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移动的茶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2122发布日期:2019-02-01 19:40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便于移动的茶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的茶几。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家用的各种家具的使用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的家具市场所出售的各式各样的家具中,款式各异,作为茶几的设计制造也同样各具特色。

随着茶几设计的复杂化,作用的多元化,虽然现在茶几的功能多了很多,但是随之带来的问题就是重量变得更加沉重,在对茶几进行短距离的移动时,可以通过一人或多人将抬起进行移动,但是在长距离搬运的时候,人工抬动茶几就会显得费时费力,且多人抬动茶几在经过狭窄空间的时候不便于对茶几用力,容易造成茶几的摔落损坏,且容易对人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茶几,其具有可推动茶几进行移动,从而代替人工抬动茶几,从而方便对茶几进行移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便于移动的茶几,包括桌板以及支撑桌板的圆柱形的支腿,支腿包括主支腿与副支腿,主支腿与桌板固定相连,主支腿远离桌板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贯穿主支腿的直径,副支腿铰接在安装槽内,副支腿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铰接在安装槽相对的壁板上,副支腿绕着铰接处转动时,副支腿的两端均可伸出主支腿远离桌板的一端端头,副支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为滑移端,万向轮的外形不超过副支腿的外圆表面,副支腿的另一端为支撑端,副支腿上套接有锁套,锁套的内孔为阶梯孔,阶梯孔分别与主支腿与副支腿的外径相匹配,阶梯孔与主支腿相匹配的一段为螺纹孔,主支腿远离桌板的一端开设有与阶梯孔中的螺纹孔相配合的外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副支腿铰接在安装槽内,当需要移动茶几的时候,转动副支腿,使副支腿上的万向轮与地面接触,并通过锁套将副支腿固定,从而可以推动茶几进行移动,代替人工搬运的方式,方便搬运的同时节省了人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副支腿的支撑端上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底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可拆卸的底座,增大副支腿支撑端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地板不容易被副支腿划伤或者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底座由橡胶材质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橡胶材质制成的底座,对地板起到保护作用,使副支腿不会对地板造成划伤,确保地板的表面光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主支腿上套接有将安装槽隐藏的长度可调的伸缩筒,伸缩筒一端与桌板固定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伸缩筒,从而将安装槽隐藏,防止安装槽露出的状态时,人不小心触碰到安装槽的边角,对人造成划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伸缩筒包括固定在桌板上的固定节以及套接在固定节内部的伸长节,伸长节与固定节回转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伸长节在固定节内部进行滑移,从而对伸缩筒的长度进行调节,在需要调节副支腿的时候,将伸长节推入到固定节内,从而将安装槽露出,方便对副支腿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伸长节的内孔直径与锁套的外圆直径相匹配,伸长节的内孔开设有内螺纹,锁套的外径设置有与伸长节内孔中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伸长节的内孔设置内螺纹,在锁套的外圆表面设置外螺纹,从而将伸长节与锁套固定,防止在移动茶几的时候,伸长节在固定节的内部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固定节连接伸长节的一端内圆设置有内凸缘,伸长节伸入固定节内部的一端外圆设置有外凸缘,内凸缘的内径与伸长节的外径相匹配,外凸缘的外径与固定节的内径相匹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内凸缘与外凸缘相互配合,从而在伸长节与锁套松开时,防止伸长节与固定节之间脱离,造成伸长节的遗失,同时便于后期将锁套与伸长节再次相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锁套远离主支腿的一端自靠近主支腿的一侧向远离主支腿一侧横截面逐渐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锁套横截面的减小,使锁套与副支腿之间的凸台变小,防止在使用茶几的时候,人的脚或腿磕碰到锁套与副支腿之间的凸台上,对人的脚或腿造成损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锁套的外圆表面设置有滚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锁套的外圆表面设置滚花,增大锁套的表面粗糙度,方便人转动锁套,从而方便将锁套与主支腿相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桌板边角处设置有圆弧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桌板边角处设置圆弧倒角,防止人在使用茶几的时候磕碰到桌板的边角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副支腿的一端设置万向轮,副支腿铰接在安装槽内,当需要移动茶几的时候,转动副支腿,使副支腿上的万向轮与地面接触,并通过锁套将副支腿固定,从而可以推动茶几进行移动,代替人工搬运的方式,方便搬运的同时节省了人力;

2、通过在伸长节的内孔设置内螺纹,在锁套的外圆表面设置外螺纹,从而将伸长节与锁套固定,防止在移动茶几的时候,伸长节在固定节的内部移动;

