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1792发布日期:2019-04-16 22:41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婴儿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床,特别是一种便于折叠运输的婴儿床。



背景技术:

随着新生儿的降临,原本为夫妻俩准备的双人床已不能满足三口之家。并且,不少宝宝睡觉好动,和父母同睡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婴儿床应运而生。但是,传统的婴儿床存在着多处不便,占有了很大的空间。尤其是闲置在家中时,既占空间又不美观,而且易落满灰尘;包装运输时,也增加了运输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公开号为CN106667135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折叠式婴儿床》(申请号:CN201510744808.5)披露了一种结构,其包括床脚、床板和围栏;床脚包括前床脚和后床脚,床板包括前床板和后床板,前床板和后床板铰接相连可叠合,围栏包括前后围栏和两侧围栏,在前床板中设有容腔,两侧围栏可分别收入前床板的容腔内,前后围栏可分别与前后床脚组成一体收纳在前床板和后床板的底部,再将前床板和后床板叠合后,形成手提箱式结构。上述折叠式婴儿床折叠后可放入汽车的后备箱,便于存放或运输。但是,上述婴儿床结构较为复杂,在折叠时需要进行多处操作,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便于操作、易于包装及存放或运输的婴儿床。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婴儿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床架,该床架包括支撑圈及支脚,所述支撑圈由两个半圈对合而成,两所述半圈的对合处设置有能使两半圈保持对合或相对折叠状态的第一调节机构;所述支脚为至少两个并间隔且能转动地设于支撑圈上;以及

围栏,包括底板及自底板边缘向上延伸的侧围栏,所述底板大小与支撑圈的大小相对应并位于支撑圈下方,所述侧围栏的上部连接于支撑圈上。

为了便于装配,所述支脚包括能相互对合的第一半壳及第二半壳,所述第一半壳与第二半壳的侧壁上均开设有供半圈穿过的装配口,所述第一半壳与第二半壳在对合状态下形成有围绕半圈布置的安装空间。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半壳与第二半壳的两侧分别对应开设有供相应半圈的端部穿过的第一装配口,且所述第一半壳与第二半壳侧壁上具有与该第一装配口相连通并在相应半圈向下折叠状态下与之相配合的装配槽。采用该结构,就可以实现半圈的折叠与对合,当半圈对合时形成环形的支撑圈,作为婴儿床的护栏使用,当半圈相互折叠时,便于存放或包装运输。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按键、第一限位件及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限位件能沿半圈径向移动地设于第一半壳、第二半壳对合形成的安装空间中,所述第一限位件靠近第二半壳布置并一侧开有能供两半圈相应端部的侧面卡入从而使两半圈保持对合状态的卡槽,所述第一弹性件使第一限位件始终保持向半圈移动的趋势,所述按键能前后移动地设于第一半壳上并内侧面上具有能驱使第一限位件远离半圈的插脚。采用该结构,便于实现对半圈对合或折叠状态的调节,操作方便。

为了便于装配,所述第一半壳上开有供插脚穿过的插孔,对应的,所述第一限位件上设置有能与相应插脚相配合的插槽。

在上述各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半壳与第二半壳的两侧分别对应开设有供半圈穿过的第二装配口,该第二装配口处的安装空间中设置有能使所述支脚相对于半圈转动的第二调节机构。采用该结构,便于将支脚相对于半圈折叠,便于包装及运输。

优选地,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装配套、第二限位件及第二弹性件,所述装配套能转动地设于支脚的安装空间中并与半圈固定连接,所述装配套的外周开设有限位口,所述第二限位件上设置有能插置在限位口从而防止装配套在安装空间中转动的限位柱,所述装配套的外周还开设有供限位柱自限位口中滑出从而取消对装配套限位的开口,所述第二弹性件使第二限位件的限位柱始终保持对装配套进行限位的趋势。采用该结构,为支脚相对于半圈或支撑圈的折叠或打开提供了方便。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限位件包括能相互滑移的第一限位滑块、第二限位滑块,所述支脚的侧壁上开设有供第一限位滑块、第二限位滑块来回滑移的滑槽,所述第一限位滑块、第二限位滑块相互靠近的端部设置有能伸入相应限位口中的所述限位柱,所述开口的宽度大于两限位柱并合状态下的总宽度,所述第二弹性件设于第一限位滑块、第二限位滑块之间并使二者始终保持相互分离的趋势。

为了便于装配,所述第一限位滑块、第二限位滑块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能防止其脱离第二装配口的限位部。

优选地,所述婴儿床还包括用于安装斗篷的撑杆组件,该撑杆组件能转动地设于支脚顶部并位于支撑圈上方。当需要使用斗篷时,将撑杆组件转动至支撑圈上方,斗篷可将婴儿床的大部分遮盖,起到防护作用,当不需要斗篷时,将撑杆组件转动折叠在支撑圈边缘即可,该结构为婴儿床在户外使用提供了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整个支撑框架仅包括支撑圈及支脚,使用时,通过第一调节机构使两个半圈对合形成环形的支撑圈,支脚转动至能将支撑圈支撑在地面上的状态,此时,围栏在支撑圈及支脚的拉伸下展开,从而在整体上形成婴儿床;当不需要使用时,通过第一调节机构使两个半圈相对折叠,并将相应支脚转动至与半圈平行的状态,此时,外蓝随支撑圈及支脚的折叠而处于折叠状态,不占用空间,易于包装及存放或运输,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婴儿床便于操作,为使用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使用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折叠状态);

图3为图1中第一调节机构与支撑圈、支脚的装配结构的分解图;

图4为图3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第二调节机构与支撑圈、支脚的装配结构的分解图;

