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可拆卸磨豆轮的咖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48636发布日期:2019-02-22 21:49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可拆卸磨豆轮的咖啡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咖啡机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具有可拆卸磨豆轮的咖啡机。



背景技术:

现有咖啡机中磨体与豆箱通常一体成型,不能拆洗,并且不便将咖啡豆收回储藏,也无法对豆箱和上下磨豆轮进行清洁。现有还有一种咖啡机通过连接件将磨体与豆箱进行连接,这种咖啡机结构复杂。上述两种均无法实现对咖啡粉末粗细程度进行调节,因此不能满足不同客户口味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对豆箱、上磨豆轮和下磨豆轮进行清洁,同时可实现对咖啡粉末粗细程度调节的具有可拆卸磨豆轮的咖啡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可拆卸磨豆轮的咖啡机包括磨体组件和豆箱,磨体组件包括磨体、电机以及同轴设置的上磨豆轮、下磨豆轮和下磨豆轮安装架,磨体内设有磨豆腔,电机设置在磨豆腔的下方,电机的驱动轴伸入磨豆腔内,上磨豆轮、下磨豆轮以及下磨豆轮安装架位于磨豆腔内,下磨豆轮安装架与驱动轴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豆箱包括筒体和位于筒体一轴向端的安装部,安装部与磨体通过螺纹连接;筒体上设置有弹性卡紧装置,弹性卡紧装置的一端固定在筒体上,弹性卡紧装置的另一端抵接在磨体上;上磨豆轮可拆卸地固定在安装部的底部,下磨豆轮可拆卸地固定在下磨豆轮安装架上。

由上述方案可见,豆箱与磨体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便于实现豆箱中咖啡豆的回收以及豆箱的清洁。上磨豆轮与豆箱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下磨豆轮与下磨豆轮安装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便于对上磨豆轮和下磨豆轮进行清洗和组装。弹性卡紧装置的设置便于实现豆箱与磨体之间的紧密配合。另外,通过豆箱的旋转可实现咖啡粉末粗细程度的调节。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下磨豆轮安装架与驱动轴螺纹连接。

由此可见,下磨豆轮安装架与驱动轴螺纹连接便于实现下磨豆轮从驱动轴上拆卸和安装,以便于对下磨豆轮安装架及下磨豆轮清洗和组装。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上磨豆轮与豆箱通过多个第一螺钉固定连接,下磨豆轮与下磨豆轮安装架通过多个第二螺钉固定连接。

由此可见,固定连接方式简单且稳固。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弹性卡紧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弹性卡紧装置相对于豆箱的中心轴呈对称布置。

由此可见,保证豆箱在旋转过程中受力平衡。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咖啡机还包括冲泡单元,冲泡单元具有咖啡冲泡盒,磨豆腔具有出粉口,出粉口处设置有送粉管道,送粉管道的固定端安装在磨体上,送粉管道的自由端伸入咖啡冲泡盒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咖啡机实施例隐藏咖啡机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咖啡机实施例隐藏咖啡机外壳后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咖啡机实施例中磨豆单元的结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咖啡机实施例中豆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咖啡机实施例中磨豆单元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咖啡机实施例中咖啡冲泡盒的互换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咖啡机实施例中压紧装置处于松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咖啡机实施例中压紧装置处于压紧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咖啡机实施例中套管压头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咖啡机实施例中套管压头的结构分解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咖啡机实施例中咖啡胶囊冲泡盒的结构分解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咖啡机实施例中咖啡胶囊冲泡盒、盒体安装座和压紧装置的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咖啡机包括冲泡单元1和磨豆单元5,磨豆单元5用于将咖啡豆磨成咖啡粉,冲泡单元1用于将磨豆单元5制成的咖啡粉酿造成咖啡液。

参见图2至图5,磨豆单元5包括磨体组件和豆箱52,磨体组件包括磨体51、电机54以及同轴设置的上磨豆轮71、下磨豆轮72和下磨豆轮安装架73。磨体51中设置有磨豆腔511,豆箱52包括筒体521和位于筒体521一轴向端的安装部522,安装部522与磨体51通过螺纹连接。筒体521上设置有两个弹性卡紧装置,两个弹性卡紧装置相对于豆箱52的中心轴呈对称布置。弹性卡紧装置的一端固定在豆箱52上,弹性卡紧装置的另一端抵接在磨体51上。

