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炒菜机的食材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0308发布日期:2019-05-21 21:12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炒菜机的食材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烹饪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炒菜机的食材盒。



背景技术:

目前,在自动烹饪技术日趋成熟,市场上相继推出了自动炒菜机等产品,而自动炒菜机需要配置专用的食材盒,以用于存放食材和炒菜投料。

现有技术中,食材盒一般为多格结构,每格的结构及容积都相同,以容纳不同的食材。而在一道菜肴的食材中,一般会有至少一种主料及至少一种配料,其中,配料的份量相对主料的份量较少。为了保证用于装纳主料的格子能够有效容纳主料,且在食材盒的每格的结构及容积都相同的情况下,食材盒的每个格子的容积都会比较大,这样用于装纳配料的格子往往会剩余很多空间,从而会导致食材盒的空间无法得到很好的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炒菜机的食材盒,以解决食材盒的空间无法得到很好的利用的技术问题,以有效地装纳不同份量的各种配料和各种主料,从而提高食材盒的空间利用率,进而使得食材盒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炒菜机的食材盒,包括形成为一体的多个盒体;多个所述盒体彼此相邻设置且各自的顶面开口;每一所述盒体的所述顶面的朝向相同且均不朝向相邻的盒体;多个所述盒体中至少有两个盒体的容积不同。

作为优选地,多个所述盒体中至少有两个盒体的底部至各自的顶面的高度不同。

作为优选地,多个所述盒体的顶面齐平,多个所述盒体中至少有两个盒体的底面不在同一水平面。

作为优选地,每一所述盒体的横截面积由各自的底部至各自的顶面逐渐增大。

作为优选地,多个所述盒体分别为第一盒体、第二盒体、第三盒体和第四盒体,每一所述盒体的内腔分别构成用于装纳食材的仓格,所述第一盒体与所述第二盒体并列设置,且所述第一盒体与所述第二盒体的相邻侧边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三盒体与所述第四盒体并列设置,且所述第三盒体与所述第四盒体的相邻侧边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盒体远离所述第二盒体的侧边与所述第三盒体远离所述第四盒体的侧边齐平,所述第二盒体远离所述第一盒体的侧边与所述第四盒体远离所述第三盒体的侧边齐平。

所述盒体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

作为优选地,所述盒体的内表面上设有凹陷结构。

作为优选地,所述凹陷结构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盒体的内侧壁上的第一凹陷部,且所述第一凹陷部从所述盒体顶面的边缘延展至所述盒体底面的边缘。

作为优选地,所述凹陷结构还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盒体的内底面上的第二凹陷部,且多个所述第二凹陷部交织成网格结构。

作为优选地,每一所述盒体的顶面的边缘均往外延伸出有外顶块,每一所述盒体的外顶块与相邻的盒体的相邻边缘的外顶块形成一体,每一所述盒体的顶面及各自的所述外顶块一起形成所述食材盒的顶部。

作为优选地,所述食材盒的顶部的一边缘上设有拉手。

作为优选地,所述食材盒的顶部的未开口的区域设有至少一用于指示所述食材盒放入炒菜机的方向箭头,所述方向箭头向所述盒体的底部方向凹陷成型。

作为优选地,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盒体的相邻外侧壁之间均连接有至少一加强筋。

作为优选地,其中一个所述盒体的一不朝向相邻盒体的外侧壁上设有电子标签安装卡槽。

作为优选地,每一所述盒体的至少一不朝向相邻盒体的外侧壁上均纵向设有至少一限位筋,所述电子标签安装卡槽的底部比每一所述限位筋的底部更靠近所述食材盒的顶部。

作为优选地,还包括用于盖合在所述食材盒的顶部上的盒盖,所述盒盖的盖边上设有多个用于与所述食材盒的顶部的周边扣接的锁扣。

作为优选地,所述盒盖上凹陷有多个与多个所述盒体一一对应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横截面的尺寸大于或等于对应的所述盒体的底部的横截面的尺寸,且所述凹槽的横截面的尺寸小于或等于对应的所述盒体的开口的尺寸;所述盒盖的上盖面的两侧均凸出有凸台。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炒菜机的食材盒,包括形成为一体的多个盒体;多个所述盒体彼此相邻设置且各自的顶面开口;每一所述盒体的所述顶面的朝向相同且均不朝向相邻的盒体;多个所述盒体中至少有两个盒体的容积不同。通过所述食材盒的多个所述盒体,在装纳每道菜的食材时,根据食材的各种配料和主料的份量,将份量较少的配料装纳入容积相对较小的所述盒体中,并且将份量较多的主料装纳入容积相对较大的所述盒体中,从而提高食材盒的空间利用率,进而使得食材盒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用于炒菜机的食材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用于炒菜机的食材盒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用于炒菜机的食材盒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用于炒菜机的食材盒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用于炒菜机的食材盒的仰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用于炒菜机的食材盒的后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用于炒菜机的食材盒的使用示意图;