图6为图5中装配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的婴儿床包括床架、围栏(图中未示)及安装斗篷的撑杆组件4,床架包括支撑圈1及支脚2,支撑圈1由两个半圈11对合而成,两半圈11的对合处设置有能使两半圈11保持对合或相对折叠状态的第一调节机构12。支脚2为四个并间隔设于支撑圈1上,其中,两个相对布置的支脚2供半圈11的端部穿过并设置有第一调节机构12,由于这两个支脚2在半圈11折叠状态与半圈11主体处于同一平面,不占用空间,因此,这两个支脚2的顶部可以不需要能相对于支撑圈1转动;另外两个相对布置的支脚2分别连接于各半圈11的中间部位,这两个支脚2能相对于支撑圈1转动。围栏包括底板及自底板边缘向上延伸的侧围栏,底板应采用硬质材料制成,以提供支撑,而侧围栏可以采用软质布料等材质,底板大小与支撑圈1的大小相对应并位于支撑圈1下方,侧围栏的顶部可以沿周向套置在支撑圈1上。撑杆组件4能转动地设于支脚2顶部并位于支撑圈1上方。当需要使用斗篷时,将撑杆组件4转动至支撑圈1上方,斗篷可将婴儿床的大部分遮盖,起到防护作用,当不需要斗篷时,将撑杆组件4转动折叠在支撑圈1边缘即可,该结构为婴儿床在户外使用提供了方便。

本实施例的支脚2包括能相互对合的第一半壳21及第二半壳22,第一半壳21与第二半壳22的侧壁上均开设有供半圈11穿过的装配口,第一半壳21与第二半壳22在对合状态下形成有围绕半圈11布置的安装空间20。

对于用于固定半圈11各端部的支脚2来说,第一半壳21与第二半壳22的两侧分别对应开设有供相应半圈11的端部穿过的第一装配口200,且第一半壳21与第二半壳22侧壁上具有与该第一装配口200相连通并在相应半圈11向下折叠状态下与之相配合的装配槽201,该装配槽201的内部上可以设置有凸点202,在调节半圈11的对合或打开状态时,该凸点202可增加操作者手感,提供一定的指示作用。第一调节机构12包括按键121、第一限位件122及第一弹性件123,第一限位件122能沿半圈径向移动地设于第一半壳21、第二半壳22对合形成的安装空间200中,第一限位件122靠近第二半壳22布置并一侧开有能供两半圈11相应端部的侧面卡入从而使两半圈22保持对合状态的卡槽1221,第一弹性件123为弹簧,该弹簧的第一端与使第一限位件122相抵,该弹簧的第二端与第二壳体22的内表面相抵,从而使第一限位件122始终保持向半圈11移动的趋势。按键121能前后移动地设于第一半壳21上并内侧面上具有能驱使第一限位件122远离半圈11的插脚1211。第一半壳21上开有供插脚1211穿过的插孔211,对应的,第一限位件122上设置有能与相应插脚1211相配合的插槽1222。当两个半圈11相互对合形成环状支撑圈1时,第一限位件122上的卡槽1221套置在两半圈11衔接处的外后,使二者保持对合状态,此时婴儿床处于可适用状态;不使用婴儿床时,按压按键121,使第一限位件122克服第一弹性件123的弹力远离半圈11直至半圈11自卡槽1221中脱离出来,此时,可将两半圈11沿装配槽201滑动折叠,折叠完毕后松开按键121即可。

对于分别设于两半圈11中间的支脚2来说,第一半壳21与第二半壳22的两侧分别对应开设有供半圈11穿过的第二装配口203,该第二装配口203处的安装空间20中设置有能使支脚2相对于半圈11转动的第二调节机构3。第二调节机构3包括装配套31、第二限位件32及第二弹性件33,装配套31能转动地设于支脚2的安装空间20中,装配套31套置于支撑圈1外周并通过螺钉与支撑圈1固定连接,装配套31的外周开设有限位口311,第二限位件32上设置有能插置在限位口311从而防止装配套31在安装空间20中转动的限位柱321,装配套31的外周还开设有供限位柱321自限位口311中滑出从而取消对装配套31限位的开口312。第二弹性件33使第二限位件32的限位柱321始终保持对装配套31进行限位的趋势。第二限位件32包括能相互滑移的第一限位滑块32a、第二限位滑块32b,支脚2的侧壁上开设有供第一限位滑块32a、第二限位滑块32b来回滑移的滑槽204,第一限位滑块32a、第二限位滑块32b相互靠近的端部设置有能伸入相应限位口311中的限位柱321,开口312的宽度大于两限位柱321并合状态下的总宽度,第二弹性件32为弹簧,该弹簧设于第一限位滑块32a、第二限位滑块32b之间并使二者始终保持相互分离的趋势。第一限位滑块32a、第二限位滑块32b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能防止其脱离第二装配口203的限位部320。当婴儿床处于使用状态时,第一限位滑块32a、第二限位滑块32b上的限位柱321均插置在相应的限位口311中,第二弹性件32使第一限位滑块32a、第二限位滑块32b上的限位柱321相对分离并避免脱离处装配套31,从而避免支脚2相对于支撑圈1发生转动;当不需要使用婴儿床时,从支脚2两侧按压第一限位滑块32a、第二限位滑块32b,第一限位滑块32a、第二限位滑块32b克服第二弹性件32弹力相对合,此时,转动支脚2可使两并合的限位柱321穿过开口312脱离装配套31,装配套31可相对于支撑圈1转动,即支脚2可相对于支撑圈1转动,将支撑圈1折叠至与已经折叠的半圈11处于同一平面即可存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