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手动充气床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8984发布日期:2019-02-12 21:21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手动充气床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气床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手动充气床垫。



背景技术:

临床医疗护理中,患者由于行动不便而需卧床治疗。现有技术中,已有将充气床垫应用到护理床上,但现有的充气床垫存在以下缺点:1、现有的充气床垫都是电动的,需要持续给电,在没有电的情况下,气垫就会放气;2、充气后床垫较厚,使整体床单位高度升高,不利于床旁搬运,降低了患者舒适度,如果单独睡气垫床垫,无普通床垫,年纪大的病人会觉得冷,而不愿接受;3、气垫床由气垫和充气泵组成,不便于携带;4、大型气垫床适用于长期卧床、骨折等病人,而有这样一类人群,患者可自由活动,但是由于生活习惯或疾病后遗症影响喜好一侧卧位,也常会有单侧部位压疮发生,大型气垫床对这类人群明显不适合;5、就经济费用而言,长期卧床的患者使用大型气垫床的住院费用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及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便携式手动充气床垫,采用手动的充气方式,无需电源支持且携带方便,可以避免患者压疮,成本造价低。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便携式手动充气床垫,包括可充放气的气垫和给气垫充气的充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筒包括外壳体和设于所述外壳体内的内壳体,所述外壳体顶部设有可开合的外壳盖,所述内壳体顶部设有可开合的内壳盖,所述内壳体内部设有可沿内壳体轴向做往复运动的活塞,所述内壳体底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接气门,所述气垫包括多个横向并列设置的气垫单元,所述多个气垫单元之间连通,所述气垫上设有充气孔。通过以上设置,充气筒为中空双层结构,内壳体可以用作活塞式打气筒为气垫手动充气,其上部设有可开合的内壳盖,打开内壳盖后内壳体内部的空间可以容纳放气折叠后的气垫,便于携带、整理和储藏;外壳体可以保护内壳体不受损伤;气垫由多个气垫单元组成有助于提升气垫的舒适性。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盖与外壳体旋接,所述外壳盖上还设有把手,方便外壳盖的开合。

进一步地,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同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内壳盖与内壳体旋接,所述内壳盖上还设有凸起,方便内壳盖的开合。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包括沿内壳体轴向设置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顶部设有活塞拉手,所述活塞杆底部设有活塞头。

进一步地,所述气门为卡扣式气门。

进一步地,所述气垫单元为柱状结构,所述气垫充气后在相邻的气垫单元之间形成沟槽,提升气垫的透气性。

进一步地,所述气垫在充满气后厚度为15~20cm。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孔为防漏气式充气孔,可防止漏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手动充气床垫,具有以下优点:

1、不需使用电力支持,不怕停电等意外事件;

2、适用于可自由活动但有强迫体位的患者,避免压疮发生;

3、充气后不会使床单位整体升高太多,给患者带来不便;

4、使用方便、便于携带、整理和储藏;

5、造价低廉,便于接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充气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充气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充气筒去掉外壳盖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充气筒与气垫连接充气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充气筒,11、外壳体,111、外壳盖,112、把手,12、内壳体,121、内壳盖,122、活塞杆,123、活塞拉手,124、活塞头,125、凸起,126、卡扣式气门,20、气垫,21、气垫单元,22、沟槽,23、防漏气式充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凸出贡献,可以理解的,下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案的详细说明,不应该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任何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如图1-4所示,便携式手动充气床垫,包括可充放气的气垫(20)和给气垫(20)充气的充气筒(10),充气筒(10)包括筒状外壳体(11)和设于外壳体(11)内的筒状内壳体(12),内壳体(12)与外壳体(11)同底面,外壳体(11)顶部设有与外壳体(11)旋接的可开合的外壳盖(111),内壳体(12)顶部设有与内壳体(12)旋接的可开合的内壳盖(121),内壳体(121)内部设有可沿内壳体(121)轴向做往复运动的活塞杆(122),活塞杆(122)顶部设有活塞拉手(123),活塞杆(122)底部设有活塞头(124),内壳体(12)底部设有通孔,通孔连接卡扣式气门(126),气垫(20)包括多个横向并列设置的气垫单元(21),气垫单元(21)为柱状结构,多个气垫单元(21)之间连通,气垫(20)上设有防漏气式充气孔(23)。

进一步地,外壳盖(111)上还设有把手(112)。

进一步地,内壳盖(121)还设有凸起(125)。

进一步地,气垫(20)充气后在相邻的呈柱状结构的气垫单(21)元之间形成沟槽(22)。

进一步地,气垫(20)在充满气后厚度为15~20cm。

使用时,先打开外壳体的外壳盖,再打开内壳体的内壳盖,取出气垫,平铺,用气管连接卡扣式气门和防漏气式充气孔,旋紧内壳体的内壳盖,拉动活塞做往复运动给气垫充气,充至合适厚度后拔掉气管即可;不用时,将气垫放气后折叠放入内壳体中,便于携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