图8展示了两个图1所示的食材盒的叠放状态的后视图;

图9展示了两个图1所示的食材盒的叠放状态的右视图;

图10a~10b展示了将图7所示的食材盒推入炒菜机的过程;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用于炒菜机的食材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用于炒菜机的食材盒的正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用于炒菜机的食材盒的俯视图;

图14展示了两个图11所示的食材盒的叠放状态的正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设有电子标签的炒菜机的食材盒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设有电子标签的炒菜机的食材盒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用于炒菜机的食材盒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用于炒菜机的食材盒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7的正视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用于炒菜机的食材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用于炒菜机的食材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盒体;11、凹陷结构;111、第一凹陷部;112、第二凹陷部;2、顶部;21、方向箭头;22、外顶块;3、拉手;4、加强筋;5、限位筋;6、电子标签安装卡槽;61、第一卡槽边;62、第二卡槽边;7、盒盖;71、锁扣;72、凸台;73、凹槽;74、拉件;8、翻转机构;9、炒锅;10、电子标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炒菜机的食材盒,包括形成为一体的多个盒体1;多个所述盒体1彼此相邻设置且各自的顶面开口;每一所述盒体1的所述顶面的朝向相同且均不朝向相邻的盒体;多个所述盒体1中至少有两个盒体的容积不同。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所述食材盒的多个所述盒体1,在装纳每道菜的食材时,根据食材的各种配料和主料的份量,将份量较少的配料装纳入容积相对较小的所述盒体1中,并且将份量较多的主料装纳入容积相对较大的所述盒体1 中,从而提高食材盒的空间利用率,进而使得食材盒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

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食材盒是由多个所述盒体1为一体注塑成型的整体结构,或所述食材盒是由多个独立的所述盒体1通过加工工艺拼接组成的整体结构。同时,相对于现有的每格的结构及容积都相同的食材盒,本实施例的用于装纳份量较多的主料的所述盒体1的容积基本不变,而用于装纳份量较少的配料的所述盒体1的容积相对变小,从而有效地减小所述食材盒的整体体积。并且由于所述食材盒的整体体积变小,这样用于制作所述食材盒的原材料的量也会变少,从而有效地降低所述食材盒的生产成本。

请参见图4、图17至图2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应当说明的是,所述食材盒包括形成为一体的4个所述盒体1,而每一所述盒体1的内腔形成所述食材盒的用于装纳食材的仓格,例如,多个所述盒体1分别为第一盒体、第二盒体、第三盒体和第四盒体,所述第一盒体的仓格形成A仓格,所述第二盒体的仓格形成B仓格,所述第三盒体的仓格形成C仓格,所述第四盒体的仓格形成D仓格。因此,所述食材盒具有用于装纳不同食材的A仓格、B仓格、C仓格和D仓格,其中,所述A仓格、D仓格、C仓格以及B仓格的容积依次增大。通常菜肴是一至三种主料以及一至二种配料,当所述食材盒应用于菜肴的主配料配伍时,需要根据每道菜的主料以及配料的份量进行有选择的装纳,例如,“青椒炒肉丝”菜肴的主料是青椒丝、肉丝、香干丝,配料是姜蒜等辅味食材,其中,在该菜肴的食材中,青椒丝、香干丝、肉丝和姜蒜的份量依次减少,这样,则可以将青椒丝装纳入B仓格中,将香干丝装纳入C仓格中,将肉丝装纳入D仓格中,以及将姜蒜装纳入容积最小的A仓格中。

请参见图4、图17至图21,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食材盒的空间利用率,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盒体与所述第二盒体并列设置,且所述第一盒体与所述第二盒体的相邻侧边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三盒体与所述第四盒体并列设置,且所述第三盒体与所述第四盒体的相邻侧边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盒体远离所述第二盒体的侧边与所述第三盒体远离所述第四盒体的侧边齐平,所述第二盒体远离所述第一盒体的侧边与所述第四盒体远离所述第三盒体的侧边齐平。通过将4个所述盒体1紧靠设置在一起,以充分利用所述食材盒的空间,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所述食材盒的空间利用率。