弹性卡紧装置包括盖部件61、弹性件62和固定柱63,筒体521内设置有安装槽5211,弹性件62和固定柱63位于安装槽5211内,盖部件61安装在安装槽5211的顶壁上。弹性件62的两端分别抵接在盖部件61和固定柱63上。优选地,弹性件62为弹簧。固定柱63的底端具有柱状的抵接部64,抵接部64的直径小于固定柱63的直径,抵接部64穿过安装槽5211的底壁并抵接在磨体51上。磨体51的顶壁设置有沿着磨体51的周向均匀布置的多个定位槽512,抵接部64抵接在其中一个定位槽512内,筒体521上靠近安装部522一端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沿着筒体521的径向向外延伸的止挡部523,止挡部523覆盖在定位槽512的上方。抵接部64的下端部为半球形,定位槽512的形状与抵接部64下端部的形状相匹配,定位槽512的上周缘与磨体51的顶壁弧形过渡。

电机54设置在磨豆腔511的下方,电机54的驱动轴541伸入磨豆腔511内,上磨豆轮71、下磨豆轮72以及下磨豆轮安装架73位于磨豆腔511内,下磨豆轮安装架73与驱动轴541通过螺纹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安装部522的底部设有安装槽5221,上磨豆轮71通过多个第一螺钉可拆卸地固定在安装槽5221内,下磨豆轮72通过多个第二螺钉可拆卸地固定在下磨豆轮安装架73上,上磨豆轮71和下磨豆轮72上下相对设置。咖啡机可通过旋转豆箱52来调节上磨豆轮71和下磨豆轮72之间间隙的大小,从而实现对咖啡粉末粗细程度的调节。

磨豆腔511上靠近冲泡单元1一侧具有出粉口513,出粉口513处设置有送粉管道55,送粉管道55的固定端安装在磨体51上,送粉管道55的自由端位于咖啡冲泡盒3的开口和压紧部件之间。本实施例中压紧部件为压紧装置25的套管压头251,下文中将详细介绍其结构。送粉管道55的固定端的位置高于送粉管道55的自由端的位置。优选地,送粉管道55由硅橡胶等柔性材料制成。压紧部件能够向下移动并驱动送粉管道55的自由端变形,当压紧部件的底壁与咖啡冲泡盒3的周壁紧密配合时,压紧部件抵接在送粉管道55的自由端,以将送粉管道55自由端的咖啡粉出口552密闭。

如图3所示,出粉口513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两个固定凸起514,送粉管道55上与固定凸起514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安装孔551,固定凸起514插入安装孔551中将送粉管道55固定在磨体51上。

参见图6至图8,冲泡单元1包括咖啡冲泡盒的互换装置,该互换装置包括底座21、盒体安装座、咖啡冲泡盒3和压紧装置25。

图2和图6至至图8 中的咖啡冲泡盒3用于盛装咖啡粉,咖啡冲泡盒3的顶部周缘向外翻折形成安装部31,安装部31位于盒体容纳腔221周壁的顶部,压紧装置25抵接在安装部31上。

底座21具有顶开口211和侧开口212,盒体安装座上具有相连通的盒体容纳腔221和咖啡液流出口222,盒体容纳腔221即为咖啡冲泡盒安装位,咖啡冲泡盒3位于盒体容纳腔221内,盒体容纳腔221从侧开口212伸入底座21内,盒体安装座能够沿着侧开口212做水平移动。咖啡冲泡盒3的顶部设有开口,用于向咖啡冲泡盒3内注入高压热水,咖啡冲泡盒3的底部具有出液孔,出液孔与盒体容纳腔221连通。

底座21与咖啡冲泡盒3之间设置有让位槽213,让位槽213位于底座21靠近磨豆单元5的一侧,压紧部件向下压紧咖啡冲泡盒3的同时,送粉管道55的自由端受压变形,变形后的送粉管道55的自由端被压紧部件挤压让位槽213中,从而使送粉管道55的咖啡粉出口552密闭。

压紧装置25包括套管压头251、外壳、电机253。外壳包括筒体2521和安装在筒体2521上端部的上盖2522,电机253安装在电机座256上,电机座256安装在上盖2522的下方并位于筒体2521内。上盖2522可拆卸地安装在筒体2521上,电机座256可拆卸地安装在上盖2522上,因此,便于实现咖啡机的组装和拆卸,同时便于咖啡机的维修。套管压头251安装在筒体2521内部,电机253的驱动轴伸入筒体2521内部,驱动轴上固定有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为螺杆头2531。

