口和通风口C分别位于空气净化滤芯的上、下侧。

进一步的,当内窗与外窗关闭,空气净化滤芯放置在折叠后的可折叠纱网上时,空气净化滤芯的周缘与腔体的内壁贴合将腔体分隔为上下两个腔室;通风口C和进风通道分别与其中一个腔室连通。

进一步的,折叠后的可折叠纱网的周缘与腔体的内壁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水平网板和竖直设置的中间隔板,竖直设置的中间隔板的一端与水平网板连接,所述可折叠纱网与水平网板连接,水平网板位于可折叠纱网与中间隔板之间,所述中间隔板将其中一个腔室分为左右两个空间,所述进风通道与其中一个空间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内窗设有可关闭的通风口D,所述通风口D和通风口C分别与其中一个腔室连通,外窗上的进风通道可关闭。关闭进风通道,打开通风口D和风扇,可进行室内循环。可在外窗上开设可关闭的通风口作为进风通道。

其中,所述进风通道位于外窗下部并位于可折叠纱网下方,所述通风口C位于内窗上部,所述支架位于框架下部。

进一步的,所述外窗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所述内层玻璃下部设有通风口B,所述外层玻璃上部设有可关闭的通风口A,通风口B作为进风通道的出口,通风口A作为进风通道的入口;内层玻璃与外层玻璃之间的空间作为风道。

其中,通风口A处设有挡板A,挡板A可以闭合通风口A,内层玻璃上对应通风口A的位置设有控制挡板A开闭的磁控开关。

其中,通风口D处设有可关闭通风口D的挡板B。

进一步的,内层玻璃与外层玻璃的间隔距离为20mm-40mm。

优选地,空气净化滤芯包括PM2.5滤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打开窗户,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过滤;也可对室内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换气;

2.有蚊虫时,可打开内窗和外窗,去掉空气净化滤芯,展开可折叠纱网,当作普通纱窗,防止蚊虫进入室内;

3.本实用新型对室内采光影响小,实用性强;

4.本实用新型在炎热的夏天或北方的冬天可关闭窗户,在保冷或保暖的同时,可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循环过滤。

附图说明

图1是内窗和外窗关闭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内窗和外窗完全打开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内窗和外窗打开,取出空气净化滤芯并展开可折叠纱网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竖直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下部在竖直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空气净化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内窗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内窗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外窗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内层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外层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可折叠滤网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架、2-内窗、3-外窗、4-空气净化滤芯、5-可折叠纱网、6-支架、7-风扇、8-腔体、9-磁控开关、10-滑撑、21-内窗玻璃、22-挡板B、23-内窗边框、31-内层玻璃、32-外层玻璃、33-挡板A、34-外窗边框、51-不锈钢框架、52-纱网、61-水平网板、62-中间隔板、63-空间、64-竖直网板、211-通风口C、212-通风口D、231-内窗凹槽、311-通风口B、321-通风口A、341-内凹槽、342-外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空气净化窗,包括框架1、内窗2、外窗3、空气净化滤芯4、支架6、风扇7和在垂直方向开启的可折叠纱网5,内窗2和外窗3都由铰链轴承及滑撑10安装在框架1上,滑撑10防止强风破坏窗户及铰链轴承。框架1位于内窗2与外窗3之间,支架6安装在框架1内围,可折叠纱网5安装在支架6上。

如图1所示,当内窗2与外窗3关闭,内窗2、外窗3与框架1构成腔体8,通风口C211和进风通道均与腔体8连通。

空气净化滤芯4的尺寸应满足其可放置在折叠后的可折叠纱网5上。空气净化滤芯4放置或不放置在折叠后的可折叠纱网5上;当空气净化滤芯4放置在折叠后的可折叠纱网5上时,进风通道的出口和通风口C211分别位于空气净化滤芯4的上、下侧。

当内窗2与外窗3关闭,空气净化滤芯4放置在折叠后的可折叠纱网5上时,空气净化滤芯4的周缘与腔体8的内壁贴合将腔体8分隔为上下两个腔室;通风口C211和进风通道分别与其中一个腔室连通。

外窗3上设有通风口B311,通风口B311作为进风通道用。内窗2上开有通风口C211,风扇7安装在通风口C211处,为降低噪音,风扇7可选择静音风扇;通风口C211和通风口B311分别与其中一个腔室连通。空气经B311进入腔体8内,经可折叠纱网5和空气净化滤芯4过滤后,经通风口C211进入室内。为过滤PM2.5,空气净化滤芯4可选择PM2.5滤芯。

如图5、6所示,支架6包括水平网板61和竖直设置的中间隔板62,竖直设置的中间隔板62的一端与水平网板61连接,可折叠纱网5与水平网板61连接,水平网板61位于可折叠纱网5与中间隔板62之间,中间隔板62将其中一个腔室分为左右两个空间63,通风口B311与其中一个空间63连通。可折叠纱网5与水平网板61的中间线连接,水平网板61可通风中间隔板61不开孔。中间隔板61与展开的纱网5一起阻隔蚊虫进入室内。水平网板61两端弯折形成竖直网板64,竖直网板64与中间隔板62等长。

其中,通风口B311位于外窗3下部并位于可折叠纱网5下方,通风口C211位于内窗2上部,支架6位于框架1下部。

内窗2下部设有可关闭的通风口D212,通风口D212和通风口C211分别与其中一个腔室连通。通风口D212处设有可关闭通风口D212的挡板B22。通风口D212与通风口C211可用于室内空气循环过滤。通风口B311和通风口D212都与中间隔板61对齐,且都位于可折叠纱网5的下方。

