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圆浪板墙体窗口包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0282发布日期:2018-12-11 21:09阅读:10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结构圆浪板墙体窗口包边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建筑窗口包边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钢结构圆浪板墙体窗口包边结构。



背景技术:

钢结构建筑中的圆浪板是指作为外墙外表面的压型钢板,其截面呈波浪状。目前,圆浪板因为其外形美观,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钢结构建筑,但是现有技术中,该墙体的窗口处理方式较单一,如何对该墙体结构的窗口包边进行更好的处理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授权公告号为CN204716018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彩钢板窗上包边系统,但是该包边系统仅适用于常规的复合钢板,对圆浪板不适用。

授权公告号为CN205840620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钢架结构房的窗洞下包边,但是该包边同样仅适用于常规钢板墙,且连接结构较复杂,对圆浪板不适用。

对于窗口侧面的包边结构,特别是对于圆浪板墙体窗口的侧面包边结构,如何能够更好的固定并实现更佳的防水效果,则更是鲜有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结构圆浪板墙体窗口包边结构,该包边结构连接牢固,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钢结构圆浪板墙体窗口包边结构包括设置于窗口四周并固定连接于钢结构檩条上的上包边板、下包边板和侧包边板;所述上包边板和侧包边板位于墙体外侧的一端均内嵌于圆浪板与檩条之间;圆浪板包括靠近墙体内侧的多个波谷和远离墙体的多个波峰,所述下包边板位于墙体外侧的一端向外延伸后向下弯折形成竖向包板,然后向墙体侧弯折形成折板,折板端头与波谷相贴;竖向包板和折板将一个波峰包在二者形成的空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嵌设置的包边结构更加牢固,耐用,而且避免了窗口包边形成贯通于墙体的通缝,有效阻止了雨水进入屋内;竖向包板和折板对雨水进行有效引流,起到很好的防水效果,而且使下包边板与圆浪板的连接更加牢固。

作为优选地,所述檩条包括上窗檩,所述上包边板包括内贴于上窗檩内侧的第一竖向板,向外弯折贴在上窗檩下表面的第一横向板,第一横向板伸出上窗檩后向下弯折形成的第二竖向板,然后向外弯折形成第二横向板,然后向上弯折形成第三竖向板,然后向墙体方向弯折形成第三横向板,然后向上弯折形成第四竖向板,所述第四竖向板内嵌于圆浪板与上窗檩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四竖向板能够阻挡雨水进入屋内,起到很好的防水效果。

作为优选地,圆浪板与上窗檩之间还设置有U形固定板,所述U形固定板开口朝上,包括竖向设置的压板和嵌板,压板的长度大于嵌板的长度;压板用螺丝固定在上窗檩的外侧面;上包边板的第四竖向板内嵌于压板与上窗檩之间;位于窗户上部的圆浪板为上圆浪板,所述上圆浪板的底端贴近上包边板的第三横向板后向墙体侧弯折形成横向企口板,然后向上弯折形成弹性板,所述弹性板与所述压板贴合;所述横向企口板上设置有向上的凹槽,所述嵌板插入所述凹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板和凹槽对压板的下半部分施加挤压力,防止了压板的变形,使得上包边板与圆浪板的连接更加牢固。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二横向板上开设有滴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雨水进行引流,更好地起到防水效果。

作为优选地,所述檩条包括位于窗口两侧的竖向次檩,竖向次檩远离墙体的一侧连接有竖向设置的几字形次檩;几字形次檩包括位于其中间顶部的脊板和位于两侧的底板;所述底板固定在竖向次檩上;所述侧包边板位于墙体外侧的一端均内嵌于圆浪板与几字形次檩的脊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几字形次檩的设置既满足了侧包边板的固定,同时也满足了横向檩与圆浪板之间设置玻璃保温棉。

作为优选地,侧包边板包括贴于墙体内侧的第一板面和贴于窗户侧面的第二板面,第二板面向墙体外延伸至超过圆浪板后向远离窗户弯折形成第三板面,然后向墙体弯折形成第四板面,第四板面靠近脊板后向远离窗户方向弯折形成第五板面;所述第五板面内嵌于圆浪板与几字形次檩的脊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五板面能够有效阻止雨水进入屋内。

作为优选地,第二板面位于窗户外侧靠近窗框的位置竖向设置有隔水凸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水凸棱对雨水能进行阻挡和引导,防止雨水对窗框造成的冲刷。

作为优选地,下包边板包括贴于墙体内侧的固定部,贴于窗口下部的平板部,平板部与所述的竖向包板连接成整体;所述平板部位于窗户外侧的为泛水部,所述泛水部设置成方便排水的倾斜面。

作为优选地,所述折板设置成内高外低的斜面,靠近墙体一侧高于远离墙体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包边板能够更好地进行排水。

