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装置和组合式厨房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5355发布日期:2019-02-10 23:12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清洗装置和组合式厨房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清洗装置和应用该清洗装置的组合式厨房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的家务劳动逐渐被机器代替。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一些针对食材或餐具进行清洗的清洗装置,但现有的清洗装置对果蔬等较难洗净的食材清洗效果较差。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洗装置,旨在提高该清洗装置的清洗能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清洗装置,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槽,所述清洗槽的槽壁开设有多个导入口;和臭氧发生机构,所述臭氧发生机构包括排出端,所述排出端连通每一导入口,所述臭氧发生机构产生的臭氧由所述导入口通入所述清洗槽内。可选地,多个所述导入口位于所述清洗槽的槽侧壁,并沿所述清洗槽的周向间隔分布。可选地,所述导入口的中心与所述槽底壁的垂直距离为d,5mm≤d≤55mm。可选地,所述清洗槽还开设有导出口;所述臭氧发生机构包括臭氧发生组件和循环水组件,所述循环水组件具有排入端和所述排出端,所述排入端连通所述导出口,所述臭氧发生组件的排出口连接于所述循环水组件,并位于的排入端和排入端之间;所述臭氧发生组件产生的臭氧进入所述循环水组件,并由所述循环水组件循环通入所述清洗槽中。可选地,所述循环水组件包括循环水管路和多个排水管,所述循环水管路具有所述排入端和所述排出端,每一所述排水管均连通所述循环水管路的排出端和一导入口。可选地,每一排水管与所述导入口的连接处均串联一微纳气泡发生器。可选地,所述臭氧发生机构包括至少一多通阀,所述排出端连接于所述多通阀的一管接头,多个所述排水管均连接于所述多通阀的一管接头。可选地,所述臭氧发生机构包括一第一三通阀和至少一第二三通阀,所述排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三通的一管接头;所述多个排水管为一第一排水管、一第二排水管和至少一第三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连接于所述第一三通阀的另一管接头,所述第二排水管连接于所述第一三通阀的再一管接头,所述第二三通阀串联于所述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三排水管连接第二三通阀的另一管接头。可选地,所述清洗装置还包括清洗组件,所述清洗组件安装于所述清洗槽内,且具有第一驱动件,所述清洗槽内的液体经由所述第一驱动件后旋转。可选地,所述清洗组件包括泵体结构和果蔬篮,所述泵体结构安装于所述清洗槽,且具有连通所述清洗槽的抽水口,所述果蔬篮位于所述清洗槽内并罩设所述泵体结构,所述果蔬篮具有连通所述泵体结构的流道,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开设于所述果蔬篮的喷水口,所述流道连通所述喷水口,所述喷水口所处的平面与水平面或竖直面形成夹角。可选地,所述果蔬篮上具有于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喷臂,所述第一喷臂临近清洗槽的底面设置,且具有与其延伸方向一致的第一流道,至少一喷水口为形成于所述第一喷臂的第一喷水口,第一流道连通所述抽水口和第一喷水口,第一喷水口所处的平面与水平面形成夹角;且/或,清洗组件包括于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喷臂,所述第二喷臂临近清洗槽的侧面设置,且具有与其延伸方向一致的第二流道,至少一喷水口为形成于所述第二喷臂的第二喷水口,第二喷水口所处的平面与竖直面形成夹角。