套管压头251为顶部开口的筒状,螺杆头2531与套管压头251的内周壁螺纹连接,螺杆头2531与套管压头螺纹连接并驱动套管压头251在压紧位置和松开位置之间往复移动。

参见图1、图9和图10,套管压头251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三个第一导向柱2513和一个第二导向柱2514,四个导向柱沿着套管压头251的径向向外延伸,并且四个导向柱沿着套管压头251的长度方向呈两列布置,一列包括两个第一导向柱2513,另一列包括一个第一导向柱2513和一个第二导向柱2514,两列导向柱相对于套管压头251的中心轴呈对称布置,筒体2521上开设有两条沿着筒体252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导向开口2523,两列导向柱分别沿着两条导向开口2523移动。另外,由于第一导向柱2513和第二导向柱2514的设置,使得套管压头251与外壳在外壳的周向上相对固定,当第一导向柱2513和第二导向柱2514沿着导向开口2523移动时,防止套管压头251在周向上转动。

筒体2521的内周壁上设有自筒体2521的内周壁沿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一限位凸台2524,套管压头251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止挡部2511,止挡部2511与第一限位凸台2524邻接;套管压头251的内底壁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凸台2512,第二限位凸台2512与螺杆头2531的端部邻接。第一限位凸台2524和第二限位凸台2512的设置便于对套管压头251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进行限制。

套管压头251的底壁上安装有上滤网26,上滤网26呈外凸的弧形设置,螺钉28穿过上滤网26的中心将上滤网26固定在套管压头251上,上滤网26的周缘抵接在套管压头251的底壁上。套管压头251的底部抵接在咖啡冲泡盒3的周壁上,套管压头251的底壁的外围设置有环形密封圈27,环形密封圈27与咖啡冲泡盒3的周壁紧密配合形成密封部。优选地,密封圈27由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

套管压头251上开设有水通道,水通道的出口位于套管压头251与上滤网26之间,并且水通道的出口位于密封部的中部,高压热水流经水通道向咖啡冲泡盒3内喷射。水通道包括相连通的流道254和多个流道255,多个流道255呈散射状布置在螺钉28的周围,流道254位于第二导向柱2514内并沿着第二导向柱2514的轴向延伸至大概套管压头251的中心轴位置。螺钉28包括头部281和杆部282,杆部282与套管压头251螺纹连接,杆部282的轴向端开设有在轴向上延伸的盲孔283,流道254的第一端与外部连通,即高压热水从第二导向柱2514内的流道254的第一端引入冲泡单元1内,流道254的第二端与盲孔283连通,杆部282还开设有在径向上贯穿杆部282的通孔284,通孔284位于靠近盲孔283底部的位置处,通孔284与盲孔283连通,流道255的第一端与通孔284连通,流道255的第二端与上滤网26上的小孔连通。高压热水从流道254的第一端流入套管压头251后,依次流经盲孔283和通孔284后进入流道255并从上滤网26上的小孔均匀地向咖啡冲泡盒3内喷射。

如图6所示,盒体安装座包括相连接的咖啡液流出头23和座体24,盒体容纳腔221设置在座体24上,盒体容纳腔221的底壁朝向流道241倾斜设置。咖啡液流出口222设置在咖啡液流出头23的底部,咖啡液流出头23内设有与咖啡液流出口222连通的流道231,座体24内设有连通流道231与盒体容纳腔221的流道241,流道241位于盒体容纳腔221侧壁的底部,流道241的底壁自盒体容纳腔221一侧至咖啡液流出头23一侧自上而下倾斜设置。流道241的底壁他盒体容纳腔221的底壁倾斜设置可以使得从出液孔流出的咖啡全部流向咖啡液流出口222。