作为优选地,竖向包板与圆浪板之间的空隙用密封胶填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了下包边板与圆浪板连接的牢固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内嵌设置的包边结构更加牢固,耐用,而且避免了窗口包边形成贯通于墙体的通缝,有效阻止了雨水进入屋内;

2、下包边板的竖向包板和折板对雨水进行有效引流,起到很好的防水效果,而且使下包边板与圆浪板的连接更加牢固;

3、U形固定板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上包边板的牢固性和防水效果;

4、该包边板结构整体安装方便,而且没有螺丝外露,外形美观大方。

附图说明

图1是上包边板安装示意图;

图2是上包边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U形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局部A的放大图;

图5是侧包边板安装示意图;

图6是侧包边板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下包边板安装示意图;

图8是下包边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檩条;11、上窗檩;12、横向檩;13、竖向次檩;14、几字形次檩;141、脊板;142、底板;2、上包边板;21、第一竖向板;22、第一横向板;23、第二竖向板;24、第二横向板;25、第三竖向板;26、第三横向板;27、第四竖向板;28、滴水孔;3、下包边板;31、固定部;32、平板部;33、泛水部;34、竖向包板;35、折板;4、侧包边板;41、第一板面;42、第二板面;421、隔水凸棱;43、第三板面;44、第四板面;45、第五板面;5、圆浪板;51、波谷;52、波峰;53、上圆浪板;531、横向企口板;532、弹性板;533、凹槽;54、横向端头;55、封堵泡沫条;6、U形固定板;61、压板;62、嵌板;63、连接板;91、钢柱;92、檩托;93、内墙板;94、玻璃保温棉;95、密封胶;96、窗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 “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钢结构圆浪板墙体窗口包边结构,包括设置于窗口四周并固定连接于钢结构檩条1上的上包边板2、下包边板3和侧包边板4。

如图1与图5所示,上包边板2和侧包边板4位于墙体外侧的一端均内嵌于圆浪板5与檩条1之间。该设置避免了窗口包边形成贯通于墙体的通缝,使得外部的雨水要进入墙体内时,需经过至少一道弯折迂回部,从而有效阻止了雨水进入屋内,起到了很好地防水效果。而且内嵌设置的包边结构更加牢固,耐用。

如图1所示,檩条1包括上窗檩11,上窗檩11可以是方管状,用螺丝固定在檩托92的下表面,檩托92与钢柱91固定连接。上窗檩11的内侧可以设置压型钢板作为内墙板93,上窗檩11的外侧固定有镀锌钢丝网、玻璃保温棉94和圆浪板5依次设置组成的复合层外墙板。

如图1与图2所示,上包边板2包括内贴于上窗檩11内侧的第一竖向板21,向外弯折贴在上窗檩11下表面的第一横向板22,第一横向板22伸出上窗檩11后向下弯折形成的第二竖向板23,然后向外弯折形成第二横向板24,然后向上弯折形成第三竖向板25,然后向墙体方向弯折形成第三横向板26,然后向上弯折形成第四竖向板27,所述第四竖向板27内嵌于圆浪板5与上窗檩11之间。

参考图1,第一竖向板21可以用螺丝固定在内墙板93上。参考图4,第二竖向板23、第二横向板24、第三竖向板25与第三横向板26组成了矩形空腔,矩形空腔的宽度(即第三横向板26的宽度)大于等于圆浪板5的厚度。这样可以使圆浪板5的底端不会外露。

较佳地,如图4所示,第三横向板26的宽度比圆浪板5的厚度大5~7mm,而且圆浪板5的波谷51与第三横向板26相接,相接处采用密封胶95进行密封。密封胶95可以是硅酮密封胶。波谷51与第三横向板26相接,不仅保证了圆浪板5底端不外露,而且为填塞密封胶95提供了平台,进一步提高了上包边板2的防水效果。

如图1与图2所示,为了对雨水进行引流,可以在第二横向板24上开设滴水孔28。也可以将第二横向板24设置成内高外低的斜面,使第二横向板24的最低处形成自然滴水(图中未画出)。

上包边板2安装时,螺丝穿过窗框96和第一横向板22后拧入上窗檩11,第一紧向板用螺丝固定在内墙板93上或上窗檩11的内侧面,第四竖向板27被圆浪板5挤压,并贴附在玻璃保温棉94的外表面。

为了使上包边板2与圆浪板5的连接更加牢固,其二者的接口处有更好的防水效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如图3与图4所示,圆浪板5与上窗檩11之间还设置有U形固定板6,U形固定板6可以是等间距设置的多个。U形固定板6开口朝上,包括竖向设置的压板61和嵌板62以及横向的连接板63,压板61的长度大于嵌板62的长度;连接板63紧贴在第三横向板26的上表面。