请参见图4、图17至图21,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食材盒的空间利用率,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盒体1的横截面形状优选为矩形。由于所述盒体1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以便于4个所述盒体1能够紧靠设置在一起,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所述食材盒的空间利用率。

请参见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使结构合理化,所述食材盒的所述盒体1的数量视所述炒菜机的烹饪工艺需求及所述炒菜机的具体结构而定,所述食材盒的所述盒体1的数量可以进行调整,即所述食材盒包括形成为一体的3个所述盒体1、5个所述盒体1或6个所述盒体1。

结合图17和图19所示,由于每道菜肴的主料和配料的分量不同,主料所占用的食材盒的放置空间较大,配料所占用的食材盒的放置空间较小,因此为了使食材盒的不同盒体1能够适应主料和配料的分量,本实施例的多个所述盒体1中至少有两个盒体1的底部至各自的顶面的高度不同,以构成放置空间不同的所述盒体1,使用时,将主料放置在放置空间较大的所述盒体1,将配料放置在放置空间较小的所述盒体1。例如,所述A仓格和所述D仓格的底部至各自的顶面的高度比较小,以减小所述A仓格和所述D仓格的容积,从而使得所述A仓格和所述D仓格适用于装纳份量较少的食材;所述B仓格和所述C仓格的底部至各自的顶面的高度比较大,以增大所述B仓格和所述C仓格的容积,从而使得所述B仓格和所述C仓格适用于装纳份量较多的食材。此外,由于顶面开口较小的盒体1在加工较深的仓格时比较困难,因此通过设置不同高度的盒体1,以使顶面开口较小的盒体1的仓格深度较小,顶面开口较大的盒体1的仓格深度较大,从而降低加工难度,进而降低成本。

当然,本实施例中的多个所述盒体1的高度也可以相同,请参见图20所示,当用户所需菜肴的分量较少时,所需食材份量较少,此时所述食材盒的所述盒体 1的仓格较浅;请参见图21所示,当用户所需菜肴的分量较多时,所需食材份量较多,此时所述食材盒的所述盒体1的仓格较深,从而使得在满足食材容量需求的前提下,便于加工,同时节省了材料,进而降低了成本。

请参见图17至图19,为了进一步便于加工所述食材盒,本实施例中的多个所述盒体1的顶面齐平,多个所述盒体1中至少有两个盒体1的底面不在同一水平面。通过将多个所述盒体1的顶面齐平,多个所述盒体1中至少有两个盒体1的底面不在同一水平面,以进一步所述食材盒能够便于加工,进而降低了成本。

请参见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盒体1的横截面积由各自的底部至各自的顶面逐渐增大。由于所述食材盒在应用于所述炒菜机时,所述炒菜机的翻转机构8会将所述食材盒翻转180°,以使食材从所述食材盒中落入所述炒菜机内的炒锅9中。而每一所述盒体1的横截面积由各自的底部至各自的顶面逐渐增大,这样在所述食材盒被所述翻转机构8翻转180°时,有利于所述食材盒内的食材向下滑落至所述炒锅9中,从而防止部分食材被所述盒体1的侧边的内侧壁卡住,进而有效地提高所述食材盒内食材的利用率。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每一所述食材盒的全部侧边与食材盒各自对应的所述顶面之间均构成3°倾斜角,同样的,每一所述食材盒的全部侧边与食材盒各自对应的所述食材盒的底板之间均构成3°倾斜角,从而在所述食材盒在所述炒菜机内翻转下料时,食材能够沿着所述食材盒的倾斜侧边向下滑出,以利于防止食材卡住在所述盒体1的侧边的内侧壁,进而有效地优化所述食材盒的结构和提高所述食材盒内食材的利用率。可以理解的,每一所述食材盒的全部侧边与食材盒各自对应的所述顶面、所述底板之间还可以构成4°倾斜角或其他倾斜角度的倾斜角,或者每一所述盒体1的其中一部分侧边与食材盒各自的顶面对应的所述开口之间构成倾斜角,均可达到利于食材沿所述食材盒的倾斜侧边向下滑出的效果,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请参见图18所示,为了便于食材向下滑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盒体1的内表面上设有凹陷结构11。通过在所述盒体1的内表面上设有凹陷结构11,以减小食材与所述盒体1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在所述食材盒在所述炒菜机内翻转下料时,有利于食材向下滑出。