图11和图12中的咖啡冲泡盒为用于盛装咖啡胶囊10的咖啡胶囊冲泡盒4,咖啡胶囊冲泡盒4包括盒体41和盖体42,筒状的盖体42倒扣在筒状的盒体41内,盖体42与盒体41内部围成咖啡胶囊容置腔,盖体42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定位部43,定位部43为沿盖体42的径向自盖体42的外周壁向外延伸的凸起,定位部43位于盒体41容纳腔221周壁的顶部,压紧装置25抵接在定位部43上。盖体42顶壁的外表面为内凹的曲面,曲面的最低处位于盖体42顶壁的中心位置,盖体42顶壁的中心位置设有高压热水注入口44,盖体42顶壁的内表面安装有刺破刀45,在将盒体安装座推入座体24后,电机253驱动套管压头251向下移动,套管压头251与盖体42接触后推动盖体42一起向下移动,从而使刺破刀45将咖啡胶囊10刺破,以便于高压热水进入咖啡胶囊10内部。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咖啡机的工作方法作如下介绍。

咖啡机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咖啡豆放入豆箱52内,启动咖啡机,磨豆单元5将咖啡豆研磨成咖啡粉。

咖啡粉从磨豆腔511中通过送粉管道55进入咖啡冲泡盒3中。

送完咖啡粉后,电机253带动螺杆头2531转动,从而驱动套管压头251向下移动,且套管压头251向下移动至套管压头251与咖啡冲泡盒3紧密配合,套管压头251向送粉管道55的自由端施加压力,送粉管道55的自由端变形且咖啡粉出口552密封。

高压热水从第二导向柱2514的外端口送入冲泡单元1,依次流经流道254、螺钉28上的盲孔283、螺钉28上的通孔284、流道255后,从上滤网26的小孔向咖啡冲泡盒3内喷射。

酿造好的咖啡液从咖啡冲泡盒3底部的出液孔流出,并依次流经盒体容纳腔221、流道241、流道231并从咖啡液流出头23的咖啡液流出口222流出,使用者可在咖啡液流出口222的下方放置咖啡杯来取用咖啡液饮品。

此外,第一连接件也可以为齿轮,相应地,压紧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件,该第二连接件为齿条,齿条固定在套管压头的内周壁上并沿着平行于套管压头的轴向延伸,齿轮与齿条相啮合。变形后的送粉管道的自由端也可以被夹紧在压紧部件与咖啡冲泡盒的周壁之间。另外,送粉管道也可以由硬性材料制作的硬管和由柔性材料制作的软管连接而形成,其中硬管作为送粉管道的固定端固定在磨体上,软管作为送粉管道自由端伸入咖啡冲泡盒内。上述方案也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由上可见,电机的驱动轴与套管压头螺纹连接,驱动轴在正转和反转过程中驱动套管压头上下往复移动,从而实现套管压头向下压紧咖啡冲泡盒的功能,该压紧装置相比与现有技术,其结构简单,便于实现自动化,而且易于维护和使用。

一种包装式样的咖啡放入咖啡冲泡盒后,将咖啡冲泡盒安装到盒体安装座的盒体容纳腔中,推动盒体安装座从底座的侧开口安装到底座内,压紧装置向下压紧并抵接在咖啡冲泡盒的周壁上。需要更换其他种包装式样的咖啡时,压紧装置松开咖啡冲泡盒,将盒体安装座从底座中抽出,清洗盒体安装座后更换咖啡和咖啡冲泡盒种类。咖啡机冲泡盒的互换装置可实现一机多用,不论是咖啡粉或者是咖啡胶囊都可以在一台咖啡机中冲泡出醇香可口的咖啡,适应不同包装方式的需要。另外,压紧装置抵接在咖啡冲泡盒的周壁上从而将咖啡冲泡盒压紧,这样咖啡冲泡盒的受力更均匀,从而防止咖啡冲泡盒损坏。

磨豆单元向咖啡冲泡盒中送完咖啡粉后,压紧部件向下移动并压紧送粉管道,将送粉管道自由端的咖啡粉出口密封。当需要继续向咖啡冲泡盒中送咖啡粉时,压紧部件向上移动送粉管道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恢复形状,咖啡粉出口打开,从而实现咖啡粉的输送。压紧部件与送粉管道配合可防止管道及磨豆腔内的咖啡粉受潮粘结。

豆箱与磨体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便于实现豆箱中咖啡豆的回收以及豆箱的清洁。上磨豆轮与豆箱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下磨豆轮与下磨豆轮安装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便于对上磨豆轮和下磨豆轮进行清洗和组装。弹性卡紧装置的设置便于实现豆箱与磨体之间的紧密配合。另外,通过豆箱的旋转可实现咖啡粉末粗细程度的调节。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