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9909发布日期:2018-11-07 21:12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门。



背景技术:

传统门体的五金件通常直接使用螺钉与门体连接,安装完成后,螺钉头会暴露在外,不仅影响门体整体的美观,螺钉头的外凸还存在意外刮伤用户的隐患。

此外,现有的门体为了开关流畅,门体底部与地面经常留有一定的缝隙,对于医院来说,外界的杂音很容易从门底的缝隙处进入病房内,不利于患者的休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门,将螺钉设在封边结构内,从门体的外部无法看到连接螺钉,避免了用户被螺钉头刮伤的情况发生,使得门体更加美观;而且,当封边结构有刮擦或者损坏时,可以随意更换,降低用户维护成本,解决了传统医用门钢质面板与封边焊接处容易开焊的问题,门扇使用寿命更长久;此外,门体底部设置密封结构,可以阻止外界杂音进入到室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医用门,包括门框和门体,所述门框安装在墙体上,所述门体包括相互搭接的母门和子门,所述母门远离子门的一侧与所述门框铰接,所述子门远离母门的一侧与所述门框铰接;所述母门和子门的搭接边均设置有第一封边,所述母门和子门的非搭接边均设置有第二封边,所述第一封边和第二封边均通过螺钉与门体连接,且在所述第一封边和第二封边内均设置有容纳螺钉头的空腔。

本实用新型在母门和子门的搭接边设置第一封边,在母门和子门的非搭接边设置第二封边,由于第一封边和第二封边内均设置有容纳螺钉头的空腔,使得第一封边(第二封边)与门体连接用的螺钉头部可置于该空腔内,从而使得在门体外部无法直接看到连接螺钉,增强了门体的美感,同时避免了用户被螺钉头刮伤的情况发生;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封边和第二封边通过螺钉与门体连接,当第一封边或第二封边有刮擦或者损坏时,可以随意更换,降低用户维护成本,解决了传统医用门钢质面板与封边焊接处容易开焊的问题,门扇使用寿命更长久。

优选地,所述第一封边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一顶盖,所述第一底座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底座通过该第一凹槽的底部与所述母门或子门的搭接边螺钉连接,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卡口;所述第一顶盖盖合在所述第一凹槽处,该第一顶盖为“冂”形结构,且该第一顶盖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口适配的第一卡块,所述第一顶盖和第一凹槽之间形成容纳螺钉头的空腔;所述第一底座的外侧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挡边,所述母门和子门的第一封边中心对称设置。在安装时,首先将第一底座与母门(子门)的搭接边连接,即采用螺钉将第一凹槽的底部和母门(子门)的搭接边连接,然后将第一顶盖盖合在第一凹槽处,盖合过程中,第一卡块卡入第一卡口中,实现了第一顶盖与第一凹槽的卡接,防止第一顶盖松动,此时,螺钉的头部即被密封在第一顶盖和第一凹槽所围成的空腔内;此外,子门和母门的第一封边中心对称布置,可以使得母门的第一封边上的挡边位于室内(室外)方向,而子门的第一封边的挡边位于室外(室内)方向,从而在母门与子门的搭接处形成密封良好的封边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二封边包括第二底座和第二顶盖,所述第二底座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底座通过该第二凹槽的底部与所述母门或子门的非搭接边螺钉连接,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卡口;所述第二顶盖盖合在所述第二凹槽处,该第二顶盖为“冂”形结构,且该第二顶盖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卡口适配的第二卡块,所述第二顶盖和第二凹槽之间形成容纳螺钉头的空腔。在安装时,首先将第二底座与母门(子门)的非搭接边连接,即采用螺钉将第二凹槽的底部和母门(子门)的非搭接边连接,然后将第二顶盖盖合在第二凹槽处,盖合过程中,第二卡块卡入第二卡口中,实现了第二顶盖与第二凹槽的卡接,防止第二顶盖松动,此时,螺钉的头部即被密封在第二顶盖和第二凹槽所围成的空腔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底座的内侧设有第一包边,该第一包边包覆在所述母门或子门的搭接边上,所述第二底座的内侧设有第二包边,该第二包边包覆在所述母门或子门的非搭接边上。

优选地,所述母门和子门均包括钢制骨架,该钢制骨架内填充有蜂窝纸,在所述钢制骨架的外周包覆有镀锌钢板,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与所述母门或子门的搭接边处的钢制骨架螺钉连接,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与所述母门或子门的非搭接边处的钢制骨架螺钉连接。