请参见图18所示,为了进一步便于食材向下滑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凹陷结构11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盒体1的内侧壁上的第一凹陷部111,且所述第一凹陷部111从所述盒体1顶面的边缘延展至所述盒体1底面的边缘。通过将所述第一凹陷部111设置在所述盒体1的内侧壁上,且所述第一凹陷部111从所述盒体 1顶面的边缘延展至所述盒体1底面的边缘,以便于食材沿着所述第一凹陷部111 的方向向下滑出,同时减小食材与所述盒体1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在所述食材盒在所述炒菜机内翻转下料时,进一步有利于食材向下滑出。

请参见图18所示,为了进一步便于食材向下滑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凹陷结构11还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盒体1的内底面上的第二凹陷部112,且所述第二凹陷部112交织成网格结构。由于设置在所述盒体1的内底面上的多个所述第二凹陷部112交织成网格结构,因此减小了食材与所述盒体1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在所述食材盒在所述炒菜机内翻转下料时,进一步有利于食材向下滑出。

请参见图1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盒体1的顶面的边缘均往外延伸出有外顶块22,每一所述盒体1的外顶块22与相邻的盒体1的相邻边缘的外顶块22形成一体,每一所述盒体1的顶面及各自的所述外顶块22一起形成所述食材盒的顶部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食材盒的顶部的形状适配于所述炒菜机的翻转机构8,每一所述盒体1的顶面均在同一平面上,以方便密封膜或者所述盒盖7对所述食材盒进行密封包装,当食材被装纳入所述食材盒中后,可以用密封膜或者所述盒盖7将所述食材盒进行密封包装,以便于所述食材盒的食材包装及运输,同时,所述食材盒的顶部2便于密封膜的撕开以及所述盒盖7的打开,从而提高了所述食材盒的方便性。

请参见图1、图10a和图10b,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食材盒的顶部的一边缘上设有拉手3,所述食材盒应用于所述炒菜机,在需要将所述食材盒抽出所述炒菜机时,所述拉手3便于用户将所述食材盒抽出;可以理解的,所述拉手3设于所述食材盒的正面方向,正面方向与所述食材盒被抽出所述炒菜机的方向一致,因此,所述拉手3具有标识所述食材盒正反方向的指示作用。

请参见图1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食材盒的顶部2的未开口的区域设有至少一用于指示所述食材盒放入炒菜机的方向箭头21,所述方向箭头 21向所述盒体1的底部方向凹陷成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方向箭头21的箭头指示方向为用户将所述食材盒推入所述炒菜机的方向,从而利于用户正确的将所述食材盒应用于所述炒菜机。

在本实施例中,应当说明的是,由于所述食材盒的每一所述盒体1的顶面均在同一平面上,即所述食材盒的顶部2为一平面结构,便于所述食材盒顺利推入所述炒菜机中;所述方向箭头21向所述盒体1的底部方向凹陷成型,从而保证所述方向箭头21不凸出于所述食材盒的顶部2,进而避免出现所述食材盒被推入所述炒菜机时出现卡位的现象。

请参见图1、图3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盒体1 的相邻外侧壁之间均连接有至少一加强筋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5具有固定作用,由于每一所述盒体1的顶面及各自的所述外顶块一起形成所述食材盒的顶部2,且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盒体1之间通过至少一所述加强筋5相连,从而防止所述食材盒发生变形,进而提高所述食材盒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应当说明的是,所述加强筋5的数量根据所述食材盒的材质和设计结构而定,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盒体1之间可通过一个所述加强筋5相连,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盒体1之间也可通过两个或多个所述加强筋5相连,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所述食材盒的其中一个所述盒体1的底部设有所述食材盒的材质标识或其他标识。

请参见图6、图7、图10a和图10b,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所述盒体1的一不朝向相邻盒体1的外侧壁上设有电子标签安装卡槽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标签安装卡槽6用于安装电子标签10,所述电子标签10可以是二维码、IC卡、RFID等,所述电子标签10内的信息可以进行擦除以及重新写入;所述电子标签安装卡槽6相对所述拉手3设于所述食材盒的反面,当所述食材盒被推入所述炒菜机时,所述炒菜机对所述电子标签10内的信息进行读取。

