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脚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4177发布日期:2019-07-27 10:44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洗脚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洗脚盆。



背景技术:

当前,洗脚盆的形式主要为普通塑料洗脚盆和电热洗脚盆,电热洗脚盆能够不停的将水加热来满足需求,一定程度上的节省水资源,但也消耗了电能,且盆体自重很大,移动、放水和清洗并不方便而且不便于维修、价格高。而塑料洗脚盆存在的问题是热量散失快,水温降低后需向盆里加热水,为了避免烫伤,需将双脚从盆中拿出来,既不舒适又不方便,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是将普通塑料洗脚盆进行合理改造,使普通塑料洗脚盆的散热量减小,在泡脚过程中可以随时添加热水,满足脚部舒适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洗脚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洗脚过程中不易添加热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洗脚盆,包括盆体,所述盆体内设有筒体,筒体的下部沿筒壁一周间隔设有出水孔,出水孔连通筒体和盆体。

本技术方案的原理是通过在盆体内增设了筒体,且在筒体下部设有出水孔,热水沿出水孔流向筒体内,在泡脚过程中,可以随时向筒体1和盆体2之间的添加热水区域添加热水,不需要将双脚从盆中拿出来,提高了脚部舒适度的要求,避免了被溅起的热水而烫伤,同时,热水通过出水孔从底部流向筒体内,减少了热量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孔向内凸起,采用渐缩喷管形式。

进一步地,所述盆体的底部设有底座。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内底面的上表面布设有按摩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洗脚盆采用聚丙烯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泡脚过程中,通过向筒体1和盆体2之间的添加热水区域随时添加热水,不需要将双脚从盆中拿出来,提高了脚部舒适度的要求,避免了被溅起的热水而烫伤,同时,热水通过出水孔从底部流向筒体内,减少了热量损失;底座使盆底远离地面,减小导热散热,从而使热量损失速度减慢;盆底设有按摩凸台可以对脚底的穴位进行按摩;结构简单,轻便,价格便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洗脚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出水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体,2.盆体,3.底座,4.出水孔,5.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方式。

一种洗脚盆,如图1所示,包括盆体2和筒体1,盆体2的底部设有底座3,增设底座3,使盆底远离地面,减小导热散热,从而使热量损失速度减慢。盆体2的顶部开口向外扩大呈喇叭状,盆体2内底面中间设有筒体1,筒体1的高度高于盆体2的高度,筒体1和盆体2的底面成一体化结构。筒体1的下部沿筒壁一周间隔设有出水孔4,出水孔4连通筒体1和盆体2,出水孔4向内凸起,采用渐缩喷管形式,如图2所示,喷管的截面积向内逐渐减小,使水流能将压力转化为速度,更快流向筒体1内。筒体1和盆体2之间为添加热水区域,筒体1内为洗脚泡脚区域,通过在盆体2内新增设了筒体1,保证在加热水时,不会因为脚没拿出盆而造成烫伤,也不会被溅起的开水烫伤。添加的热水只能通过筒体1下部筒壁设有的出水孔4从底部进入筒体内,减少热损失的同时更符合对脚部热舒适性要求。

此外,筒体1内底面的上表面布设了圆柱形或棱形的按摩凸台5,在泡脚的时候,凸台5可以对脚底的穴位进行按摩,更优的,为了方便清理,防腐蚀,承压抗摔,洗脚盆采用聚丙烯材料制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