优选地,所述门体的底部设置有密封结构,该密封结构包括密封条和容纳该密封条的支撑架,在所述门体的底部对应的地面上开设有容纳所述支撑架的容纳槽,该容纳槽的底部设置有驱动所述支撑架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控制所述升降机构运动的开关,该开关设置在室内靠近所述门框的地面上。当室内的用户需要隔绝外界杂音休息时,可以用脚踩踏室内地面的开关,启动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带动支撑架向上运动,从而使得支撑架内部的密封条与门体的底部接触,填补了门体底部与地面之间的缝隙,从而防止外界的杂音从该缝隙处进入到室内,有利于用户的休息。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若干齿条;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容纳槽底部的电机,该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传动轴,该传动轴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齿条啮合的直齿轮。当用户踩下开关后,电机启动,并通过传动轴带动直齿轮转动,再通过直齿轮和齿条的啮合,带动齿条向上运动,从而达到支撑架升起的目的,随着支撑架的升起,密封条与门体的底部逐渐接触,实现了门体底部的密封。

优选地,所述容纳槽的底部还设置有支架,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支架连接。支架的设置,可以对传动轴的端部起到支撑作用,防止传动轴出现振动的情况,保证支撑架升降运动的平稳性。

优选地,所述容纳槽的侧壁上设置有条形槽,该条形槽内设置有支撑块,该支撑块通过平行四边形铰接伸缩机构与所述条形槽连接,所述支撑块的顶部与位于上升极限位置时的支撑架的底部齐平;还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开关、电机和平行四边形铰接伸缩机构连接。当用户踩下开关后,控制器控制电机运行,带动支撑架向上运动,当支撑架运动到上升极限位置时,控制器控制平行四边形铰接伸缩机构运动,将支撑块推出,此时,支撑块的顶部与支撑架的底部接触,可以对支撑架起到支撑作用;当用户再次踩下开关后,控制器即控制平行四边形铰接伸缩机构运动,将支撑块缩回,并控制电机反转,带动支撑架下降,用户即可开门离开房间。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一个底板,该底板的两侧向上弯折形成两个平行设置的侧板,所述密封条的底部与所述底板接触,所述密封条的两侧分别与所述侧板接触,所述密封条的顶部与所述侧板的顶部齐平;所述密封条采用海绵制成。由于密封条为海绵,其质地较为柔软,在支撑架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海绵制成的密封条在与门体底部接触的过程中不断受压变形,将门体的底部包裹在密封条内,形成良好的密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医用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B-B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封边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封边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架位于上升极限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架位于下降极限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密封结构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

1-门框;2-门体;3-墙体;4-第一封边;5-第二封边;6-密封结构;

21-母门;22-子门;23-钢制骨架;24-蜂窝纸;25-镀锌钢板;41-第一底座;42-第一顶盖;43-第一包边;44-第一凹槽;45-第一卡口;46-第一卡块;47-挡边;51-第二底座;52-第二顶盖;53-第二包边;54-第二凹槽;55-第二卡口;56-第二卡块;61-密封条;62-支撑架;63-容纳槽;64-电机;65-传动轴;66-支撑块;67-控制器;68-开关;

621-齿条;622-底板;623-侧板;631-条形槽;651-直齿轮;652-支架;661-平行四边形铰接伸缩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用门,包括门框1和门体2,所述门框1安装在墙体3上,所述门体2包括相互搭接的母门21和子门22,上述母门21远离子门22的一侧与门框1铰接,子门22远离母门21的一侧与门框1铰接,在母门21上设置有玻璃和把手,在上述母门21和子门22的搭接边均设置有第一封边4,母门21和子门22的非搭接边均设置有第二封边5。

具体地,上述第一封边4包括第一底座41和第一顶盖42,所述第一底座41的内侧设有第一包边43,该第一包边43包覆在母门21或子门22的搭接边上,第一底座4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凹槽44,第一底座41通过该第一凹槽44的底部与所述母门21或子门22的搭接边螺钉连接,第一凹槽44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卡口45;上述第一顶盖42为“冂”形结构,其盖合在第一凹槽44处,且该第一顶盖42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口45适配的第一卡块46;在安装时,首先将第一底座41与母门21或子门22的搭接边连接,即采用螺钉将第一凹槽44的底部和母门21或子门22的搭接边连接,然后将第一顶盖42盖合在第一凹槽44处,盖合过程中,第一卡块46卡入第一卡口45中,实现了第一顶盖42与第一凹槽44的卡接,防止第一顶盖42松动,此时,螺钉的头部即被密封在第一顶盖42和第一凹槽44所围成的空腔内;此外,上述第一底座41的外侧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挡边47,在安装时,要将母门21和子门22的第一封边4中心对称布置,以使得母门21的第一封边4上的挡边47位于室内方向,而子门22的第一封边4的挡边47位于室外方向,从而在母门21与子门22的搭接处形成密封良好的封边结构。