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组合式厨房电器,包括柜体和上述的清洗装置,所述柜体开设有第一槽口,所述清洗槽容置于所述柜体,并由所述第一槽口显露。可选地,所述组合式厨房电器还包括水槽,所述柜体开设有第二槽口,所述水槽容纳于所述柜体,且可由所述第二槽口显露。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组合式厨房电器,包括柜体和上述的清洗装置,所述柜体开设有第一槽口,所述清洗槽容置于所述柜体,并由所述第一槽口显露。可选地,所述组合式厨房电器还包括水槽,所述柜体开设有第二槽口,所述水槽容纳于所述柜体,且可由所述第二槽口显露。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清洗装置上设置臭氧发生机构,并在清洗装置工作过程中通过臭氧发生机构不断向清洗槽中通入臭氧气泡,该臭氧气泡溶于清洗槽内的洗涤水中,使臭氧气泡作用于清洗槽中待清洗的物品上,特别是针对果蔬类食材的清洁,臭氧气泡能随洗涤水附着于果蔬表面,破坏有机农药化学键,使其失去药性,从而达到去农残的目的。进一步地,清洗槽的槽壁开设有多个导入口,臭氧发生机构产生的臭氧能分别由多个导入口通入清洗槽内,使得清洗槽通入臭氧的范围增大,臭氧于清洗槽内均匀性好,使得清洗槽内的果蔬能在不同方向上均能与臭氧气泡充分接触,达到更高效的去农残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厨房电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组合式厨房电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组合式厨房电器的俯视图;图4为图3中组合式厨房电器的剖视图;图5为图1中臭氧发生机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臭氧发生机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臭氧发生机构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2中清洗槽中安装有组件的剖视图;图9为图8中果蔬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0组合式厨房电器151臭氧发生组件100清洗装置1511臭氧发生器110清洗槽1513气泵111槽底壁1514单向阀113槽侧壁1515电磁阀1131第一侧壁153循环水组件1132第二侧壁1531循环水管路1133第三侧壁1532溶气罐1134第四侧壁1533增压泵113a导入口1534单向阀113b导出口1535a第一三通阀120隔板1535b第二三通阀130清洗组件1535c第三三通阀131泵体结构1537排水管1311抽水口1537a第一排水管132果蔬篮1537b第二排水管132a喷水口1537c第三排水管1321第一喷臂1538多通阀1321a第一喷水口154箱体1321b辅助喷水口155微纳气泡发生器1322第二喷臂200水槽1322a第二喷水口300柜体1322b第三喷水口301第一槽口150臭氧发生机构302第二槽口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参照图1至图9,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清洗装置100。结合图1和图2,该清洗装置100包括:清洗槽110,清洗槽110的槽壁开设有多个导入口113a;和臭氧发生机构150,臭氧发生机构150包括排出端,排出端连通每一导入口113a,臭氧发生机构150产生的臭氧由导入口113a通入清洗槽110内。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清洗装置100上设置臭氧发生机构150,并在清洗装置100工作过程中通过臭氧发生机构150不断向清洗槽110中通入臭氧气泡,该臭氧气泡溶于清洗槽110内的洗涤水中,使臭氧气泡作用于清洗槽110中待清洗的物品上,特别是针对果蔬类食材的清洁,臭氧气泡能随洗涤水附着于果蔬表面,破坏有机农药化学键,使其失去药性,从而达到去农残的目的。