3、通过设置伸缩筒,从而将安装槽隐藏,防止安装槽露出的状态时,人不小心触碰到安装槽的边角,对人造成划伤;

4、通过在锁套的外圆表面设置滚花,增大锁套的表面粗糙度,方便人转动锁套,从而方便将锁套与主支腿相连;

5、通过在桌板边角处设置圆弧倒角,防止人在使用茶几的时候磕碰到桌板的边角处。

附图说明

图1是茶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支腿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支腿的爆炸示意图;

图6是伸缩筒的剖视图。

图中,1、桌板;2、支腿;21、主支腿;211、安装槽;22、副支腿;3、万向轮;4、底座;5、锁套;51、滚花;6、伸缩筒;61、固定节;611、内凸缘;62、伸长节;621、外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便于移动的茶几,如图1所示,包括呈矩形的桌板1以及位于桌板1四角处的呈圆柱状的支腿2,支腿2与桌板1之间固定相连。在桌板1的四角处设置有圆弧倒角,从而避免桌板1的四角对人造成损伤。

如图2、图5所示,支腿2包括垂直固定在桌板1下表面的主支腿21,在主支腿21远离桌板1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槽211,安装槽211贯穿主支腿21直径。在安装槽211的内部铰接有副支腿22,其中副支腿22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铰接在安装槽211相对的壁板上,其中安装槽211的深度能够保证副支腿22绕着铰接处进行转动,且副支腿22在转动时,副支腿22的两端能够从主支腿21远离桌板1的一端伸出。

在副支腿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3,其中万向轮3的外形尺寸不超过副支腿22的外圆表面,从而防止万向轮3卡在安装槽211内。副支腿22安装有万向轮3的一端为滑移端,与滑移端相对的一端为支撑端。如图4所示,在支撑端上设置有由橡胶材质制成的底座4,底座4自靠近支撑端的一端向远离支撑端的一端横截面逐渐增大。在支撑端的外圆表面设置有外螺纹,在底座4朝向支撑端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通过将支撑端的外螺纹与底座4上的螺纹孔相配合,从而将底座4与副支腿22的支撑端固定相连。

如图2、图3所示,在副支腿22上套接有防止副支腿22在安装槽211内摆动的锁套5,锁套5为管状结构。锁套5远离主支腿21的一端,自靠近主支腿21的一侧相远离主支腿21的一侧横截面逐渐减小,从而使锁套5远离主支腿21的一端外圆表面出现一个圆弧面。参见图5,在锁套5的外圆表面设置有滚花51,从而增大锁套5外圆表面的粗糙度。锁套5的内孔为阶梯孔,且阶梯孔分别与主支腿21以及副支腿22的外圆相匹配。阶梯孔与主支腿21相配合的一段为螺纹孔,在主支腿21的外圆表面开设有外螺纹,通过主支腿21上外螺纹与阶梯孔中的螺纹孔相匹配,从而将锁套5与主支腿21固定相连。

如图2所示,在主支腿21上套接有将安装槽211隐藏的长度可调的伸缩筒6,其中伸缩筒6的一端桌板1固定相连,另一端自由垂落。

如图2、图6所示,伸缩筒6包括固定在桌板1上的固定节61以及套接在固定节61内部的伸长节62,其中伸长节62与固定节61滑移连接且伸长节62可在固定节61内回转转动。在固定节61连接伸长节62的一端内圆设置有内凸缘611,内凸缘611与固定节61一体成型。在伸长节62伸入到固定节61内部的一端,其外圆处设置有外凸缘621,外凸缘621与内凸缘611一体成型。其中内凸缘611的内径与伸长节62的外径相匹配,外凸缘621的外径与固定节61的内径相匹配。

如图2、图3所示,伸长节62的内孔直径与锁套5的外圆直径相匹配。在伸长节62远离固定节61的一端内圆表面开设有内螺纹,在锁套5的外圆直径设置有与伸长节62上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通过相互配合的内螺纹与外螺纹,从而将伸长节62与锁套5相连。

在需要对茶几进行搬运的时候,首先将底座4与副支腿22的支撑端之间分离,在将伸长节62与锁套5之间分开,旋转锁套5,将锁锁套5与主支腿21分离,将锁套5从副支腿22上取下,将伸长节62推入到固定节61的内部,转动副支腿22,使副支腿22的滑移端与支撑端的位置进行交换,在将锁套5套在支腿2上,旋转锁套5使锁套5与主支腿21相连,在将伸长节62从固定节61内抽出并与锁套5相连,从而使滑移端的万向轮3与地面相接触,从而推动茶几进行移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