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靠一体垫内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69479发布日期:2018-12-14 22:09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坐靠一体垫内衬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坐靠一体垫内衬。



背景技术:

人们习惯于坐有背靠的椅子,但绝大部分座椅采用硬质材质,硬度较大,无法给人带来舒适感。且现在市面上垫子,要么是独立的坐垫,要么是独立的靠垫,单独使用坐垫或者靠垫,人员坐靠时,臀部或者背部没有垫靠,不舒适,同时使用坐垫和靠垫,人员坐靠时,舒适,但挪动身体时,易造成座椅垫座部或者背部移位,需要适时调整,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坐靠一体垫内衬,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采用一体化设计的座部以及背部,能够有效防止人挪动身体时,垫子移动错位,且利用设计在座部贴合人体臀部轮廓的U型弧槽、弧面背部以及设置在背部贴合人体背部轮廓的弧形槽,符合人体工学,人坐靠舒适度更佳。

一种坐靠一体垫内衬,它包括内衬体;所述的内衬体呈L型,包括水平设置的座部以及竖直设置的背部,所述的座部与背部之间一体设计,座部与背部分别对应座椅的座部与背部位置;所述的座部上表面设置有贴合人体臀部轮廓的U型弧槽;所述的背部贴合人体背部侧表面呈弧面,弧面由背部贴合人体背部侧底端向背部贴合座椅侧上端弧形倾斜,且在弧面上垂直设置有贴合人体背部轮廓的弧形槽,弧形槽两侧壁分别位于背部两侧。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的背部横向设置有两个圆凸,圆凸分别位于弧形槽上部两侧,互相对称,对应人体腰部位置,且圆凸之间连接成一体,人员坐靠时,凸起部分支撑在人体腰部,托持人体腰部,以保持人体脊柱良好的曲度,减轻关节压力,防止腰部脊椎往后弯,长时间造成腰椎间盘突出。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的背部纵向设置有柱状凸起,凸起位于弧形槽中间,对应人体脊椎位置,凸起支撑在人体脊椎上,随着人体坐靠动作,凸起对人体脊椎起到一定的按摩功效,缓解人体脊椎压力。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的背部上设置有若干透气孔,透气孔均匀分布在弧形槽两侧,对应人体腰部位置,透气效果好,防止人体长时间倚靠腰部闷热、不透气,造成不舒适体验。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的背部与座部的尺寸以及外部轮廓按照座椅的座部与背部尺寸以及轮廓设定,安装时完整贴合座椅。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的背部与座部连接处两侧采用内陷弧形设计,外形美观,同时节约了海绵材质用量,背部与座部贴近人体侧表面之间采用弧形过渡连接,坐靠更加舒适。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的内衬体采用海绵材质,弹性好、耐性好、不变形、无异味。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的内衬体由海绵经过模具一次发泡成型,加工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1)。

图5是本实用新型左视图(1)。

图6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1)。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2)。

图8是本实用新型左视图(2)。

图9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2)。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3)。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1

参照附图1-3,一种坐靠一体垫内衬,它包括内衬体01;所述的内衬体01呈L型,包括水平设置的座部02以及竖直设置的背部03,所述的座部02与背部03之间一体设计,座部02与背部03分别对应座椅的座部与背部位置,所述的座部02上表面设置有贴合人体臀部轮廓的U型弧槽04;所述的背部03贴合人体背部侧表面呈弧面,弧面由背部贴合人体背部侧底端向背部贴合座椅侧上端弧形倾斜,且在弧面上垂直设置有贴合人体背部轮廓的弧形槽05,弧形槽05两侧壁分别位于背部03两侧;所述的背部03与座部02的尺寸以及外部轮廓按照座椅的座部与背部尺寸以及轮廓设定,安装时完整贴合座椅;所述的背部03与座部02连接处两侧采用内陷弧形07设计,外形美观,同时节约了海绵材质用量背部与座部贴近人体侧表面之间采用弧形过渡连接,坐靠更加舒适;所述的内衬体01采用海绵材质,弹性好、耐性好、不变形、无异味;所述的内衬体01由海绵经过模具一次性发泡成型,加工方便快捷;所述的内衬体01填充在座椅垫套内构成完整的座椅垫;所述的座椅垫套外形尺寸根据内衬体外形尺寸设计。

具体实施列2

如图4-6,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所述的背部03横向设置有两个圆凸06,圆凸06分别位于弧形槽05上部两侧,互相对称,对应人体腰部位置,且圆凸06之间连接成一体,人员坐靠时,凸起部分支撑在人体腰部,托持人体腰部,以保持人体脊柱良好的曲度,减轻关节压力,防止腰部脊椎往后弯,长时间造成腰椎间盘突出。

具体实施例3

如图7-8,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所述的背部03纵向设置有柱状凸起09,凸起09位于弧形槽05中间,对应人体脊椎位置,凸起09支撑在人体脊椎上,随着人体坐靠动作,凸起对人体脊椎起到一定的按摩功效,缓解人体脊椎压力。

具体实施例4

如图10,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所述的背部03上设置有若干透气孔07,透气孔07均匀分布在弧形槽05两侧,对应人体腰部位置,透气效果好,防止人体长时间倚靠背部闷热、不透气,造成不舒适体验。

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