进一步地,清洗槽110的槽壁开设有多个导入口113a,臭氧发生机构150产生的臭氧能分别由多个导入口113a通入清洗槽110内,使得清洗槽110通入臭氧的范围增大,臭氧于清洗槽110内均匀性好,使得清洗槽110内的果蔬能在不同方向上均能与臭氧气泡充分接触,达到更高效的去农残效果。结合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个导入口113a均位于清洗槽110的槽侧壁113,并沿清洗槽110的周向间隔分布。清洗槽110的槽壁包括槽底壁111和沿槽底壁111的周向围合形成的槽侧壁113,优选实施例中,多个导入口113a均位于槽侧壁113,并沿清洗槽110的周向间隔分布,臭氧发生机构150产生的臭氧气体由导入口113a进入清洗槽110内,初始方向为横向运动,在上浮力的作用下逐渐上升,该初始的横向运动速度使得臭氧气泡于清洗槽110内停留时间长,能够充分与清洗槽110内的果蔬表面进行接触,将果蔬表面的农药残留彻底分解、去除,使果蔬清洗更加洁净,食用更加健康。可以理解地,该多个导入口113a也可以设置于清洗槽110的槽底壁111,并于槽底壁111间隔设置,也能达到较好的去农残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于清洗槽110的槽底壁111和槽侧壁113均设置导入口113a,从而达到沿更多方向通入臭氧气体的效果,使清洗槽110内的臭氧气体分布更加均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多个导入口113a位于清洗槽110的槽侧壁113且临近槽底壁111,导入口113a的中心与槽底壁111的垂直距离为d,5mm≤d≤55mm。进一步地,25mm≤d≤35mm,优选为d=30mm。该导入口113a的中心与槽底壁111的垂直距离,即为导入口113a的中心与槽底壁111的上表面的垂直距离。该间距范围内,由臭氧发生机构150经导入口113a通入清洗槽110内的臭氧气泡能在清洗槽110中停留足够长时间,充分与待清洁物品进行接触,提高杀菌、去农残的效果。结合图3、图4和图7,清洗槽110还开设有导出口113b;臭氧发生机构150包括臭氧发生组件151和循环水组件153,循环水组件153具有排入端和排出端,排入端连通导出口113b,臭氧发生组件151的排出口连接于循环水组件153,并位于的排入端和排入端之间;臭氧发生组件151产生的臭氧进入循环水组件153,并由循环水组件153循环通入清洗槽110中。循环水组件153驱动清洗槽110内的液体经导出口113b由该循环水组件153的排入端进入,并由排出端经导入口113a循环流入清洗槽110中,臭氧发生组件151产生臭氧气体,并不断通入循环水组件153中,清洗槽110内的液体在循环水组件153中不断溶入臭氧气泡,形成富含臭氧气泡的液体,该液体循环流入清洗槽110中,使得清洗槽110中的液体含臭氧量不断增加,从而能更高效的去除果蔬上的农残。经臭氧发生机构150混合形成的富含臭氧气泡的液体的经多个导入口113a通入清洗槽110内,使得该臭氧气泡液体于清洗槽110内分布更加均匀,能够更充分的与待清洁的物品相接触,提高去农残的效果,使由清洗装置100清洗的物品更加洁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导出口113b和多个导入口113a均位于清洗槽110的槽侧壁113,并沿清洗槽110的周向依次等间隔分布。该实施例中,由导入口113a通入清洗槽110内的臭氧气泡于清洗槽110内分布更加均匀,且每一导入口113a与导出口113b的间距适中,由导入口113a进入清洗槽110内的臭氧气泡液体不会立即由导出口113b吸入,能在清洗槽110中停留足够长时间,并能进一步充分与清洗槽110内的果蔬进行接触。该导出口113b和多个导入口113a均临近清洗槽110的槽底壁111,且与清洗槽110的槽底壁111的间距一致,清洗槽110内的洗涤水能够充分的于臭氧发生机构150中进行循环流动,且当清洗槽110内洗涤水较少的情况下仍能利用臭氧发生机构150对其内部的物品进行清洗,使用范围广泛。