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拆拼组合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1261发布日期:2019-01-22 21:35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拆拼组合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椅子,尤其涉及一种拆拼组合椅。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座椅绝大部分只考虑到了单一的休息功能和坐具的外观却忽视了其便捷性和实用性。

如今,大部分人们家里座椅少,会客家庭聚餐多以沙发和少许座椅为辅,但家庭对座椅的收纳性差(多而杂),占地空间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不仅能满足基本的休息功能,外观上简洁大并可组装收纳,拆分为一个或多个坐椅,在极大程度上节省占地面积和空间,缓解小家庭来客多无坐和室外休息座椅少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拆拼组合椅,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上的若干个椅面单体;所述椅面单体包括支架和位于支架顶部的椅面;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椅面单体数量一致的第一凹槽,所述支架通过第一凹槽与底座连接。

所述支架包括主支撑杆和四根侧支撑杆;所述主支撑杆四个侧面分别设置有收纳侧支撑杆的第二凹槽。

所述主支撑杆和侧支撑杆材料分别为相互吸引的磁性材料。

所述侧支撑杆上端与第二凹槽槽底接触一侧边角处为弧形。

所述椅面采用了聚碳酸酯结合热敏化合物为材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它相对于一般椅子来说 ,由不能拆组,只能散乱单一存放设计为可插入式存放(由一变多);从外观上来看是一个新奇的单个座椅,但巧妙在于其实它可以由单一个体,抽出支架四面的侧支撑杆,打开其则成为新的独立座椅;并且主支撑杆和侧支撑杆材料分别为相互吸引的磁性材料,由此可合成单一的整体。

采用以上功能后,本实用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这个椅子的设计想法一开始是由马扎板凳原理想到的,对其进行了设计联想。

它的结构由两个部分组成,椅面单体中四面磁性可展开式侧支撑杆和热感应塑料椅面组成的单个整体; 2、椅子的整体造型上优雅大方,放于家中可节省空间便于会客,收纳;

3、人体工程学设计,更贴合人体坐姿,坐上去舒适,优雅大方,材料特性是质感好、可加工和装饰性强;

4、这款椅子的设计是将结构组合的便捷性融入实用中,与日常休闲会客相结合,

极大提高空间面积利用率并将实用发挥到极致的结合;

5、椅面高度错落有致,可满足不同功用,或倚或靠,功能丰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座和支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支架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支架展开结构示意图;

其中:底座1,椅面单体2,支架3,椅面4,第一凹槽5、主支撑杆6、侧支撑杆7、第二凹槽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拆拼组合椅,包括底座1和位于底座1上的若干个椅面单体2;所述椅面单体2包括支架3和位于支架3顶部的椅面4;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与椅面单体2数量一致的第一凹槽5,所述支架3通过第一凹槽5与底座1连接。

所述支架3包括主支撑杆6和四根侧支撑杆7;所述主支撑杆6四个侧面分别设置有收纳侧支撑杆7的第二凹槽8。

所述主支撑杆6和侧支撑杆7材料分别为相互吸引的磁性材料。

所述侧支撑杆7上端与第二凹槽8槽底接触一侧边角处为弧形。

所述椅面4采用了聚碳酸酯结合热敏化合物为材质。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有的椅面4构成荷叶状,椅面4采用了聚碳酸酯结合热敏化合物为材质,支架3部分为黑色,像植物的茎部,椅身浓墨重彩,运用热感应塑料于椅面4,使它的色彩分布并不规律,每一个部分都是独特的,透明的绿色、蓝色和透明色相互融合,给人一种染料扩散在水里的感觉;用起来方便舒适,时尚惬意。

上述椅面4构成的形状不限于荷叶状,也可根据需要制成平面状,如图2所示或其他状态。

本实用新型作为一个整体使用时,将椅面单体2按照设计插入到底座1上相对应的第一凹槽5中,此时,支架3上的侧支撑杆7处于收纳状态。

当需要拆分使用时,可将椅面单体2从底座1上拔出,将侧支架3下端从第二凹槽8中抽出,四个侧支撑杆7上端与主支撑杆6上端在椅面4的下方汇为一点,整体形成5足支架3;形成新的独立的座椅或其他作用的支撑结构。

为了增加侧支撑杆7与主支撑杆6上端的稳固性,可将侧支撑杆7上端与主支撑杆6上端铰接在一起。

尽管本说明书较多地使用了底座1,椅面单体2,支架3,椅面4,第一凹槽5、主支撑杆6、侧支撑杆7、第二凹槽8等术语,但并不排除 使用其他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未详细阐述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针对较佳实施例的描述较为详细,并不能因此而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替换或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请求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