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自动上水花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1489发布日期:2019-03-27 10:04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新型自动上水花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花瓶改进,特别是新型自动上水花瓶。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花瓶只能放置花卉,无法自动上水,如果没有人为浇水的情况下,花卉容易干涸枯死,无法长时间保持开花状态,设计一种自动上水的花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新型自动上水花瓶。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新型自动上水花瓶,包括花瓶本体和存水箱,所述花瓶本体设置在存水箱的上表面,所述花瓶本体的下表面设有凹槽,所述花瓶本体的内部设有向下伸出凹槽的隔液导水单元,所述存水箱内设有上水单元,所述上水单元与隔液导水单元相对接,水依次经过上水单元和隔液导水单元,充盈花瓶本体,所述上水单元包括存水箱、第一导水管、导水球、微型水泵,所述第一导水管一端与导水球相连通,其另一端贯穿存水箱,并伸出存水箱的上表面;所述隔液导水单元包括隔液片、多根第二导水管、多通管、连接管、多个单向阀,所述隔液片设置在花瓶本体内,将花瓶本体内部分为存水区和无水区;多根所述第二导水管分别插装在隔液片上,每个第二导水管的上端口位于存水区内,其下端口位于无水区内;所述第二导水管内设有向花瓶的存水区单向导通的单向阀;连接管的上端口通过多通管与多个所述第二导水管相连通;所述连接管的下端口贯穿无水区下表面伸入花瓶本体底部的凹槽内;所述微型水泵的出水端口与连接管位于凹槽内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微型水泵的进水端口与第一导水管伸出存水箱上表面的一端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存水箱的内部下表面为斜坡表面。

作为优选,所述导水球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导水球的球面设有多个与其内部空腔相连通的进水孔。

作为优选,所述导水球位于存水箱内部斜坡的最低处。

作为优选,所述花瓶本体的存水区内设有液位传感器。

作为优选,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口与液位传感器的输出端口相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口与微型水泵的电源端口相连接。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新型自动上水花瓶,自动上水,保持花瓶内部水位,使花卉保鲜时间延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自动上水花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自动上水花瓶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器控制部分的模块示意图;

图中,1、花瓶本体;2、存水箱;3、单向阀;4、第一导水管;5、导水球;6、微型水泵;7、隔液片;8、第二导水管;9、多通管; 10、连接管;11、液位传感器;12、控制器;13、进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新型自动上水花瓶,包括花瓶本体1和存水箱2,花瓶本体1设置在存水箱2的上表面,速搜花瓶本体1的下表面设有凹槽,花瓶本体1的内部设有向下伸出凹槽的隔液导水单元,存水箱2内设有上水单元,上水单元与隔液导水单元相对接,水依次经过上水单元和隔液导水单元,充盈花瓶本体,上水单元包括存水箱2、第一导水管4、导水球5、微型水泵6、第一导水管4一端与导水球5相连通,其另一端贯穿存水箱2,并伸出存水箱2的上表面;

隔液导水单元包括隔液片7、多根第二导水管8、多通管9、连接管 10和多个单向阀3,隔液片7设置在花瓶本体1内,将花瓶本体1内部分为存水区和无水区;第二导水管8内设有向花瓶的存水区单向导通的单向阀3;多根第二导水管8分别插装在隔液片7上,每个第二导水管8的上端口位于存水区内,其下端口位于无水区内;连接管10的上端口通过多通管9与多个第二导水管8相连通;连接管10的下端口贯穿无水区下表面伸入花瓶本体1底部的凹槽内;微型水泵6的出水端口与连接管10位于凹槽内的一端相连通;微型水泵6的进水端口与第一导水管4伸出存水箱上表面的一端相连通。

存水箱2的内部下表面为斜坡表面。

导水球5的内部为空腔结构,导水球5的球面设有多个与其内部空腔相连通的进水孔13。

导水球5位于存水箱内部斜坡的最低处。

花瓶本体1的存水区内设有液位传感器11。

还包括控制器12,控制器12的输入端口与液位传感器11的输出端口相连接;控制器12的输出端口与微型水泵的电源端口相连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将该装置与外部电源接通,对整个装置进行供电,利用液位传感器11检测水位,当水位低于液位传感器11所在高度时,液位传感器11将检测信号传送至控制器12,控制器12控制微型水泵6启动,将存水箱2内的水汲取,水依次通过导水球5、第一导水管4、连接管10、多通管9、第二导水管8后进入花瓶本体的存水区内,为花瓶本体1内补充水,当水位回到液位传感器11所在高度以上时,液位传感器11将检测到的信号输送至控制器12,控制器12控制微型水泵6停止工作,完成补水操作。

在本技术方案中,存水箱2的内部下表面为斜坡表面,导水球5 位于存水箱内部斜坡的最低处,充分汲取存水箱2内的水,减少资源浪费。

在本技术方案中,导水球5的内部为空腔结构,导水球5的球面设有多个与其内部空腔相连通的进水孔13。

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二导水管8内设有向花瓶本体1的存水区开启的单向阀,防止进入存水区的水回流。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