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炒菜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42869发布日期:2019-03-30 08:40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炒菜铲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炒菜铲。



背景技术:

炒菜铲是厨房的必备用具,其一般由手柄和铲子构成。在实际炒菜过程中,油容易飞溅到手上从而烫伤手或手臂。

在公开号为CN202553672U、CN201790618U、CN202458031U等专利中均公开了能够解决炒菜是溅油烫伤手或手臂的问题。但是其采用套在手上的套筒,炒菜是会造成极大的不便而且手比较热,其实际价值并不高。

因此,申请人提出一种智能炒菜铲,其采用风吹的方式将溅油吹开,从而即能够防溅油,又能够避免手收到束缚或局部过热,可有效提高用户体验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炒菜铲。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炒菜铲,包括,铲体,所述的铲体与连接杆一端连接固定,连接杆另一端与外壳装配固定,所述的外壳还与手柄一端装配固定;

所述的外壳口端由密封板密封,且所述的外壳内部为内腔,所述的内腔内安装有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上设置有旋合筒,所述的旋合筒通过螺纹与手柄旋合装配;

所述的固定板还与电路板装配固定,电路板进电端与电池出电端连接导电,所述的电路板上还设有按钮,所述的按钮出电端与风机连接导电、进电端与电池出电端连通导电;

所述的风机进风口与外壳外部空气连通、出风口与出风孔连通以将气流吹出出风孔。

优选地,所述的手柄上设有便于悬挂的通孔。

优选地,风机进风口与聚风筒一端连通、出风口与气罩连通,所述的聚风筒另一端与固定板密封装配,且导气管一端穿过固定板与聚风筒连通,另一端穿出密封板与大气连通。

优选地,所述的导气管内设置有限位环,过滤海绵装入导气管靠近密封板一端内且与限位环贴紧。

优选地,所述的电路板上设置有用于为风机的电机供电的驱动模块,驱动模块出电端与风机的电机进电端连接导电;驱动模块控制向电机提供的电流大小和通断,而控制指令通过按钮输入。

优选地,所述的驱动模块采用TB6612电机驱动芯片。

优选地,所述的气罩与外壳左端面密封装配,且所述的外壳左端面上设有出风孔,所述的出风孔由气罩中心线向外、由内侧面向外倾斜设计。

优选地,所述的外壳上还设有旋合凸柱,所述的旋合凸柱与设置在连接杆端部的装配头贴紧,且固定筒内侧与旋合凸柱通过螺纹旋合装配;

所述的连接杆端面轮廓位于装配头端面轮廓内,所述的固定筒上设有压紧环,所述的压紧环将装配头压紧在旋合凸柱上。

优选地,所述的外壳外侧面上设有卡紧环,所述的卡紧环与外壳之间构成卡紧槽,所述的卡紧槽与卡合环卡紧装配,所述的卡合环与保护罩一端连接固定;防护罩由外壳至铲体开口逐渐变大。

优选地,所述的过滤海绵采用吸油海绵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有效阻止飞溅的油颗粒,而且还能将油颗粒吹冷,就算不能阻止也能够防止烫伤。

本实用新型还能通过风将油烟吹偏离人体,减少操作者吸入的油烟量,便于抽油烟机回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炒菜铲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F1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2,一种智能炒菜铲,包括,铲体100,所述的铲体100与连接杆110一端连接固定,连接杆110另一端与外壳130装配固定,所述的外壳130 还与手柄120一端装配固定,所述的手柄120上设有便于悬挂的通孔121;

所述的外壳130口端由密封板140密封,且所述的外壳130内部为内腔131,所述的内腔131内安装有固定板150,所述的固定板150上设置有旋合筒220,所述的旋合筒220通过螺纹与手柄旋合装配;

所述的固定板150还与电路板330装配固定,电路板330进电端与电池310 出电端连接导电,所述的电路板330上还设有按钮331,所述的按钮331出电端与风机320连接导电、进电端与电池出电端连通导电;所述的按钮331用于控制风机电流的通断、大小,从而控制风机的启停或功率大小;

所述的风机320进风口与聚风筒230一端连通、出风口与气罩210连通,所述的聚风筒230另一端与固定板密封装配,且导气管240一端穿过固定板与聚风筒230连通,另一端穿出密封板140与大气连通,所述的导气管内设置有限位环241,过滤海绵410装入导气管靠近密封板140一端内且与限位环贴紧,所述的过滤海绵采用吸油海绵制作,可以过滤进入导气管内空气中的油粒;

优选地,所述的电路板330上设置有用于为风机的电机供电的驱动模块,所述的驱动模块采用TB6612电机驱动芯片,其出电端与风机的电机进电端连接导电,使用时,可通过驱动模块控制向电机提供的电流大小和通断,而控制指令通过按钮331输入。所述的电路板上还设有用于测量电池电量、稳定电池电流以及向电池充电的电路,当然,这些已经是现有技术,可以参考现有手机主板中的类似功能部分。

电路板可以采用豌豆拼开发板,其采用的处理器是ATmega324,且小巧、高效、易用。同时,豌豆拼的开发环境也较为友好。

所述的气罩210与外壳左端面密封装配,且所述的外壳左端面上设有出风孔132,所述的出风孔132由气罩中心线向外、由内侧面向外倾斜设计。这种设计能够使风由中心向外吹出,从而将溅油吹回,就算不能吹回也能将其吹冷,防止烫伤;

所述的外壳上还设有旋合凸柱180,所述的旋合凸柱180与设置在连接杆端部的装配头111贴紧,且固定筒190内侧与旋合凸柱180通过螺纹旋合装配;

所述的连接杆端面轮廓位于装配头111端面轮廓内(左视图端面),所述的固定筒190上设有压紧环191,所述的压紧环191将装配头111压紧在旋合凸柱 180上,从而使得连接杆与外壳装配固定。

优选地,所述的外壳外侧面上设有卡紧环160,所述的卡紧环160与外壳之间构成卡紧槽,所述的卡紧槽161与卡合环171卡紧装配,所述的卡合环171 与保护罩172一端连接固定;

防护罩由外壳至铲体100开口逐渐变大,用于将部分飞溅而来的油挡掉。当然,也可以不使用防护罩,不使用时,直接将卡紧槽161与卡合环171拉开后取出防护罩即可。

使用时,通过按钮接通电池与风机之间的电流,风机启动将外部空气由导气管抽向气罩内,并通过出风孔132吹出以防止溅油。进入导气管内的气流经过过滤海绵,并由过滤海绵过滤掉气流中的油脂、水份等,防止其污染外壳内部的管道、风机、气罩等。当然,出风口可以设置在外壳侧面(图1中非左右端面),这样能够增加风阻范围。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