请参见图7和图8,在本实施例中,应当说明的是,所述电子标签安装卡槽6包括第一卡槽边61和第二卡槽边62,所述第一卡槽边6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卡槽边62的一端均由所述开口向所述盒体1的底板延伸,所述第一卡槽边6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卡槽边62的另一端均与所述食材盒的顶部2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第一卡槽边61和所述第二卡槽边62之间为所述电子标签10的安装区域,所述电子标签10的两侧边分别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槽边61和所述第二卡槽边62上,所述电子标签10可从下往上插入所述电子标签安装卡槽6内。当然,所述电子标签10还可以采用胶粘、压紧配合等安装方式,只需满足所述电子标签10牢靠地连接在所述食材盒上即可,在此不做更多的赘述。

结合图15和图1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炒菜机读取所述电子标签10的信息,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电子标签10的形状优选为圆形或方形。当然,所述电子标签10还可以采用其它形状,只需满足便于炒菜机读取所述电子标签10的信息即可,在此不做更多的赘述。

请参见图6至图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盒体1的至少一不朝向相邻盒体的外侧壁上均纵向设有至少一限位筋5,所述电子标签安装卡槽6的底部比每一所述限位筋5的底部更靠近所述食材盒的顶部。当两个所述食材盒上下叠放在一起时,上方的所述限位筋5的底部(即为所述限位筋5的由所述开口向所述盒体1的底板延伸的一端)抵靠在下方的所述食材盒的顶部2的上表面,以限定叠入深度,从而防止两个所述食材盒叠压过深导致不方便将叠压在一起的两个所述食材盒分开,进而便于叠压在一起的两个所述食材盒抽出。可以理解的,所述限位筋5的长度根据所述电子标签安装卡槽6的长度进行设计,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筋5由所述开口向所述盒体1的底板延伸的一端凸出于所述电子标签安装卡槽6的边缘2mm,当两个所述食材盒上下叠放在一起时,所述限位筋5 利于保护上方的所述盒体1的所述电子标签10,从而防止所述电子标签10出现磨损,进而利于所述电子标签10的重复使用。

请参见图11至图1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食材盒还包括用于盖合在所述食材盒的顶部2上的盒盖7,所述盒盖7的盖边上设有多个用于与所述食材盒的顶部2的周边扣接的锁扣71;所述盒盖7的盖边上还设有一个与所述食材盒的拉手3相匹配的拉件74。所述盒盖7有利于所述食材盒的包装盒食材的储存保鲜,当所述盒盖7盖合在所述食材盒上时,采用按压方式将所述盒盖7对准所述食材盒的顶部2压下盖上,同时,所述锁扣71受到向下按压的压力和所述食材盒的顶部2的周边的挤压力作用,所述锁扣71卡住所述食材盒的顶部2的周边;并且所述拉件74贴合在所述拉手3上。当需要打开所述食材盒的所述盒盖7 时,用户可向上拉住所述拉件74,从而将所述盒盖7打开。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所述食材盒在装纳完成菜肴的食材后,使用所述盒盖7盖合在所述食材盒的顶部2,从而方便人们购买和运输携带。

请参见图13和图1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盒盖7上凹陷有多个与多个所述盒体1一一对应的凹槽73;所述凹槽73的横截面的尺寸大于或等于对应的所述盒体1的底部的横截面的尺寸,且所述凹槽73的横截面的尺寸小于或等于对应的所述盒体1的开口的尺寸。当需要将两个所述食材盒上下叠放在一起时,所述盒盖7盖合在所述食材盒的顶部2上,上方的所述食材盒的底部叠放在下方的所述食材盒的所述盒盖7的上盖面,即上方的所述食材盒的所述盒体1的底部贴合在下方的所述食材盒的所述盒盖7的对应的所述凹槽73上,从而提高叠放的两个所述食材盒的稳固性和可靠性。

请参见图11至图1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盒盖7的上盖面的两侧均凸出有凸台72,可以理解的,所述凸台72凸出于所述盒盖7的上盖面,所述凸台72位于所述食材盒的左右两侧;当用户将所述食材盒应用于所述炒菜机时,若没有将所述盒盖7打开就直接将整个所述食材盒推入所述炒菜机中,此时的所述凸台72具有限位作用,所述凸台72能够将所述食材盒卡在所述炒菜机的下料装置口,以使得没有打开所述盒盖7的所述食材盒无法顺利推入所述炒菜机内,从而避免所述食材盒推入所述炒菜机的错误操作,进而保护所述食材盒和所述炒菜机。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