结合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导出口113b为一个,导入口113a为三个,清洗槽110的槽侧壁113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侧壁1131、第二侧壁1132、第三侧壁1133和第四侧壁1134,导出口113b位于所述第一侧壁1131,三个导入口113a分别位于第二侧壁1132、第三侧壁1133和第四侧壁1134。该实施例中,清洗槽110呈立方体结构,清洗槽110的横截面呈方形,导出口113b位于其中一侧壁,三个导入口113a分别位于其余三个侧壁。使得导入口113a于导出口113b的外围均匀分布,经每一导入口113a通入清洗槽110内的臭氧气泡水均能在清洗槽110中停留足够长时间。可以理解地,该清洗槽110还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清洗槽110的横截面可以呈圆形或椭圆形,导出口113b和多个导入口113a沿清洗槽110的侧壁依次等间隔设置。具体地,导出口113b位于第一侧壁1131的横向的中间位置,导入口113a分别位于第二侧壁1132、第三侧壁1133和第四侧壁1134的横向的中间位置,且导出口113b和导入口113a均位于清洗槽110的同一横截面上。参见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循环水组件153包括循环水管路1531和多个排水管1537,循环水管路1531具有排入端和排出端,每一排水管1537均连通循环水管路1531的排出端和一导入口113a。臭氧发生组件151产生的臭氧进入循环水管路1531,并在循环水管路1531中与液体进行混合达到饱和状态,混合有臭氧气泡的液体经每一排水管1537进入清洗槽110中,多个排水管1537对循环水管路1531中的混合液体进行分流,使得混合有臭氧气泡的液体能由每一导入口113a均匀的通入清洗槽110中。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每一排水管1537与导入口113a的连接处均串联一微纳气泡发生器155。循环水管路1531内的臭氧气泡混合液体经微纳气泡发生器155后使得液体中混合的臭氧气泡达到微纳级别,从而可大大提高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并且增加臭氧气泡在水中停留时间。不仅大大增强农残去除效果,且在保证农残去除效果的前提下,可降低臭氧的初始浓度,降低管路等与臭氧接触零部件的耐臭氧要求,进而直接降低成本,以及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高,可降低臭氧溢出量。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臭氧发生机构150包括至少一多通阀1538,排出端连接于多通阀1538的一管接头,多个排水管1537均连接于多通阀1538的一管接头。直接利用多通阀1538将循环水管路1531中的臭氧混合液体进行分流,从而将臭氧气泡液体由每一导入口113a均匀的通入清洗槽110中。当导入口113a为两个时,该多通阀1538为三通阀,排水管1537为两个,排出端以及两个排水管1537分别连接该三通阀的一管接头,实现导流效果。如图5所示,一实施例中,导入口113a为三个,多通阀1538为四通阀,排水管1537为三个,排出端以及三个排水管1537分别连接该四通阀的一管接头,实现导流效果。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臭氧发生机构150包括一第一三通阀1535a和至少一第二三通阀1535b,排出端连接于第一三通阀1535a的一管接头;多个排水管1357为一第一排水管1537a、一第二排水管1537b和至少一第三排水管1537c,第一排水管1537a连接于第一三通阀1535a的另一管接头,第二排水管1537b连接于第一三通阀1535a的再一管接头,第二三通阀1535b串联于第一排水管1537a,第三排水管1537c连接第二三通阀1535b的另一管接头。