具体地,上述第二封边5包括第二底座51和第二顶盖52,在第二底座51的内侧设有第二包边53,该第二包边53包覆在所述母门21或子门22的非搭接边上,在第二底座51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凹槽54,第二底座51通过该第二凹槽54的底部与所述母门21或子门22的非搭接边螺钉连接,上述第二凹槽54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卡口55;上述第二顶盖52为“冂”形结构,其盖合在第二凹槽54处,且该第二顶盖52的侧壁设置有与第二卡口55适配的第二卡块56,在安装时,首先将第二底座51与母门21的非搭接边连接,即采用螺钉将第二凹槽54的底部和母门或子门22的非搭接边连接,然后将第二顶盖52盖合在第二凹槽54处,盖合过程中,第二卡块56卡入第二卡口55中,实现了第二顶盖52与第二凹槽54的卡接,防止第二顶盖52松动,此时,螺钉的头部即被密封在第二顶盖52和第二凹槽54所围成的空腔内。

具体地,上述母门21和子门22均包括钢制骨架23,该钢制骨架23内填充有高强度的蜂窝纸24,在钢制骨架23的外周包覆有镀锌钢板25,上述第一凹槽44的底部与所述母门21或子门22的搭接边处的钢制骨架25螺钉连接,所述第二凹槽54的底部与所述母门21或子门22的非搭接边处的钢制骨架25螺钉连接。

参考图6-图9,在上述门体2的底部设置有密封结构6,该密封结构6包括密封条61和容纳该密封条的支撑架62,该支撑架62的底部设置有三根齿条621,在所述门体2的底部对应的地面上开设有容纳所述支撑架62的容纳槽63,该容纳槽63的底部设置有驱动上述支撑架62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包括安装在容纳槽63底部的电机64,该电机64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传动轴65,该传动轴65上设置有三个分别与上述齿条621啮合的直齿轮651;在容纳槽63的底部还设置有支架652,上述传动轴65的一端与电机64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图中未示出)与支架652连接,该支架652可以对传动轴65的端部起到支撑作用,防止传动轴65出现振动的情况,保证支撑架62升降运动的平稳性。

进一步地,在上述容纳槽63的侧壁上设置有条形槽631,该条形槽631内设置有支撑块66,该支撑块66通过平行四边形铰接伸缩机构661与所述条形槽631连接,该支撑块66的顶部与位于上升极限位置时的支撑架62的底部齐平。

上述密封结构6还包括控制器67和开关68,该开关68设置在室内靠近所述门框1的地面上,上述控制器67分别与开关68、电机64和平行四边形铰接伸缩机构661连接。当用户踩下开关68后,控制器67控制电机64转动,并通过传动轴65带动直齿轮651转动,再通过直齿轮651和齿条621的啮合,带动齿条621向上运动,从而推动支撑架62向上运动,而随着支撑架62的升起,密封条61与门体2的底部逐渐接触,实现了门体2底部的密封,有效防止外界的杂音进入到室内,有利于室内用户的休息;当支撑架62运动到上升极限位置时,控制器67控制平行四边形铰接伸缩机构661运动,将支撑块66推出,此时,支撑块66的顶部与支撑架62的底部接触,可以对支撑架62起到支撑作用,避免齿条621与直齿轮651啮合点长时间受力;当用户再次踩下开关68后,控制器67先控制平行四边形铰接伸缩机构661运动,将支撑块66缩回,并控制电机64反转,带动支撑架62下降,用户即可开门离开房间。

具体地,上述支撑架62包括一个底板622,该底板622的两侧向上弯折形成两个平行设置的侧板623,上述密封条61的底部与所述底板622接触,密封条61的两侧分别与所述侧板623接触,且密封条61的顶部与所述侧板623的顶部齐平;本实施例中密封条61采用海绵制成,其质地较为柔软,在支撑架62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海绵制成的密封条61在与门体2底部接触的过程中不断受压变形,将门体2的底部包裹在密封条61内,从而形成良好的密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