如图9、10所示,内窗2包括内窗玻璃21和内窗边框23,通风口C211设于内窗玻璃21上部,通风口D212设于内窗2下部,内窗边框23内侧设有凹槽231,内窗玻璃21嵌入内窗边框23的凹槽231,并粘胶连接,并有上下两个压条固定。

如图11、12、13所示,外窗3为双层玻璃结构,外窗3包括外窗边框34以及平行、间隔设置的内层玻璃31和外层玻璃32,内层玻璃31与外层玻璃32的间隔距离为20mm-40mm。通风口B311设置在内层玻璃31下部,外层玻璃32上部设有可关闭的通风口A321。通风口A321、通风口B311以及内层玻璃31与外层玻璃32之间的空间构成进风通道。

其中,通风口A321处设有挡板A33,挡板A33可以闭合通风口A321,也可以防雨。内层玻璃31上对应通风口A321的位置设有控制挡板A33开闭的磁控开关9,在外窗3内侧控制挡板A33的开和关。

外窗边框34的内外两面均设有凹槽,分别为内凹槽341和外凹槽342,内层玻璃31嵌入内凹槽341,并粘胶连接,并有上下两个压条固定。外层玻璃32嵌入外凹槽342,并粘胶连接,并有上下两个压条固定。

内窗玻璃21与内窗边框23的边缘平齐形成内窗平面,外窗3的内层玻璃31与外窗边框34的边缘平齐形成外窗平面,内窗2、外窗3完全关闭后,内窗平面与框架1的内边缘紧密贴合。外窗平面与框架1的外边缘紧密贴合,除通风口外形成一个闭合的腔室。外窗可向屋外打开,并有锁扣,关闭后可在屋内锁紧窗户。内窗可向屋内打开,并有锁扣,关闭后可在屋内锁紧窗户。

可折叠纱网5位于内窗2与外窗3之间,可折叠纱网5的材料可选择具有一定净化或吸附作用的滤网。如图14所示,可折叠纱网5为5~10片刚性网片依次连接而成,相邻两片刚性网片之间为柔性连接或铰链连接,可以相互折叠,以实现可折叠纱网5的折叠功能。每片刚性网片均为不锈钢网状结构,其包括具有一定刚性的不锈钢框架51与具有空气过滤功能的纱网52,纱网52绷设于不锈钢框架51上,不锈钢框架51为网格结构。当展开可折叠纱网5时,不锈钢框架51可以使可折叠纱网5与边框1的内壁紧密贴合,防止被较大的风吹开缝隙,进入蚊虫,纱网52可以起到空气预过滤的作用,过滤掉空气中的较大颗粒物。

可折叠纱网折叠后其四个边缘分别与内窗平面、外窗平面和框架1紧密贴合,形成一道过多层滤网,可过滤较大的灰尘和一部分PM2.5。可折叠纱网5折叠后,在其上方放置一空气净化滤芯4。如图8所示,空气净化滤芯4的周缘为矩形,空气净化滤芯4的边缘与框架1、内窗平面、外窗平面紧密贴合,进一步过滤PM2.5。空气净化滤芯可以随时取下,可以清理灰尘。如图7所示,框架1的宽度较普通窗的框架要宽,宽度为200mm~300mm,可以放入合适大小的空气净化滤芯4,相当于普通家用空气净化器的滤芯大小,又不至于太宽而占用较多的室内空间。

本实用新型有四种使用方式:

一、如图1所示,当有雾霾时,关闭外窗3和内窗2,把中间窗的可折叠纱网5折叠收回,形成过滤网,并放入空气净化滤芯4,打开风扇7,室外空气依次经过通风口A321、内层玻璃31和外层玻璃32之间的间隙、通风口B311、折叠后的可折叠纱网5、空气净化滤芯4、通风口C211,进入室内。

二、如图3所示,当没有雾霾,但有蚊虫时,打开内窗2和外窗3,去掉空气净化滤芯4,并展开可折叠纱网5,当作普通纱窗,防止蚊虫进入室内。可以关闭风扇7,节约电能。

三、当空气清新又没有蚊虫时,打开内窗2和外窗3,将可折叠纱网5折叠收回,对室内自然通风。

四、如果是在炎热的夏天或北方的冬天使用,则关闭通风口A321,打开通风口D212,室内空气依次经过通风口D212、折叠后的可折叠纱网5、空气净化滤芯4、通风口C211,再次进入室内,空气内循环,对室内空气净化。又由于外窗3的双层结构,起到了保冷或保暖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防雾霾时,可以进行外循环,给室内通入新鲜空气,也可以进行内循环,防止外部空气进入室内,且不影响室内采光。在没有雾霾的天气,打开内窗和外窗,并展开纱网,可以当作普通纱窗使用。天气好又没有蚊虫,可以全部打开,像普通窗户一样使用。通风口A321开在外窗的外层玻璃32上部,可以尽量避免楼下一层的室内污浊空气或气味吸入室内,如吸烟,油烟等。风扇置于上方,风不吹响人的面部。框架和内外窗边框为铝合金型材或塑钢型材,铰链轴承、锁扣和滑撑的形式不限。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一窗多用,成本低廉,清洗及维护方便。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