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煎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98966发布日期:2019-07-06 11:13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煎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煎锅,属于煎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烹饪用具,常用的锅具根据烹饪方式和烹饪食物的种类的不同可分为许多中不同类型的锅,如方盘、煎锅、煎盘、奶锅、汤锅等等,其中煎锅在近几年逐渐进入厨房,主要用于烹饪牛排、煎煮鱼类等扁条形或片状的食物,其体积小,操作轻便,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的煎锅都是具备一个有长手柄,用于煎锅的端持以及做菜时的翻炒,有时也会在长手柄的对面设置有一个短手柄,用于当煎锅内的菜较多时直接端持长手柄比较费力的情况,但由于短手柄较短,离煎锅本体较近,所以在做菜后短手柄经常容易发烫,使人们不能触碰。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新型煎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新型煎锅,包括煎锅本体和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长手柄和短手柄,所述长手柄和所述短手柄对称设置在所述煎锅本体的两侧,所述煎锅本体对应所述长手柄和所述短手柄的位置均设置有穿孔,所述长手柄包括连接部一和手柄部一,所述短手柄包括连接部二和手柄部二,所述连接部一和所述连接部二上对应所述穿孔的位置均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部一与所述煎锅本体之间以及所述连接部二与所述煎锅本体之间均通过铆钉穿过穿孔与所述连接孔固定连接,所述手柄部一包括端持部一和端持部二,所述端持部一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一固定连接,且另一端设置有螺纹孔一,所述端持部二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与所述螺纹孔一可旋合连接,所述手柄部二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二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中部设置有开槽,所述开槽内设置有固定杆和旋转件,所述旋转件套设在所述固定杆的中部,且可在所述固定杆上进行转动,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开槽的两侧,所述旋转件的一端设设置有螺纹孔二。

作为优选:所述手柄部二上设置有挡件。

作为优选:所述挡件与所述手柄部二平行设置,所述挡件的一端与所述开槽的下端中部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螺纹柱与所述螺纹孔二可旋合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端持部一、端持部二和手柄部二的外侧均设置有隔热套。

作为优选:所述端持部二的中部设置有贯穿孔。

作为优选:所述端持部二的下端对应所述挡件的位置设置有卡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煎锅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长手柄和短手柄,并且将长手柄分为连接部一、端持部一和端持部二,其中连接部一是用来与煎锅本体连接的,端持部一是用来端持煎锅本体的,人们在使用煎锅时,可端持在端持部一的位置,端持部二上设置螺纹柱可与端持部一上的螺纹孔一旋合连接,当端持部二与端持部一连接时,相当于加长了端持部一的长度,人们也可在使用煎锅时端持在端持部二的位置,能够更加远离煎锅本体,减少煎锅里的油溅到身上和手上;将短手柄分为连接部二和手柄部二,其中连接部二是用来与煎锅本体连接的,手柄部二与连接部二连接,当煎锅本体内的东西较多时,可一手端持在端持部一的位置,另一只手端持在手柄部二的位置,方便端持煎锅本体,但由于煎锅在长时间使用后,手柄部二位置会较烫,此时人们端持手柄部二容易被烫伤,故在手柄部二上设置有开槽,开槽内设置有固定杆和旋转件,旋转件的一端设设置有螺纹孔二,将端持部二与端持部一分离,然后通过螺纹柱与螺纹孔二的旋合使端持部二与旋转件连接,这时相当于加长了手柄部二长度,由于旋转件可在固定杆上进行转动,并且手柄部二上设置有挡件,使端持部二只能向上转动而不能向下转动,当端持部二向上转动时,人们一只手端持在端持部一的位置,另一只手拿住端持部二,能够更加方便的转移煎锅本体,并且也解决了手柄部二烫手的问题,当端持部二向下转动时,挡件卡在卡槽里,使端持部二不能继续向下转动,人们也可直接端持端持部二就将煎锅本体转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煎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煎锅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新型煎锅,包括煎锅本体1和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长手柄和短手柄2,所述长手柄和所述短手柄2对称设置在所述煎锅本体1的两侧,所述煎锅本体1对应所述长手柄和所述短手柄2的位置均设置有穿孔3,所述长手柄包括连接部一4和手柄部一5,所述短手柄2包括连接部二6和手柄部二7,所述连接部一4和所述连接部二6上对应所述穿孔3的位置均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部一4与所述煎锅本体1之间以及所述连接部二6与所述煎锅本体1之间均通过铆钉穿过穿孔3与所述连接孔固定连接,所述手柄部一5包括端持部一501和端持部二502,所述端持部一501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一4固定连接,且另一端设置有螺纹孔一8,所述端持部二502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柱9,所述螺纹柱9与所述螺纹孔一8可旋合连接,所述手柄部二7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二6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中部设置有开槽10,所述开槽10内设置有固定杆11和旋转件12,所述旋转件12套设在所述固定杆11的中部,且可在所述固定杆11上进行转动,所述固定杆1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开槽10的两侧,所述旋转件12的一端设设置有螺纹孔二13。

作为优选:所述手柄部二7上设置有挡件14。

作为优选:所述挡件14与所述手柄部二7平行设置,所述挡件14的一端与所述开槽10的下端中部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螺纹柱9与所述螺纹孔二13可旋合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端持部一501、端持部二502和手柄部二7的外侧均设置有隔热套。

作为优选:所述端持部二502的中部设置有贯穿孔16。

作为优选:所述端持部二502的下端对应所述挡件14的位置设置有卡槽15。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煎锅本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长手柄和短手柄2,并且将长手柄分为连接部一4、端持部一501和端持部二502,其中连接部一4是用来与煎锅本体1连接的,端持部一501是用来端持煎锅本体1的,人们在使用煎锅时,可端持在端持部一501的位置,端持部二502上设置螺纹柱9可与端持部一501上的螺纹孔一8旋合连接,当端持部二502与端持部一501连接时,相当于加长了端持部一501的长度,人们也可在使用煎锅时端持在端持部二502的位置,能够更加远离煎锅本体1,减少煎锅里的油溅到身上和手上;将短手柄2分为连接部二6和手柄部二7,其中连接部二6是用来与煎锅本体1连接的,手柄部二7与连接部二6连接,当煎锅本体1内的东西较多时,可一手端持在端持部一501的位置,另一只手端持在手柄部二7的位置,方便端持煎锅本体1,但由于煎锅在长时间使用后,手柄部二7位置会较烫,此时人们端持手柄部二7容易被烫伤,故在手柄部二7上设置有开槽10,开槽10内设置有固定杆11和旋转件12,旋转件12的一端设设置有螺纹孔二13,将端持部二502与端持部一501分离,然后通过螺纹柱9与螺纹孔二13的旋合使端持部二502与旋转件12连接,这时相当于加长了手柄部二7长度,由于旋转件12可在固定杆11上进行转动,并且手柄部二7上设置有挡件14,使端持部二502只能向上转动而不能向下转动,当端持部二502向上转动时,人们一只手端持在端持部一501的位置,另一只手拿住端持部二502,能够更加方便的转移煎锅本体1,并且也解决了手柄部二7烫手的问题,当端持部二502向下转动时,挡件14卡在卡槽15里,使端持部二502不能继续向下转动,人们也可直接端持端持部二502就将煎锅本体1转移。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