参见图6,该实施例中,臭氧发生机构150包括一第一三通阀1535a和一第二三通阀1535b,循环水管路1531的排出端、第一排水管1537a和第二排水管1537b分别连接第一三通阀1535a的三个管接头,该实施例中,第三排水管1537c为一个,第三排水管1537c能在第一排水管1537a的延伸方向上进行排布,从而便于该清洗装置100的管路的安装和布局。可以理解地,当该清洗槽开设有更多个导入口时,第三排水管的数量相应增加,第二三通阀相应的设置为多个,且第二三通阀的数量与第三排水管的数量一致,将第一排水管作为主排水管,并在主排水管上串联多个三通阀,将其余分支的排水管连接至三通阀上剩余的一管接头,从而使该清洗装置100的出水管路分布更加均匀、合理,占用空间较小。参见图7,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循环水组件153还包括溶气罐1532;溶气罐1532串联于循环水管路1531,臭氧发生组件151的排出口连接于循环水管路1531,并位于循环水管路1531的排入端与溶气罐1532之间;循环水组件153驱动清洗槽110内的液体和臭氧发生组件151产生的臭氧抽入溶气罐1532,并循环排入清洗槽110内。循环水管路1531起到导通水流的作用,使得清洗槽110内的液体经循环水管路1531的排入端流入,并由该出循环水管路1531的排出端流出,以实现洗涤水的循环流动,循环水管路1531中的洗涤液体与臭氧发生组件151产生的臭氧于溶气罐1532中混合形成富含臭氧气泡的洗涤水,该溶气罐1532能够增加臭氧气泡于洗涤水的溶解量,从而使经循环水管路1531流出的洗涤液体中臭氧气泡含量达到饱和,臭氧气泡于清洗槽110中与果蔬表面充分接触,以达到杀菌、去农残的效果。更进一步地,循环水组件153还包括增压泵1533,增压泵1533连接于循环管路1531,并位于臭氧发生组件151的排出口与溶气罐1532之间;增压泵1533驱动清洗槽110内的液体和臭氧发生组件151产生的臭氧抽入溶气罐1532,并循环排入清洗槽110内。臭氧发生组件151产生的臭氧,以及由循环管路1531的排入端进入的洗涤液体,在增压泵1533的作用下共同抽入溶气罐1532中,并于溶气罐1532中相溶,使得由循环管路1531的排出端流出的洗涤水中富含大量的臭氧气泡。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臭氧发生机构150通电开启,增压泵1533将清洗槽110内的洗涤水吸入循环水管路1531,经单向阀1534、第三三通阀1535c、增压泵1533后被通入溶气罐1532;空气经气泵1513被泵入臭氧发生器1511电离产生臭氧,在增压泵1533作用下,臭氧经单向阀1514、第三三通阀1535c、增压泵1533后被通入溶气罐1532。洗涤水和臭氧在溶气罐1532内混合产生过饱和臭氧水,过饱和臭氧水经过循环水管路1531的排出端到达微纳气泡发生器155时,由于水力空化效应产生臭氧微纳气泡。单向阀1534用于防止臭氧气泡经第三三通阀1535c,从循环水管路1531的排入端溢出,单向阀1514用于防止循环水管路1531中的液体回流而损坏臭氧发生器1511或引发触电的危险。臭氧发生组件151还包括电磁阀1515,电磁阀1515位于气泵1513和臭氧发生器1511之间,用于控制空气是否吸入,也就是控制是否将臭氧通入溶气罐153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臭氧发生机构150还包括箱体154,该箱体154用于容纳臭氧发生机构150的所有零部件,仅有循环水管路1531将其排入端和排出端伸出于箱体154外,供外部结构连接。安装过程中,仅需对箱体154进行安装以及将循环水管路1531的排入端和排出端进行连接,该臭氧发生机构150的集成度高,安装方便,外形整齐、美观。应用该臭氧发生机构150的清洗装置100安装方便、结构紧凑。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清洗装置100还包括清洗组件130,清洗组件130安装于清洗槽110内,且具有第一驱动件(未标示),清洗槽110内的液体经由一驱动件后旋转。该第一驱动件能驱动清洗槽110内的液体进行旋转,旋转的水流能将经臭氧气泡去出的农药残留物从果蔬表面带离,并将新的臭氧气泡带至果蔬表面,加速臭氧气泡于果蔬表面的新陈代谢,进而对果蔬达到更好的去农残、去污效果。进一步地,无论第一驱动件驱动清洗槽110内的液体朝哪个方向旋转,设置于清洗槽槽侧壁的多个导入口113a均能使臭氧气泡在清洗槽110中停留足够长时间,以达到充分除菌、除农残的效果。