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内开窗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5357发布日期:2018-11-02 21:46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门窗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新型的内开窗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门窗的排水结构直接决定门窗的实用性,在进行门窗设计时,门窗的排水结构也是设计者的们首先考虑的问题。而现有技术中的门窗的排水结构多以简单的多开孔,来解决门窗的排水问题。

现有的内开窗结构以其开启面积大,密封性好的优点,一直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是内开窗的排水结构,还不能满足客户对排水性能的要求,尤其体现在下雨天,积在门窗型材腔内的水无法及时排出,雨水渗入室内;而且由于气压值的强弱转换导致雨水倒灌,还会出现雨水渗入墙体,毁坏装饰条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新型的内开窗排水结构,通过在扇型材与框型材上设置排水槽,以达到及时排走雨水,防止雨水倒灌或渗入墙体的目的。

一种新型的内开窗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扇型材上铣削有两处排水槽,为第一排水槽与第二排水槽;所述的第一排水槽位于扇型材安装玻璃处的室外侧;所述的第二排水槽位于扇型材室外侧的底端;扇型材与框型材搭接;在框型材上也铣削有两处排水槽,为第三排水槽与第四排水槽;所述的第三排水槽位于框型材室外侧的内口处;所述的第四排水槽位于框型材室外侧的底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扇型材与框型材的搭接量为14mm。

进一步的,所述的框型材内设置有内衬。

进一步的,所述的框型材固定在垫高型材上;在垫高型材的室外侧连接有排水翅或全防护外侧窗台板,排水翅或全防护外侧窗台板的上方为框型材的第四排水槽位。

进一步的,所述的排水翅的结构为:与垫高型材连接处为两处连接脚,两处连接脚的汇合处向室外侧的下方倾斜延伸,延伸段之后为排水缓坡。

进一步的,所述的全防护外侧窗台板的结构为:与垫高型材连接处为贴合连接;在垫高型材的自上而下贴合后,向室外侧的下方倾斜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的框型材外侧扣接有铝扣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第一排水槽内的水通过扇型材腔室内的通道流向第二排水槽;第二排水槽流入到第三排水槽内,第三排水槽与第四排水槽通过框型材内的通道相连接。而且还可以据不同的现场情况,选用排水翅或全防护外侧窗台板;从第四排水槽内流出的水通过排水翅或全防护外侧窗台板排出。垫高型材和排水翅或全防护外侧窗台板的配合使用,有效解决内开窗雨水倒灌、雨水渗入墙体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扇型材;2:第一排水槽;3:第二排水槽;4:框型材;5:铝扣板6:第三排水槽;7:第四排水槽;8:垫高型材;9:排水翅。10:全防护外侧窗台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内开窗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扇型材1上铣削有两处排水槽,为第一排水槽2与第二排水槽3;所述的第一排水槽2位于扇型材1安装玻璃处的室外侧;所述的第二排水槽3位于扇型材1 室外侧的底端;扇型材1与框型材4搭接,搭接量为14mm;在框型材4上也铣削有两处排水槽,为第三排水槽6与第四排水槽7;所述的第三排水槽6位于框型材4室外侧的内口处;所述的第四排水槽7位于框型材4室外侧的底端。

所述的框型材1内设置有内衬;框型材1外侧扣接有铝扣板5。

所述的框型材1固定在垫高型材8上;在垫高型材8的室外侧连接有排水翅9,排水翅9的上方为框型4的第四排水槽位7。

所述的排水翅9的结构为:与垫高型材连接处为两处连接脚,两处连接脚的汇合处向室外侧的下方倾斜延伸,延伸段之后为排水缓坡。

实施例2

参见附图2,在实施例结构的基础上,与实施例结构的区别在于,所述的排水翅9处连接的是全防护外侧窗台板10,全防护外侧窗台板10的上方为框型材1的第四排水槽位7。

所述的全防护外侧窗台板10的结构为:与垫高型材8连接处为贴合连接;在垫高型材8的自上而下贴合后,向室外侧的下方倾斜延伸。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