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50038发布日期:2019-07-13 08:25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床。



背景技术:

床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家具之一,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满足人们不同需求的智能床相继出现。现有智能床包括气囊床垫、内置气泵的控制盒和床托,为了方便对按键进行操作,气囊床垫的控制盒一般放置于床头柜或床底,控制盒放置于床头柜会影响美观;控制盒放置于床底则会占用过多的空间,且不方便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美观、节约空间、整体性强、操作方便的控制盒内置的智能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床,包括床托、气囊床垫、带气泵的控制盒和导气管,所述气囊床垫设置在床托上面,所述气囊床垫和控制盒通过导气管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床托侧面开有一通孔,通孔内端下方设有一底座,底座上设有两条平行的导槽,所述控制盒设在通孔中,所述控制盒底面设有两条与所述导槽适配的导轨,导轨设置在对应的导槽中,所述控制盒通过导轨与导槽配合实现在隐藏于床托内的使用工位以及外露于床托的拆装工位间推拉移动切换。控制盒内置于床托中使智能床的整体性加强,节省空间且更美观,控制盒中的气泵可以把气源通过气管线输送到气囊床垫中改变不同部位的气压,控制盒可在通孔中推拉式移动,方便对控制盒进行操作和维修。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盒朝向外界空间侧设有控制面板,所述通孔的截面轮廓与所述控制面板轮廓匹配,所述控制盒处于使用工位时,控制面板与所述通孔外端口周缘齐平设置,这样做既节约空间又美观。

作为优选,所述通孔底缘高度低于所述导轨底面设置,使控制盒能顺利从床托中拉出。

作为优选,所述床托上部设有隔板,气囊床垫设置在隔板上面,气囊床垫内设有传感器,传感器与控制盒间通过控制线连接。隔板对气囊床垫起承载作用,传感器可以把气压信号通过控制线传到控制盒。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为L形,包括水平承托部和竖向固接部,所述固接部和床托内侧壁通过螺钉贴合连接,导槽设置在水平承托部上。

作为优选,所述承托部和固接部之间设有若干加强筋,加强筋使底座更牢固。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面板上集成控制按键和通信模块,用户通过操作控制按键发出指令,通讯模块是指令传输的开始端。

作为优选,所述气管线两头均可拆装,方便对控制盒进行检修。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线两头均可拆装,方便对控制盒进行检修。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盒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导轨固接在所述底板的底面上,控制盒设在底板中,底板可相对床托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智能床美观,整体性好;

2. 操作方便,节约空间,便于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底板的上表面示意图;

图3是底板的下表面示意图;

图4是控制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囊床垫;2-床托;3-控制盒;4-导气管;5-底座;6-隔板;7-导槽;8-加强筋;9-导轨;10-控制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至图2中所示:

实施例1:一种智能床,包括床托2、气囊床垫1、带气泵的控制盒3和导气管4,所述气囊床垫1设置在床托2上面,所述气囊床垫1和控制盒3通过导气管4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床托2侧面开有一通孔,通孔内端下方设有一底座5,底座5上设有两条平行的导槽7,所述控制盒3设在通孔中,所述控制盒3底面设有两条与所述导槽7适配的导轨9,导轨9设置在对应的导槽7中,所述控制盒3通过导轨9与导槽7配合实现在隐藏于床托2内的使用工位以及外露于床托2的拆装工位间推拉移动切换。控制盒3内置于床托2中使智能床的整体性加强,节省空间且更美观,控制盒3中的气泵可以把气源通过气管线4输送到气囊床垫1中改变不同部位的气压,控制盒3可在通孔中推拉式移动,方便对控制盒3进行操作和维修。

所述控制盒3朝向外界空间侧设有控制面板,所述通孔的截面轮廓与所述控制面板轮廓匹配,所述控制盒3处于使用工位时,控制面板与所述通孔外端口周缘齐平设置,这样做既节约空间又美观。所述通孔底缘高度低于所述导轨9底面设置,使控制盒3能顺利从床托2中拉出。所述床托2上部设有隔板6,气囊床垫1设置在隔板6上面,气囊床垫1内设有传感器,传感器与控制盒3间通过控制线10连接。隔板6对气囊床垫1起承载作用,传感器可以把气压信号通过控制线10传到控制盒3。所述底座5为L形,包括水平承托部和竖向固接部,所述固接部和床托2内侧壁通过螺钉贴合连接,导槽7设置在水平承托部上。所述承托部和固接部之间设有若干加强筋8,加强筋8使底座更牢固。所述控制面板上集成控制按键和通信模块,用户通过操作控制按键发出指令,通讯模块是指令传输的开始端。所述气管线4和控制线10两头均可拆装,方便对控制盒3进行检修。

实施例2:一种智能床,包括床托2、气囊床垫1、带气泵的控制盒3和导气管4,所述气囊床垫1设置在床托2上面,所述气囊床垫1和控制盒3通过导气管4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床托2侧面开有一通孔,通孔内端下方设有一底座5,底座5上设有两条平行的导槽7,所述控制盒3设在通孔中,所述控制盒3底面设有两条与所述导槽7适配的导轨9,导轨9设置在对应的导槽7中,所述控制盒3通过导轨9与导槽7配合实现在隐藏于床托2内的使用工位以及外露于床托2的拆装工位间推拉移动切换。控制盒3内置于床托2中使智能床的整体性加强,节省空间且更美观,控制盒3中的气泵可以把气源通过气管线4输送到气囊床垫1中改变不同部位的气压,控制盒3可在通孔中推拉式移动,方便对控制盒3进行操作和维修。

所述控制盒3底部设有底板5,所述导槽7固接在所述底板5的底面上,控制盒3设在底板5中,底板5相对床托2移动。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确定, 在此不再对使用方式做过多的赘述。基于本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任何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