该第一驱动件可以为转动连接于清洗槽110的旋转臂,并由电机驱动旋转,以对清洗槽110内的液体进行搅动,从而使清洗槽110内的液体旋转流动。可以理解地,该实施例中,清洗槽110内还设置有用于装载果蔬或其他食材的装载篮或支撑架,该第一驱动件位于装载篮的外侧,以驱动水流旋转,旋转水流对装载篮或支撑架上的食材进行冲洗。该第一驱动件上还可以具有液体喷出口,在对液体进行搅动的同时,喷出口能喷出清洗液对果蔬进行冲洗,达到更好的清洁效果。结合图8和图9,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包括设置于清洗组件130的喷水口132a,喷水口132a至少为一个,喷水口132a所处的平面与水平面或竖直面形成夹角,由喷水口132a喷出的液体驱动清洗槽110内液体旋转。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清洗组件130包括泵体结构131和果蔬篮132,泵体结构131安装于清洗槽110,且具有连通清洗槽110的抽水口1311,果蔬篮132位于清洗槽110内并罩设泵体结构131,果蔬篮132具有连通泵体结构131的流道,第一驱动件包括开设于果蔬篮132的喷水口132a,流道连通喷水口132a,喷水口132a所处的平面与水平面或竖直面形成夹角。该果蔬篮132的侧壁和底壁均为部分镂空的网状结构,用于将果蔬篮132内、外两侧的液体进行导通,泵体结构131通过抽水口1311将清洗槽110内的液体抽出并泵送至流道中,最终由喷水口132a喷出,喷水口132a呈倾斜设置使得由喷水口132a喷出的液体不仅能对果蔬进行冲洗还能驱动清洗槽110内的液体转动以形成旋转水流,使得清洗组件130结构紧凑,应用该清洗组件130的清洗装置100能达到高效清洁的效果的同时空间利用率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果蔬篮132上具有于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喷臂1321,第一喷臂1321临近清洗槽110的底面设置,且具有与其延伸方向一致的第一流道,至少一喷水口132a为形成于第一喷臂1321的第一喷水口1321a,第一流道连通抽水口1311和第一喷水口1321a,第一喷水口1321a所处的平面与水平面形成夹角;且/或,清洗组件130包括于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喷臂1322,第二喷臂1322临近清洗槽110的侧面设置,且具有与其延伸方向一致的第二流道,至少一喷水口132a为形成于第二喷臂1322的第二喷水口1322a,第二喷水口1322a所处的平面与竖直面形成夹角。第一喷水口1321a或第二喷水口1322a均能驱动清洗槽110内的液体形成旋转水流,使得清洗槽110内的液体在旋转流动过程中,不断将果蔬表面的污渍和化学物质带离,并将洁净的洗涤水带到果蔬表面,效促进果蔬表面洗涤水的新陈代谢。清洗组件130还可以同时具有该第一喷臂1321和第二喷臂1322,第一喷水口1321a和第二喷水口1322a同时对清洗槽110内的洗涤水进行驱动,且能在三维空间中对清洗槽110中的果蔬进行冲洗,提高对果蔬的清洁能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清洗组件130还具有连通抽水口1311的第三喷水口1322b,第三喷水口1322b临近清洗槽110的槽口设置,第三喷水口1322b所处的平面与水平面形成夹角,液体经第三喷水口1322b倾斜向下喷出。该第三喷水口1322b可以形成于第二喷臂1322,由第三喷水口1322b喷出的水流能够对果蔬的上表面进行冲洗,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驱动清洗槽110内的液体实现翻转,更大程度上对果蔬的表面进行冲洗。进一步地,清洗组件130还具有连通抽水口1311的辅助喷水口1321b,辅助喷水口1321b临近清洗槽110的底面设置,液体经辅助喷水口1321b竖直向上喷出。该竖直向上喷出的水流能对果蔬的下表面进行冲洗,且该辅助喷水口1321b竖直向上喷出的水流结合第三喷水口1322b向下喷出的水流能使清洗槽110内的液体达到翻转的效果,使得清洗槽110内的洗涤水能全方位的对果蔬进行冲洗,达到更好的清洁效果。