如图4所示,压板61用螺丝固定在上窗檩11的外侧面。当上窗檩11的外侧面设置有玻璃保温棉94时,压板61固定在玻璃保温棉94的外表面;上包边板2的第四竖向板27内嵌于压板61与上窗檩11之间。

位于窗户上部的圆浪板5为上圆浪板53,所述上圆浪板53的底端贴近上包边板2的第三横向板26后向墙体侧弯折形成横向企口板531,然后向上弯折形成弹性板532,弹性板532与压板61贴合。在横向企口板531上设置向上的凹槽533,嵌板62可以插入凹槽533内。

安装时,先将U形固定板6用螺丝固定在玻璃保温棉94上,使压板61压住第四竖向板27,然后安装带有企口的圆浪板5,并使嵌板62插入凹槽533内,弹性板532对压板61的下半部分形成挤压。弹性板532和凹槽533对压板61的下半部分施加挤压力,防止了压板61的变形,使得上包边板2与圆浪板5的连接更加牢固。同时嵌板62插入凹槽533内,可以防止圆浪板5向下滑移,减小位于其底部的第三横向板26的变形,从而保证密封胶95不被破坏。此外,圆浪板5底部的企口进一步防止了雨水进入墙体内部。

终上所述,该上包边板2防水效果好、连接牢固、安装方便,而且没有螺丝外露,外形美观大方。

如图5所示,檩条1包括沿墙体竖直方向设置的多条横向檩12和位于窗口两侧的竖向次檩13,竖向次檩13固接于所述横向檩12,竖向次檩13远离墙体的一侧连接有竖向设置的几字形次檩14;几字形次檩14包括位于其中间顶部的脊板141和位于两侧的底板142;底板142固定在竖向次檩13上。当竖向次檩13不够长时,几字形次檩14的一个底板142连接于竖向次檩13上,另一个底板142与横向檩12的外表面螺丝连接。

如图5与图6所示,侧包边板4包括贴于墙体内侧的第一板面41和贴于窗户侧面的第二板面42,第二板面42向墙体外延伸至超过圆浪板5后向远离窗户弯折形成第三板面43,然后向墙体弯折形成第四板面44,第四板面44靠近脊板141后向远离窗户方向弯折形成第五板面45;所述第五板面45内嵌于圆浪板5与几字形次檩14的脊板141之间。

安装时,螺丝穿过窗框96和第二板面42后拧入竖向次檩13,然后用螺丝穿过圆波板的波谷51和第五板面45后拧入脊板141,最后用螺丝将第一板面41固定在墙体内侧。当使用压型钢板作为内墙板93时,第一板面41可以固定在内墙板93的内侧表面。

如图5所示,为了防止雨水进入室内,在窗框96与第二板面42相接处设置密封胶95,可以在窗框96的内侧和外侧都设置密封胶95。密封胶95可以采用硅酮密封胶。

如图5与图6所示,在有风力作用下,雨水可能会沿第二板面42流向窗框96,对密封胶95进行冲刷,当密封胶95失效时,雨水很容易进入室内。所以在第二板面42位于窗户外侧靠近窗框96的位置设置隔水凸棱421,隔水凸棱421沿竖向设置,可以是一条或多条。隔水凸棱421可以由第二板面42弯折而成,与侧包边板4一体成型。雨水在风力作用下沿第二板面42流向窗框96,遇到隔水凸棱421后,被阻挡,然后顺着凸棱竖直向下流至下包边板3,最终流出墙外。

参考图5,为了避免圆浪板5的横向端头54外露,第四板面44的长度大于圆浪板5的厚度,可以是大5~7mm,与上包边板2的第三竖向板25平齐,以保证美观。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雨水从第四板面44与圆浪板5横向端头54的缝隙进入圆浪板5的波峰52内,造成圆浪板5的内部腐蚀,所以在圆浪板5靠近第四板面44的位置的波峰52内设置封堵泡沫条55。

如图7与图8所示,圆浪板5包括靠近墙体内侧的多个波谷51和远离墙体的多个波峰52。下包边板3包括贴于墙体内侧的固定部31,贴于窗口下部的平板部32,平板部32位于墙体外侧的一端向外延伸后向下弯折形成竖向包板34,然后向墙体侧弯折形成折板35,折板35端头与波谷51相贴;竖向包板34和折板35将一个波峰52包在二者形成的空腔内。竖向包板34将雨水引流至圆浪板5的一个波峰52以下,使雨水无法进入墙体内,而且空腔包裹一个波峰52,使连接更加牢固。

平板部32位于窗户外侧的为泛水部33。为了方便排水,泛水部33设置成倾斜面,折板35也设置成内高外低的斜面,折板35靠近墙体一侧高于远离墙体一侧。为了进一步提高了下包边板3与圆浪板5连接的牢固性,竖向包板34与圆浪板5之间的空隙用密封胶95填塞。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