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罗马柱的侧封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0516发布日期:2019-02-19 18:36阅读:6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罗马柱的侧封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罗马柱的侧封板结构。



背景技术:

家具柜体一般由柜身、柜门、抽屉、柜柱、底座、柜顶等组成,其中侧封板又叫见光面、侧面板,一般是指柜体最两边的两块侧板。为体现家具的可定制功能和提升柜体本身的美观度,可在侧封板上设计顶线、罗马柱、柱头等构件,通过这些构件能起到装饰家具的作用,展现法式、美式、新古典家具效果。现有柜体的侧封板较薄,从而对柜体整体结构的牢固性以及耐用性造成了影响,并且现有的侧封板在加工中一般采用传统的外部钉装,这样会在侧封板的见光面留下钉孔,破坏侧封板的整体美观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结构牢固的具有罗马柱的侧封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表面无钉孔的具有罗马柱的侧封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罗马柱的侧封板结构,包括侧封板和罗马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封板包括内外相对设置的内侧封板和外侧封板,该内、外侧封板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中设置有用于连接该内、外侧封板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在内侧封板上的第一连接块和固定在外侧封板上的第二连接块,且该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相互连接,所述罗马柱固定在内、外侧封板的外侧边缘上并遮蔽上述间隙。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均呈方形,该第一连接块上的第一侧面和第二连接块上的与该第一侧面对应的第二侧面相互拼合并固定。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可通过多种方式固定,例如采用胶黏剂固定,采用螺钉固定,这样采用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来实现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之间的相互固定,不仅能使两者的固定牢固,而且能使外观更加美观,尤其当采用螺钉进行固定时,则螺钉的钉道沿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的内部贯穿,能彻底避免钉孔暴露在侧封板结构的表面,尤其是见光面。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均为斜面,这样能有效增大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的相互接触面,从而能使两者的连接更加牢固。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为45°,从而方便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的切割加工,同时也能使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较好地实现拼合。

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侧面为第一连接块的顶面,所述第二侧面为第二连接块的底面,从而方便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的拼合。

为使内、外侧封板之间形成更加牢固的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块为多块并上下间隔均设在内侧封板上,所述第二连接块也为多块并上下间隔均设在外侧封板上,并且该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一一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内侧封板的外侧面和外侧封板的内侧面中的至少其中一个上固定有辅助块,该辅助块与上述第一连接块和/或第二连接块一一对应,且该第一连接块和/或第二连接块固定在对应的辅助块上,通过辅助块能进一步增加该侧封板结构的厚度,从而进一步加强其内部结构稳固性,此外,也能使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能更加稳固地固定在对应的侧封板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外侧封板的内侧面上固定有上述辅助块,该辅助块与第二连接块等长,而辅助块的宽度大于第二连接块的宽度,第二连接块固定在该辅助块的中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置内、外侧封板,从而增加侧封板结构的整体厚度,继而提高其整体结构的牢固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内、外侧封板通过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相互连接,与传统方式相比,不仅安装方便,而且能有效避免钉孔暴露在侧封板结构的表面,尤其是见光面,此外,罗马柱能遮蔽内、外侧封板之间的间隙,从而使得该侧封板结构整体较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侧封板结构的柜体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柜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柜体的局部结构的分解图;

图5为图2中Ⅰ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图3中Ⅱ部分的放大图;

图7为图4中Ⅲ部分的放大图;

图8为图4中Ⅳ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8所示,一种具有罗马柱的侧封板结构,本实施例中该侧封板结构设置在柜体1上,该柜体1可为橱柜、吊柜、地柜等中的任意一种。具体地,该侧封板结构包括侧封板和罗马柱2,而该侧封板包括内侧封板4和外侧封板3,本实施例中该内侧封板4为柜体1的外侧板。

进一步,上述内、外侧封板4,3之间留有间隙6,该间隙6中设置有用于连接该内、外侧封板4,3的连接结构5,该连接结构5包括固定在内侧封板4上的第一连接块51和固定在外侧封板3上的第二连接块52,且该第一连接块51和第二连接块52相互固定,上述罗马柱2固定在内、外侧封板4,3的外侧边缘上并遮蔽上述间隙6。可见,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内、外侧封板4,3,从而能增加侧封板结构的整体厚度,继而提高其整体结构的牢固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内、外侧封板4,3通过第一连接块51和第二连接块52相互固定,与传统方式相比能有效避免钉孔暴露在侧封板结构的表面,尤其是见光面,此外,罗马柱2能遮蔽内、外侧封板4,3之间的间隙6,从而使得该侧封板结构整体较美观。为使内、外侧封板4,3之间形成更加牢固的连接,优选地,上述第一连接块51为多块并上下间隔均设在内侧封板4上,上述第二连接块52也为多块并上下间隔均设在外侧封板3上,并且该第一连接块51与第二连接块52一一对应。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连接块51和第二连接块52分别为四块,并且各第一连接块51均沿内侧封板4的宽度方向延伸,而各第二连接块52均沿外侧封板3的宽度方向延伸。

再进一步,本实施例中,上述各第一连接块51与各第二连接块52均呈方形,并且,各第一连接块51上的第一侧面511和第二连接块52上的与该第一侧面511对应的第二侧面521相互拼合并固定。第一连接块51与第二连接块52可通过多种方式固定,例如采用胶黏剂固定,采用螺钉固定,这样采用第一侧面511与第二侧面521来实现第一连接块51与第二连接块52之间的相互固定,不仅能使两者的固定更加牢固,而且能使外观更加美观,尤其当采用螺钉进行固定时,螺钉的钉道分别沿第一连接块51与第二连接块52的内部贯穿,能彻底避免钉孔暴露在侧封板结构的表面。

优选地,上述第一侧面511与第二侧面521均为斜面,这样能有效增大第一侧面511与第二侧面521的相互接触面,从而能使两者的连接更加牢固。进一步,上述第一侧面511与第二侧面521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为45°,不仅方便第一侧面511与第二侧面521的切割加工,同时也能使第一侧面511与第二侧面521较好地实现拼合。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侧面511为第一连接块51的顶面,上述第二侧面521为第二连接块52的底面,这样可通过第二连接块52直接将外侧板3勾挂在内侧封板4上,即将第二连接块52卡入第一侧面511与内侧封板4的外表面形成的凹槽中。

此外,上述内侧封板4的外侧面和外侧封板3的内侧面中的至少其中一个上固定有辅助块53,该辅助块53与上述第一连接块51和/或第二连接块52一一对应,且该第一连接块51和/或第二连接块52固定在对应的辅助块53上,通过辅助块53能进一步增加该侧封板结构的厚度,从而进一步加强其内部结构稳固性,此外,也能使第一连接块51和/第二连接块52能更加稳固地固定在对应的侧封板上。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外侧封板3的内侧面上固定有上述辅助块53,该辅助块53与第二连接块52等长,而辅助块53的宽度大于第二连接块52的宽度,第二连接块52固定在该辅助块53的中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