第一喷水口1321a、第二喷水口1322a、第三喷水口1322b以及辅助喷水口1321b相结合。当清洗槽110内水位较低时,洗涤水通过第一喷水口1321a、第二喷水口1322a、第三喷水口1322b以及辅助喷水口1321b喷出,并直接作用于果蔬表面,对果蔬具进行360°全方位清洗,这种直接冲刷式的水流适合清洗茎块类果蔬,当清洗槽110内洗涤水的水位较高时,该高水位的洗涤水能够对果蔬实现浸泡洗,高水位状态下,被洗涤水浸没的第一喷水口1321a和第二喷水口1322a均可对水产生推动力,使得洗涤水朝一个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形成旋转水流效果,同时位于清洗组件130最上部的第三喷水口1322b至上而下将洗涤水喷至果蔬的上表面,能够对果蔬的上表面进行直接的水流冲刷清洗。这种高水位旋转水流模式适合叶菜及大部分水果的清洗。特别地辅助喷水口1321b的开设,在洗涤过程中,洗涤水通过辅助喷水口1321b竖直向上喷出,使得洗涤水从中心区域向四周翻滚,当该清洗组件130具有装载篮132的作用时,不仅可对果蔬的下表面起到冲刷清洗作用,同时可避免果蔬在装载篮132的底面聚积,使果蔬在装载篮132里随水流运动而实现上下翻滚运动,进而提升应用该清洗组件130的清洗装置100对食材的清洗效果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清洗装置100还包括隔板120,隔板120容纳于清洗槽110内,并将清洗槽110分隔成呈上下设置的清洗腔和过滤腔,隔板120具有连通清洗腔和过滤腔的过滤孔,清洗组件130嵌设于隔板120,抽水口1311连通过滤腔,喷水口132a连通清洗腔。隔板120能将清洗腔中对果蔬进行清洗过的洗涤水进行过滤,将过滤后较为洁净的洗涤水流入过滤腔中,抽水口1311循环地将过滤腔中较为清洁的洗涤水抽入,并由喷水口132a喷出,对清洗腔内的果蔬进行循环清洗。隔板120上嵌设有兜渣器,该兜渣器位于隔板120的较低位置,能将隔板120上过滤后的残渣聚集,便于后续对残渣的集中处理。进一步地,清洗装置100还包括盖板组件,盖板组件能活动开启或封堵清洗槽110的开口,该清洗装置100工作过程中,盖板组件封堵清洗槽110的开口,防止清洗槽110内洗涤水中的臭氧溢出对人体造成影响;同时,盖板组件能够防止清洗装置100清洗过程中清洗槽110内的洗涤水溅出,使得清洗过程更加洁净。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组合式厨房电器1000,该组合式厨房电器1000包括柜体300和清洗装置100,该清洗装置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组合式厨房电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柜体300开设有第一槽口301,清洗槽110容置于柜体300,并由第一槽口301显露。该清洗装置100可以为果蔬清洗机还可以为其他用于清洗物品的装置。进一步地,组合式厨房电器1000还包括水槽200,柜体300开设有第二槽口302,水槽200容纳于柜体300,且可由所述第二槽口302显露。该组合式厨房电器1000集成了水槽200和清洗装置100,该清洗装置100具体为洗菜机,用户能够方便的在使用水槽200的同时便利的操控清洗装置100对果蔬等食材进行清洗,充分利用了厨房中的清洗区。且该清洗装置100结合臭氧气泡和旋转水流不仅能够充分的清洁果蔬表面的污渍,还可以有效去除果蔬表面的农药残留物,保证清洗过的果蔬食用起来更加健康。该组合式厨房电器1000还可以包括洗碗机,将洗碗机安装于柜体300内并位于洗菜机的下方,洗碗机采用侧向抽拉的结构,从而不影响其正上方的洗菜机300的应用,且位于下方的洗碗机能够通过升降装置方便的将碗篮进行抬升或下降,减少用户的弯腰操作,更加便于用户使用。水槽200的下方空间还可以安装有净水器或加热器等组件,进一步增加该组合式厨房电器的使用功能,且臭氧发生机构150也安装于柜体300内并位于水槽的下方空间,以使该组合式厨房电器集成度更好,空间利用更加合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