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烤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51544发布日期:2019-07-13 08:32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烤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烤箱。



背景技术:

随着烘焙文化的发展,人们对烘焙食品的色、香、味的要求越来越高,烘烤时,受热均匀与否直接影响食品的品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设计热力均匀的烤箱,如 2012年09月26日公开的、申请号201220064979.5的中国实用新型热力均匀的电烤箱,本体内部设置有烘烤室,烘烤室内设置有烘烤架,烘烤室的开口处设置有柜门,柜门与本体枢接,所述烘烤室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均匀排列的上进风口,后部设置有若干均匀排列的后进风口以及若干后出风口。后出风口在后进风口上方,所述烘烤室侧面设置有一个抽风机,抽风机的风口伸于烘烤室内,另一端连接风道,风道的另一端连接出风口,由此使得烘烤室内的热力均匀,但是由于进风口和出风口设于烘烤室顶部和后部,而抽风机设于侧面,虽可以使烘烤室内热力均匀,但风道系统占用空间较大,且对烘烤室进行清洁时不易清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道结构合理、风道系统占用空间小的烤箱,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烤箱,包括外壳、烘烤室、控制器及温度传感装置,所述烘烤室内设置主发热组件,所述温度传感装置连接控制器,在所述烘烤室与外壳的夹层里设置强制对流发热装置,所述强制对流发热装置包括风扇、风道板及发热风道,所述烘烤室的侧壁上设置与所述发热风道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发热风道包括进风风道和出风风道,所述风道板用于将进风风道和出风风道分隔。

所述强制对流发热装置还包括热风罩、电发热器,所述热风罩的开口边缘盖合在烘烤室侧壁上并覆盖所述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风道板设置在热风罩的罩腔里。

所述风道板的开口边缘盖合在烘烤室侧壁的进风口区域。

所述电发热器设置在风扇的前方或后方,或者是,所述电发热器环绕所述风扇的外围设置。

所述出风口包括上和/或下出风口、左和/或右出风口,上和/或下出风口、左和/或右出风口分别在围绕烘烤室侧壁的进风口区域设置,所述热风罩的开口边缘设置装配翻边,所述装配翻边与所述烘烤室侧壁贴合。

所述风道板是罩状的,包括主板和在主板四周边缘向烘烤室方向翻折的侧板,所述主板上设置风腔口。

电发热器设置在所述进风口与风腔口之间。

所述进风口包括若干同心圆环形风口。

所述主发热组件包括设置在烘烤室顶部和底部的第一加热管件、第二加热管件。

在所述进风口的烘烤室侧壁上设置烤盘托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循环热风系统设计巧妙、结构合理且占用空间小。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烤箱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烤箱实施例一循环热风系统零件拆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烤箱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烤箱实施例二循环热风系统零件拆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烤箱包括外壳18、烘烤室1、门组件(图中未画出) 及控制面板(图中未画出),烘烤室内设有烘烤室10,烘烤室由左内板11、右内板12、上内板13、底板14及后板15构成,其中上内板13和后板15布满凸起的正四方椎体,主发热组件包括上加热管件16、下加热管件17分别在烘烤室顶部和底部设置,烘烤室非进风口 51一侧侧壁上设置烤盘托架19,进风口一侧亦设置烤盘托架,可按需求放置烤盘、烤网或烤叉,在烘烤室与外壳的夹层里设置强制对流发热装置,强制对流发热装置包括电发热器 3、风道板6、风扇5、发热风道,烘烤室的侧壁上设置与发热风道连通的进风口51和出风口52,出风口环绕进风口设置。发热风道包括进风风道和出风风道,所述风道板用于将进风风道和出风风道分隔。

强制对流发热装置还包括热风罩4,风道板6是罩状的,由主板和在主板四周边缘向烘烤室方向翻折的侧板61构成,风道板的开口边缘盖合在烘烤室侧壁的进风口区域从而形成进风风道,风道板的主板中央设置圆形的风腔口62,电发热器在进风腔内且设置在进风口与风腔口之间,对流空气在进风风道内得到加热保温然后经出风风道进入烘烤室,形成室内空气循环,由此可加快提高室内的温度或保持空气循环时的温度。热风罩套设在风道板外,由热风罩与风道板之间的空间构成出风风道,热风罩由罩底板41和四侧罩壁42构成一个具有开口的腔壳,热风罩的开口边缘盖合在烘烤室侧壁上并覆盖出风口,从而使对流空气从进风口进入、经进出风道从出风口离开。而风扇则设置在热风罩的内腔里,风扇驱动电机通过固定板44固定在热风罩的罩壁上,输出轴插入热风罩内并与风扇驱动连接。

风扇正对风腔口设置,出风口包括左、右、上、下出风口,从而形成四面送风,左、右、上、下出风口分别设置在烘烤室侧壁上的进风口的外围区域,如此减少风道系统的占用空间,热风罩的罩壁在开口边缘设置装配翻边,装配翻边与烘烤室侧壁贴合,保证风道气密性。进风口包括若干同心圆环形风口,相适配地,电发热器3采用盘管状的电发热棒,风腔口的直径与进风口的外圆直径大致相等。空气从烘烤室壁上的进风口进入进风风道,由于风扇的抽风作用,经加热保温的空气从风腔口进入出风风道(热风罩的左、右、上、下罩壁分别与风道板的左、右、上、下侧板之间所形成的空腔),最后经出风口进入烘烤室,形成室内热风循环。

烤箱工作时,烘烤室的上内板和后板布满凸起的正四方椎体会把发热组件向外发出的热辐射发射到位于烘烤室内的食物上,可以使食物受热更均匀,提高品质。

在烘烤室的侧壁安装有用于控制烘烤室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2,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通信连接,通过控制器使发热组件、电发热器及风扇驱动电机工作,安装在烘烤室外的温度传感器感应烘烤室的温度,传送数据使控制器控制发热组件、电发热器及风扇驱动电机在发烘焙过程的加热通断。

通过将电发热器设置在强制对流发热装置内,不仅使烘烤室内的空气得以循环,而且也加快提高室内的温度,同时保持空气循环时的温度。风道系统占用空间小,风道设计为中间进风、四侧出风,使进出热风分离,烘烤室内温度升温均匀迅速,且能保持温度,确保食物可以全方位受热,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热风循环立体加热。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烘烤室一侧设置循环热风系统,使烘烤室的热风形成循环,而且热风系统采用中间进风、围绕进风口周围出风的风路循环方式,使得食物能全方位受热,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立体加热。

实施例二

参见图3-4,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电发热器也可以环绕风扇的外围设置,相配适使用圆形的电热管,它的固定法兰43通过螺钉固定在热风罩上,风扇和电发热器均位于出风风道腔内且位于同一平面上安装。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二不同的是,电发热器也可以设置在风扇的后方,电发热器位于出风风道里。

实施例四

与实施例一、二、三不同的是,风道板可采用两端开口的圆筒结构,它一端开口连接进风口,另一端开口靠近风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替换所限定,在未经创造性劳动所作的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